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斌;孙志凯
目的 调查常见几种影响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因素,为使用二甲双胍初治2型糖尿病提供依据.方法 以初诊的117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影响二甲双胍初治2型糖尿病效果进行评估.选择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血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因素进行分组考查,比较各组中二甲双胍初治疗效的差异性.结果 经二甲双胍初治3个月后,BMI、FBG、2hPG、FINS、HbA1C和TC水平均明显下降,较治疗前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NS和HOMA-IR等因素对二甲双胍初治2型糖尿病的影响显著(P<0.05).结论 FINS和HOMA-IR可能是影响二甲双胍初治2型糖尿病疗效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齐兵;唐世琪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治疗冠心病(CHD)合并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8例CHD合并DN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患者的基础治疗均保持一致,观察组给予替米沙坦80 mg·d-1,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10 mg·d-1,疗程3个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检测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ET-1、IL-6、MMP-9检测值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NO检测值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EDd值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LVEF值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cr、24 h尿蛋白值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替米沙坦治疗CHD合并DN患者的效果优于依那普利,能够更显著的改善内皮功能、心功能及肾功能.
作者:周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心血管疾病(CVD)的风险高于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一般人群的1.5~2.0倍.因全身慢性炎症导致的心血管风险增高是RA的特征之一.RA优化心血管风险管理的挑战包括改进预测心血管风险的方法和确定目标危险因素以减少心血管风险.从RA研究中吸取经验教训,对于一般人群同样收益,因为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中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张静;董晓蕾;蔡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儿童巴特综合征(BS)的临床表现,进一步掌握BS的临床表现、诊断与分型、治疗和预后.方法 对12例BS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 儿童BS在治疗前均有生长发育迟缓、消瘦,并常伴有呕吐、长期腹泻、烦渴、多尿等非特异性临床表现.12例BS患儿中首发症状为手足搐搦和抽搐各1例.实验室检查可见血肾素增高、血醛固酮增高、低血钾、低血钠、低血氯及代谢性碱中毒.经早期诊断及治疗,预后大部分良好,未坚持治疗患儿可致死亡.结论 儿童BS临床症状多样,但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主要经补钾、补钠、补镁及吲哚美辛、安体舒通等联合治疗,坚持服药,大多预后良好.
作者:王成月;刘利;李小双;解启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iRNA-196a异常表达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关联.方法 选取确诊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58例及其他类型股骨头坏死患者65例作为对照;荧光标记定量PCR测定mRNA表达水平,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收集其他相关因素信息.SPSS 17.0统计软件包用于数据分析.结果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iRNA-196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且随着坏死程度的增加表达水平也随之增高(P<0.05);年龄大、miRNA-196a高表达,免疫性疾病家族史以及激素使用时间长均可能增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生风险,男性和体质量指数(BMI)超标则表现为弱保护因素(P<0.05).结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iRNA-196a异常表达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存在关联,且此关联受到年龄、性别以及家族史等因素的潜在影响.
作者:余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室性早搏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系统检索CNKI数据库、CBM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Embase数据库,筛选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CHF合并室性早搏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运用Cochrane中心提供的RevMan5.3软件进行文献相关风险评估及Meta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有关参松养心胶囊的文献1303篇,经过初筛和严格评价,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2篇(改良版Jadad评分≥3分).其中3项研究表明参松养心胶囊对比西药在减少CHF合并室性早搏患者的24 h室性早搏数量及改善临床症状上有显著疗效[RR=1.19,95%CI(1.07~1.33),P<0.001];另3项研究亦说明参松养心胶囊有助于提高左室射血分数的作用[WMD=5.79,95%CI(4.05~7.52),P<0.0001].亦有8项研究证实参松养心胶囊在药物出现不良反应上优于对照组[RR=0.37,95%CI(0.23~0.58),P<0.0001].结论 系统的评价了参松养心胶囊治疗CHF合并室性早搏,无论在早搏数量的控制上还是在提高左室射血分数、临床症状等心力衰竭治疗上均安全有效,且优于西药;但由于样本量较少,篇幅及文献质量有限,有待于继续开展临床大样本、多中心的RCT试验以进一步证明.
作者:徐婧熙;程晓昱;葛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对该院配置中心2015年细胞毒药物的不合理医嘱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2015年1—12月的不合理医嘱1690组,对其中的细胞毒药物不合理医嘱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细胞毒药物不合理医嘱52组,占不合理医嘱3.08%.其中溶媒错误37例,占71.15%,配伍禁忌4例,占7.69%,超剂量用药6例,占11.54%,其他5例,占9.62%.结论 通过审方药师的干预,可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应在临床工作中予以重视.
作者:司宏;倪美鑫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近期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源性猝死),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包括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再次发生非致命性的ACS(再次心绞痛、心肌梗死)及因此再次行血运重建术(包括冠脉支架术、冠脉搭桥术),因充血性心力衰竭再次住院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195例ACS患者,对195例ACS患者进行随访,随访终点为发生MACE.所有患者均于入院24 h内检测血Cys-C值.按照随访结果将ACS患者分为MACE组和非MACE组.对Cys-C水平与ACS患者的预后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通过多因素预测模型评价各因素对ACS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MACE组和非MACE组的组间Cys-C值无差异[(1.41±0.46)mg·L-1 vs(1.32±0.41)mg·L-1,P>0.05];分组后发现MACE组的Cys-C高四分位患者比例略高,非MACE组的Cys-C低四分位患者比例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CE组的中重度肾功能不全比例明显高于非MACE(34.38%vs 15.34%),而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比例明显低于非MACE组(18.75%vs 42.33%,P<0.01);在对MACE的单因素回归分析中,Cys-C及其亚组与MACE无相关性.结论该研究发现Cys-C和ACS患者发生MACE无明确相关性.
作者:张津津;朱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溶瘤病毒通过感染癌细胞,引起病毒性细胞病变并诱发宿主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选择性感染和杀死癌细胞.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欧洲药物管理局(EMA)近批准了世界上第一个用于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溶瘤病毒制剂,命名为Imlygic.Imlygic为表达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单纯疱疹病毒I型(HSV-1)活病毒颗粒,经直接注射入肿瘤组织引起肿瘤细胞裂解和机体抗肿瘤免疫双重效应.除了HSV-1外,尚有许多不同类型的病毒已经进入临床试验,评估其生物安全性和抗肿瘤疗效.这些正在临床试验的溶瘤病毒包括腺病毒、痘病毒、麻疹病毒和呼肠孤病毒等.治疗的肿瘤包括卵巢癌、腹膜癌、肝癌、胶质瘤和黑色素瘤等.目前,溶瘤病毒治疗肿瘤的临床试验约有67项,一些临床试验已经取得了有希望的结果,从而进展到第三期临床试验.该文重点讨论目前正在临床试验中用于治疗各类癌症的溶瘤病毒,并讨论这些溶瘤病毒作为一类新的癌症治疗药物的机遇和挑战.
作者:喻启桂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住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及对照组55例.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均治疗2个月.治疗8周后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心功能参数,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液流变学参数及氧化应激指标含量.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的临床症状、心功能参数、血液流变学状态及氧化应激程度均较治疗前优化(P<0.05).其中观察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单次发作持续时间少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超声心电图参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水平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液流变学参数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氧化指标丙二醛(MDA)、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低于对照组,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力(TAC)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确切,在降低患者血黏度、氧化应激程度方面具有优势.
作者:邱丹;王凡;赵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类联合肾上腺素能β激动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AECOPD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联合用药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调查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C-反应蛋白、不良反应、病情严重程度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联合用药组治疗后1秒用力呼气量、肺总量、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用药组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评分和St George呼吸疾病问卷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后6个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评分和St George呼吸疾病问卷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类联合肾上腺素能β激动剂治疗可有改善AECOPD患者的肺功能、炎症状态、病情、生活质量和提高疗效,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杨振英;王亚坤;周礼清;朱娟;梁永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常规12导联心电图(ECG)、向量心电图(VCG)、立体心电图(SECG)等检查对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敏感性,评价SECG在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156例行冠脉造影(CAG)的患者,其中冠心病组103例,非冠心病组53例,分析其于同一心电工作站所做的ECG、VCG、SECG资料,观察比较这三种方法的检出结果.结果 SECG在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方面,检出率高于VCG、EC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ECG在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方面的灵敏度、特异度、正确指数、诊断符合率均高于VCG、ECG;SECG在诊断冠心病冠脉多支病变上与ECG、VCG无差异,在一支病变及两支病变上与EC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率较ECG明显增高,而与VCG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ECG在诊断冠心病Ⅱ~Ⅲ级狭窄组中检出率较ECG明显增高(P<0.05),但与VCG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完全闭塞组中,虽然SECG检出率较VCG、ECG高,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ECG在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且优于VCG、ECG.
作者:孙曼丽;陆琨;吴晨薇;王伟;沈伟;韩卫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简易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技术在神经源性膀胱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0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对照组常规依据患者膀胱残余尿量定间歇导尿时间和频次,试验组通过优化的简易膀胱测容量压力测定确定患者膀胱安全容量,依据膀胱安全容量及残余尿量确定间歇导尿时间和频次.观察两组患者的初次排尿时间、结束间歇导尿时间、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及泌尿系感染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初次排尿时间和结束间歇导尿时间都早于对照组(P<0.01);膀胱容量更接近正常成人,残余尿量小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患者尿路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依据优化的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技术确定膀胱安全容量结合残余尿量进行间歇导尿更安全、有效.
作者:耿勤;张逢侠;栾晓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微创血肿清除术后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94例行微创血肿清除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另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4 d.治疗后对患者疗效进行评价;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各组患者血管外周阻力(R)、动态阻力(DR)、脑血管平均流速(Vmean)和脑血管平均流量(Qmean)等脑血管功能水平,并观察各组患者NIHS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及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脑血管功能指标、NIHSS、Fugl-Meyer及GCS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后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进行深入探讨.
作者:林小艳;白金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学龄期肥胖与体质量正常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及其与儿童肥胖程度及糖脂代谢的关系.方法 从学龄期儿童中选出肥胖儿童100例作为肥胖组,根据肥胖程度将肥胖组分为轻中度肥胖组42例及重度肥胖组58例,并选出年龄相仿、体质量正常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液各项生化指标以及采用ELISA检测甲状旁腺素(PTH)及血清25(OH)D的水平,分析血清25(OH)D的水平与儿童肥胖程度及糖脂代谢的关系.结果 (1)三组儿童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臀围、腰围、腰臀比,总能量/每日推荐摄入能量(RDA)和25(OH)D水平的数据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q检验,以上项目中任意两组之间的数据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体质量、BMI、臀围、腰围、腰臀比,总能量/RDA几个项目中,数据均为对照组<轻中度肥胖组<重度肥胖组,但是在25(OH)D水平中,数据为对照组>轻中度肥胖组>重度肥胖组;(2)25(OH)D<50 nmol·L-1组儿童的三酰甘油明显高于25(OH)D≥50 nmol·L-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21,P<0.05);(3)血清25(OH)D浓度与儿童三酰甘油呈负相关性,低血清25(OH)D浓度为儿童代谢综合征(MS)的危险因素.结论 学龄期肥胖儿童血清内25(OH)D水平显著低于体质量正常儿童,血清25(OH)D浓度与儿童三酰甘油呈负相关性,由此推断低血清25(OH)D浓度为儿童肥胖及MS的危险因素.
作者:李源渊;刘莉;钟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舒血宁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疗效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UCH-L1)及血清衰老关键蛋白抗原-5(fibulin-5)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124例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n=62)及对照组(n=62),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同时给予依达拉奉辅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血宁注射液静脉输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恢复情况、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治疗前后血浆Hcy、UCH-L1及血清fibulin-5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为(5.18±0.86)分低于对照组(9.78±1.18)分(P<0.05),而日常生活功能评分(ADL)为(74.96±5.26)分高于对照组(61.42±4.85)分(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血浆黏度(CP)、红细胞聚集指数(RCAI)水平分别为(125.22±22.45)μg·L-1、(128.96±23.69)g·L-1、(1.52±0.47)mPa·s、(0.82±0.14)%,对照组治疗后D-D、FIB、CP、RCAI水平分别为(215.98±24.98)μg·L-1、(219.33±20.77)g·L-1、(1.78±0.38)mpa·s、(1.10±0.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Hcy、UCH-L1及血清fibulin-5水平分别为(8.52±1.63)μmol·L-1、(0.25±0.12)μg·L-1、(45.22±2.96)μg·L-1,对照组治疗后血浆Hcy、UCH-L1及血清fibulin-5水平分别为(10.36±2.45)μmol·L-1、(0.40±0.18)μg·L-1、(68.96±4.85)μg·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血宁注射液能有效提高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液黏稠度,降低血浆Hcy、UCH-L1、fibulin-5水平,有利于脑梗死患者预后.
作者:李永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不同产地的山楂叶50%乙醇提取物的HPLC指纹图谱,并对其中5种主要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合聚类分析评价不同产地的山楂叶药材质量.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冰醋酸-四氢呋喃体系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20 nm;流速0.9 mL·min-1;柱温30℃;应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建立HPLC指纹图谱进行评价,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标定出山楂叶HPLC指纹图谱共有峰7个,相似度0.09~0.90;聚类分析后,可以区分不同产地山楂叶,终以19批主产地的山楂叶为样本,重新建立山楂叶50%乙醇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标定出共有峰11个,相似度均大于0.85;对25批山楂叶提取物5种主要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主产区山楂叶的质量比较稳定.结论 建立的山楂叶HPLC指纹图谱重现性和特征性较好,能够快速鉴别山楂叶.应用SPSS 19.0聚类分析软件,可以较全面的反映不同产地山楂叶化学成分的差异,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高婧;王领弟;李艳荣;潘海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随着剖宫产率的居高不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憩室(CSD)的发生率随之升高,往往以经期延长的月经紊乱,或瘢痕妊娠,不孕等情况就诊发现.可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CSD早期无症状时常被忽略,依靠影像学检查,如:B超(阴超更佳)、宫腔镜、磁共振等诊断.目前治疗上没有形成确定的定论,仍存在争议,主要是激素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等.现将CSD的发病机制,诊治方案做如下综述.
作者:马莹莹;何莲芝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多普勒超声与维生素D结合蛋白(VDBP)水平相结合用于提高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95例急性胰腺炎的彩色多普勒诊断结果和患者入院第1天VDBP水平,并与50名健康成人VDBP水平对比分析.结果 超声诊断急性胰腺炎的灵敏度为76.84%,特异度为78.00%;入院后第1天患者血清VDB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VDBP含量比较发现,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第1天的血清VDBP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声结合VDBP蛋白水平降低诊断急性胰腺炎与金标准对比分析,灵敏度为94.74%,特异度为80.00%;单纯超声诊断对应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9,超声与VDBP联合诊断为0.878(P<0.01).结论 彩色多普勒对诊断急性胰腺炎具有较高的诊断效力,但仍存在不足,通过结合患者血清VDBP水平能够提高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率.
作者:周静;程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Toll样受体4(TLR4)896A>G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检索相关英文及中文数据库筛选文献,以OR值及95%CI为效应指标,运用RevMan 5.2和Stata 11.0进行Meta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并采用Egger′s test评价发表偏倚.结果 研究共纳入14篇文献,包括2174例UC患者和3134例对照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携带等位基因G的人群较携带等位基因A的人群患UC的风险性增加,在各个基因模型下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等位基因模型G/A:OR=1.41,95%CI(1.21~1.66),P<0.0001;显性模型AG+GG/AA:OR=1.37,95%CI(1.16~1.62),P=0.0002;隐性模型GG/AA+AG:OR=3.74,95%CI(1.78~7.86),P=0.0005;共显性模型AG/AA:OR=1.42,95%CI(1.07~1.87),P=0.01;共显性模型GG/AA:OR=3.85,95%CI(1.82~8.12),P=0.0004].亚组分析结果表明,在等位基因模型G/A、显性模型AG+GG/AA、共显性模型AG/AA下,差异仅在白种人中存在.结论 TLR4896A>G基因多态性与UC易感性相关,携带等位基因G会增加白种人患UC的发病风险.由于该研究纳入有关亚洲人群及非洲人群的文献数量较少,相关结果需要更多研究予以验证.
作者:黄萃园;张洪;白瑞丹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