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核小体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致病相关性

成娟;陈宏;门剑龙

关键词:红斑狼疮, 系统性, 抗体, 抗核, 抗中性白细胞胞质, 抗磷脂, 抗U1小核核糖核蛋白抗体
摘要:目的 分析抗核小体抗体(anti-nucleosome antibody,AnuA)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临床表现和其他自身抗体的关系,并了解其与SLE活动性的关系,探讨AnuA在SLE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165例SLE住院病人病历资料,其中AnuA阳性者96例,分析其主要的实验室指标与临床特征,并与69例同期住院的AnuA阴性病人比较.结果 AnuA阳性病人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Sm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U1核糖核蛋白抗体阳性率高,更易出现C3及C4下降,发热、皮疹、口腔溃疡、关节炎、肾损害、浆膜炎、光敏感、血小板减少阳性率较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187、5.667、4.708、6.660、5.686、12.062、6.793、7.323、4.850、12.617、5.251、6.178、4.850、4.521、7.446、4.377,均P<0.05),两组SLEDAI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P<0.05),两组病人在抗核糖体P蛋白、抗心磷脂抗体、雷诺现象、心包炎、胸膜炎、脱发、神经系统损害、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减少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uA与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Sm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U1核糖核蛋白抗体高阳性率、C3下降、C4下降、发热、皮疹、口腔溃疡、关节炎、肾损害、浆膜炎、光敏感、血小板减少相关,AnuA与SLE活动性相关,AnuA在SLE的发病中有重要意义.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呼吸科病房老年病人肺部感染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目的 对老年病人(年龄≥65岁)肺部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老年肺部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老年病人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31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95例,占92.77%.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多,占43.71%;其次是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分别占16.98%和12.89%.共分离出革兰阳性球菌20例,占6.29%.真菌3例,占0.94%.不同病原菌耐药程度不同,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对青霉素类、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率达90%~100%,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亦达38%~90%,仅替加环素耐药率为10.31%.铜绿假单胞菌耐药亦较严重.肺炎克雷伯杆菌耐药率相对乐观,临床可选药物较多.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几乎均耐药,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喹努普汀/达福普汀及替加环素为敏感.结论 老年肺部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临床应根据药敏实验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来更好地控制疾病和防止产生耐药菌.

    作者:褚月娇;周楚铭;韩莹莹;刘丹;万小旭;王佳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脂肪瘤和Meckel憩室共同引起成人小肠套叠经腹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1例

    目的 总结1例由脂肪瘤和Meckel憩室共同引起的小肠套叠病人诊疗过程,积累该类病人的临床诊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由脂肪瘤和Meckel憩室共同引起的小肠套叠病人1例经腹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的临床资料,探讨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对该病人进行腹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术后预防感染等治疗,术后第2天肠功能恢复,术后第5天康复出院.结论 经腹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小肠套叠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正权;文坤明;陈晓娇;陈红红;曾庆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济川煎加减结合生物反馈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济川煎加减结合生物反馈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病人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济川煎加减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予单纯生物反馈疗法,经治疗12周后比较各组病人治疗前后便秘症状评分、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及Glazer评估.结果 治疗1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3.3%)大于对照组(70.0%)(P<0.05);观察组临床证候积分(5.13±1.35)小于对照组(8.42±2.04)(P<0.05);观察组病人焦虑的评分(35.13±5.53)小于对照组(48.77±5.20)(P<0.05);在盆底表面肌电情况方面,在改善前基线、快速收缩、后基线方面,观察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济川煎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具有较好的疗效,优于单纯用生物反馈治疗.

    作者:冯福明;李椿莹;付军;曾鸿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食品药品行政处罚案件法制审核实证研究

    食品药品行政处罚案件法制审核制度是行政机关内部法制监督制度,是由法制机构或法制人员对执法机构的执法行为进行合法性及合理性审核的制度.笔者通过实证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对食品药品监管行政处罚法制审核权的主体、性质、运行程序及效力等问题进行分析,以促进此类行政处罚案件法制审核制度的完善.

    作者:欧元军;陆维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棍棒按摩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足跟痛疗效观察

    目的 棍棒按摩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足跟痛的临床运用效果观察.方法 将南京军区鼓浪屿疗养院2015年7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足跟痛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棍棒按摩配合中药熏洗为观察组,而对照组采用局部封闭和针灸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95.0%和53.3%,对照组分别为86.7%和36.7%,观察组总有效率、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χ2=7.852,P<0.05).分别采用视觉模拟法(VAS)和Maryland足功能评分,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VAS和Maryland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棍棒按摩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足跟痛疗效优于局部封闭和针灸治疗.

    作者:左惠荣;李翠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和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的佐匹克隆片定量分析

    目的 将近红外光谱与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相结合建立佐匹克隆片的定量分析模型,用于佐匹克隆片的快速检验.方法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获得不同批次佐匹克隆片的光谱数据,借助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降维,通过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佐匹克隆片的定量分析模型.结果主成分分析方法结果显示,选取前10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99.07%,可以解释原始光谱99.07%的信息.建立的10-6-1三层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整个样本集的回归系数达到0.994,模型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很好吻合,其大偏差为2.85%,小偏差为0.02%,平均偏差为0.70%.结论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与人工神经网络算法所建立的佐匹克隆片定量分析模型快速、准确、绿色环保,可以用于佐匹克隆片的快速检验.

    作者:王小亮;黄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手术期使用比伐卢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目的 探讨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手术期使用比伐卢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收集邢台市第三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的病人21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比伐卢定组)和对照组(肝素组),统计分析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观察组病死率4例(4.30%)明显低于对照组17例(13.71%)(χ2=4.452,P=0.020);观察组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大出血发生率、输血发生率、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支架内血栓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肝素相比,AMI病人行PCI手术期使用比伐卢定,能够获得更好的抗凝疗效,并且还能显著减少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具有相对较好的安全性和抗栓疗效.

    作者:穆金兴;陈要起;齐丽平;陈洪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肾区经穴敷熨对多囊肾囊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肾区经穴敷熨的方法对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ADPKD)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石家庄肾病医院行ADPKD治疗的680例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个组340名病人,对照组病人施行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病人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肾区经穴敷熨的治疗,对疗效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病人的腹围从(87.34±5.67)cm增加到(92.47±6.97)cm,肾脏体积从(312.37±41.28)cm3增加到(330.17±37.84)cm3,囊肿平均直径从(3.67±3.11)cm增大到(3.79±2.88)cm,观察组病人的腹围从(86.94±6.11)cm减少到(78.36±4.52)cm,肾脏体积从(313.52±43.36)cm3减小到(267.55±40.07)cm3,囊肿平均直径从(3.68±3.20)cm降低到(2.12±1.21)cm,观察组各指标的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不同时间点)=12.355,9.587,12.458,F(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18.557,15.664,21.563,F(处理因素与时间的交互作用)=14.587,9.632,15.321,P<0.05),两组的治疗效果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553,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医肾区经穴敷熨联合常规对症治疗,可以缩小ADPKD病人的腹围和肾体积,降低肾囊肿的体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春寒;石伟;张茜英;贺艳光;刁平;杨启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724和糖类抗原199检测对胃癌及其相关病变的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724(CA724)、糖类抗原199(CA199)检测对胃癌及其相关病变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和电化学发光法对就诊于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胃癌病人86例、中重度异型增生的病人34例、萎缩性胃炎的病人63例、健康人(对照组)70例血清hs-CRR、CEA、CA724和CA199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胃癌组血清hs-CRP、CEA、CA724和CA199水平及阳性检出率均高于萎缩性胃炎组及对照组(P<0.01).中重度异型增生组病人血清hs-CRP和CA724较胃癌组低(P<0.01),血清hs-CRP、CEA和CA199较萎缩性胃炎组及对照组高(P<0.05).胃癌病人hs-CRP、CEA、CA724和CA199与肿瘤的发生部位无关(P>0.05).胃癌病人低分化组血清hs-CRP、CA724和CA199水平高于高分化组及中分化组(P<0.05);中分化组血清hs-CRP水平高于高分化组(P<0.01).4种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均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hs-CRP、CEA、CA724和CA199对胃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作者:郭蓉;赫晓磊;高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辅助检查的研究进展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是神经科较常见疾病,但因其发病率相对较低,一直以来未受到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针对临床中疑似SCD病人,借助相关辅助检查做出早期诊断,使病人得到更为及时有效的治疗,进而改善预后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主要从实验室检测、磁共振成像、神经电生理三个方面对SCD做一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及诊疗水平.

    作者:刘玉红;傅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在全身麻醉下俯卧位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对俯卧位脊柱外科手术病人氧合功能和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拟在全身麻醉下行俯卧位脊柱外科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常规通气组(潮气量VT=10 mL/kg,呼气末正压PEEP=0)或保护性肺通气组(VT=6 mL/kg,PEEP=5 cmH2 O,每30分予手法肺复张1次).记录术中主要的通气参数,并间隔1 h行动脉血气分析.分别采集麻醉诱导前、手术结束前、术后6 h和术后24 h采集病人外周血,检测血浆中的IL-6、TNF-α、IL-8和IL-1β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常规通气组相比,保护性肺通气组动脉血CO2水平明显升高[(34±5.6)mmHg比(39±5.4)mmHg,P<0.001],但动脉血氧分压和气道峰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2±24.6)mmHg比(185±31.5)mmHg,P=0.34;(25±3.2)cmH2 O比(23±4.5)cmH2 O,P=0.052].手术后血浆中的炎性因子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常规通气组相比,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并不能减轻俯卧位脊柱外科手术病人的全身炎性反应或者改善病人的氧合功能.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在全身麻醉中可能发挥保护作用,但与术式或体位具有相关性.

    作者:肖鹏;姚立群;官永庆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莫西沙星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血气指标、内皮素-1等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病人使用莫西沙星治疗对血气指标、内皮素-1(ET-1)等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治疗的10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莫西沙星组、左氧氟沙星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祛痰、止咳吸氧、解痉等基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血清炎性因子及ET-1.结果 治疗后,莫西沙星组病人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ET-1、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低于左氧氟沙星组(t值分别为3.679、4.912、3.831、6.357、6.775、1.079,P<0.05),莫西沙星组病人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均高于左氧氟沙星组(t值分别为:2.184、4.074,P<0.05);莫西沙星组病人的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低于左氧氟沙星组(t值分别为:4.275、3.679、3.909、3.923,P<0.05).莫西沙星组病人的显效率80%、有效率16%,左氧氟沙星组显效率60%、有效率3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04,P<0.05).结论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病人使用莫西沙星治疗能更加显著的改善病人的血气指标水平及降低CRP、TNF-α、IL-6、IL-8、ET-1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武金银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二氧化锆与金合金烤瓷冠修复用于上前牙牙体缺损的疗效对比

    目的 观察二氧化锆全瓷冠与金合金烤瓷冠在上前牙牙体缺损修复中的效果比较.方法 如皋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5例上前牙牙体缺损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病人自行选择修复方法将95例病人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6),观察组行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对照组行金合金烤瓷冠修复.修复后对病人进行随访观察,对比两组病人修复后的牙体的边缘密合度、牙体折裂、牙体颜色等情况,并对两组病人修复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1)观察组病人修复后在边缘密合度、牙体折裂、修复体颜色及牙龈健康状况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χ2=6.957、12.087、10.840、12.711,P=0.031、0.002、0.004、0.002).(2)观察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8%(2/4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74%(10/46)(χ2=6.703,P=0.010).结论 二氧化锆全瓷冠相比于金合金烤瓷冠,在修复上前牙牙体缺损的疗效、牙体颜色、牙龈健康具有显著优势,且安全性好,在临床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鸿飞;吴祥冰;任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抗磷脂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

    抗磷脂综合征(the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是以持续存在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aPL)为特征,以动静脉血栓形成和妊娠并发症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APS常伴发其他疾病,常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SLE的存在或缺失可能会改变临床或血清学APS表达.除了经典的表现外,SLE相关的APS的临床表现还多见于关节痛、关节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网状青斑、癫痫、肾小球血栓和心肌梗死.SLE和APS/APL病人的管理应包括血管风险因素精确分层.SLE合并APS/aPL预后较差,因此亟需新的治疗方法.未来的目标是通过早期诊断和佳预防性治疗改善病人的预后.

    作者:张静;林彤彤;蔡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过氧化氢诱导人肝癌细胞BEL7402产生氧化应激细胞模型的建立

    目的 研究过氧化氢(H2 O2)构建体外人肝癌细胞BEL7402氧化应激模型的佳作用浓度及时间.方法 采用噻唑蓝(MTT)染色法检测以10、100和1000μmol/L的H2 O2处理0、2、4、6、8、10、12和24 h后BEL7402细胞的存活率;采用双氢罗丹明123(DHR123)探针法、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和分光光度法检测以100μmol/L H2O2处理BEL7402细胞4 h后线粒体活性氧(ROS)含量、DNA损伤、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100μmol/L H2O2处理BEL7402细胞4 h后,其存活率为(43.44±5.74)%,与10μmol/L H2O2处理组(92.77±5.51)%相比,细胞存活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S含量结果显示100μmol/L H2O2处理BEL7402细胞40 min时其体内的ROS含量达到峰值,之后呈下降趋势;与健康对照组比较,100μmol/L H2O2组OTM值升高(P<0.05),MDA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OD和GSH-Px活性均下降(P<0.05或P<0.01).结论 100μmol/L H2O2、预处理4 h,可成功构建BEL7402细胞体外氧化应激模型,可为通过氧化应激机制抗肝病新药的研发奠定基础.

    作者:文丽梅;卢帅;吕国栋;李亚芬;郑璇;田春艳;赵军;王建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液透析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能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HD)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失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行HD的病人248例的临床资料,先经单因素分析发生失功组和通畅组的相关因素差异,将有差异的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发生AVF失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248例HD病人发生AVF失功能的病人55例,比例22.18%.通畅组原发病为糖尿病的比例、低血压比例、开始透析年龄、压迫时间、纽扣式穿刺法比例、血栓病人比例、血小板(PLT)水平、三酰甘油(TG)水平、C反应蛋白(CRP)水平、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均低于失功组(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低血压、开始透析年龄、压迫时间、血栓形成、PLT、TG和CRP为HD病人发生AVF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低血压、年龄增加、压迫时间长、血栓、高PLT水平、高TG水平和高CRP水平均增加HD病人AVF失功能的概率.

    作者:欧月秀;秦曙光;林昌平;王转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H型高血压病人心率变异性与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H型高血压病人心率变异性与临床特征.方法 前瞻性收集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病人147例,根据病人入院时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将病人分为观察组63例(H型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10 mmol/L)和对照组84例(同型半胱氨酸<10 mmol/L).观察两组病人24 h心率变异性,同时分析心率变异性与病人靶器官功能损伤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病人24 h全部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显著降低[(89.75±18.28)比(104.38±22.71)ms,P=0.000];每5分钟窦性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显著降低[(92.47±13.47)比(101.72±15.28)ms,P=0.000];24 h连续5 min窦性R-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SDNN-Index)显著降低[(33.29±8.73)比(40.67±10.38)ms,P=0.000];所有临近窦性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显著降低[(27.48±9.12)比(31.84±10.55)ms,P=0.010];所有相邻两个窦性R-R间期差值大于50 ms的心搏数占全部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显著降低[(9.21±5.38)比(15.38±8.91)%,P=0.000];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显著增加[(0.97±0.12)比(0.89±0.14)mm,P=0.000];左室质量指数显著增加[(132.48±21.48)比(122.48±22.72)g/m2,P=0.008].SDNN、SDNN-Index和PNN50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显著负相关(P<0.05),SDNN、SDANN、SDNN-Index、rMSSD和PNN50与左室质量指数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H型高血压病人心率变异性显著降低,与靶器官功能损害有关.

    作者:税全;李毅;郭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荧光素钠不良反应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应用荧光素钠发生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武汉市第五医院和武汉艾格眼科医院634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年龄(≥45~<65岁)、有既往史2个指标/变量均为中重度荧光素钠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P<0.05),OR值分别为3.95和5.23.结论 病人的年龄和既往史是荧光素钠不良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此类病人进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时要做好用药指导,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沈汉斌;王波;王笑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综合利用两个数据库进行药品不良反应风险信号挖掘方法的探索

    目的 综合利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数据及河北省药品电子检验报告书数据进行数据挖掘,找到信号检测切入点,探索药品不良反应风险信号的提取方法.方法 将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数据的报告数量及河北省药品电子检验报告书药品采购量数据相结合,计算不良反应报告率,对不同企业生产的同通用名药品的不良反应报告率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个数据库总体匹配度为86.39%,企业与其他企业生产的同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率之间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占57.78%,其中报告率偏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占22.78%.结论 两个数据库匹配度较高;部分企业与其他企业生产的同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而找出存在风险的企业及其生产的品种;可通过本方法快速、准确、经济的甄别药品不良反应风险信号.

    作者:王芳;李永辉;郭瑞锋;刘欣欣;张晶晶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我国临床医学专业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教学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目的 了解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我国临床医学专业教育中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以期为临床医学专业PBL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2000年至2016年8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临床医学专业PBL教学相关文献.结果 共筛选文献948篇,发表于253种期刊;近5年共发表PBL研究论文643篇;其中69篇文章发表在核心期刊,共656篇文章成为引证文献,引用频次超10次的共计103篇,高被引用频次为106次;共有391篇受基金资助,且受资助数量逐年增加;研究核心群体主要集中在我国高校及其附属医院.结论 PBL已广泛涉及基础、专业、人文课程及临床见习教学,成为我国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趋势.

    作者:张珍连;李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