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尼可地尔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顽固性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王森;刘玲玲;刘奕;冯春光;韩冰

关键词:心绞痛, 尼可地尔, 前列地尔,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 探讨尼可地尔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顽固性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至2107年4月徐州市中心医院顽固性心绞痛12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的方式分为尼可地尔组(n=42),前列地尔注射液组(n=38)以及尼可地尔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组(n=40).三组病人在常规心绞痛药物治疗基础上,分别加用尼可地尔、前列地尔注射液、尼可地尔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观察三组病人用药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及6 min步行试验改善情况.结果 2周治疗后,三组病人心绞痛发作情况及6 min步行试验较用药前均有显著改善,尼可地尔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组在心绞痛有效率上改善较明显(87.50%比57.89%,87.50%比64.29%,χ2=8.681、5.987,均P<0.017),6 min步行试验上改善明显(F=17.614,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顽固性心绞痛病人,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尼可地尔和前列地尔注射液可改善心绞痛发作及提高运动耐量.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敏肌钙蛋白T水平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

    目的 分析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住院病人(慢性心衰组,n=200)以及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n=86)为研究对象,并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将慢性心衰组进一步分为Ⅱ级(n=43)、Ⅲ级(n=111)、Ⅳ级(n=46)3个亚组.比较四组受试者间血清HDL-C、Hs-cTnT水平,所有受试对象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分级、LVEF与血清HDL-C、Hs-cT-nT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慢性心衰组病人血清HDL-C(0.98±0.64)mmol/L低于健康对照组(1.59±0.58)mmol/L(t=7.256,P<0.001),血清Hs-cTnT(0.34±0.12)ng/mL高于健康对照组(0.04±0.02)ng/mL(t=8.978,P<0.001).慢性心衰组病人血清HDL-C水平、LVEF由低到高依次为Ⅳ级、Ⅲ级、Ⅱ级;而血清Hs-cTnT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Ⅳ级、Ⅲ级、Ⅱ级.不同心功能分级病人血清HDL-C、Hs-cTnT水平以及LVEF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451,P=0.000;F=37.302,P=0.000;F=53.701,P=0.000).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慢性心衰组病人血清HDL-C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呈负相关(rs=-0.483,P=0.000),与LVEF呈正相关(rs=0.221,P=0.002);血清Hs-cTnT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s=0.693,P=0.000),与LVEF呈负相关(rs=-0.433,P=0.000);慢性心衰组病人血清HDL-C水平与血清Hs-cTnT水平呈负相关(rs=-0.284,P=0.000).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HDL-C水平降低、Hs-cTnT水平增高,且其血清水平与病人心功能状态显著相关,测定血清HDL、Hs-cTnT水平有利于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的预防、治疗及预后评估.

    作者:库尔班江·吐尔逊;买买提吐尔洪·吐尔逊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超重2型糖尿病病人代谢指标的影响

    目的 观察维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对超重2型糖尿病病人代谢指标的综合影响,评价其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五医院收治单独应用二甲双胍(500 mg,3次/天,服用3个月以上)血糖控制不佳的超重2型糖尿病病人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剂量增加至1000 mg、2次/天;观察组予口服二甲双胍500 mg、3次/天,并联用维格列汀50 mg、2次/天,共24周.比较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型半胱氨酸(Hcy)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24周后,对照组FBG、2 h PBG、HbA1c分别为(7.98±0.83)mmol/L、(12.25±0.90)mmol/L、(8.05±1.05)%,观察组分别为(7.09±0.80)mmol/L、(9.86±1.13)mmol/L、(7.01±0.88)%,两组FBG、2 h PBG、HbA1c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t值分别为:2.47、5.27、3.22,均P<0.05);治疗24周后,对照组BMI、TC、TG、LDL-C、Hcy分别为(27.60±3.70)kg/m2、(6.39±0.89)mmol/L、(2.77±0.40)mmol/L、(3.29±0.43)mmol/L、(17.4±2.03)mmol/L,观察组分别为(26.34±3.83)kg/m2、(5.31±0.72)mmol/L、(2.31±0.33)mmol/L、(2.92±0.44)mmol/L、(15.16±1.74)mmol/L,与治疗前比较,两组BMI、血脂、Hcy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更显著(t值分别为:2.14、3.50、2.26、2.21、3.27,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2,P>0.05).结论 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能够有效控制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病人的血糖及BMI,并且能够改善血脂,降低血糖,且不增加低血糖风险,是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病人有效治疗方案之一.

    作者:曲建昌;王彤;李丽;梁艳玲;王莉莎;祝开思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病人心脏舒缩功能及内皮素-1的影响

    目的 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病人心脏舒缩功能及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在江陵县人民医院肾内科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病人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组和普通血液透析(HD)组,每组34例,HFHD组男性15例,HD组男性18例.HFHD组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普通HD组行普通血液透析,每周3次,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后血清ET-1和彩色多普勒心动图数据,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期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期末容积(LVESV)、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舒张早期及晚期大血流比(E/A)、等容舒张时间(IRT)、左心室射血分数(EF)以及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结果 经过6个月的治疗后,HFHD组的ET-1水平下降至(53.2±12.4)ng/L,而普通HD组的ET-1水平略有上升,为(87.3±23.2)ng/L,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59,P=0.000).HFHD组的LVEDD,LVESD,LVEDV,LVESV明显小于普通HD组(均P<0.05).HFHD组的E/A和IRT也较普通HD组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 HFHD组能更好的保护尿毒症病人的心脏功能,降低ET-1水平.

    作者:卢进涛;肖玉芬;郑孝龙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多功能载鲣鱼肽海藻酸钙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目的 通过制剂手段掩盖鲣鱼肽原料的不良嗅味,降低其吸湿性,提高在胃中的稳定性.方法 通过微胶囊造粒仪制备载鲣鱼肽海藻酸钙微球,分别对微球的外观、鲣鱼肽含量进行表征.在25℃、65%RH的环境下,检测所得微球吸湿增重.分别测定在模拟胃肠液中鲣鱼肽从微球中的释放.通过顶空进样GC-MS对在热水中孵育的载鲣鱼肽微球进行检测,使用面积归一化法对有异味的挥发性组分进行定量.结果 载鲣鱼肽海藻酸钙微球微球外观圆整且大小均一,鲣鱼肽含量为18.9%.在25℃、65%RH的环境下,制备所得微球吸湿增重显著低于鲣鱼肽原料粉末.在模拟胃肠液中,鲣鱼肽从微球中的释放达到了肠溶制剂的标准,预示微球口服后在生理条件严苛且吸收较差的胃部对鲣鱼肽起到保护作用.通过顶空进样GC-MS法发现所制备的海藻酸钙微球可在冲泡过程中掩盖80%的异味.结论 所制备的海藻酸钙微球同时解决了鲣鱼肽原料吸湿性强、在胃中易失活和感官刺激大的缺点,为活性肽保健食品制剂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盛剑勇;肖俊勇;何家轩;孙宁泽;刘翠婷;彭天昊;马方励;刘卫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肥胖对冠心病病人阿托伐他汀降脂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肥胖对冠心病病人阿托伐他汀降脂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在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住院诊治的伴有肥胖的冠心病150例作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期在同一科室住院诊治正常体型的冠心病病人10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入选及排除标准,给予入选病人阿托伐他汀降脂药物(每晚20 mg),终完成6个月随访且入组的研究对象试验组139例,对照组79例.根据研究对象的体质量指数分为正常体型组(对照组)、超重组及肥胖组.三组间的血脂达标率差异性用χ2检验,任意两组间的比较用Bonferroni法;血脂是否达标与体型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优势比.结果 三组间任意两组间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正常体型组、超重组、肥胖组)血脂达标率分别为82.3%、65.4%、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与正常体型组相比,超重组、肥胖组的血脂达标率较低,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P=0.001),超重组、肥胖组的血脂达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与正常体型组相比超重组、肥胖组的优势比分别为0.408和0.265(P=0.016、P=0.009).结论 冠心病人群中肥胖与阿托伐他汀药物的降脂疗效有关系,肥胖影响冠心病病人阿托伐他汀降脂药物的达标率.

    作者:李磊;陈咏梅;张宏考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β1受体阻滞剂对早期脓毒性休克病人心肌损伤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观察β1受体阻滞剂对早期脓毒性休克病人心肌损伤及预后的影响,评价治疗的安全性及探讨其影响病人预后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54例确诊为脓毒性休克且临床资料完整的病人.根据是否使用β1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记录两组病人治疗后72 h循环指标、血清降钙素原(PCT)、肌钙蛋白I(CTnI)、血乳酸(Lac)水平的变化及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和28 d病死率等.所有病人再根据28 d的生存结局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72 h后治疗组心室率(HR)(90.6±8.9)次/分低于对照组(118.4±23.1)次/分(t=5.916,P<0.001),两组病人心指数(CI)、平均动脉压(MAP)、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72 h液体平衡量以及血清降钙素原(PCT)、血乳酸(Lac)水平、机械通气时间和病死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住ICU时间、肌钙蛋白I(CTnI)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死亡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CTnI、Lac水平高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β1受体阻滞剂使用率(31.6%)低于存活组(62.9%)(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TnI>1.21μg/L、APACHEⅡ评分>19.5分是早期脓毒性休克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β1受体阻滞剂是影响病人预后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 β1受体阻滞剂可降低脓毒性休克早期病人的心率和心肌氧耗,减轻心肌损伤,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可以缩短住ICU时间,可能是此类病人预后的潜在保护因素.

    作者:沈雯雯;徐前程;钱言;陈尚华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种子类药材菟丝子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针对菟丝子种皮致密,提取溶剂不易渗透进入种子内部,有效成分难以提取出来的问题,本实验拟研究该药材的提取方法,优化提取工艺参数.方法 以菟丝子中主要活性成分金丝桃苷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平行比较法确定菟丝子提取前处理方法(捣碎与否)、提取方式(包煎与否)和溶剂类型(水或乙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进一步优化提取工艺参数.结果 包煎不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种子捣碎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菟丝子适宜的提取工艺为首先将其捣碎破裂开,然后采用不包煎的方式,用10倍量55%乙醇提取2次,每次1 h,验证实验菟丝子中金丝桃苷的提取量为2.04%,RSD(相对标准差)为1.7%.结论 优选的菟丝子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该药材的提取,为同类性质的种子类药材的提取提供参考.

    作者:夏宇成;张兰;陈宇洁;鞠建明;史艳玲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检查对冠心病冠脉支架置入术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冠心病冠脉病变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IVUS)表现以及IVUS对冠脉支架置入术的指导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68例冠心病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4例.两组均接受IVUS检查,同时对照组经冠状动脉造影(CAG)指导实施冠脉支架置入术,研究组经IVUS指导实施冠脉支架置入术.记录冠心病冠脉病变IVUS表现、治疗前后病变血管狭窄处直径狭窄率(DS)、斑块负荷以及小血管直径(MLD)、支架置入率及达标率,并于1年后随访,统计对比两组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 IVUS检查显示68例病人中8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70%,比例11.76%,34例病人小管腔面积<4 mm2,比例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4,P=0.028);治疗后两组DS、斑块负荷显著降低,MLD显著增加,且研究组DS、斑块负荷显著低于对照组,MLD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37,P=0.000;t=10.238,P=0.000;t=10.752,P=0.000);研究组支架置入率与达标率分别为94.12%与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59%与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76,P=0.011;χ2=5.121,P=0.024);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研究组(11.76%)与对照组(20.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76,P=0.323).结论 冠心病冠脉病变经IVUS能有效检出,其辅助下开展冠脉支架置入术治疗能够减小斑块负荷,增加血管直径,提升支架置入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徐占领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结合胸痛表现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及与典型胸痛临床表现结合在诊断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病变中的价值.方法 序贯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行64排或128排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并同期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的病人410例.收集病人一般临床资料,冠脉CTA及CAG结果.结果 双源CT诊断总符合率为94.06%,其中血管狭窄程度>75%的病变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价值、阴性预测价值分别为86.22%(269/312)、95.90%(1221/1272)、84.06%(269/320)、96.60%(1221/1264).结合典型胸痛症状,诊断准确率可提高至96.97%(384/396),诊断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价值、阴性预测价值分别为96.92%、97.02%、97.78%、95.88%.结论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重度狭窄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准确率较高,可进一步指导介入或外科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治疗.其与典型胸痛临床表现结合可进一步提高其诊断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

    作者:李建华;王璟;王磊;何松清;刘挺松;谢亮;刘晶;周长圣;宫剑滨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2940 nm点阵激光联合局部封闭治疗增生性瘢痕疗效评价

    目的 观察2940 nm点阵激光联合倍他米松局部封闭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北京市顺义区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43例增生性瘢痕病人,先使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得宝松)适量药液缓慢注射入皮损内,间隔治疗时间4周,根据皮损增生程度注射1~4次,后一次注射完毕间隔1个月后,采用Pixel 2940 nm点阵激光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同时对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 43例病人经1~5次治疗后,有效率分别为48.84%、60.47%、82.50%、91.43%、96.30%,有效率随治疗次数的增加显著增加,病人满意率为93.02%.不良反应少.结论 2940 nm点阵激光联合局部封闭治疗增生性瘢痕,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邱实;宛利民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奥卡西平结合心理疗法治疗青少年癫痫12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心理治疗与奥卡西平结合治疗青少年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海兴县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入院的青少年癫痫病人120例,按简单随机化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0例,随之进行一般资料的生活质量评分及症状自评得分后,对照组病人单纯口服奥卡西平,治疗组口服奥卡西平配合心理疗法,观察治疗后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症状自评得分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5.0%(57/60)高于对照组的75.0%(45/60),治疗组治疗后症状自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与对照组(8.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采用奥卡西平配合心理疗法治疗青少年癫痫病人效果显著,为青少年癫痫病人的进一步治疗奠定了基础.

    作者:王清香;贾淑梅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单侧与双侧顺行性脑灌注在主动脉停循环 手术中脑保护效果比较的Meta分析

    目的 通过比较单侧顺行性脑灌注(UACP)与双侧顺行性脑灌注(BACP)在主动脉停循环手术中脑保护效果,探讨佳的保护性脑灌注手段.方法 通过检索国内外(200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集单侧与双侧顺行性脑灌注在主动脉停循环手术脑保护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以文献质量评价量表(NOS量表)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对提取的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研究7篇,含病例827例,其中UACP组404例,BACP组423例;7项研究比较两组30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01,95%CI:0.64~1.61,P=0.95);6项研究比较了两组暂时性神经系统障碍(temporary neurologic dysfunc-tion,TND),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65,95%CI:1.11~6.28,P=0.04999)且BACP要优于UACP;5项研究比较两组永久性神经系统障碍(permanent neurologic dysfunction,PN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3,95%CI:0.49~1.42,P=0.50).结论 在主动脉停循环手术中,双侧顺行性脑灌注脑保护效果优于单侧脑灌注.

    作者:汪源;周曼玲;黄飞;邹艳;周颖;石平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碎裂QRS波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冠脉血流恢复之间的联系

    目的 评价体表心电图碎裂QRS(fragmented QRS,fQRS)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病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冠脉血流恢复的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在安徽省立医院诊断为新发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经急诊PCI治疗的病人128例.术后第2天做十二导联体表心电图分析fQRS,与PCI术后即时梗死相关动脉的TIMI血流评分进行分析,术后一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TIMI评分低的病人体表心电图fQRS多见,与无fQRS的病人相比,病人冠脉血流TIMI 3级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7.3%比60.4%,P=0.003)并且射血分数(EF)值降低[(54.4±8.4)%比(48.3±8.5)%,P=0.03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fQRS与左室EF呈负相关(r=-0.532,P=0.012),TIMI评分与fQRS呈负相关(r=-0.324,P=0.001).结论 碎裂QRS的出现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心肌缺血有密切关系,可以作为评价其冠状动脉血流恢复的一种简单、无创的检查.

    作者:朱红军;丁晓梅;余华;张杰;张灿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依托咪酯的应用现状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依托咪酯是咪唑的羟化盐,因其独特的安全特性,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依托咪酯在临床应用中主要的限制就是其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抑制作用.笔者总结了依托咪酯的应用现状及其不良反应,同时介绍了多种依托咪酯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靖文;李恩有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147例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掌握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安庆市石化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方法 利用Excel,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上报的14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结果 147例ADR报告中,A型不良反应有140例,占95.24%,B型不良反应有7例,占4.76%,无C型不良反应.60岁以上老年病人所占比例高,为41.50%;给药途径中,静脉给药所占比例高,为81.63%;涉及药品种类中,抗感染药物所占比例高,为49.66%;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多,为42.18%;上报科室以呼吸内科多,为38.78%;上报人以临床医师多,为75.51%.结论 ADR的发生不可完全避免,但是在临床实践中,因不合理用药导致的A型不良反应(有140例,占95.24%)却占有重要比例.要提升药师的药学服务能力,促进药学监测工作的开展,才能确保病人用药安全,做到合理用药.

    作者:张强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比伐卢定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人疗效及心肌梗死溶栓试验、心肌灌注评分、心脏主要不良事件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比伐卢定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病人疗效及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心肌灌注评分(TMPG)、心脏主要不良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于邢台市第三医院接受PCI治疗的病人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病人在PCI术后予以普通肝素治疗,观察组病人则在PCI术后予以比伐卢定治疗.对两组病人均进行为期30 d的随访,比较两组治疗后TIMIⅢ级发生率、TMPG≥Ⅱ级发生率,治疗30 d后MACE发生情况与再出血情况,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TIMIⅢ级发生率、TMPG≥Ⅱ级发生率分别为94.00%(47/50)、90.00%(45/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40/50)、74.00%(37/50),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0 d后观察组病人MACE发生率为4.00%(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0%(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为6.00%(3/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1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病人血清IL-6、hs-CRP水平分别为(23.5±3.7)U/L、(17.5±3.4)m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6±4.2)U/L、(25.9±3.0)mg/L,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比伐卢定治疗经PCI治疗病人的效果明显,有利于降低MACE与再出血事件发生率,同时有效减轻炎症反应.

    作者:穆金兴;李雪霞;李延鑫;曹亚冰;陈要起;陈洪波;齐丽平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加味半夏泻心汤联合亮菌混合液保留灌肠治疗 伊立替康肠黏膜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加味半夏泻心汤联合亮菌混合液保留灌肠治疗伊立替康(CPT-11)肠黏膜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6年10月至2018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接受过CPT-11单药或联合方案化疗,并出现急性或迟发性腹泻的病人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加味半夏泻心汤联合亮菌混合液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亮菌混合液保留灌肠治疗,2周为一疗程,2周后分别观察两组病人的总有效率、症状和体征、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68,P=0.022);治疗后治疗组的腹痛及大便性状改变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分别P=0.039,P=0.02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经治疗后,治疗组卡氏评分提升较对照组大(两组卡氏评分均数的方差分析:F=6.066,P=0.018);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加味半夏泻心汤联合亮菌混合液保留灌肠治疗CPT-11肠黏膜损伤疗效优于单纯亮菌混合液灌肠.

    作者:江海丽;王明琦;张梅;李平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新生儿坠床及医务人员怀抱新生儿跌倒的风险与防范

    目的 探讨新生儿坠床及医务人员怀抱新生儿跌倒的危险因素防范及应急预案.方法 将2015年6—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监护新生儿2218人次作为对照组1,住院新生儿362人次作为对照组2,2016年1—6月收治的监护新生儿4490人次作为观察组1,住院新生儿526人次作为观察组2,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流程及制度实施护理,观察组改善环境及流程,配备防滑鞋,规范使用婴儿床,避免手对手交接等措施,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监护新生儿及住院新生儿各自对照组与观察组相比在新生儿坠床、医护人员怀抱新生儿跌倒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医护人员怀抱新生儿有滑倒倾向但未跌倒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人次明显减少(328比0;40比6),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规范及应急预案,设备完好,加强工作人员及护理操作等方面的管理与培训,重视环境、流程中的安全隐患,实时预感风险,才能保证新生儿处于安全的环境中.

    作者:杨凡;张一男;姜红;范玲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高能聚焦超声刀联合单药吉西他滨化疗治疗 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单药吉西他滨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2010年6月至2017年6月六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局部晚期胰腺癌病人依据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19例)用单药吉西他滨化疗,吉西他滨1000 mg/m2静脉滴注.观察组(23例)用单药吉西他滨化疗的同时加高能聚焦超声刀治疗.结果(1)对照组治疗前功能状态评分(KPS评分)均值为(74.74±9.05)分,治疗后KPS评分均值为(76.32±8.95)分,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00,P=0.331);观察组治疗前KPS评分均值为(72.61±10.10)分,治疗后KPS评分均值为(83.48±7.75)分,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00,P=0.000),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6,P=0.006).(2)对照组治疗后的总缓解率为43.75%,观察组为83.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3)对照组治疗后的临床受益率为26.32%,观察组为6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13,P=0.012).(4)两组不良反应均为Ⅰ~Ⅱ级骨髓抑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能聚焦超声刀联合单药吉西他滨化疗是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谢斌;韦文萍;刘勇;程宝智;胡传朋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CYP2 C19?2和CYP2 C19?17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介入 治疗后病人氯吡格雷反应性的关联分析

    目的 探究CYP2C19?2和CYP2C19?17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病人氯吡格雷反应性的关系.方法 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于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招募了347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支架植入病人.采集经氯吡格雷(75 mg/d)治疗至少7 d的病人血液样品,用VerifyNow P2Y12测定法测量血小板活性(PRU)和(%)抑制性.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CYP2C19?2(rs4244285)和CYP2C19?17(rs12248560)基因多态性,比较氯吡格雷应答组和无应答组病人CYP2C19?2(rs4244285)和CYP2C19?17(rs12248560)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差异以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结果 分组时,PRU>208的病人对氯吡格雷治疗无反应;104例(30%)病人为无应答者,243例(70%)病人为应答者.243例氯吡格雷应答组和104例无应答组CYP2C19?2(rs4244285)基因型分布频率野生型GG为80.7%/54.8%,杂合型GA为17.3%/38.5%,突变型AA为2.1%/6.7%,两组比较 χ2=7.04,P<0.001;等位基因频率野生型G为89.3%/74.0%,突变型A为10.7%/26.0%,两组比较χ2=5.25,P<0.001.CYP2C19?17(rs12248560)基因型分布频率野生型CC为67.9%/75.0%,杂合型CT为30.5%/23.1%,突变型TT为1.6%/1.9%,两组比较χ2=0.81,P=0.388;等位基因频率野生型C为83.1%/84.1%,突变型T为16.9%/13.1%,两组比较χ2=0.68,P=0.416.结论 CYP2C19?2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治疗无反应相关,CYP2C19?17多态性增强了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活性.根据这两种多态性的单倍型,氯吡格雷治疗的病人可以被保护或不受支架血栓形成和缺血事件的威胁.

    作者:吴晓峰 刊期: 2019年第04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