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康治疗葡萄糖耐量异常30例疗效观察

张丽

关键词:中药, 糖耐量异常,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糖尿康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肥胖型葡萄糖耐量异常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食疗组.两组均采用饮食控制.中药组加服纯中药方剂,糖尿康(院内协定处方)治疗6周后观察疗效,并追踪观察1个月.[结果]中药组对体质量、临床症状及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各时限的血糖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糖尿康可作为糖尿病初级预防的有效治疗方案.
天津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病因病机及证治研究进展

    糖尿病(DM)是一种以血糖升高为基本特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2002年全球糖尿病(DM)总人口为170000000,预期到203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36600 000[1].

    作者:刘桠;康健;陈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101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调查抽样选天津市七家中医院两年内门诊和住院的支气管哮喘患者,运用SPSS13.0对证候及证候要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哮喘发作期证候类型以热哮、风哮为主,病位主要涉及肺、脾、肝,病机以气郁、痰阻为特征.2)哮喘缓解期体质特点与其发作期证候表现类型存在一定关系.[结论]1)哮喘发作期证候类型及其内部证候要素的分布具有一定规律,哮喘发作期证候类型受缓解期体质特点的影响,其间也存在一定规律.2)证候要素对临床辨证的针对性较强,是对以综合判断为特征的传统辨证方法的有益补充.3)哮喘缓解期和发作期之间证候演变规律研究,有利于发挥中医治末病理论的优势,提高哮喘防治水平.

    作者:刘恩顺;孙增涛;封继宏;王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温针灸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48例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绝大多数为50岁以上中老年人.笔者采用温针灸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4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薛大力;张晓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1800名女大学生痛经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女大学生痛经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防治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运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天津地区5所高校1 800名女大学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原发性痛经的总发病率为77.94%.2)初潮年龄越大,痛经发病率越低.3)影响痛经发生的单因素为平素喜冷饮冷食、暴饮暴食,爱生气,怕冷、小腹疼痛,经期喜冷饮冷食,经期适量体育运动,母亲痛经,居室潮湿.4)影响痛经的组合因素为运动、遗传、相关症状、性生活.[结论] 原发性痛经在女大学生中有较高的发生率,各种不良的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均可使痛经发病率增高.

    作者:孙艳明;王玲;李戈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退黄降氨汤灌肠治疗肝性脑病76例

    [目的]观察退黄降氨汤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152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6例,对照组76例,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退黄降氨汤治疗,对照组加用乳果糖治疗,2组疗程均为7 d.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做血氨检查,观察患者清醒时间.[结果]治疗组降低血氨优于对照组(P<0.05),且缩短昏迷的时间.在疗效方面,治疗组有效率为82.9%(63/76);对照组有效率为67.1%(51/7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退黄降氨汤保留灌肠可有效地降低血氨,促进患者苏醒,缩短昏迷的时间.

    作者:贡桂英;戚忠玺;耿兰书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六虫胶囊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脉络血瘀证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六虫胶囊治疗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60例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治疗观察周期为30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72.3%,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六虫胶囊治疗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具有较好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为通过降低血黏度.促进微小血管网形成而增加远端血流量,从而改善缺血症状.

    作者:石杏柳;杨建坤;王立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大黄牡丹汤加味治疗急性盆腔炎临床观察

    大黄牡丹汤原本治疗肠痈急症,笔者于临床中,从病位病机及症状着手,把大黄牡丹汤用于急性盆腔炎,疗效显著,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自2008年5月-2009年5月,共观察36例患者,均为已婚妇女,年龄22~46岁,具有典型症状和体征.症见:下腹疼痛,拒按,阴道分泌物增多,色黄,质稠,甚则发热,可伴有恶心,呕吐,脘腹胀,便秘或便溏不爽等消化道症状及尿频、尿痛、排尿困难的尿道受累症状.

    作者:陈焱;赵仁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颈腰止痛药配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颈腰止痛药配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分别用颈腰止痛药加针灸、根痛平加针灸治疗,疗程均为20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00%,组间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疼痛记分及握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颈腰止痛药可明显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中医证候,且无毒副作用.

    作者:胡广芹;陆小左;冯其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艾灸间隔时间与疗效相关性的研究概述

    针灸刺激穴位后,其效应的发生、发展有一个时间过程.一般规律是:先经过一个潜伏期,然后针灸效应开始上升并逐渐达到高峰,在峰值维持一段时间后逐渐回落.针灸效应发生、发展、衰退的时间过程,称为针灸作用的时间-效应关系[1].这说明针灸效应的作用时间是有限度的,超过所能维持的时间后,就会逐渐消失.因此,在临床中必须重视两次针灸的时间间隔,即针灸治疗的频度.

    作者:王云;王玲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益气养阴方抗血管生成抑制肿瘤转移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益气养阴方抗血管生成抑制肿瘤转移的效应.[方法]制备接种肿瘤细胞的鸡胚尿囊膜(CAM)模型,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含药血清.观察含药血清对肿瘤细胞诱导CAM血管生成的影响,并与生理盐水血清组对照.另用小鼠经肌肉接种U14子宫颈癌细胞悬液,观察小鼠实体瘤的瘤质量、抑瘤率、肺部转移率、肺部转移瘤生长情况.[结果]益气养阴方含药血清可抑制肿瘤细胞诱导CAM血管生成,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具显著性.益气养阴方组的肺部转移结节较模型组明显减少,并且明显改善化疗对机体的免疫损伤.[结论] 益气养阴方对肿瘤细胞诱导的CAM血管生成有明显抑制作用,并且益气养阴方对自发性转移模型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孙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四妙勇安汤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拮抗炎症反应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

    据世界卫生组织预计,至2020年,全世界由于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将增加50%,而其中76%分布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持续上升趋势,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重要一员,其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已成为国家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心血管疾病致死的首要原因,其主要病理基础为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本课题即是针对与斑块稳定性密切相关的炎症反应进行了深入研究.

    作者:张军平;袁卓;李明;彭立;许颖智;朱亚萍;耿晓娟;张仁岗;李良军;杨萃;周亚男;张光银;王筠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中医辨证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舌象影响的观察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在临床辨证治疗中舌象变化的趋势.[方法]冠心病患者按照诊断标准分为(心阴不足证、气虚血瘀证)两组,在采用中药汤剂结合西医常规用药辨证治疗1周后,观察舌体、舌象特征变化.[结果]不同证型患者治疗取效后,构成舌象的可量化因素呈现出不同变化趋势.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氧饱和度较治疗前升高,两组患者舌尖部血流灌注率均较治疗前有增加趋势,舌体色度比均发生改变,气虚血瘀组舌津液水平降低,心阴不足组舌津液水平升高,组间差距缩小(P<0.01).[结论] 舌体、舌象信息,能反映出疾病的不同病理性质、病理阶段,并与中医辨证分型存在必然联系.

    作者:姜智浩;陆一竹;诸凯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不同促渗剂对黄芩苷离体鼠皮透过行为的影响

    [目的]研究辛酸/癸酸甘油酯(Lab)、二乙二醇单乙基醚(Trans P)以及丙二醇(PG)对黄芩苷透皮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考察Lab、Trans P和PG在不同浓度下,对黄芩苷离体鼠皮透过行为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相比,3%Trans P与5%PG的表观渗透系数增加了3.15和3.05倍,有差异(P<0.05),几种促渗剂对黄芩苷透过的增渗作用依次为3%Trans P>5%PG>7%PG>5%Trans P>7%Trans P>3%PG>1%Trans P>10%PG>5%Lab.[结论] 3%Trans P与5%PG的促渗效果比较明显,可进一步应用于黄芩苷透皮制剂中.

    作者:赵诤;宋西卫;刘志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补肾化痰佐以活血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医补肾化痰佐以活血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多囊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5例.治疗组予自拟多囊方口服1剂/d;对照组予安体舒通20 mg/次,口服,1次/d.均治疗3个月.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睾酮(T)及黄体生成素(LH)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T值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LH值比较,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果]中医补肾化痰佐以活血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有明确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鲍维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数字针灸人图像人工手动配准方法

    通过对目前常用配准方法的分析,提出一种实用的手动配准方法,以提高数字针灸人三维重建工作的效率.

    作者:高学全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糖尿康治疗葡萄糖耐量异常3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糖尿康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肥胖型葡萄糖耐量异常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食疗组.两组均采用饮食控制.中药组加服纯中药方剂,糖尿康(院内协定处方)治疗6周后观察疗效,并追踪观察1个月.[结果]中药组对体质量、临床症状及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各时限的血糖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糖尿康可作为糖尿病初级预防的有效治疗方案.

    作者:张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中蒙医学对比研究探讨

    蒙医学与中医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相对不同的医疗体系,文通过对蒙医学和中医学的理论系统、观念系统、技术操作系统进行客观的比较分析,探讨其异与同,特别是同中之异、异中之同,并从文化哲学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揭示传统医学的认识方法的某些规律,无论对中医学还是蒙医学,都将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作者:ZAGDSUREN BOLORTULGA(宝乐尔);潘淼;袁红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腧穴定位方法中指寸法与骨度分寸法的差异

    [目的]以骨度分寸定位法为金标准,比较指寸定位法量取腧穴的准确性.[方法]选择形体健全的学生或患者63人,以厘米(cm)为单位测量3种手指同身寸的长度与6种骨度分寸的长度;再用每一种指寸的长度(单位:cm)分别测量每一骨度分寸的长度,所得出的寸数再与该骨度规定的寸数比较,即得出差异寸数.[结果]1)绝大多数人手指同身寸与骨度规定的分寸有差异.2)3种指寸测量脐至耻骨联合上缘,所得寸数均多于规定的5寸(同身寸,下同).3)测量胸剑联合至脐、两乳头间距、肩胛骨内缘至后中线、肘横纹至腕横纹、腘横纹至外踝尖时,所得寸数与规定寸数比较,有多有少,双向波动.[结论]1)指寸法存在取穴误差.2)尽管指寸法存在取穴误差,但绝大多数的差异均数较小,离散度也较小,所以在取靠近骨度两端的腧穴(如靠近肘、腕、膝、踝部位的腧穴:内关、足三里,悬钟、三阴交等)时,仍可使用.3)若用指寸法量取骨度中部腧穴(如上下巨虚、条口、丰隆),须从骨度一端量起,量至中部则误差会积累到明显的程度,所以,此时指寸法要在骨度分寸的矫正下使用.4)取穴应以骨度分寸定位法、体表标志定位法、简便取穴法为主.

    作者:马翔;唐井钢;杨雁;马家宝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抗病毒合剂加通便合剂治疗小儿外感发热表里俱热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以黄栀花口服液为对照,评价抗病毒合剂加通便合剂治疗小儿外感发热表里俱热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阳性药平行对照的方法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试验组证候疗效的愈显率为82.2%,对照组为74.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非劣效检验结果显示,试验组疗效不劣于对照组(P<0.05);两药合用对发热、恶寒、鼻塞、流浊涕、咳嗽、咽红肿痛、口渴、烦躁、便秘等症状,以及异常舌脉等均有较高的治疗消失率,其中对发热、咽喉肿痛的治疗消失率,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完全退热时间也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中,安全性观测未发现与试验药物有关的异常改变.[结论]抗病毒合剂加通便合剂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表里俱热证具有较好疗效,具有退热快的优势,临床应用安全性好.

    作者:刘艳;刘虹;胡思源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黄芩苷缓释片的研制及其体外释放度研究

    [目的]建立黄芩苷缓释片释放度的紫外测定方法,并考察其体外释放机制.[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芩苷缓释片的体外释放度,并对影响释药的因素进行了单因素考察.[结果]羟丙甲纤维素(HPMC)的规格和用量对释药速率有显著影响,黄芩苷缓释片的体外释放曲线基本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该研究方法简便、快速,体外释放度显示黄芩苷缓释片处方设计比较合理,可进一步研发.

    作者:高国义;刘志东;赵诤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天津中医药杂志

天津中医药杂志

主管:天津市卫生局

主办:天津市中医药大学,天津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