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有创呼吸机管路系统更换频率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冯徐俊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呼吸机管路系统, 更换频率
摘要:目的:探讨有创呼吸机管路系统更换频率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呼吸衰竭需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53例,给予患者呼吸机管路及湿化装置治疗,将患者分为A、B、C组.其中A组有17例,间隔3d更换呼吸机管路系统;B组有18例,间隔5d更换;C组18例,间隔7d更换.通过对呼吸机管路的集水杯进行采样及细菌学检测观察3组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情况.结果:A、B、C组患者分别有1例、4例、8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疾病.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高低与有创呼吸机管路系统更换频率呈负相关,建议每7d至少更换呼吸机管路1次,以减少呼吸机相关性疾病的发生.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高频超声诊断儿童甲状腺癌

    目的:分析儿童甲状腺癌的高频超声特点,提高超声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儿童甲状腺癌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儿童甲状腺癌声像图表现为3种类型:结节性病灶、结节性病灶合并腺体弥漫性病变,腺体弥漫性病变.结节多表现为低回声、边界不清晰、形态不规则、A/T≥1,周边无声晕、内见微小钙化、向心性血流信号为主.微钙化及向心性血流为儿童甲状腺癌较具特征性声像图表现.结论:高频超声是儿童甲状腺癌首选的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初秀坤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喉罩联合气管导管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俯卧位胸腰椎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探析老年患者俯卧位胸腰椎手术中应用喉罩联合气管导管全身麻醉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本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接受俯卧位胸腰椎手术治疗的60例老年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参照组患者予以气管导管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予以喉罩联合气管导管全身麻醉,对两组患者各时刻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肺通气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麻醉诱导前(T0)时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气管导管置入时(T1)、气管导管或喉罩拔除时(T2)、气管导管或喉罩拔除5min(T3)时,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在平卧位气管导管置入5min(T4)、俯卧位手术开始30min(T5)、术毕即刻俯卧位(T6)时,观察组气道峰压值(Ppeak)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俯卧位胸腰椎手术中应用喉罩联合气管导管全身麻醉的效果显著,可确保患者循环稳定,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谢斌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超声对危重症患者气胸的诊断价值研究与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对危重症患者气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1例可疑气胸的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先行超声检查,再行CT检查.统计本组患者超声和CT对少量气胸、中等量气胸、大量气胸等各类型气胸检出率和总气胸检出率,并对比两者CT与超声诊断结果,计算超声诊断与CT诊断结果符合率.结果:超声对危重症患者气胸检出率为94.12%,与CT气胸检出率(82.35%)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超声对少量气胸、中等量、大量气胸检出率略低于CT诊断,但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以CT为金标准,CT扫描共检出气胸48例,超声诊断共检出42例,42例与CT诊断结果均完全相符,4例少量气胸和2例中等量气胸漏诊,超声诊断与CT诊断符合率为87.50%(42/48).结论:危重症患者超声检查对气胸检出率较高,准确性也较好,可为危重症患者气胸临床诊断提供确切的依据.

    作者:王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醒脑开窍针刺法用于脑梗死康复期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究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梗死康复期患者的效果以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在本院收治的脑梗死康复期患者中选出155例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神经内科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流动力学指标值.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1个月时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MCA、BA的舒张期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且MCA收缩期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康复期的脑梗死患者应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能有效改善脑部主要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吕强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胆囊腹腔镜麻醉中的对比分析

    目的:研究胆囊腹腔镜麻醉中用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6月本院接诊的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实施喉罩麻醉,B组实施气管插管麻醉.综合分析并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A组的拔管时间、术后清醒时间与维库溴铵用量均明显优于B组,P<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明显比B组的44.0%低,P<0.05.A组的麻醉优良率为98.0%,比B组的90.0%显著升高,P<0.05.结论:相比较于气管插管麻醉法,喉罩麻醉的临床应用安全性更高,且其麻醉效果也更显著,能有效减少术中维库溴铵的用药量.

    作者:杨建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和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对照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和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4例痔疮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VA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VAS评分、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肛门坠胀、切口出血、肛缘水肿、肛门狭窄、痔块脱垂、术后复发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痔疮切除术相比,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并急性左心衰竭临床观效果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并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至本院就诊的8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2015年5月~2016年5月),所有患儿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症状,对患儿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无创通气治疗后,所有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与生命体征指标均获得了明显的改善(P<0.05);治疗后,所有患儿的LVEF、FS均获得了明显的改善,与治疗前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小儿支气管肺炎并急性左心衰竭患儿来说,采取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方案便于对其呼吸困难症状进行有效缓解,对其低氧血症及时进行纠正,及时挽救患儿的生命,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黄艳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绷带式角膜接触镜在治疗浅层点状角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绷带式角膜接触镜在治疗浅层点状角膜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接受浅层点状角膜炎治疗的患者30例(30眼),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两组,其中佩戴绷带式角膜接触镜联合药物治疗者15例(15眼)作为观察组,单纯药物治疗者15例(15眼)作为对照组,分别评估治疗后7d,14d及21d时角膜炎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第7d好转率46.7%,14d治愈率为53.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在观察期间未出现并发症.结论:佩戴绷带式角膜接触镜可以促进角膜上皮的快速愈合,有效提高患者浅层点状角膜炎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阮燕飞;田强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联机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终末期肾病并顽固性贫血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联机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终末期肾病并顽固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从2014年5月~2016年11月收治的终末期肾病并顽固性贫血患者52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有26例患者,观察组给予联机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b、i-PTH、β2-MG、hs-CRP、SF以及Hct等血常规与生化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P<0.05).结论:终末期肾病并顽固性贫血患者应用联机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能够获得显著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陈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的临床分析

    目的:本文就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5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92例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n=46)与参照组(n=46),对实验组采用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对参照组采用鼻胃管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引流量、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等.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引流量对比参照组更多,排气或排便时间、拔管时间对比参照组更快;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的成功率较高,对缩短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均有显著帮助,可将其作为该类患者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马春雷;张泽斌;斋登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喉罩在妇科短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喉罩在妇科短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选择本院接收的妇科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择期进行妇科手术治疗,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应用喉罩机械通气方法,对照组应用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方法,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诱导后当刻、置入器械当刻、拔除器械后HR、MAP水平以及拔除器械时间、自主恢复时间、肌松剂药量、拔管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均存在较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在妇科短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崔磊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不同根管充填糊剂对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侧副根管的治疗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根管充填糊剂对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侧副根管充填的效果.方法: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选择来本院进行慢性根尖周炎治疗的83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赛普敦美松根管充填糊剂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AH-plus根管充填糊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可见侧副根管充填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可见根尖1/3侧副根管充填率(30例,71.43%)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19例,46.34%),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AH-plus根管充填糊剂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其治疗效果良好,治疗成功率提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智蓉;肖松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东芝IME-100L移动X射线机故障维修1例

    球管是X射线机的核心部件,通过球管窗口,结合故障现象,可以快速判断解决X射线机存在的故障.

    作者:叶吉祥;马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钙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甲状腺结节钙化的超声表现,探讨超声对其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析62例甲状腺结节钙化的声像图特点,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根据二维图像、彩色血流分布及多普勒频谱形态特证.结论: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钙化的鉴别诊断具有意义.临床选择超声诊断的方法,对于疾病的判断可以发挥显著价值,为疾病的治疗赢取更多的时间,将甲状腺钙化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提高.

    作者:高雪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采用自动生化分析机生化检验指标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采用自动生化分析机生化检验指标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至本院就诊的102例肝硬化患者作为实验组,另同期收集102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常规组,两组均进行生化检验,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直接胆红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实验组白蛋白、总蛋白、胆碱酯酶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临床上可依据生化检验指标判断肝硬化患者的肝脏病变程度,从而为疾病的诊疗提供指导意见.

    作者:孙海涛;郝铁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特点分析

    目的:探析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特点.方法:2015年12月~2017年5月期间选取36例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实验组),同时选取36例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存在缺血性改变的冠心病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行心电图检查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实验组患者稳定性心绞痛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且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实验组患者在冠状动脉1、2支病变上的狭窄程度较对照组而言存在差异(P<0.05).结论: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的冠心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单支病变,病变部位主要以侧支循环为主,狭窄程度较轻.

    作者:邹文彪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影响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机械通气的相关因素及对策

    目的:研究探讨影响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机械通气的相关因素及对策.方法:选择神经外科收治的重症行机械通气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对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治疗干预的同时观察对机械通气的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关对策.结果:影响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机械通气的相关因素包括: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的规范管理、患者误吸及气管插管致口咽部定植菌的下移、患者心理状态、人工气道的规范管理等.针对以上相关因素制定了防治影响机械通气效果的相关对策并对患者进行干预实施,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机械通气导致的并发症率显著下降.结论:通过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效果影响因素的分析,制定相关策略并实施,有效控制了机械通通气患者的相关呼吸机肺炎的发生率,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为临床实施机械通气患者的有效率提供依据.

    作者:宋秀荣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温针灸治疗脑卒中认知障碍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温针灸在脑卒中认知障碍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80例因脑卒中导致的认知障碍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康复措施,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温针灸.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均明显好于治疗前;试验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针灸可显著改善脑卒中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荐使用.

    作者:李倩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浅谈医用质子加速器原理

    放射治疗设备是放疗的物质基础,目前光子束和电子束在肿瘤放射治疗中已得到广泛应用.而质子束的剂量分布形式具有典型的布喇格峰型剂量分布,Bragg峰的深度可通过调节质子射束能量进行调节,所以可以提高肿瘤内的照射剂量,降低周围正常组织和危及器官受照剂量,同时质子治疗设备具有使用年限长的特点,所以医用质子加速器以其独特的优势和稳定性使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王摇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红光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红光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本院接收的带状疱疹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应用甲钴胺、泛昔洛韦、重组人干扰素a-2b软膏,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应用红光进行治疗,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皮损治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低,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红光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贺;姜启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