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预防截石位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黄翔;苏珠英;杨容;魏怀莹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 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
摘要:目的:研究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预防泌尿外科截石位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佳时间.方法:采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分别于术前术后及术后对1000例泌尿外科截石位手术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观察下肢深静脉的发生率.结果:500例术前术后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较500例术后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术前早期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较术后使用对预防截石位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明显疗效.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材质义齿基托对修复效果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材质义齿基托对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2016年5月~2017年5月来本院就诊的需要进行全口义齿修复的患者,共3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均为15例,A组患者采用金属基托,B组患者采用普通树脂基托,比较两组患者戴用不同材质义齿基托的修复效果.结果:A组戴用一个月在稳固感、咀嚼能力、异物感、外观满意度、语音学方面的满意度、牙弓形态和牙槽脊饱满度分别为60.00%、46.67%、53.33%、53.33%、73.33%、46.67%和60.00%,其中稳固感、异物感和语音学方面的满意度要比B组的更高,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咀嚼能力和外观方面的满意度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材质基托义齿患者戴用三个月的稳固感、咀嚼能力、异物感、外观以及语音学方面等的效果评价均比戴用一个月的有明显提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月后不同材质基托义齿戴用的效果评价之间的差异不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属基托在义齿戴用早期的异物感、稳固性和语音学方面具有优势,随着义齿戴用时间的延长,基托材料的影响作用也在减小.

    作者:曾迎春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医用弹力袜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医用弹力袜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98例骨科大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试验组(49例),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医用弹力袜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两组DVT等并发症情况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下肢疼痛、下肢肿胀及DVT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血流量、血流平均速度、血流峰速度与对照组比较,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用弹力袜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骨科大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良好的预防功效,且可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魏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微创旋切手术用于乳腺多发性肿块中对患者术后恢复状况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微创旋切手术用于乳腺多发性肿块中对患者术后恢复状况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3000例乳腺多发性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研究的需要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15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对另外的1500例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微创旋切手术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恢复状况及满意度.结果: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瘢痕大小比较,观察组显然低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面,2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患者的心理满意度,观察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对于乳腺多发性肿块患者治疗,相比于传统的手术治疗,乳腺微创旋切手术治疗疗效更好,且能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提高了患者的心理满意度,术后恢复良好,应当推广使用.

    作者:梁闯;韩俊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亚低温治疗仪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亚低温治疗仪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于本院就诊HIE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50例,行亚低温物理治疗+常规治疗)和对照组(46例,行常规治疗),治疗72h后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8.00%vs 69.57%),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00%vs 19.5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亚低温治疗仪在HIE新生儿出生后6h内开展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罗梅;李清平;康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手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手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间收治的巨大子宫肌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开腹子宫切除术,予以观察组患者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对比两组患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巨大子宫肌瘤患者应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手术治疗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患者术后康复快且并发症发生风险低,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实践价值.

    作者:王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绷带式角膜接触镜在治疗浅层点状角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绷带式角膜接触镜在治疗浅层点状角膜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接受浅层点状角膜炎治疗的患者30例(30眼),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两组,其中佩戴绷带式角膜接触镜联合药物治疗者15例(15眼)作为观察组,单纯药物治疗者15例(15眼)作为对照组,分别评估治疗后7d,14d及21d时角膜炎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第7d好转率46.7%,14d治愈率为53.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在观察期间未出现并发症.结论:佩戴绷带式角膜接触镜可以促进角膜上皮的快速愈合,有效提高患者浅层点状角膜炎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阮燕飞;田强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试论医疗信息化建设中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医疗信息化建设满足了社会的发展趋势,成为了增进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手段,在医疗信息建设中,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逐渐成为塑造医院品牌想象、拉近医患关系的重要平台.本文针对医疗信息化建设中微信公众平台的价值意义、具体应用及强化措施进行探究,供大家借鉴参考.

    作者:王春杨;宋迪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原子荧光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和仪器的日常维护研究

    目的:分析在原子荧光分析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原子荧光分析仪的日常维护方法.方法:收集本中心2年内使用原子荧光分析仪的情况.将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内应用传统原子荧光分析仪使用方法的情况,设置为对照组.另需将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对原子荧光分析仪使用中问题针对性的解决和维护的资料设置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使用情况.结果:在对原子荧光分析仪使用过程中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并对这些问题解决,并改进日常维护工作后,其使用错误率明显降低,检查准确率明显提升,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使用原子荧光分析仪的过程中,需要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保证其使用效果.

    作者:刘志远;朱成志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不同根管充填糊剂对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侧副根管的治疗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根管充填糊剂对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侧副根管充填的效果.方法: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选择来本院进行慢性根尖周炎治疗的83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赛普敦美松根管充填糊剂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AH-plus根管充填糊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可见侧副根管充填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可见根尖1/3侧副根管充填率(30例,71.43%)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19例,46.34%),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AH-plus根管充填糊剂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其治疗效果良好,治疗成功率提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智蓉;肖松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与前列腺汽化电切应用于前列腺增生治疗的效果比较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HoLEP)与前列腺汽化电切(TUEVP)应用于前列腺增生治疗的效果.方法:以8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电脑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行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组行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对比分析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比手术各项指标,治疗组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并发症,治疗组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疗效更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苏计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钙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甲状腺结节钙化的超声表现,探讨超声对其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析62例甲状腺结节钙化的声像图特点,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根据二维图像、彩色血流分布及多普勒频谱形态特证.结论: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钙化的鉴别诊断具有意义.临床选择超声诊断的方法,对于疾病的判断可以发挥显著价值,为疾病的治疗赢取更多的时间,将甲状腺钙化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提高.

    作者:高雪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近年来随着消化内镜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消化内镜的性质已发生巨大转变,从单纯性诊断工具逐渐转变为诊治一体的先进手段,因此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显得愈发重要.新技术的问世及广泛应用,增强了人们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认识,且为消化道疾病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微创、经济的治疗.现将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创新方向作简要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崔传耀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与帕罗西汀联合应用方案治疗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与帕罗西汀联合应用方案治疗抑郁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抑郁障碍患者,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给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与帕罗西汀联合应用方案治疗,对两组患者预后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2周、4周、8周后HAMD17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与帕罗西汀联合应用方案治疗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推广意义显著.

    作者:孙威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本院儿科住院部收治择期手术患儿共60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麻醉,观察组给予喉罩麻醉.对比麻醉效果.结果:对比麻醉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与对照组100.00%(30/30)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对比拔管时间,观察组为(14.1±1.5)min,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苏醒时间,观察组为(52.6±5.9)min,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6.67%(2/3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喉罩麻醉方式辅助小儿手术所取得麻醉效果与气管插管相当,但患者拔管时间快,苏醒速度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因此更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廉颖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影响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机械通气的相关因素及对策

    目的:研究探讨影响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机械通气的相关因素及对策.方法:选择神经外科收治的重症行机械通气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对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治疗干预的同时观察对机械通气的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关对策.结果:影响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机械通气的相关因素包括: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的规范管理、患者误吸及气管插管致口咽部定植菌的下移、患者心理状态、人工气道的规范管理等.针对以上相关因素制定了防治影响机械通气效果的相关对策并对患者进行干预实施,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机械通气导致的并发症率显著下降.结论:通过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效果影响因素的分析,制定相关策略并实施,有效控制了机械通通气患者的相关呼吸机肺炎的发生率,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为临床实施机械通气患者的有效率提供依据.

    作者:宋秀荣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胸腰椎骨折的CT诊断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的CT诊断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本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39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CT扫描诊断,研究组患者采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进行诊断,对两组患者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检出率为92.31%(36/39),参照组检出率为64.10%(25/39),与参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检出率较高(P<0.05).结论:与常规CT诊断结果比较来看,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以对患者损伤部位充分显露出来,并对疾病分型及稳定性进行明确,其临床诊断价值较高.

    作者:李莉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采用自动生化分析机生化检验指标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采用自动生化分析机生化检验指标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至本院就诊的102例肝硬化患者作为实验组,另同期收集102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常规组,两组均进行生化检验,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直接胆红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实验组白蛋白、总蛋白、胆碱酯酶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临床上可依据生化检验指标判断肝硬化患者的肝脏病变程度,从而为疾病的诊疗提供指导意见.

    作者:孙海涛;郝铁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医疗调配中心的实践探讨

    通过实现急救通用设备专管共用,提高设备使用率及应急调配效率,降低设备购置成本,极大地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陈淑芬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有创呼吸机管路系统更换频率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目的:探讨有创呼吸机管路系统更换频率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呼吸衰竭需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53例,给予患者呼吸机管路及湿化装置治疗,将患者分为A、B、C组.其中A组有17例,间隔3d更换呼吸机管路系统;B组有18例,间隔5d更换;C组18例,间隔7d更换.通过对呼吸机管路的集水杯进行采样及细菌学检测观察3组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情况.结果:A、B、C组患者分别有1例、4例、8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疾病.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高低与有创呼吸机管路系统更换频率呈负相关,建议每7d至少更换呼吸机管路1次,以减少呼吸机相关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冯徐俊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有创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急性重度心肌梗死并左心衰竭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有创呼吸机正压通气用于急性重度心肌梗死并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在2014年5月~2017年6月来本院就诊的急性重度心肌梗死并左心衰竭患者中选出9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和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和有创呼吸机正压通气,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通气2h、6h的PaCO2、心率、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PaO2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病死率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2%,且观察组存活患者的住院时间更短(P<0.05).结论:有创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急性重度心肌梗死并左心衰竭疗效确切,能快速缓解患者的低氧血症,提高抢救效果.

    作者:李福平;彭燚焱;严小敏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