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威业;丁端明;丁雄彪;冷芬贵;王峰;胡建淼;邹德文;徐白生
近年来随着消化内镜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消化内镜的性质已发生巨大转变,从单纯性诊断工具逐渐转变为诊治一体的先进手段,因此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显得愈发重要.新技术的问世及广泛应用,增强了人们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认识,且为消化道疾病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微创、经济的治疗.现将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创新方向作简要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崔传耀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的CT诊断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本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39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CT扫描诊断,研究组患者采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进行诊断,对两组患者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检出率为92.31%(36/39),参照组检出率为64.10%(25/39),与参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检出率较高(P<0.05).结论:与常规CT诊断结果比较来看,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以对患者损伤部位充分显露出来,并对疾病分型及稳定性进行明确,其临床诊断价值较高.
作者:李莉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本文就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5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92例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n=46)与参照组(n=46),对实验组采用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对参照组采用鼻胃管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引流量、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等.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引流量对比参照组更多,排气或排便时间、拔管时间对比参照组更快;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的成功率较高,对缩短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均有显著帮助,可将其作为该类患者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马春雷;张泽斌;斋登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解析针灸拔罐与汤药联合方法在急性面神经炎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1月期间本科室收诊的60例急性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针灸与拔罐治疗方法;治疗组实施针灸拔罐与补阳还五汤合牵正散内服联合治疗模式.疗程4周,4周以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3.3%;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SS)上治疗组患者平均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拔罐汤药联合方法在治疗急性面神经炎治疗中的应用,在控制病情发展,缓解临床症状以及减缩住院时间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是极为显著的,具有推广与应用价值.
作者:刘万里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联机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终末期肾病并顽固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从2014年5月~2016年11月收治的终末期肾病并顽固性贫血患者52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有26例患者,观察组给予联机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b、i-PTH、β2-MG、hs-CRP、SF以及Hct等血常规与生化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P<0.05).结论:终末期肾病并顽固性贫血患者应用联机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能够获得显著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陈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析老年患者俯卧位胸腰椎手术中应用喉罩联合气管导管全身麻醉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本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接受俯卧位胸腰椎手术治疗的60例老年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参照组患者予以气管导管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予以喉罩联合气管导管全身麻醉,对两组患者各时刻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肺通气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麻醉诱导前(T0)时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气管导管置入时(T1)、气管导管或喉罩拔除时(T2)、气管导管或喉罩拔除5min(T3)时,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在平卧位气管导管置入5min(T4)、俯卧位手术开始30min(T5)、术毕即刻俯卧位(T6)时,观察组气道峰压值(Ppeak)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俯卧位胸腰椎手术中应用喉罩联合气管导管全身麻醉的效果显著,可确保患者循环稳定,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谢斌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分析喉罩在妇科短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选择本院接收的妇科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择期进行妇科手术治疗,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应用喉罩机械通气方法,对照组应用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方法,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诱导后当刻、置入器械当刻、拔除器械后HR、MAP水平以及拔除器械时间、自主恢复时间、肌松剂药量、拔管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均存在较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在妇科短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崔磊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研究经皮胆红素测定仪对于新生儿胆红素变化情况的测定的准确度,分析经皮胆红素测定仪对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早期预测效果.方法:采用随机表法选取100例患有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共100例,分别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及经皮胆红素测定仪对新生儿的胆红素的含量进行检测,并比较分析两者的检测结果.结果:新生儿的经皮胆红素值的检测和血清中的胆红素的含量呈现出线型的相关性.结论:经皮胆红素的测定方法对新生儿没有造成任何的创伤,而且操作方便快捷,数据结果的可靠性高,能够随时对新生儿的血清中的胆红素的含量进行动态地监测,能够快速地诊断出新生儿中的高胆红素血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金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验证二尖瓣脱垂患者应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病情的再评估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确诊为二尖瓣脱垂患者60例进行临床检查,对其患者应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进行病情检查,并对患者的临床病理情况及病情进行在评估.结果:通过采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方式对二尖瓣脱垂患者进行诊断,其诊断结果明显,没有任何误差,能有效增强其确诊率.结论:对二尖瓣脱垂患者应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方式进行诊断,能有限诊断出患者的二尖瓣脱垂情况,其临床诊断效果明显,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的广泛推广与使用.
作者:矫妮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与帕罗西汀联合应用方案治疗抑郁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抑郁障碍患者,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给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与帕罗西汀联合应用方案治疗,对两组患者预后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2周、4周、8周后HAMD17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与帕罗西汀联合应用方案治疗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推广意义显著.
作者:孙威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分析红光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本院接收的带状疱疹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应用甲钴胺、泛昔洛韦、重组人干扰素a-2b软膏,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应用红光进行治疗,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皮损治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低,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红光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贺;姜启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α)联合方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4月~2016年9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3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把患者分成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GnRH-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3.85%,复发率是7.69%;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是78.46%,复发率是26.15%,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与GnRH-α联合方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能够获得显著临床效果,可明显减少患者复发次数和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洪洁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球管是X射线机的核心部件,通过球管窗口,结合故障现象,可以快速判断解决X射线机存在的故障.
作者:叶吉祥;马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肌肉骨骼的超声检查对患有慢性足底筋膜炎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足底筋膜炎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的足底与健侧足底进行肌骨超声进行2次测量,时间间隔在3~5d,比较两侧的足底筋膜厚度,并对重测信度进行评估.结果:经过测量与验算,健侧与患侧的足底筋膜重测信度分别为0.91与0.85,数据提示重测信度较好;将健侧足底筋膜厚度与患侧足底筋膜厚度进行比较,明显看出患侧足底筋膜高于健侧,且差异比较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骨超声能够对足底筋膜炎患者的患侧足底筋膜厚度进行测量,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也能作为康复参照,具有较大的临床利用价值.
作者:程斯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通过实现急救通用设备专管共用,提高设备使用率及应急调配效率,降低设备购置成本,极大地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陈淑芬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研究软组织车针联合Gracey刮治器在慢性牙周炎龈下刮治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6月~2016年3月慢性牙周炎患者98例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9例用单一Gracey刮治器治疗;治疗组49例用软组织车针联合Gracey刮治器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周出血指数、附着水平、探诊深度和慢性牙周炎治疗效果、疼痛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慢性牙周炎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牙周出血指数、附着水平、探诊深度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牙周出血指数、附着水平、探诊深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软组织车针联合Gracey刮治器在慢性牙周炎龈下刮治中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改善牙周情况,减轻患者痛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袁欢;宋娇;罗雪晴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研究胆囊腹腔镜麻醉中用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6月本院接诊的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实施喉罩麻醉,B组实施气管插管麻醉.综合分析并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A组的拔管时间、术后清醒时间与维库溴铵用量均明显优于B组,P<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明显比B组的44.0%低,P<0.05.A组的麻醉优良率为98.0%,比B组的90.0%显著升高,P<0.05.结论:相比较于气管插管麻醉法,喉罩麻醉的临床应用安全性更高,且其麻醉效果也更显著,能有效减少术中维库溴铵的用药量.
作者:杨建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对比分析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HoLEP)与前列腺汽化电切(TUEVP)应用于前列腺增生治疗的效果.方法:以8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电脑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行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组行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对比分析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比手术各项指标,治疗组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并发症,治疗组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疗效更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苏计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对T组合复苏器在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重度窒息复苏的新生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5年2月~2016年1月期间),依据其治疗方案将其分类,其中行自动充气时复苏囊正压人工通气措施的患儿作为对照组,于复苏过程中采取T组复苏器正压人工通气的患儿作为观察组,2组患儿各30例,并将其新生儿出生后的血气指标,新生儿1、5及10min评分、复苏成功率、气漏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2组患儿经相应治疗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其血气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的复苏成功率无显著差异,但无气漏发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T组合复苏器在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中的应用价值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重复操作性强,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施金桔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研究探讨影响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机械通气的相关因素及对策.方法:选择神经外科收治的重症行机械通气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对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治疗干预的同时观察对机械通气的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关对策.结果:影响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机械通气的相关因素包括: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的规范管理、患者误吸及气管插管致口咽部定植菌的下移、患者心理状态、人工气道的规范管理等.针对以上相关因素制定了防治影响机械通气效果的相关对策并对患者进行干预实施,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机械通气导致的并发症率显著下降.结论:通过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效果影响因素的分析,制定相关策略并实施,有效控制了机械通通气患者的相关呼吸机肺炎的发生率,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为临床实施机械通气患者的有效率提供依据.
作者:宋秀荣 刊期: 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