学术投稿

浅谈加强检验科与临床之间沟通的重要性

王志尊

关键词:工作现状, 改进措施, 沟通
摘要:检验科是各级各类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但是在基层医院,检验科与临床科室之间一直处于脱节的尴尬状态,主要是二者之间的沟通不到位造成的.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科室的沟通尤其重要,既保证了检验质量,又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对颅脑外伤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和个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颅脑外伤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和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138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3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有76例患者,对照组有62例患者.我们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治疗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高压氧治疗,并对其进行个性化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在治疗组的76例患者中,治疗结果为痊愈者有42例,治疗结果为显效者有20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12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1.58%.在对照组的62例患者中,治疗结果为痊愈者有26例,治疗结果为显效者有10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14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1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8.06%.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颅脑外伤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和个性化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其治疗的效果,促进其脑功能的恢复.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秀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比较长效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与长效干扰素单药治疗乙型肝炎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初期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分析比较长效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与长效干扰素单药治疗乙型肝炎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初期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传染病科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0例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分别标记为单药组和联合治疗组.将单药组中的安慰剂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加拉米夫定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进行比较分析.一般情况下,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为48周,随防约24周.结果:两组患者在HBV DNA转阴率、ALT复常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单药组治疗结束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0%,联合组治疗结束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随访24周后均未发生1例不良事件.结论:与长效干扰素单药治疗相比,拉米夫定联合长效干扰素治疗在持续应答率方面并没有显著优势.

    作者:伍建设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小切口手术治疗伸膝挛缩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小切口手术治疗伸膝挛缩围术期护理的重要性及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6例伸膝装置挛缩导致屈膝功能明显受限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观察护理的效果.结果:26例术后随访6-12个月,屈膝度≧90°24例,﹤90°2例,平均110°,Judet标准,优良率为91.5%.结论:小切口治疗伸膝挛缩其预后与护理密切相关.

    作者:康玲;梅方;颜麒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60例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60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均给予有效的控感染措施,按照药物半衰期给药;合理安排休息,给予氧疗和专业规范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规范治疗和护理,患者总有效率为95.6%,年住院次数和住院天数均明显减少.结论: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加强病情观察,规范护理措施,实施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出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华琼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的临证应用体会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在现代医学中,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多用于治疗心功能不全、心源性水肿、肾病综合征、美尼尔氏综合征等疾病,疗效较好.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临证经验,对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在一些疾病中的临证应用体会进行论述.

    作者:谈敏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心脏超声心动图表现在肺结核患者心脏器质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心脏超声心动图表现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9月至2012年10月来我院接受肺结核治疗的患者200例,所有患者的心脏听诊均表现异常,其中,120例患者在听诊基础上采用心脏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查,将其作为观察组,剩余80例患者未采用心脏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查,作为对照组.分别以两组患者心脏病变确诊率及肺结核治疗效果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并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心脏器质性病变的确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肺结核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测可对肺结核患者心脏器质性病变进行准确诊断,其对选择佳治疗方法及提高临床疗效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黄柳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责任制药师在药房工作中的重要性

    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更新,药房也在摸索中不断改变工作模式,以提高工作效率,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准确地把临床科室所需药品及时调配与发放下去,使住院患者在救治中享受到用药的高效与及时性,并得到各临床科室及护士的好评及认可.

    作者:佟巍巍;宁艳;郭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正确留取痰液标本对提高痰培养阳性率的意义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痰培养标本的质量及其对痰培养阳性率的影响.方法: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总结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改进各工作环节.结果:痰培养阳性率、可靠性均得到提高.结论:正确留取痰液标本,提高痰标本合格率与痰培养阳性率息息相关,可为临床选用抗菌药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吕红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对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5月~2012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20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2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110例患者.我们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的缓解情况、治疗前后视觉模拟的评分(VAS)、睡眠质量的评分(QS)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治疗结束后,在观察组的110例患者中,疼痛症状得到显著缓解者有40例,疼痛症状得到有效缓解者有61例,疼痛症状无缓解者有9例,疼痛症状的总缓解率为91.8%.在对照组的110例患者中,疼痛症状得到显著缓解者有27例,疼痛症状得到有效缓解者有40例,疼痛症状无缓解者有43例,疼痛症状的总缓解率为60.9%.观察组患者疼痛症状的总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视觉模拟的评分和睡眠质量的评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的评分和睡眠质量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下降,其中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的下降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99.1%,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78.2%.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可有效地缓解其疼痛的症状,改善其睡眠质量,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孟维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应用针灸结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针灸结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应用常规内科康复疗法进行治疗的40例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作为常规组,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加用针灸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综合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综合吞咽能力、洼田饮水试验、日常生活能力、生存质量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以评定其疗效.结果:综合组患者综合吞咽能力评分、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针灸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吞咽困难,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从振;刘存斌;何光远;李业甫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用针灸疗法治疗失眠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用针灸疗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1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失眠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60例患者.我们给对照组患者使用天王补心丸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针灸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在观察组的60例患者中,治疗结果为痊愈者有25例,治疗结果为显效者有15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18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7%.在对照组的60例患者中,治疗结果为痊愈者有12例,治疗结果为显效者有11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19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18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中没有人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中有6人出现了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针灸疗法治疗失眠症疗效确切,而且不容易引起不良反应.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多元文化下的高职护理教育

    多元文化护理是现代护理发展方向,是人类健康的需求.本文通过思考高职教育在发展多元文化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旨在推动高职护理教育的发展,适应现代多元文化护理的需求,培养能满足人类健康需求的多元文化护理实践者.

    作者:赵江瑞;黄传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2006年7月~2012年7月入住我院的12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生素,同时按住个体性差异给予平喘与祛痰或强心等系统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对两组的疗效、心功能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2)观察组心功能分级出现明显改善,其中,Ⅰ级心功能患者显著性提高,两组Ⅱ、Ⅲ、Ⅳ级心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作者:王爱琴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培美曲塞二钠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二钠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收治的无法耐受一线化疗药物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培美曲塞二钠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多西紫杉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无达到CR的病例,临床总有效率以及控制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无法耐受一线化疗药物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培美曲塞二钠具有良好的控制率以及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普外科患者行胃肠减压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普外科患者行胃肠减压的护理方法,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普外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施行胃肠减压的216例患者列为观察对象,回顾分析其护理措施.结果:本组216例胃肠减压患者,其中,一次性置管成功203例,失败13例,成功率为95.3%.脱落11例,自行拔管13例.结论:实施胃肠减压时,应注重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熟练插管技术操作,密切观察胃肠减压期间患者的状态,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疾病痊愈.

    作者:袁小琼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用复方丹参滴丸和复方丹参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用复方丹参滴丸和复方丹参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7年3月~201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20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60例患者.我们给观察组患者使用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给对照组患者使用复方丹参片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心率和心绞痛的发作频率.结果:治疗结束后,在观察组的60例患者中,治疗结果为显效者有27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31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7%.在对照组的60例患者中,治疗结果为显效者有20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30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10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3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率和心绞痛的发作频率无显著性差异.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率和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均有明显的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心率和心绞痛发作频率改善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率、降低其心绞痛的发作频率,此药的疗效明显优于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滴丸可作为临床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首选药物.

    作者:苑凤琴;赵晓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加强县级医院消毒供应室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的意义

    近年来,医院感染事件频繁发生,医院感染的后果是灾难性的,恶性医疗事故的发生给患者带来痛苦的同时,也给医务工作者造成沉重的打击.加强防范医院感染的控制力度关系到医院和患者的双重利益,更是医院责任所在.医院作为细菌滋生的主要场所,做好消毒灭菌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做好消毒供应管理工作是避免发生医院感染的源头所在.回顾以往发生的医院感染事件,可谓触目惊心:1998年,深圳市妇儿医院暴发严重医院感染事件,292例手术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166列,切口感染率高达56.85%,导致感染的主要菌群为龟型分枝杆菌为主的混合感染,经查实,发生感染的原因为浸泡刀片和剪刀的戊二醛因配制错误,未达到灭菌效果,类似案例不止一例.我院组织培训学习<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切合我院实际情况,灵活制定消毒管理供应措施,在源头上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冬梅;胡海霞;全萍;陈禄芝;丁帮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导丝法疏通鼻空肠营养管的应用体会

    本文分析了鼻空肠营养管输注营养液后发生堵管的原因,并对导丝疏通营养支持过程中鼻空肠营养管堵管的措施和体会进行总结.

    作者:马秀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对农村常见疾病的防治

    目的:探讨对农村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及效果.方法:在实施对农村常见疾病进行防控干预前,随机选取来我院进行体检的80名农村居民为对照组,并对对照组成员的饮食习惯依从度、运动习惯依从度、生活习惯依从度进行调查.之后,对对照组成员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并在随访期间记录其发生糖尿病、高血压和过敏性疾病的情况.在实施对农村常见疾病进行防控干预后,随机选取来我院进行体检的80名农村居民为观察组,并对观察组成员进行与对照组成员相同的实验步骤.后,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相关数据.结果:对照组居民的饮食习惯依从度、运动习惯依从度和生活习惯依从度分别为40.00%、35.00%和55.00%,随访期间发生糖尿病、高血压和过敏性疾病的比例为13.75%、16.25%和11.25%.观察组居民的饮食习惯依从度、运动习惯依从度和生活习惯依从度分别为88.75%、85.00%和96.25%,随访期间发生糖尿病、高血压和过敏性疾病的比例为0.00%、2.50%和0.00%.观察组居民的疾病防控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居民,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开展健康宣传教育、积极建立疾病防治体系是帮助农村居民提高疾病防控意识、改善农村常见疾病防控效果的关键所在.

    作者:谭步伐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32例急性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患者32例,均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糖皮质激素静脉冲击进行治疗,合并呼吸衰竭者加机械通气治疗.结果:经治疗,31例患者完全缓解,1例死亡,死亡率为3.13%;保守治疗的患者有18例完全缓解,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有1例死亡.结论:重症支气管哮喘早期需要进行充足的糖皮质激素静脉冲击,并联合内科常规治疗.如果治疗后患者症状依然得不到缓解,应该进行机械通气治疗.通过综合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成功率,保证治疗效果.

    作者:卢慎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