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卫东;牛磊;王微;张浩
目的 建立参芪首乌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黄芪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何首乌进行定量测定,色谱条件为Kromasil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20:80);流速:1.0 mL· min-1;检测波长为320 nm.结果在选定的薄层色谱条件下,黄芪的薄层图谱清晰,分离度好.制何首乌含量测定的线性范围为67.5~675.0 mg· L-1(r=0.9998),样品平均加样回收率(n=6)为99.7%,RSD为1.47%.结论 该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参芪首乌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胡翔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精细缝合与局部皮瓣在修复面部外伤中的疗效,总结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 面部外伤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精细缝合与局部皮瓣方式进行修复,对照组以传统缝合方式修复,分析两组患者伤口愈后瘢痕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的区别.结果 术后3个月随诊患者满意度评分,观察组(89.21 ±5.45)分,对照组(64.84 ± 7.36)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16.830,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瘢痕宽度[(0.68 ±0.47)vs(1.96 ±0.31)mm]、瘢痕评分[(0.72 ±0.63)vs(1.85 ±0.7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面部外伤采用精细缝合或应用局部皮瓣修复,能够有效减轻瘢痕形成,满足患者的美容要求.
作者:尹光迪;赵李平;汪凯;王明刚;杜晓扬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熊果酸(UA)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结合腹腔注射VD3的方法建立早期AS大鼠模型,并分别灌胃给予UA(10、20、40 mg· kg-1· d-1)和辛伐他汀(SV, 1.8 mg· kg-1· d-1)进行干预,作为干预组,另设模型组和健康对照组(喂食正常饲料并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采用比色法测定血清中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活性氧簇(ROS)含量;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浆中炎性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苏木精-尹红(HE)染色观察主动脉形态结构改变并进行病变分级.结果 UA(20、40 mg· kg -1· d-1)同步干预组大鼠血清中 SOD、CAT 活性较模型组显著升高[(318.3 ±29.4)、(12.3 ±2.4)U· mL-1vs(249.3 ±25.1)、(9.3 ±1.7)U· mL-1],MDA、ROS含量显著降低[(31.2 ±5.1)vs(49.6 ±7.0) mmol· L-1和(291.3 ±31.8)vs(402.9 ±35.7)U· mL-1],且UA 40 mg· kg -1· d-1干预组GSH-Px活性显著升高[(809.3 ± 58.4)vs(676.1 ±48.5)U· mL-1];UA(20、40 mg· kg-1· d-1)同步干预组大鼠血浆中CRP、TNF-α、IL-1β、IL-6含量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且UA 40 mg· kg-1· d-1干预组IL-10含量显著升高[(37.6 ±4.9)vs(23.9 ±3.2)ng· L-1];UA同步干预组大鼠主动脉形态结构改变较模型组明显改善、病变评分显著降低,其中以UA 40 mg· kg-1· d-1干预组效果为显著.结论UA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损伤和炎性反应而对AS大鼠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王金艳;孟祥茹;肖亚利;杨晓龙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护理周质控记录表在病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 自2015年6月—2016年6月,血液风湿病区质控小组利用护理周质控记录对科室护理质量进行管理,并与实施前2014年6月—2015年6月护理质量进行比较,内容包括护理存在问题、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使用周质控记录表后,病区在核心制度执行、病区环境、护士日常行为、消毒隔离、护理记录、药品管理、急救管理出现问题的次数由18,22,18,26,20,26,19次降到6,15,7,15,5,10,8次,不良事件发生率由0.58%下降到0.31%,干预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周质控记录表可以明显改善和提高病区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胡春凤;钟晖;王沙沙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DEX)联合帕瑞昔布钠(PAX)对老年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应激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行手术治疗的颈椎间盘突出症老年患者,年龄66~83岁,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Ⅱ或Ⅲ级,按随机数字表分为3组,每组20例:对照组(C组)、DEX(D组)、DEX+PAX(DP组).D组在诱导前静脉泵入DEX负荷量0.2 μg· kg-1,输入时间10 min,接着以0.2 μg· kg -1· h-1维持,手术结束前30 min停止.DP组泵入DEX(同D组),分别于手术开始和结束前10 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20 mg.C组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评估术后1、4、12、24 h视觉模拟(VAS)疼痛评分,24 h内舒芬太尼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于术前1 d(T0)、术后4 h(T1)、1 d(T2)、2 d(T3)、3 d(T4)时,评估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在T0~T4时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浆葡萄糖(Glu)和C-反应蛋白(CRP)浓度.结果 在术后1~12 h各时点,DP组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和D组(P<0.05);在T1~T4时,DP组Glu[(6.6 ±0.1)、(6.7 ±0.4)、(5.6 ±0.5)、(5.4 ±0.2)mmol· L-1]和CRP[(11.5 ±3.1)、(28.3 ±4.2)、(24.8 ±4.0)、(253.3 ±5.2)mg· L-1]明显低于C组和D组(P<0.05),DP组MMSE评分[(24.8 ±0.3)、(26.9 ±0.8)、(27.6 ±0.6)、(27.8 ±0.7)分]明显高于C组和D组(P<0.05).结论 联合应用小剂量DEX和PAX能更有效抑制老年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炎症和应激,改善术后认知功能.
作者:杨伟伟;王楠;田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3种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优缺点,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零五医院2011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21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大骨瓣及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神经导航辅助血肿抽吸术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神经功能及预后情况.结果 根据病情采取三种手术方式均取得满意效果,其中导航组手术时间(61.85 ±14.62)min及住院时间(17.30 ±4.09)d短,术中失血量(89.78 ±14.37)mL少,肺部感染发生率(26.09%)低,预后好.结论 神经导航辅助血肿抽吸术及小骨瓣开颅术损伤小,恢复快,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不同手术方式各有适应证,遵循个体化原则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作者:唐小虎;刘家传;张星;张永明;黄振山;温玉东;汤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高危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140例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的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20例胆总管结石复发患者作为复发组,其余120例作为未复发组,对两组患者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胆总管结石的数量[(3.3 ±0.5)vs(1.3 ±0.4)例]、胆总管直径[(2.1 ±0.4)vs (1.5 ±0.3)cm]、高胆固醇血症[(8.6 ±2.1)vs(5.2 ±1.5)mmol· L-1]、乳头旁憩室(25.0% vs 5.8%)、合并胆管炎(60.0%vs 34.2%)、体质量指数[(28.5 ±3.6)vs(24.6 ±4.1)kg· m-2]、术后胆道积气(50.0%vs 21.7%)与胆总管结石直径[(1.5 ±0.3)vs(0.8 ±0.2)c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胆总管结石的数量、胆总管直径、乳头旁憩室、合并胆管炎及术后胆道积气是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对影响两镜治疗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积极进行干预,对防治胆总管结石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洪锋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脑血康片辅助控制性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对脑脊液中内皮素-1(ET-1)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采取控制性减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脑血康片治疗.比较两组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疗效.检测两组脑脊液中ET-1和NSE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在疗后1周、疗后2周、疗后3周及疗后4周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分别为-4.579,-5.534,-5.532,-6.632,均P<0.01).观察组良好率为55.10%,明显高于对照组26.53%(χ2=8.279,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6.73%,明显低于对照组75.51%(χ2=14.959,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脑脊液中ET-1和NSE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5.646和8.695,P<0.01).结论 脑血康片辅助控制性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确切,下调患者脑脊液中ET-1和NSE含量可能与其疗效有关.
作者:付伟;周赤忠;潘德锐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纳入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按照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综合康复治疗组,其中常规治疗组(60例)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综合康复治疗组(60例)患者在常规方法之外接受红外线照射和/或高压氧治疗.对比常规治疗组和综合康复治疗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1个月后,综合康复治疗组患者的显著有效率(78.56% vs 50.00%)和总有效率(96.67% vs 86.67%)均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显著有效率:χ2=11.868,P=0.001;总有效率:χ2=3.927,P=0.048).治疗后综合康复组患者腓总神经[(43.5 ±3.1)vs(37.3 ±2.9)m· s-1]和胫神经传导速度[(44.5 ±3.2)vs(38.6 ±2.5)m· s-1]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患者(腓总神经:t=12.815,P<0.001;胫神经:t=11.102,P<0.001).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能够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症状,提高患者周围神经功能.
作者:周蒨;董萍;李晗;毛维维;巩伟伟;韩冬梅;徐蕾;唐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认知情绪调节与焦虑抑郁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接受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120例,采用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ERQ)问卷调查患者认知情绪调节,Beck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量表对患者焦虑和抑郁进行调查.结果 有抑郁患者85例(70.83%),有焦虑症患者66例(55.00%);≥40岁患者抑郁发生率为80.95%,明显高于<40岁(59.65%)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家庭年均收入患者焦虑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沉思默想、积极调整、关注计划、积极重评、灾难化和责备他人的得分在不同抑郁状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责、积极调整、自我安慰、灾难化和责备他人的得分在不同焦虑状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认知情绪调节情况与焦虑抑郁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史云 刊期: 2018年第05期
随着近几十年我国医疗费用的稳步增长,以及对未来国家卫生预算所带来的持续增长压力的预测,医疗费用尤其是药品费用的控制策略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世界经济合作组织(OECD)成员国的控费改革效果的经验证据已经累计到一定程度,足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以指导卫生政策的制定.因现行研究多集中在支付方式改革的层面,故该研究收集并总结了大量OECD成员国近年来所实施的支付方式改革之外的控制药品费用政策效果的经验证据进行评估,以期为我国的药品费用控制政策的制定提供更为全面的理论支持和经验借鉴.
作者:彭婧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制定药患纠纷防范措施和应对策略,使药患纠纷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方法 静脉中心成立由经验丰富的审方药师组成的处理小组,协同医生、护士共同处理,综合分析,讨论总结,持续改进.结果 5例药患纠纷得到有效解决,并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近两年未再出现药患纠纷.结论 审方药师参与处理药患纠纷时利用自身专业知识消除患者疑虑,化解矛盾,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并执行,杜绝药患纠纷的发生,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保障.
作者:刘洪峰;范秀英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管理对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培训的效果,以期为护理学教育及培训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际依据.方法 68名急诊新护士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培训,比较两组新护士对培训方法的满意度、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高低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士认为培训内容合理占94.12%、培训方式灵活占97.06%、圆满完成任务占94.12%,而对照组分别为76.47%、79.41%、73.53%,两组培训方法在内容、方式及完成培训任务方面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理论和技能成绩提升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路径管理培训优于传统培训方法,有利于提升护士综合素质,有效管理护理团队,可以进一步推广.
作者:袁海霞;蔡清华;何翠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符合无管化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适应证患者行完全无管化(不留置肾造瘘管及双J管)与部分无管化(不留置肾造瘘管,仅留置双J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患者122例,排除术中严重出血需输血等不适应无管化PCNL治疗患者20例,共102例患者被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完全无管化PCNL组51例和部分无管化PCNL组51例.所有手术均由同一组手术医生实施,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完全无管化PCNL组手术时间(47.93 ±9.44)min短于部分无管化PCNL组(52.93 ±6.01)min(P<0.05);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无管化PCNL组术后发热、膀胱刺激发生率均为0,均显著低于部分无管化PCNL组(P<0.05);两组术后肾周积液、肾绞痛、尿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管化PCNL具有有效、安全的特点,但要恰当掌握其适应证,有条件的实施完全无管化PCNL则更加简便.
作者:翟玉章;孙峰;孙新成;颉亮;许衍超;马凰斌;史庆路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上肢微型游离皮瓣修复外伤所致手指创面的手术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 选择224例手指外伤病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12例,观察组应用上肢微型游离皮瓣修复手指创面,对照组应用腹部皮瓣修复手指创面.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的皮瓣存活情况、外形特征、感觉功能和手指活动情况.结果 两组病例皮瓣均全部成活.观察组成活良好率(93.80%)高于对照组(85.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5,P=0.048).观察组皮瓣两点辨别觉(6.32 ± 1.14)mm,优于对照组(11.66 ±1.3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48,P<0.001).观察组综合质地觉优良率(86.61%)优于对照组(75.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95,P=0.004).观察组手指功能恢复优良率(93.75%)高于对照组(86.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92,P=0.010).观察组中不同种微型游离皮瓣修复后的手指活动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72,P=0.982).结论 上肢微型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指创面近期疗效好,可以进一步临床推广.
作者:程卫东;牛磊;王微;张浩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小儿腭裂修复术中应用无覆盖带蒂颊脂垫瓣移植的效果.方法 收集接受腭裂修复手术治疗腭裂患儿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术中应用无覆盖带蒂颊脂垫瓣移植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儿显效22例,治疗组显效13例,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z=3.859,P<0.05),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88,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较对照组的26.67%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发热消退时间(2.53 ±0.49)d较对照组(5.52 ±1.53)d明显缩短(P<0.05).结论 在小儿腭裂修复术中应用无覆盖带蒂颊脂垫瓣移植能够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博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屈曲受限早期手法松解与延期关节镜下松解效果.方法 随访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因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术后出现关节屈曲受限的患者共22例.一组10例患者再次住院进行关节镜下关节松解手术,男7例,女3例,左侧6例,右侧4例,手术时年龄19~71岁,平均年龄(32.9 ±16.1)岁,两次手术间隔2~10个月,平均(5.4 ±2.5)个月,入院时屈膝角度40~90°,平均(66.5 ±19.7)°,所有患者膝关节抽屉试验(-),在交叉韧带重建术前Lysholm评分40~81分,平均(63.8 ±13.1)分,IKDC评分52.9~82.3分,平均(69.29 ±11.34)分.二组共12例患者,10例在门诊进行手法松解,2例再次住院进行手法松解.其中男6例,女6例,左侧7例,右侧5例,年龄25~52岁,平均(39.7 ± 8.0)岁,松解时距前次手术时间间隔3~6周,平均(4.3 ±0.8)周,屈膝角度30~70°,平均(51.3 ±11.3)°,所有患者膝关节抽屉试验(-),在交叉韧带重建术前Lysholm评分51~81分,平均(68.8 ±10.4)分,IKDC评分55.7~83.6分,平均(71.79 ± 9.49)分.结果 一组患者术后随访9~20个月,平均(11.3 ±2.7)个月,术后9个月时屈膝角度90~140°,平均(130.5 ± 5.5)°.稳定性检查:抽屉实验无阳性病例.膝关节Lyshlom评分83~100分,平均(93.4 ±5.0)分,膝关节IKDC评分85.1~98.8分,平均(92.75 ±4.73)分.二组患者随访9~20个月,平均(11.1 ±2.3)个月,术后9个月时屈膝角度120~140°,平均(136.3 ±5.7)°.稳定性检查:前抽屉试验1例一度阳性.膝关节Lyshlom评分90~100分,平均(96.2 ±3.3)分,膝关节IKDC评分93.2~99.3分,平均(96.77 ±1.82)分.两组患者经关节松解,膝关节活动度均得到显著改善,膝关节功能评分较交叉韧带重建前显著提高.终两组患者之间膝关节稳定性和膝关节Lyshol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手法松解治疗的患者比手术松解的患者术后IKDC评分和屈膝角度改善情况更好.结论 综合评估患者康复所需时间、所需费用、膝关节活动度及功能恢复情况,手法松解治疗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屈曲受限临床性价比更高,效果更好,值得推广.
作者:涂俊;徐斌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常规治疗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非糜烂性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80例非糜烂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兰索拉唑片联合盐酸伊托必利分散片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前后反流性疾病问卷评分(RDQ)、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临床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的反酸、反食、烧心和胸部不适的RDQ评分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反酸、反食、烧心和胸部不适的RDQ评分均较治疗前低,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观察组的各项数值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5,2.773,2.189,2.617,P<0.05).两组治疗前的SAS和SDS评分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2,0.083,P>0.05).两组治疗后的SAS和SDS均较治疗前低,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09,7.285,3.142,5.256,P<0.001);且观察组的SAS(32.83 ±11.12)分和SDS(40.83 ±10.35)分均明显少于对照组[(39.91 ±10.40)、(45.76 ±10.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41,2.124,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81, P=0.029).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4,P=0.735).结论 非糜烂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可有效减轻反酸、反食、烧心和胸部不适感症状,并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吴海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吡嗪酰胺(PZA)耐药对初治菌阳肺结核患儿治疗的影响.方法 选取采用PZA初治菌阳肺结核患儿182例,根据药物耐受情况分为PZA敏感患者140例(敏感组),PZA耐药患者42例(耐药组),对比检测两组治疗2月末、6月末痰菌转阴情况,以及在治疗2月末行胸片X线检查.结果 敏感组和耐药组患者治疗前痰涂片、病灶范围和空洞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耐药组治疗2月末涂片转阴和病灶吸收的比例分别为80.95%和69.05%,与敏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组治疗2月末空洞缩小比例为70.64%,明显高于耐药组(P<0.05);耐药组治疗6月末痰菌转阴比例为90.48%,与敏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ZA单耐药对患者2月末、6月末痰菌阴转率及病灶改善未见明显影响,但对肺结核空洞吸收有较显著影响,故要加强结核患者PZA耐药状况的检测.
作者:何畏;鲁小莉;吴桂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热毒宁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对患儿脑脊液和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脑型肌酸激酶(CK-BB)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4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和热毒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脑脊液和血清NSE、CK-BB含量,,及其在治疗前脑脊液和血清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脑脊液和血清NSE、CK-BB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脑脊液和血清NSE(4.89 ±2.69)μg· L-1、CK-BB含量(4.44 ± 1.36)U· L-1显著低于对照组(9.08 ±2.04)μg· L-1、(5.64 ±1.44)U· L-1(P<0.01);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治疗前脑脊液和血清NSE、CK-BB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785,0.685,均P<0.01).结论 热毒宁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能有效地降低患儿脑脊液和血清NSE、CK-BB含量,对减轻和修复脑损伤,控制病情有显著疗效.
作者:许晓琳;孙玉敏;李琛;杨栋梁 刊期: 201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