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振燕;秦晓明;章婧;郑建峰;周奥
目的 分析51例基底细胞癌初诊误诊情况,提高诊断水平,避免误诊、漏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基底细胞癌初步诊断误诊病人临床及组织病理资料.结果 51例病人诊断为基底细胞癌待查3例,包块性质待查29例,皮肤溃疡5例,误诊色素痣4例,鳞状细胞癌3例,脂溢性角化症2例,血管瘤2例,恶性黑色素瘤2例,皮脂腺囊肿1例.临床分型:结节溃疡型37例,色素型11例,纤维上皮瘤型2例,浅表型1例.病理分型:实体型31例,色素型14例,浅表型1例,硬化型2例,囊样型2例,腺样型1例.结论 基底细胞癌皮损多样,易误诊.积累临床经验,仔细查体,结合皮肤镜检查可减少误诊的发生,确诊需要行组织病理检查.
作者:孙振燕;秦晓明;章婧;郑建峰;周奥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复方消化酶胶囊(Ⅱ)佐治胆囊切除术后病人胆管Ⅱ型奥迪括约肌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胆囊切除术后肝功能正常的胆管Ⅱ型奥迪括约肌功能障碍的病人5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6例)给予对症治疗;观察组(2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复方消化酶胶囊(Ⅱ)1粒,每天3次,疗程均为6周.观测两组病人用药前后症状的改善程度.结果 (1)观察组和对照组用药6周后腹痛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8.46%和57.69%,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2);(2)治疗前后观察组腹痛症状总评分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4.23±2.49)分比(2.46±1.56)分,P=0.040],观察组腹胀症状评分下降幅度亦显著大于对照组[(3.31±1.89)分比(1.84±1.41)分,P=0.035];(3)用药后观察组胆总管直径改善有效率较对照组高(53.85% 比23.08%,P=0.023).结论 复方消化酶胶囊(Ⅱ)有助于改善胆囊切除术后肝功能正常的胆管Ⅱ型奥迪括约肌功能障碍病人的腹痛、腹胀症状.
作者:吴天军;王光;朱理珂 刊期: 2019年第03期
2017年3月22日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批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奥希替尼(Osimertinib)用于治疗EGFR T790M基因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奥希替尼是第三代EGFR-TKI,治疗效果显著,副作用更小,尤其适用于对第一、二代EGFR-TKI耐药或者脑转移的病人.与含铂类治疗药物的二联化学疗法相比,奥希替尼可使NSCLC病人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延长5.7个月,疾病进展风险下降70%.该文就奥希替尼的作用机制、研究历程、药效学、药动学、不良反应,耐药机制进行综述,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
作者:饶晓明;李海燕;李凯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持续性干预对医院丙氨酰谷氨酰胺临床合理应用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对2016年使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注射用丙氨酰谷氨酰胺的出院病人病历进行收集与分析,同时针对相应问题开展持续性的药学干预.结果 临床药师对丙氨酰谷氨酰胺的使用进行持续性药学干预后,医院丙氨酰谷氨酰胺的临床应用合理率从62%上升至96%.结论 持续性干预有利于提高病人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经济性.
作者:杨玉琴;陈斌;张晓明;谢加力;陶云松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膝关节后外侧手术人路治疗单独性后外侧胫骨平台劈裂塌陷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采用后外侧入路对11例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劈裂塌陷骨折病人进行钢板固定治疗,男4例,女7例;年龄45.8岁,年龄范围18~72岁.致伤原因:交通伤5例,高处坠落伤3例,其它伤3例,合并伤:合并腓骨小头骨折2例,内侧副韧带损伤1例.结果 所有病人术后获12~31个月的随访,平均17.2个月.骨折均顺利愈合.无腓总神经损伤、无手术切口感染、无膝关节内外翻畸形、无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采用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对患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优:8例,良3例,优良率为100%.结论 膝关节后外侧入路能够有效显露手术区域,内固定方便、创伤小、临床疗效满意,是治疗单独胫骨后外侧平台劈裂塌陷骨折较理想的入路.
作者:张逸飞;周业金 刊期: 2019年第03期
查阅国内外近5年与骨代谢标志物和类风湿关节炎(RA)相关性文献,从中梳理骨代谢标志物与RA的诊疗及预后的相关性.早期骨代谢标志物敏感性高于放射学检查及一般的生化检查,骨代谢标志物的检测可以发现早期X线尚不能检测出的骨质破坏,这对于RA病人早期诊断及减少致残率都有重要意义.此外,病程发展过程中骨代谢指标与炎症的发展呈正相关,与疾病活动密切相关,医生可以据此对RA病人的治疗方案及时进行调整,进而改善RA病人预后.
作者:闫学朋;毛古燧;付俊;黄传兵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治疗重症颅脑损伤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平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后胃肠功能紊乱病人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病人入院24~72 h内予以经鼻胃管开始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病人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生菌治疗.所有病人均进行为期15d的治疗.分别对比两组病人临床疗效,治疗第1天及第15天营养生化指标、格拉斯哥昏迷分级(GCS)评分、APACHEⅡ评分以及SOFA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病人临床治疗优良率为93.00%(93/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0%(82/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5天观察组病人的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分别为(234.5±60.1)μg/mL、(321.1±68.3)n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90.2±58.4)μg/mL、(272.7±67.9)ng/mL(均P<0.05).治疗后第15天两组病人的GCS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第1天,APACHEⅡ以及SOFA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第1天;而观察组病人的GCS评分为(12.8±3.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5±3.8)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经鼻胃管开始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治疗重症颅脑损伤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病人营养状态,促进康复.
作者:梁宾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养胃宁胶囊中花旗松素、山姜素、乔松素、小豆蔻明、桤木酮和 α-香附酮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9 mL/min;柱温25℃.结果 花旗松素、山姜素、乔松素、小豆蔻明、桤木酮和 α-香附酮分别在2.18~54.50μg/mL(r=0.9999)、7.89~197.25μg/mL(r=0.9996)、6.57~164.25μg/mL(r=0.9998)、4.89~122.25μg/mL(r=0.9997)、5.76~144.00μg/mL(r=0.9999)、1.79~44.75μg/mL(r=0.999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33%、100.18%、98.47%、97.42%、99.04%和96.99%,RSD分别为1.13%、0.59%、1.49%、1.36%、0.80%和0.95%.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为养胃宁胶囊多指标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作者:孙辉;何胜利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并分析其与病人营养状况、血脂水平及炎性因子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其25-羟维生素D水平分为A组(重度缺乏组,25-羟维生素D<5 ng/mL)、B组(轻度缺乏组,25-羟维生素D 5~15 ng/mL)和C组(非缺乏组,25-羟维生素D 16~30 ng/mL).观察三组病人血实验室营养指标、血脂水平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差别,分析25-羟维生素D水平与血实验室营养指标、血脂水平及炎性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A、B、C三组病人白蛋白(Alb)[(42.35±4.63)g/L比(57.62±4.13)g/L比(68.95±5.57)g/L]、前白蛋白(PA)[(398.78±13.65)mg/L比(425.36±12.23)mg/L比(463.15±15.02)mg/L]、血红蛋白(Hb)[(65.74±6.11)g/L比(78.02±7.82)g/L比(95.86±10.02)g/L]及高密度脂蛋白(HDL)[(1.22±0.34)mmol/L比(1.39±0.46)mmol/L比(1.51±0.52)mmol/L]水平为C组>B组>A组(P<0.05);三组病人低密度脂蛋白(LDL)、三酰甘油(TC)、胆固醇(TG)、C反应蛋白(CRP)及白介素-6(IL-6)水平为A组>B组>C组(P<0.05);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25-羟维生素D水平与Alb、PA、Hb、HDL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TC、TG、LDL、CRP和IL-6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其营养状况、血脂水平和炎性因子水平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监测的重要指标.
作者:张晓华;房婧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比伐卢定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急诊介入治疗(PCI)术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于邢台市第三医院接受PCI术治疗的STEMI病人100例.根据病人术中所用抗凝药物种类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则采用比伐卢定进行抗凝,对照组采用普通肝素进行抗凝.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3 d后血清hs-CRP、Lp-PLA2、IL-4水平,治疗前与治疗30 d后心功能指标水平,MACE发生情况以及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3 d后两组病人血清hs-CRP、Lp-PLA2、IL-4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而观察组hs-CRP、IL-4水平分别为(22.7±5.4)mg/L、(2.0±0.5)pg/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8±5.6)mg/L、(3.7±0.9)pg/mL,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0 d后观察组LVEF水平为(46.8±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2±4.0)%,而BNP水平为(284.5±113.8)n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2.8±103.7)ng/L,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0 d后观察组病人MACE发生率为2.00%(1/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0%(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为4.00%(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00%(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比伐卢定可有效降低STEMI病人PCI术后hs-CRP、Lp-PLA2、IL-4水平,改善病人心功能,同时有利于降低MACE发生率以及出血事件发生率.
作者:穆金兴;李雪霞;李延鑫;曹亚冰;陈要起;陈洪波;齐丽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血液系统一种常见的获得性免疫性疾病,目前对ITP发病机制的研究多集中在机体内细胞免疫紊乱、体液免疫紊乱和氧化应激作用等方面,在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下,机体免疫系统平衡状态的改变是疾病发生的前提.该文就近年来ITP发病机制研究中和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周萍;唐吉斌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子宫下段全层缝合术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发生率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河北省任县医院妇产科收治的符合剖宫产分娩指征且为首次剖腹产的产妇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子宫下段常规缝合方式,观察组采用子宫下段全层缝合方式.评估手术1年后两组剖宫产术后子宫憩室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剖宫产术后子宫憩室发生例数(8例比2例)、肌层厚度[(6.03±0.88)mm比(7.51±0.96)mm]及憩室容积[(0.42±0.05)mm3比(0.31±0.04)mm3]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下段全层缝合法优于分层缝合法,能够降低剖宫产术后子宫憩室的发生率,对临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借鉴.
作者:周少静;关俊霞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评估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病人宫颈做活组织病理检查及P16蛋白检测的意义及价值.方法 收集在西安市中心医院妇科门诊进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和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2)二联筛查的病人资料,对其中226例HPV阳性病人随后进行宫颈活检及免疫组化P16蛋白联合检测.结果 226例HPV阳性病人中,宫颈活检诊断为炎症/萎缩、低级别上皮病变、高级别病变分别为73、98、55例,P16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35.6%(26/73),83.7%(82/98)和100%(55/55).P16蛋白表达在炎症/萎缩组、低级别病变组及高级别病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29,P<0.001);三组病变间P16蛋白表达的两两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HC2法检测高危型HPV可作为临床宫颈病变筛查的常规手段,高危型HPV阳性病人应及时行病理活检,其与P16检测的联合应用将大大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作者:王海玮;柴丽丽;杨国青;陈燕 刊期: 2019年第03期
针对肿瘤专业临床药师培训,将基于讲授的教学模式(LBL)、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PBL)和基于案例的教学模式(CBL)结合,并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合理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能增强学员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为肿瘤专业临床药师的培训提供了良好的方法.
作者:唐慕菲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认知行为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AD)照顾者应对方式和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AD病人的主要照顾者8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名,对照组主要照顾者仅提供门诊或电话咨询,每月电话随访1次.观察组主要照顾者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入组时、居家6个月后采用Zung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调查主要照顾者情绪状态,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评价照顾者应对方式.结果 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SAS、SDS评分为(35.35±2.00)、(37.57±0.70)分,明显低于入组时的(51.24±2.73)、(47.43±1.16)分,且低于对照组6个月后的(51.68±1.98)、(47.12±1.41)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6个月积极应对因子得分为(26.36±1.11)分,明显高于入组时的(20.44±0.83)分,且高于对照组6个月后的(20.87±0.89)分,消积应对因子得分(9.48±0.59)分,低于入组时的(15.34±0.73)分,且低于对照组6个月后的(15.67±0.50)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可改善AD照顾者情绪状态,促进应对方式向积极的方向发展,使病人在一个良性循环的模式中有质量的生活.
作者:黄滨;韦海楼;何剑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报道并分析紫杉醇联合顺铂(TP)方案化疗致视力下降1例,提高临床重视TP方案化疗的眼毒性.方法 1例卵巢癌病人TP方案化疗后引起视力下降的病案分析及查阅文献印证.结果 该卵巢癌病人视力下降很可能是TP方案化疗引起,同时通过文献分析掌握了其发生的高危因素和防治方法.结论 TP方案化疗过程中要关注眼毒性并做好不良反应的防治.
作者:陈世灵;陈力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可溶性血管黏附蛋白-1(sVAP-1)与动脉硬度指标(踝-臂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相关性.方法 对579例健康体检者进行一般资料的采集,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血脂、尿酸等生化指标,sVAP-1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应用动脉硬化检测仪测baPWV.结果 ①baPWV与年龄、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C反应蛋白、肾小球滤过率、高血压、糖尿病存在相关性(r=0.561、0.539、0.29、0.186、0.201、0.114、0.155、0.111、0.202、-0.174、0.382、0.174,P<0.05);sVAP-1与年龄、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糖尿病具有相关性(r=0.273、-0.176、0.179、-0.130、0.110、0.129、0.141,P<0.05),且sVAP-1与baPWV的Pearson相关分析,两者相关性(r=0.134,P<0.001).②sVAP-1与baPWV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无相关性(β=-0.002,P>0.05),但将年龄分为三组后,在55岁以上人群中,sVAP-1与平均baPWV及大baPWV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β=0.052、0.05,P<0.05),而且在控制了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糖尿病后仍具有明显的独立相关性(β=0.049、0.048,P<0.05).结论 sVAP-1与年龄具有明显的相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sVAP-1升高,在55岁以上的一般人群中sVAP-1与baPWV存在明显的独立相关性.
作者:张艳迪;陈大伟;姜树强;龙丽娟;张婧;靳英;郭广晋;王建昌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帕瑞昔布钠单用或联合依达拉奉对于行腔镜手术的胃癌病人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京总医院麻醉科行择期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的病人的资料.入组病人根据给药方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依达拉奉+帕瑞昔布钠组),B组(帕瑞昔布钠组)和C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三组病人的基线资料,拔管时镇静、躁动情况、疼痛、镇静评分、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水平,拔管时炎症及氧化损伤指标等.结果 共纳入125例病人,其中A组45例,B组39例,C组41例.A、B、C三组病人的镇静(轻度34比21比18例,深度10比5比2例)、躁动情况(中度4比5比13例,重度1比5比10例)、MAP[(91.3±8.8)比(101.2±9.7)比(117.5±12.2)mmHg]、HR[(81.4±7.8)比(89.1±8.9)比(100.4±10.3)次/分]及氧化损伤指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A组病人镇静佳、躁动轻,MAP、HR、丙二醛(MDA)低,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高,而C组病人正好相反(P<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联合依达拉奉可有效抑制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可能机制与镇痛、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的抑制有关.
作者:赵玉;吕德珍;滕成玲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吸入(iNO)联合高频震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严重呼吸衰竭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60例HFOV中高参数设置下氧合差的患儿[吸入氧浓度(FIO2)>60%,经皮血氧饱和度(TcSO2)<80%],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予iNO联合HFOV治疗,对照组予单纯HFOV治疗,治疗中监测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监测血常规、出凝血时间、高铁血红蛋白等指标.比较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救治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iNO联合HFOV,能显著改善患儿氧合指数,使呼吸机参数逐渐下调至安全范围,且合理调整参数后患儿无明显不适,缩短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提高呼吸衰竭患儿的抢救成功率.机械通气时间对照组为(107.00±39.60)h,观察组为(89.34±22.75)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率对照组32.14%,观察组9.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未用iNO之前PH值、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比(PaO2/FiO2)、氧合指数(OI)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NO后2 h、24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NO联合HFOV可以显著改善肺血管性痉挛导致的新生儿严重呼吸衰竭患儿的氧合,有效且相对安全,提高患儿的存活率.
作者:李玲;薛梅 刊期: 2019年第03期
回顾婴儿牛奶蛋白过敏的发生机制,症状、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牛奶蛋白过敏的新进展.牛奶蛋白过敏主要是由IgE和非IgE介导的免疫反应,其症状可表现为消化、呼吸、皮肤等一个或多个系统受损,牛奶回避-双盲激发试验为诊断的金标准,牛奶蛋白回避是治疗牛奶蛋白过敏的主要方法.
作者:徐正国;温晓红 刊期: 201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