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霞
目的:分析甲状腺结节钙化的超声表现,探讨超声对其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析62例甲状腺结节钙化的声像图特点,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根据二维图像、彩色血流分布及多普勒频谱形态特证.结论: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钙化的鉴别诊断具有意义.临床选择超声诊断的方法,对于疾病的判断可以发挥显著价值,为疾病的治疗赢取更多的时间,将甲状腺钙化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提高.
作者:高雪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评价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上段骨肿瘤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股骨上段骨肿瘤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3)和实验组(n=33),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实验组给予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关节活动度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关节活动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股骨上段骨肿瘤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既可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关节活动度评分,又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金长礼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医用弹力袜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98例骨科大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试验组(49例),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医用弹力袜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两组DVT等并发症情况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下肢疼痛、下肢肿胀及DVT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血流量、血流平均速度、血流峰速度与对照组比较,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用弹力袜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骨科大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良好的预防功效,且可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魏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的CT诊断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本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39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CT扫描诊断,研究组患者采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进行诊断,对两组患者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检出率为92.31%(36/39),参照组检出率为64.10%(25/39),与参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检出率较高(P<0.05).结论:与常规CT诊断结果比较来看,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以对患者损伤部位充分显露出来,并对疾病分型及稳定性进行明确,其临床诊断价值较高.
作者:李莉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究分析传统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合并肝硬化腹水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02例腹股沟疝合并肝硬化腹水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1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疝修补术,给予研究组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及安全性总有效率和对照组相比显著偏高,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活动时间和对照组相比显著偏短,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效果在腹股沟疝合并肝硬化腹水患者临床治疗中,要显著优于传统疝修补术,值得广泛推广和采用.
作者:张岩;韩俊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有创呼吸机正压通气用于急性重度心肌梗死并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在2014年5月~2017年6月来本院就诊的急性重度心肌梗死并左心衰竭患者中选出9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和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和有创呼吸机正压通气,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通气2h、6h的PaCO2、心率、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PaO2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病死率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2%,且观察组存活患者的住院时间更短(P<0.05).结论:有创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急性重度心肌梗死并左心衰竭疗效确切,能快速缓解患者的低氧血症,提高抢救效果.
作者:李福平;彭燚焱;严小敏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亚低温治疗仪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于本院就诊HIE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50例,行亚低温物理治疗+常规治疗)和对照组(46例,行常规治疗),治疗72h后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8.00%vs 69.57%),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00%vs 19.5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亚低温治疗仪在HIE新生儿出生后6h内开展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罗梅;李清平;康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医疗卫生行业关乎社会民生,同人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在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下,越来越多新的医疗设备和医疗技术应用其中,大大提升了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尽管医疗设备越来越先进,但是由于医疗设备诱发压疮的现象愈加频发,相关研究中对于医疗设备压疮因素和发病机制尚未作出明确的定义和解释.本文就医疗设备相关压疮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客观阐述当前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寻求合理的预防策略,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周嫣婷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验证二尖瓣脱垂患者应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病情的再评估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确诊为二尖瓣脱垂患者60例进行临床检查,对其患者应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进行病情检查,并对患者的临床病理情况及病情进行在评估.结果:通过采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方式对二尖瓣脱垂患者进行诊断,其诊断结果明显,没有任何误差,能有效增强其确诊率.结论:对二尖瓣脱垂患者应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方式进行诊断,能有限诊断出患者的二尖瓣脱垂情况,其临床诊断效果明显,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的广泛推广与使用.
作者:矫妮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评价急性肌肉损伤后组织修复动态变化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肌肉损伤患者5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在本院行健康体检的30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的高频探头,对损伤肌肉行多个切面、多方向的探查,并给予对照组同样方法进行检查对照,比较观察组患者就诊当天、受伤1d、3d、7d、14d的回声情况,并与健康人群对比.记录不同类型的肌肉损伤的高频超声影像特点.结果:对照组的健康体检者,肌肉组织的高频超声显示肌肉肌纤维纹理清晰,连续性好,多呈现等回声;而观察组的肌肉损伤者,在就诊当天,肌肉组织的高频超声显示肌肉肌纤维连续中断,多表现为略高回声;损伤1d,肌肉组织的高频超声增高,多表现为高回声;损伤3d,肌肉组织的高频超声有所降低,多表现为略高回声,损伤7d,肌肉组织的高频超声多降为等回声,损伤14d,肌肉组织的高频超声多恢复为等回声;回声变化在就诊当天、损伤1d、损伤3d时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类型的肌肉损伤中,呈现不同的高频超声影像特点.结论:高频超声能为临床诊断提供组织损伤较准确的影像,且操作简便、省时、无射线损害、无创性、可重复性好,并能够观察组织损伤后修复的动态变化,给予临床科学地指导依据,以进行有效的治疗,并对预后进行评价.
作者:刘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研究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预防泌尿外科截石位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佳时间.方法:采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分别于术前术后及术后对1000例泌尿外科截石位手术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观察下肢深静脉的发生率.结果:500例术前术后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较500例术后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术前早期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较术后使用对预防截石位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明显疗效.
作者:黄翔;苏珠英;杨容;魏怀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膝关节是人体各主要关节结构中损伤发生率相对较高的一种,而且膝关节损伤的类型较多,骨折、骨挫伤、软骨损伤、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以及关节腔积液等多种损伤可单独或者同时发生.常见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中都有局限性.而核磁共振技术以其高软组织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多方位多参数成像、高清晰度视野等优点可以对膝关节损伤的情况进行清晰显示,诊断更加全面,加上其无创、无辐射、患者接受度高的优点,可以为膝关节损伤的后续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可靠的诊断信息.
作者:刘默然 刊期: 2017年第20期
通过实现急救通用设备专管共用,提高设备使用率及应急调配效率,降低设备购置成本,极大地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陈淑芬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分析红光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本院接收的带状疱疹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应用甲钴胺、泛昔洛韦、重组人干扰素a-2b软膏,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应用红光进行治疗,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皮损治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低,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红光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贺;姜启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究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梗死康复期患者的效果以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在本院收治的脑梗死康复期患者中选出155例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神经内科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流动力学指标值.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1个月时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MCA、BA的舒张期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且MCA收缩期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康复期的脑梗死患者应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能有效改善脑部主要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吕强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本文就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5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92例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n=46)与参照组(n=46),对实验组采用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对参照组采用鼻胃管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引流量、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等.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引流量对比参照组更多,排气或排便时间、拔管时间对比参照组更快;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的成功率较高,对缩短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均有显著帮助,可将其作为该类患者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马春雷;张泽斌;斋登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究麻醉机全麻手术后患者肺部感染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采用不同消毒处理后的麻醉机及其配件致病菌污染与使用其进行气管插管全麻术后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均分成A、B两组,每组各80例.其中,A组患者所用麻醉机及其组件实施环氧乙烷消毒,B组患者所用麻醉机及其组件予以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对比分析全麻手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发生率情况.结果:A组麻醉机及其组件消毒合格率为98.75%(79/80),A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为1.25%(1/80);B组麻醉机及其组件消毒合格率为88.75%(71/80),B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为13.75%(11/80).两者对比,A组麻醉机及其组件消毒合格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机及其配件能够导致全麻手术患者肺部感染,因此在全麻手术前,对麻醉机及其配件进行规范消毒处理,能够有效降低应用麻醉机全麻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潘立岩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解析针灸拔罐与汤药联合方法在急性面神经炎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1月期间本科室收诊的60例急性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针灸与拔罐治疗方法;治疗组实施针灸拔罐与补阳还五汤合牵正散内服联合治疗模式.疗程4周,4周以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3.3%;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SS)上治疗组患者平均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拔罐汤药联合方法在治疗急性面神经炎治疗中的应用,在控制病情发展,缓解临床症状以及减缩住院时间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是极为显著的,具有推广与应用价值.
作者:刘万里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对比分析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HoLEP)与前列腺汽化电切(TUEVP)应用于前列腺增生治疗的效果.方法:以8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电脑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行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组行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对比分析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比手术各项指标,治疗组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并发症,治疗组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疗效更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苏计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并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至本院就诊的8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2015年5月~2016年5月),所有患儿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症状,对患儿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无创通气治疗后,所有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与生命体征指标均获得了明显的改善(P<0.05);治疗后,所有患儿的LVEF、FS均获得了明显的改善,与治疗前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小儿支气管肺炎并急性左心衰竭患儿来说,采取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方案便于对其呼吸困难症状进行有效缓解,对其低氧血症及时进行纠正,及时挽救患儿的生命,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黄艳茹 刊期: 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