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济川煎加减结合生物反馈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观察

冯福明;李椿莹;付军;曾鸿孟

关键词:便秘, 济川煎, 神经反馈, 焦虑, 肌电描记术,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 观察济川煎加减结合生物反馈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病人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济川煎加减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予单纯生物反馈疗法,经治疗12周后比较各组病人治疗前后便秘症状评分、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及Glazer评估.结果 治疗1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3.3%)大于对照组(70.0%)(P<0.05);观察组临床证候积分(5.13±1.35)小于对照组(8.42±2.04)(P<0.05);观察组病人焦虑的评分(35.13±5.53)小于对照组(48.77±5.20)(P<0.05);在盆底表面肌电情况方面,在改善前基线、快速收缩、后基线方面,观察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济川煎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具有较好的疗效,优于单纯用生物反馈治疗.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康复锻炼联合硬膜外镇痛对髋关节置换术老年病人肢体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锻炼联合硬膜外自控镇痛对髋关节置换术后肢体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襄阳市人民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病人(年龄>65岁)共82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早期康复锻炼联合硬膜外麻醉为观察组,静脉麻醉并要求卧床休息等常规干预为对照组,每组41例.在术前1 d、术后2 d和术后7 d留取血液标本,检测病人的免疫功能情况,同时比较两组病人Harris评分、并发症和自理能力BI指数.结果 术后7 d和术后1月,观察组病人的Harris积分(68.8±12.7)和(90.7±8.3)明显优于对照组(56.4±11.6)和(71.6±12.4)(t=4.617,8.195;P=0.008,0.001).观察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总例数为4例(占9.7%),较对照组12例(占29.3%)明显降低(χ2=2.144,P=0.031).术后7 d,观察组自理能力为(53.5±8.2),较对照组(44.3±7.4)明显升高(t=5.348,P=0.003).术后2 d和术后7 d,观察组病人的CD4+淋巴细胞比例较对照组病人的CD4+淋巴细胞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病人的CD4+/CD8+的淋巴细胞比值,较对照组病人的CD4+/CD8+的淋巴细胞比值明显升高(P<0.05).术后2 d和术后7 d两组病人在CD8+细胞比例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2 d和术后7 d的比较中,观察组病人的IgG(117.6±20.1)及(125.9±20.7)和IgA(130.6±15.3)及(146.9±13.7)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gG(104.3±18.7)及(111.3± 19.2)和IgA(100.5±14.8)及(105.2±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13,3.442和9.149,11.764;P=0.012,0.014和0.001,0.000).结论 早期康复训练联合硬膜外镇痛能够促进术后病人肢体功能和免疫状态的恢复,降低炎症反应,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的康复.

    作者:庄正陵;丁俊辉;柳洪周;刘江涛;段俊虎;王永贵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小儿眼科日间手术中应用地氟烷、七氟烷的麻醉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和比较地氟烷和七氟烷在眼科日间手术患儿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分析从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间于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行日间手术的患儿资料.入组患儿根据麻醉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即地氟烷组和七氟烷组.比较两组患儿的基线资料、不同时间点的生命体征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复苏等相关指标.结果 本研究共入80例患儿,其中地氟烷组43例,七氟烷组37例.两组患儿的基线资料、在各个时间点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及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组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氟烷组患儿的苏醒时间为(10.4±2.5)min、清醒时间为(14.1±3.3)min及躁动发生率为4.7%均显著低于七氟烷组患儿(t=4.233,P<0.01;t=4.276,P<0.01;χ2=4.055,P=0.04).结论 在小儿眼科日间手术麻醉维持中,地氟烷对患儿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且术后复苏更迅速,术后躁动的发生率更低.

    作者:吕德珍;滕成玲;赵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棍棒按摩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足跟痛疗效观察

    目的 棍棒按摩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足跟痛的临床运用效果观察.方法 将南京军区鼓浪屿疗养院2015年7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足跟痛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棍棒按摩配合中药熏洗为观察组,而对照组采用局部封闭和针灸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95.0%和53.3%,对照组分别为86.7%和36.7%,观察组总有效率、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χ2=7.852,P<0.05).分别采用视觉模拟法(VAS)和Maryland足功能评分,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VAS和Maryland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棍棒按摩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足跟痛疗效优于局部封闭和针灸治疗.

    作者:左惠荣;李翠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单纯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单阶段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4年9月至2016年10月广安市广安区人民医院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单阶段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25例,并与同期收治的28例开放手术病人相比较.结果 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6~24个月,平均18.2个月,术前、术后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和后凸Cobb's角,微创组分别为(63.06±1.50)%、(91.24±1.01)°、(24.10±1.49)%、(12.57±1.14)°;开放组分别为(62.95±1.36)%、(91.40±1.28)°、(23.82±1.81)%、(12.46±1.08)°,两组病例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后凸Cobb's角等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d1在腰背部疼痛VAS评分,微创组为(2.88±0.93)分,开放组为(3.43±0.57)分,微创组明显优于开放组(P<0.05).首次下地负重时间,微创组为(12.92±1.73)d,开放组为(18.86±2.24)d,微创组早于开放组(P<0.05).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微创组分别为(54.20±6.40)mL、(8.08±1.82)d,开放组分别为(07.14±11.90)mL、(14.64±1.91)d,微创组较开放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单纯胸腰椎骨折疗效肯定,病人术中出血少,下地负重时间早,疼痛缓解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和利用.

    作者:周伟;唐国庆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门诊处方双重点评模式的建立与应用

    目的 探讨门诊处方双重点评模式的建立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 建立门诊处方双重点评模式:初评药师由门诊药师组成,包括高年资主管药师2人、低年资主管药师5人,药剂师5人;再点评药师由高年资药师组成,包括主任药师1人、副主任药师1人、高年资主管药师2人;回顾性分析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3~9月份270份处方的双重点评模式点评结果,包括适宜性类型的处方分布、不合理处方的科室分布及再点评组修正作用的总体情况、有修正作用处方的疾病分布.结果270份处方中,初评组、再点评组合理处方分别为0份(0.00%)、50份(1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102,P<0.001).两组不合理处方的科室总体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597,P=0.976).再点评组完全认同初评结果的处方有199份(73.70%);修正初评处方71份(26.30%),修正用药指征不适宜为用药指征适宜且发现新问题的有14份;对初评结果进行修正涉及的疾病主要为糖尿病22份(30.99%)、心血管疾病17份(23.94%).结论 门诊药师初评处方后,高年资药师再点评处方并反馈,形成门诊处方双重点评模式;该模式能提高处方点评质量,促进药师更好地开展处方点评.

    作者:叶根深;忻志鸣;杨阳;余兴群;陈继亮;王蕾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我国临床医学专业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教学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目的 了解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我国临床医学专业教育中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以期为临床医学专业PBL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2000年至2016年8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临床医学专业PBL教学相关文献.结果 共筛选文献948篇,发表于253种期刊;近5年共发表PBL研究论文643篇;其中69篇文章发表在核心期刊,共656篇文章成为引证文献,引用频次超10次的共计103篇,高被引用频次为106次;共有391篇受基金资助,且受资助数量逐年增加;研究核心群体主要集中在我国高校及其附属医院.结论 PBL已广泛涉及基础、专业、人文课程及临床见习教学,成为我国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趋势.

    作者:张珍连;李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慢性肾脏病病人胃蛋白酶原Ⅰ、Ⅱ检测的意义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KD)病人蛋白酶原Ⅰ、Ⅱ检测结果对肾功能减退程度评估的价值.方法 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铜陵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7例慢性肾脏病病人,根据肾功能减退程度分四组;对照组选取84例健康者.以酶联免疫方法检测各组样本的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血肌酐(SCr)水平,做对比分析.结果 慢性肾脏病各组病人的PGⅠ水平(μg/L)(251.62±96.36、308.58±101.89、379.54±117.09、401.59±115.42)、PGⅡ水平(μg/L)(25.85±16.17、25.81±15.79、23.52±15.04、31.31±21.5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肾功能减退程度的增加,PGⅠ的水平逐渐增高,PGⅠ与SCr呈明显正相关性(r=0.6180,P<0.05);CKD各组之间PGⅡ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GⅡ与SCr呈正相关性(r=0.2051,P>0.05).结论 胃功能指标PGⅠ、PGⅡ的检测结果有助于慢性肾脏病肾功能损伤程度的监测和评价,特别是在肾功能损伤的早期阶段.

    作者:周萍;焦瑞宝;章文;潘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抗核小体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致病相关性

    目的 分析抗核小体抗体(anti-nucleosome antibody,AnuA)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临床表现和其他自身抗体的关系,并了解其与SLE活动性的关系,探讨AnuA在SLE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165例SLE住院病人病历资料,其中AnuA阳性者96例,分析其主要的实验室指标与临床特征,并与69例同期住院的AnuA阴性病人比较.结果 AnuA阳性病人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Sm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U1核糖核蛋白抗体阳性率高,更易出现C3及C4下降,发热、皮疹、口腔溃疡、关节炎、肾损害、浆膜炎、光敏感、血小板减少阳性率较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187、5.667、4.708、6.660、5.686、12.062、6.793、7.323、4.850、12.617、5.251、6.178、4.850、4.521、7.446、4.377,均P<0.05),两组SLEDAI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P<0.05),两组病人在抗核糖体P蛋白、抗心磷脂抗体、雷诺现象、心包炎、胸膜炎、脱发、神经系统损害、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减少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uA与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Sm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U1核糖核蛋白抗体高阳性率、C3下降、C4下降、发热、皮疹、口腔溃疡、关节炎、肾损害、浆膜炎、光敏感、血小板减少相关,AnuA与SLE活动性相关,AnuA在SLE的发病中有重要意义.

    作者:成娟;陈宏;门剑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308 nm准分子光联合祛白酊治疗进展期白癜风97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308 nm准分子光联合祛白酊治疗进展期白癜风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南昌白癜风医院2016年312月收治的97例进展期白癜风病人,采用随机自身对照法,将相邻或对称部位皮损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联合治疗组:采用308 nm准分子光联合祛白酊治疗;对照组:单用308 nm准分子光局部单一照射治疗.对其疗效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临床观察.治疗12周后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72.3%,对照组有效率为50.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79,P<0.05).结论 308 nm准分子光联合祛白酊治疗进展期白癜风疗效优于单一光照,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常征;肖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手术期使用比伐卢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目的 探讨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手术期使用比伐卢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收集邢台市第三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的病人21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比伐卢定组)和对照组(肝素组),统计分析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观察组病死率4例(4.30%)明显低于对照组17例(13.71%)(χ2=4.452,P=0.020);观察组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大出血发生率、输血发生率、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支架内血栓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肝素相比,AMI病人行PCI手术期使用比伐卢定,能够获得更好的抗凝疗效,并且还能显著减少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具有相对较好的安全性和抗栓疗效.

    作者:穆金兴;陈要起;齐丽平;陈洪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胆管或胰腺癌并肝功能异常15例应用吉西他滨治疗的剂量选择

    目的 肝功能障碍时胆管或胰腺癌病人应用吉西他滨治疗的剂量标准.方法 20112015年间鹤壁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胆管或胰腺癌成人病人15例,分为3组,根据其肝功能损伤程度(轻、中、重),依血清胆红素和肝脏转氨酶进行评价.吉西他滨按800或1000 mg/m2静脉用药1周1次共3周,间隔1周后进行下一周期治疗,共用药4个周期.第一周期中评价病人的不良事件,吉西他滨药物动力学及其无效代谢物,确定佳初始剂量.结果 15例病人纳入研究.肝功能轻度异常1例,中度异常6例,重度异常8例.15例病人均行胆管引流并接受吉西他滨治疗.1例中度肝功能障碍病人发生3级胆管炎,其接受剂量为1000 mg/m2.无其他病人发生严重的治疗相关事件.本组病人间吉西他滨的血浆浓度和氟尿嘧啶脱氧核苷的血浆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轻或中度肝功能异常的胆管或胰腺癌病人吉西他滨单药治疗初始剂量无需减量.

    作者:张中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乳晕去表皮真皮脂肪瓣充填加荷包缝合矫正乳头内陷10例

    目的 探讨乳晕去表皮真皮脂肪瓣充填加荷包缝合矫正乳头内陷的临床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 20142017年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不同原因导致的乳头内陷16例.观察组10例彻底松解乳头下引起乳头内陷的纤维束和条索带,松解乳头基底部,设计位于乳晕内外侧以乳头根部为蒂的顶点不超过乳晕边缘两菱形真皮脂肪瓣,上提乳头,将该瓣下拉填充于乳头基底部,双重荷包缝合固定.对照组6例只采用乳晕去表皮真皮脂肪瓣充填矫正乳头内陷.结果 乳晕去表皮真皮脂肪瓣充填加荷包缝合矫正术10例乳头内陷病人随访半年,乳头在乳晕平面以上≥10 mm.对照组6例病人乳头在乳晕平面以上5~10 mm,其中有2例病人双侧乳头部分回缩.结论 乳晕去表皮真皮脂肪瓣充填加荷包缝合术式矫正乳头内陷具有操作简单、效果确切、不易复发和疤痕小等优点,是临床上较为实用的一种方法.

    作者:秦芹;姚广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3D腹腔镜联合纳米炭示踪剂在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3D腹腔镜联合纳米炭示踪剂行远端胃癌根治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潍坊市人民医院为82例病人行纳米炭引导下3D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记录围手术期情况,总结其治疗效果.结果 82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05.3±23.2)min,术中出血量(105.7±22.3)mL,术后排气时间(2.1±0.5)d,术后住院时间(8.5±1.3)d;术后腹腔出血1例,吻合口瘘2例;共检获淋巴结2567枚,平均(31.3±4.3)枚,黑染淋巴结总数1930枚,黑染率75.2%,黑染淋巴结转移个数为737枚,黑染淋巴结转移率38.2%,未黑染淋巴结转移率13.2%,淋巴结总转移率32.0%.结论 纳米炭示踪剂具有良好的淋巴结示踪效果,3D腹腔镜联合纳米炭示踪剂行远端胃癌根治术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作者:杨帅帅;李海玲;崔景利;张文星;孙作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二氧化锆与金合金烤瓷冠修复用于上前牙牙体缺损的疗效对比

    目的 观察二氧化锆全瓷冠与金合金烤瓷冠在上前牙牙体缺损修复中的效果比较.方法 如皋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5例上前牙牙体缺损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病人自行选择修复方法将95例病人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6),观察组行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对照组行金合金烤瓷冠修复.修复后对病人进行随访观察,对比两组病人修复后的牙体的边缘密合度、牙体折裂、牙体颜色等情况,并对两组病人修复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1)观察组病人修复后在边缘密合度、牙体折裂、修复体颜色及牙龈健康状况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χ2=6.957、12.087、10.840、12.711,P=0.031、0.002、0.004、0.002).(2)观察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8%(2/4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74%(10/46)(χ2=6.703,P=0.010).结论 二氧化锆全瓷冠相比于金合金烤瓷冠,在修复上前牙牙体缺损的疗效、牙体颜色、牙龈健康具有显著优势,且安全性好,在临床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鸿飞;吴祥冰;任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临床药师在风湿免疫科开展药学服务的体会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风湿免疫科开展药学服务的体会和切入点.方法 结合在风湿免疫科的实际工作,通过案例分析介绍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的内容和方法.结果 临床药师可将参与制定感染病人的抗感染治疗方案、关注特殊人群用药、观察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监护、加强病人用药宣教等作为参与风湿免疫科药物治疗的切入点.结论 在以治疗慢病为主的风湿免疫科,临床药师可提供多种形式的药学服务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病人用药依从性.

    作者:黄丽;罗圣平;谭秋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7,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3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7(IL-17),干扰素-γ(INF-γ),白细胞介素-36(IL-3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1年11月1日至2015年11月1日在常州市金坛区人民医院住院的45例确诊为MPP患儿作为MPP组,并选择同期住院的19例行腹股沟疝手术患儿作为对照组进行前瞻性研究.支原体的诊断主要依据痰支原体DNA阳性及血清学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患儿血清中的IL-4、IL-17、IL-36、INF-γ的含量及变化.结果 MPP组血清IL-4、IL-17、IL-36及INF-γ水平在急性期为:[(723±263)、(398±218)、(413±291)、(3144±1932)]ng/L;而对照组为:[(481±198)、(212±39)、(302±87)、(1632±917)]ng/L,可见MPP组较对照组均明显增高(均P<0.05),在恢复期下降,且大叶性肺炎,>3岁年龄组MPP患儿这四个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增高(均P<0.05).结论 MPP发生发展与IL-4、IL-17、IL-36及INF-γ密切相关,故检测这些细胞因子对病情评估有一定指导意义,有助于进一步指导MPP的临床治疗.

    作者:潘莉;朱敏;邰建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呼吸科病房老年病人肺部感染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目的 对老年病人(年龄≥65岁)肺部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老年肺部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老年病人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31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95例,占92.77%.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多,占43.71%;其次是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分别占16.98%和12.89%.共分离出革兰阳性球菌20例,占6.29%.真菌3例,占0.94%.不同病原菌耐药程度不同,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对青霉素类、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率达90%~100%,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亦达38%~90%,仅替加环素耐药率为10.31%.铜绿假单胞菌耐药亦较严重.肺炎克雷伯杆菌耐药率相对乐观,临床可选药物较多.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几乎均耐药,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喹努普汀/达福普汀及替加环素为敏感.结论 老年肺部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临床应根据药敏实验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来更好地控制疾病和防止产生耐药菌.

    作者:褚月娇;周楚铭;韩莹莹;刘丹;万小旭;王佳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可弯曲喉罩在小儿俯卧位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可弯曲喉罩(FLMA)在小儿俯卧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安徽省儿童医院行全麻下俯卧位手术患儿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可弯曲喉罩组(FLMA组)和气管导管组(ETT组),每组20例.记录患儿入室(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1 min(T3)、拔管后1 min(T4)各时点血压、心率;记录仰卧位、俯卧位气道峰压;记录两种卧位时纤维支气管镜下喉罩位置分级;记录手术时间、拔管(喉罩)时间以及气道痉挛、返流误吸、漏气等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儿仰卧位下均一次成功插入气管导管或喉罩,翻身俯卧位完成手术.T3、T4时点,FLMA组平均动脉压(65.90±9.36)、(72.40±11.09)mmHg显著低于ETT组(80.80±9.73)、(86.40±9.04)mmHg(P<0.01);心率(103.95±10.00)、(107.00±7.55)次/分,显著低于ETT组(119.35±8.48)、(129.15±7.87)次/分(P<0.01);两组俯卧位气道峰压(15.25±1.33)、(17.00±1.30)cmH2O均高于平卧位(12.70±1.38)、(14.10±1.41)cmH2O(P<0.05);俯卧位纤维支气管镜下喉罩位置4级(只见声门)例数少于仰卧位(P<0.05);拔管时间FLMA组(5.25±1.71)min短于ETT组(6.95±2.11)min(P<0.05);FLMA组术中有2例出现漏气,经加深麻醉后缓解.结论 可弯曲喉罩用于小儿俯卧位短时(<2 h)手术的气道管理,通气良好,血流动力学平稳,拔管时间短.

    作者:陈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早期综合干预联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干预联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遵化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94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97例)和对照组(97例),对照组病人给予早期综合干预治疗,研究组病人给予早期综合干预联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后分娩结局(妊娠终止、自然分娩、阴道助产、剖宫产)、母婴结局(产后出血、宫缩乏力、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以及预后效果,同时检测治疗前后相关生化指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刺激激素(TSH)、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脂联素(ADPN)]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变化.结果 联合治疗后研究组病人妊娠终止率(5.15%比22.68%)、剖宫产率(6.19%比26.80%)、产后出血率(10.31%比35.05%)、宫缩乏力率(9.28%比36.08%)、胎儿窘迫率(11.34%比34.02%)及新生儿窒息率(10.31%比31.96%)低于治疗后的对照组(χ2值依次=12.43、14.97、16.93、19.87、14.23、13.64,均P<0.001),自然分娩率68(70.10%)、总有效率93(95.88%)高于治疗后的对照组[30(30.93%)、71(73.20%)](均P<0.05),而治疗后两组病人阴道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生化指标(FT3、FT4、hCG和ADPN)和SSRS评分高于治疗前,而TSH低于治疗前(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研究组病人生化指标(FT3、FT4、hCG和ADPN)和SSRS评分升高,而TSH降低(P<0.05).结论 早期综合干预联合左甲状腺素钠可有效改善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人分娩结局、母婴结局、生化指标以及预后.

    作者:孙亚玲;辛春;郭明;袁志英;刘志红;陈翠平;周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微量白蛋白尿对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病人心血管死亡率的预测作用

    目的 探究微量白蛋白尿对患有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病人的心血管死亡率的预测作用.方法 2007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青海省心血管病专科医院收治了340例肾功能正常且年龄大于40岁病人.病人分为四组:(1)无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且无微量白蛋白尿:无SCH和无MUA;(2)无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仅有微量白蛋白尿:只有MUA;(3)仅有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无微量白蛋白尿:只有SCH;(4)既有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又有微蛋白血尿:既有SCH又有MUA.结果MUA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人中发生率为21.0%,而在无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病人中仅为16.4%(P=0.03).在无SCH和无MUA队列中,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MUA的重要独立预测因子(未校正OR=1.75,95%CI:1.24~2.48,P=0.002;校正OR=1.83,95%CI:1.2~2.79,P=0.006).无论病人有无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MUA均可作为所有原因死亡率(只有MUA的病人:校正HR=1.43,95%CI:1.3~1.59,P<0.001;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病人:校正HR=1.89,95%CI:1.26~2.81,P=0.002)和心血管死亡(只有MUA的病人:校正HR=1.64,95%CI:1.41~1.91,P<0.001;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的病人:校正HR=1.96,95%CI:1.07~3.6,P=0.03)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正常肾功能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病人的MUA患病率较高. 在既有SCH又有MUA组的病人与只有SCH组的病人相比较,前者心血管死亡的风险更高. 需要将来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评估治疗MUA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作用及其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作者:徐境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