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长礼
肘关节创伤后多出现关节粘连、增生、关节周围软骨损伤、骨折等因素,早期不积极处理可能出现肘关节僵硬、疼痛、活动受限等一系列并发症;肘关节镜相对膝关节镜出现的比较晚,特别是内地开展较国外及沿海发达地区更晚.
作者:毕殿海;曾欢高;廖勇;廖水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究间隙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本院就医的9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用间隙蓝光照射治疗及持续蓝光照射治疗.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5.83%,和对照组(93.75%)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儿治疗后的总胆红素水平、直接胆红素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9.24±20.61)μmol/L、(20.74±6.23)μmol/L、4.17%,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患儿采取间隙蓝光照射治疗能显著降低总胆红素水平、直接胆红素水平,治疗效果较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作者:卓美云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有创呼吸机正压通气用于急性重度心肌梗死并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在2014年5月~2017年6月来本院就诊的急性重度心肌梗死并左心衰竭患者中选出9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和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和有创呼吸机正压通气,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通气2h、6h的PaCO2、心率、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PaO2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病死率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2%,且观察组存活患者的住院时间更短(P<0.05).结论:有创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急性重度心肌梗死并左心衰竭疗效确切,能快速缓解患者的低氧血症,提高抢救效果.
作者:李福平;彭燚焱;严小敏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析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特点.方法:2015年12月~2017年5月期间选取36例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实验组),同时选取36例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存在缺血性改变的冠心病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行心电图检查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实验组患者稳定性心绞痛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且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实验组患者在冠状动脉1、2支病变上的狭窄程度较对照组而言存在差异(P<0.05).结论: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的冠心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单支病变,病变部位主要以侧支循环为主,狭窄程度较轻.
作者:邹文彪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亚低温治疗仪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于本院就诊HIE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50例,行亚低温物理治疗+常规治疗)和对照组(46例,行常规治疗),治疗72h后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8.00%vs 69.57%),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00%vs 19.5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亚低温治疗仪在HIE新生儿出生后6h内开展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罗梅;李清平;康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绷带式角膜接触镜在治疗浅层点状角膜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接受浅层点状角膜炎治疗的患者30例(30眼),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两组,其中佩戴绷带式角膜接触镜联合药物治疗者15例(15眼)作为观察组,单纯药物治疗者15例(15眼)作为对照组,分别评估治疗后7d,14d及21d时角膜炎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第7d好转率46.7%,14d治愈率为53.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在观察期间未出现并发症.结论:佩戴绷带式角膜接触镜可以促进角膜上皮的快速愈合,有效提高患者浅层点状角膜炎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阮燕飞;田强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剖析超声检查在卵巢纤维瘤临床诊断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5年2月~2017年1月接诊的16例卵巢纤维瘤病患的临床病历资料,此次研究的所有病例都行超声检查,并将其超声检查的结果和病理结果作对照,同时综合分析卵巢纤维瘤的超声特征.结果:本组16例病例的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卵泡膜纤维瘤者10例;单纯纤维瘤者4例;囊腺纤维瘤者2例.经超声检查后发现误诊者1例,此例病例被误判为恶性肿瘤.本组16例病例超声检查和病理检查的结果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超声检查法对卵巢纤维瘤者进行鉴别诊断,准确率高,超声声像图特异性明显,可将其作为卵巢纤维瘤患者早期诊断的一种首选方案.
作者:王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与帕罗西汀联合应用方案治疗抑郁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抑郁障碍患者,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给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与帕罗西汀联合应用方案治疗,对两组患者预后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2周、4周、8周后HAMD17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与帕罗西汀联合应用方案治疗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推广意义显著.
作者:孙威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采用自动生化分析机生化检验指标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至本院就诊的102例肝硬化患者作为实验组,另同期收集102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常规组,两组均进行生化检验,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直接胆红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实验组白蛋白、总蛋白、胆碱酯酶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临床上可依据生化检验指标判断肝硬化患者的肝脏病变程度,从而为疾病的诊疗提供指导意见.
作者:孙海涛;郝铁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在原子荧光分析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原子荧光分析仪的日常维护方法.方法:收集本中心2年内使用原子荧光分析仪的情况.将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内应用传统原子荧光分析仪使用方法的情况,设置为对照组.另需将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对原子荧光分析仪使用中问题针对性的解决和维护的资料设置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使用情况.结果:在对原子荧光分析仪使用过程中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并对这些问题解决,并改进日常维护工作后,其使用错误率明显降低,检查准确率明显提升,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使用原子荧光分析仪的过程中,需要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保证其使用效果.
作者:刘志远;朱成志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有创呼吸机管路系统更换频率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呼吸衰竭需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53例,给予患者呼吸机管路及湿化装置治疗,将患者分为A、B、C组.其中A组有17例,间隔3d更换呼吸机管路系统;B组有18例,间隔5d更换;C组18例,间隔7d更换.通过对呼吸机管路的集水杯进行采样及细菌学检测观察3组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情况.结果:A、B、C组患者分别有1例、4例、8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疾病.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高低与有创呼吸机管路系统更换频率呈负相关,建议每7d至少更换呼吸机管路1次,以减少呼吸机相关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冯徐俊 刊期: 2017年第20期
膝关节是人体各主要关节结构中损伤发生率相对较高的一种,而且膝关节损伤的类型较多,骨折、骨挫伤、软骨损伤、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以及关节腔积液等多种损伤可单独或者同时发生.常见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中都有局限性.而核磁共振技术以其高软组织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多方位多参数成像、高清晰度视野等优点可以对膝关节损伤的情况进行清晰显示,诊断更加全面,加上其无创、无辐射、患者接受度高的优点,可以为膝关节损伤的后续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可靠的诊断信息.
作者:刘默然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并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至本院就诊的8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2015年5月~2016年5月),所有患儿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症状,对患儿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无创通气治疗后,所有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与生命体征指标均获得了明显的改善(P<0.05);治疗后,所有患儿的LVEF、FS均获得了明显的改善,与治疗前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小儿支气管肺炎并急性左心衰竭患儿来说,采取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方案便于对其呼吸困难症状进行有效缓解,对其低氧血症及时进行纠正,及时挽救患儿的生命,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黄艳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的CT诊断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本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39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CT扫描诊断,研究组患者采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进行诊断,对两组患者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检出率为92.31%(36/39),参照组检出率为64.10%(25/39),与参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检出率较高(P<0.05).结论:与常规CT诊断结果比较来看,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以对患者损伤部位充分显露出来,并对疾病分型及稳定性进行明确,其临床诊断价值较高.
作者:李莉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近年来随着消化内镜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消化内镜的性质已发生巨大转变,从单纯性诊断工具逐渐转变为诊治一体的先进手段,因此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显得愈发重要.新技术的问世及广泛应用,增强了人们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认识,且为消化道疾病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微创、经济的治疗.现将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创新方向作简要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崔传耀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对比分析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和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4例痔疮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VA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VAS评分、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肛门坠胀、切口出血、肛缘水肿、肛门狭窄、痔块脱垂、术后复发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痔疮切除术相比,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评价急性肌肉损伤后组织修复动态变化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肌肉损伤患者5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在本院行健康体检的30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的高频探头,对损伤肌肉行多个切面、多方向的探查,并给予对照组同样方法进行检查对照,比较观察组患者就诊当天、受伤1d、3d、7d、14d的回声情况,并与健康人群对比.记录不同类型的肌肉损伤的高频超声影像特点.结果:对照组的健康体检者,肌肉组织的高频超声显示肌肉肌纤维纹理清晰,连续性好,多呈现等回声;而观察组的肌肉损伤者,在就诊当天,肌肉组织的高频超声显示肌肉肌纤维连续中断,多表现为略高回声;损伤1d,肌肉组织的高频超声增高,多表现为高回声;损伤3d,肌肉组织的高频超声有所降低,多表现为略高回声,损伤7d,肌肉组织的高频超声多降为等回声,损伤14d,肌肉组织的高频超声多恢复为等回声;回声变化在就诊当天、损伤1d、损伤3d时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类型的肌肉损伤中,呈现不同的高频超声影像特点.结论:高频超声能为临床诊断提供组织损伤较准确的影像,且操作简便、省时、无射线损害、无创性、可重复性好,并能够观察组织损伤后修复的动态变化,给予临床科学地指导依据,以进行有效的治疗,并对预后进行评价.
作者:刘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分析红光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本院接收的带状疱疹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应用甲钴胺、泛昔洛韦、重组人干扰素a-2b软膏,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应用红光进行治疗,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皮损治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低,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红光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贺;姜启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肌肉骨骼的超声检查对患有慢性足底筋膜炎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足底筋膜炎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的足底与健侧足底进行肌骨超声进行2次测量,时间间隔在3~5d,比较两侧的足底筋膜厚度,并对重测信度进行评估.结果:经过测量与验算,健侧与患侧的足底筋膜重测信度分别为0.91与0.85,数据提示重测信度较好;将健侧足底筋膜厚度与患侧足底筋膜厚度进行比较,明显看出患侧足底筋膜高于健侧,且差异比较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骨超声能够对足底筋膜炎患者的患侧足底筋膜厚度进行测量,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也能作为康复参照,具有较大的临床利用价值.
作者:程斯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分析喉罩在妇科短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选择本院接收的妇科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择期进行妇科手术治疗,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应用喉罩机械通气方法,对照组应用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方法,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诱导后当刻、置入器械当刻、拔除器械后HR、MAP水平以及拔除器械时间、自主恢复时间、肌松剂药量、拔管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均存在较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在妇科短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崔磊 刊期: 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