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喉罩联合气管导管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俯卧位胸腰椎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谢斌

关键词:胸腰椎手术, 喉罩, 气管导管, 全身麻醉
摘要:目的:探析老年患者俯卧位胸腰椎手术中应用喉罩联合气管导管全身麻醉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本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接受俯卧位胸腰椎手术治疗的60例老年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参照组患者予以气管导管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予以喉罩联合气管导管全身麻醉,对两组患者各时刻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肺通气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麻醉诱导前(T0)时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气管导管置入时(T1)、气管导管或喉罩拔除时(T2)、气管导管或喉罩拔除5min(T3)时,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在平卧位气管导管置入5min(T4)、俯卧位手术开始30min(T5)、术毕即刻俯卧位(T6)时,观察组气道峰压值(Ppeak)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俯卧位胸腰椎手术中应用喉罩联合气管导管全身麻醉的效果显著,可确保患者循环稳定,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绷带式角膜接触镜在治疗浅层点状角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绷带式角膜接触镜在治疗浅层点状角膜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接受浅层点状角膜炎治疗的患者30例(30眼),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两组,其中佩戴绷带式角膜接触镜联合药物治疗者15例(15眼)作为观察组,单纯药物治疗者15例(15眼)作为对照组,分别评估治疗后7d,14d及21d时角膜炎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第7d好转率46.7%,14d治愈率为53.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在观察期间未出现并发症.结论:佩戴绷带式角膜接触镜可以促进角膜上皮的快速愈合,有效提高患者浅层点状角膜炎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阮燕飞;田强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麻醉机全麻手术后患者肺部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麻醉机全麻手术后患者肺部感染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采用不同消毒处理后的麻醉机及其配件致病菌污染与使用其进行气管插管全麻术后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均分成A、B两组,每组各80例.其中,A组患者所用麻醉机及其组件实施环氧乙烷消毒,B组患者所用麻醉机及其组件予以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对比分析全麻手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发生率情况.结果:A组麻醉机及其组件消毒合格率为98.75%(79/80),A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为1.25%(1/80);B组麻醉机及其组件消毒合格率为88.75%(71/80),B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为13.75%(11/80).两者对比,A组麻醉机及其组件消毒合格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机及其配件能够导致全麻手术患者肺部感染,因此在全麻手术前,对麻醉机及其配件进行规范消毒处理,能够有效降低应用麻醉机全麻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潘立岩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医用弹力袜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医用弹力袜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98例骨科大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试验组(49例),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医用弹力袜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两组DVT等并发症情况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下肢疼痛、下肢肿胀及DVT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血流量、血流平均速度、血流峰速度与对照组比较,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用弹力袜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骨科大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良好的预防功效,且可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魏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超声对危重症患者气胸的诊断价值研究与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对危重症患者气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1例可疑气胸的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先行超声检查,再行CT检查.统计本组患者超声和CT对少量气胸、中等量气胸、大量气胸等各类型气胸检出率和总气胸检出率,并对比两者CT与超声诊断结果,计算超声诊断与CT诊断结果符合率.结果:超声对危重症患者气胸检出率为94.12%,与CT气胸检出率(82.35%)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超声对少量气胸、中等量、大量气胸检出率略低于CT诊断,但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以CT为金标准,CT扫描共检出气胸48例,超声诊断共检出42例,42例与CT诊断结果均完全相符,4例少量气胸和2例中等量气胸漏诊,超声诊断与CT诊断符合率为87.50%(42/48).结论:危重症患者超声检查对气胸检出率较高,准确性也较好,可为危重症患者气胸临床诊断提供确切的依据.

    作者:王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探究骨科手术中吸引器堵塞现状调查和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在临床骨科手术中吸引器的堵塞情况及其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医院骨科工作的医疗工作者200名进行骨科手术中吸引器堵塞现状的问卷调查;并从500例骨科手术中随机抽取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5例全髋关节置换术、38例全膝关节置换术、45例四肢及脊柱骨折手术、32例其他骨科手术.统计以上手术中吸引器堵塞情况,并对现有吸引器进行科学、专业的满意度评分.结果:通过对200名医疗工作者的调查得出有182名医师认为术中吸引器容易堵塞;有148名医师认为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易出现引器堵塞;有188名医生认为吸引器头、吸引器软管连接处是导致堵塞的关键部位.经过专业的评价得出对吸引器的满意度为(7.82±0.63)分;在临床观察中全髋关节置换术吸引器发生(2.43±1.21)次堵塞,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出现(1.87±1.32)次,骨折手术中有(1.49±1.34)次,其他手术有(0.88±0.49)次.结论:吸引器堵塞状况在临床骨科手术中频频出现,不仅严重影响了手术的顺利完成,还降低了骨科医师的满意度.所以要将目前使用吸引器进行优化.

    作者:宋冬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本院儿科住院部收治择期手术患儿共60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麻醉,观察组给予喉罩麻醉.对比麻醉效果.结果:对比麻醉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与对照组100.00%(30/30)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对比拔管时间,观察组为(14.1±1.5)min,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苏醒时间,观察组为(52.6±5.9)min,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6.67%(2/3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喉罩麻醉方式辅助小儿手术所取得麻醉效果与气管插管相当,但患者拔管时间快,苏醒速度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因此更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廉颖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胸腰椎骨折的CT诊断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的CT诊断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本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39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CT扫描诊断,研究组患者采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进行诊断,对两组患者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检出率为92.31%(36/39),参照组检出率为64.10%(25/39),与参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检出率较高(P<0.05).结论:与常规CT诊断结果比较来看,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以对患者损伤部位充分显露出来,并对疾病分型及稳定性进行明确,其临床诊断价值较高.

    作者:李莉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针灸拔罐联合汤药治疗急性面神经炎临床分析

    目的:解析针灸拔罐与汤药联合方法在急性面神经炎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1月期间本科室收诊的60例急性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针灸与拔罐治疗方法;治疗组实施针灸拔罐与补阳还五汤合牵正散内服联合治疗模式.疗程4周,4周以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3.3%;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SS)上治疗组患者平均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拔罐汤药联合方法在治疗急性面神经炎治疗中的应用,在控制病情发展,缓解临床症状以及减缩住院时间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是极为显著的,具有推广与应用价值.

    作者:刘万里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微创旋切手术用于乳腺多发性肿块中对患者术后恢复状况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微创旋切手术用于乳腺多发性肿块中对患者术后恢复状况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3000例乳腺多发性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研究的需要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15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对另外的1500例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微创旋切手术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恢复状况及满意度.结果: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瘢痕大小比较,观察组显然低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面,2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患者的心理满意度,观察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对于乳腺多发性肿块患者治疗,相比于传统的手术治疗,乳腺微创旋切手术治疗疗效更好,且能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提高了患者的心理满意度,术后恢复良好,应当推广使用.

    作者:梁闯;韩俊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胆囊腹腔镜麻醉中的对比分析

    目的:研究胆囊腹腔镜麻醉中用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6月本院接诊的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实施喉罩麻醉,B组实施气管插管麻醉.综合分析并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A组的拔管时间、术后清醒时间与维库溴铵用量均明显优于B组,P<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明显比B组的44.0%低,P<0.05.A组的麻醉优良率为98.0%,比B组的90.0%显著升高,P<0.05.结论:相比较于气管插管麻醉法,喉罩麻醉的临床应用安全性更高,且其麻醉效果也更显著,能有效减少术中维库溴铵的用药量.

    作者:杨建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手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手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间收治的巨大子宫肌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开腹子宫切除术,予以观察组患者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对比两组患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巨大子宫肌瘤患者应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手术治疗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患者术后康复快且并发症发生风险低,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实践价值.

    作者:王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有创呼吸机管路系统更换频率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目的:探讨有创呼吸机管路系统更换频率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呼吸衰竭需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53例,给予患者呼吸机管路及湿化装置治疗,将患者分为A、B、C组.其中A组有17例,间隔3d更换呼吸机管路系统;B组有18例,间隔5d更换;C组18例,间隔7d更换.通过对呼吸机管路的集水杯进行采样及细菌学检测观察3组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情况.结果:A、B、C组患者分别有1例、4例、8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疾病.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高低与有创呼吸机管路系统更换频率呈负相关,建议每7d至少更换呼吸机管路1次,以减少呼吸机相关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冯徐俊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经皮胆红素测定仪测定新生儿胆红素100例临床分析与报告

    目的:研究经皮胆红素测定仪对于新生儿胆红素变化情况的测定的准确度,分析经皮胆红素测定仪对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早期预测效果.方法:采用随机表法选取100例患有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共100例,分别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及经皮胆红素测定仪对新生儿的胆红素的含量进行检测,并比较分析两者的检测结果.结果:新生儿的经皮胆红素值的检测和血清中的胆红素的含量呈现出线型的相关性.结论:经皮胆红素的测定方法对新生儿没有造成任何的创伤,而且操作方便快捷,数据结果的可靠性高,能够随时对新生儿的血清中的胆红素的含量进行动态地监测,能够快速地诊断出新生儿中的高胆红素血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金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采用自动生化分析机生化检验指标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采用自动生化分析机生化检验指标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至本院就诊的102例肝硬化患者作为实验组,另同期收集102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常规组,两组均进行生化检验,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直接胆红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实验组白蛋白、总蛋白、胆碱酯酶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临床上可依据生化检验指标判断肝硬化患者的肝脏病变程度,从而为疾病的诊疗提供指导意见.

    作者:孙海涛;郝铁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浅谈医用质子加速器原理

    放射治疗设备是放疗的物质基础,目前光子束和电子束在肿瘤放射治疗中已得到广泛应用.而质子束的剂量分布形式具有典型的布喇格峰型剂量分布,Bragg峰的深度可通过调节质子射束能量进行调节,所以可以提高肿瘤内的照射剂量,降低周围正常组织和危及器官受照剂量,同时质子治疗设备具有使用年限长的特点,所以医用质子加速器以其独特的优势和稳定性使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王摇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钙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甲状腺结节钙化的超声表现,探讨超声对其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析62例甲状腺结节钙化的声像图特点,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根据二维图像、彩色血流分布及多普勒频谱形态特证.结论: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钙化的鉴别诊断具有意义.临床选择超声诊断的方法,对于疾病的判断可以发挥显著价值,为疾病的治疗赢取更多的时间,将甲状腺钙化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提高.

    作者:高雪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新医改下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中的创新应用

    目的:探讨新医改下对医疗设备施以信息化管理过程中获得的创新效果.方法:于本院积极开展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工作,终对工作开展满意度加以总结分析.结果:针对本院在开展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工作期间表现出的系列问题加以分析,主要体现为:①在管理中心人力资源分配方面,表现出不合理的现象;②对于短时间适应高度信息化管理模式,工作人员无法适应;③对于工作人员在具有的信息化操作能力方面,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下降;④医院在管理方案创建以及管理设施配备方面欠缺完善;⑤管理人员在进行医疗设备信息管理效率方面,表现出一定程度下降.结论:对于管理人员,合理开展信息化素质训练干预,终保证信息化管理效率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从而保证新医改条件下,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创新点有效凸显.

    作者:雷华艳;孙剑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卵巢纤维瘤的超声检查与诊断作用研究

    目的:剖析超声检查在卵巢纤维瘤临床诊断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5年2月~2017年1月接诊的16例卵巢纤维瘤病患的临床病历资料,此次研究的所有病例都行超声检查,并将其超声检查的结果和病理结果作对照,同时综合分析卵巢纤维瘤的超声特征.结果:本组16例病例的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卵泡膜纤维瘤者10例;单纯纤维瘤者4例;囊腺纤维瘤者2例.经超声检查后发现误诊者1例,此例病例被误判为恶性肿瘤.本组16例病例超声检查和病理检查的结果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超声检查法对卵巢纤维瘤者进行鉴别诊断,准确率高,超声声像图特异性明显,可将其作为卵巢纤维瘤患者早期诊断的一种首选方案.

    作者:王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软组织车针联合Gracey刮治器在慢性牙周炎龈下刮治中的效果

    目的:研究软组织车针联合Gracey刮治器在慢性牙周炎龈下刮治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6月~2016年3月慢性牙周炎患者98例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9例用单一Gracey刮治器治疗;治疗组49例用软组织车针联合Gracey刮治器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周出血指数、附着水平、探诊深度和慢性牙周炎治疗效果、疼痛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慢性牙周炎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牙周出血指数、附着水平、探诊深度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牙周出血指数、附着水平、探诊深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软组织车针联合Gracey刮治器在慢性牙周炎龈下刮治中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改善牙周情况,减轻患者痛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袁欢;宋娇;罗雪晴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T组合复苏器在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对T组合复苏器在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重度窒息复苏的新生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5年2月~2016年1月期间),依据其治疗方案将其分类,其中行自动充气时复苏囊正压人工通气措施的患儿作为对照组,于复苏过程中采取T组复苏器正压人工通气的患儿作为观察组,2组患儿各30例,并将其新生儿出生后的血气指标,新生儿1、5及10min评分、复苏成功率、气漏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2组患儿经相应治疗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其血气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的复苏成功率无显著差异,但无气漏发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T组合复苏器在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中的应用价值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重复操作性强,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施金桔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