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延明;闵朕;陈子龙;杜思迪;秦亚红
目的 通过临床研究论证雾气现象是否可作为判断硬膜外腔穿刺置管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方法 选择硬膜外阻滞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75例:对照组根据常规负压方法认定硬膜外导管位于硬膜外腔,不刻意寻找雾气现象.研究组根据雾气现象认定硬膜外导管位于硬膜外腔.两组患者置管后常规给药,根据是否出现硬膜外阻滞效果来终确认硬膜外导管是否位于硬膜外腔.两组患者都在B超引导下穿刺,穿刺针分别经过皮下脂肪层、肌肉层、韧带时,放置导管回抽观察导管内壁有无雾气现象.结果 对照组有67例确定在硬膜外腔,其中有63例观察到雾气现象(P=0.000),8例患者导管不在硬膜外腔,且该8例患者均未出现雾气现象(P=0.000).研究组75例患者导管均确定在硬膜外腔,且所有患者均观察到雾气现象(P=0.021);在皮下脂肪层、肌肉层、韧带没有观察到雾气现象.结论 硬膜外腔雾气现象具有特异性可作为判断硬膜外腔穿刺置管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作者:吴一鸣;谢鹏程;段宏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尿毒清对腹膜透析(PD)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接受PD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均进行常规PD,对照组给予促红素纠正贫血、降血压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同时给予尿毒清颗粒4次/天,于6、12、18时各服5 g及22时服10 g,共治疗8周.抽取治疗前后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钙(Ca)、磷(P)、同型半胱氨酸(Hcy),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甲状旁腺激素(iPTH)、瘦素(LP).结果 治疗前两组各观察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HDL-C升高,TG、TC、LDL-C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两组SCr、BUN均降低,Hb、Alb均升高.治疗组治疗后BUN、TG、TC、P、iPTH、Hcy和LP低于对照组,Hb、Alb、HDL-C、Ca高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BUN(17.52±4.71)mmol·L-1、P(1.22±0.51)mmol·L-1、iPTH(21.76±8.74)ng·L-1、Hcy(11.23±2.47)μmol·L-1均低于对照组(P<0.01),Hb、Alb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尿毒清可改善PD患者脂质代谢、降低高磷血症及高Hcy血症、减低iPTH及LP水平,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程锦绣;陆继芳;李玥欣;楚德英;王琳琳;刘翠兰;刘圣君;刘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不同护理模式运用于高危初产妇中对妊娠结局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无锡市妇幼保健院接收的高危初产妇12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连续细致护理模式.观察并记录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效能评分、妊娠结局和体质量增长情况,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药物治疗、日常生活、遵医行为、健康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顺产发生率81.25%高于对照组48.44%(χ2=15.113,P<0.001);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7.65±2.15)分高于对照组的(5.72±3.22)分(t=3.988,P<0.05);观察组剖宫产、钳产发生率和新生儿早产率、体质量异常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孕期各体质量指数区间体质量增长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高危初产妇连续细致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产妇自我效能,改善妊娠结局,降低剖宫产发生率,保障产妇孕期体质量自然增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莹;汤苗苗;堵敏芳;吴小燕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不同镇痛方式对血清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并提出优选的术后镇痛方法.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例腹部手术患者均分为两组:A组患者术后采用静脉自控镇痛;B组采用镇痛泵进行硬膜外自控镇痛.血清前炎性细胞因子IL-6、IL-8和TNF-α水平测定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手术麻醉均采用全麻气管插管加硬膜外麻醉方式.结果 两组术后镇痛方式患者的血清前炎性细胞因子IL-6、IL-8和TNF-α水平自术后6 h始[A组:(85.03±8.77)pg·mL-1,(12.01±7.23)ng·mL-1,(17.45±7.51)ng·mL-1;B组:(62.10±6.97)pg·mL-1,(8.57±3.01)ng·mL-1,(9.59±4.78)ng·mL-1]升高(t值分别为-6.425,-4.886,-7.102,均P<0.05),峰值均位于24 h[A组:(78.31±7.98)pg·mL-1,(15.17±7.87)ng·mL-1,(20.21±12.23)ng·mL-1;B组:(65.35±4.03)pg·mL-1,(9.41±4.18)ng·mL-1,(12.34±7.92)ng·mL-1],而A组患者均高于B组患者(t值分别为6.481,4.197,6.218,均P<0.05),48 h水平恢复速率B组优于A组(t值分别为9.290,2.612,2.791,均P<0.05).IFN-γ自术后6 h始下降[A组:(9.01±2.04)μg·mL-1,B组:(12.01±5.04)μg·mL-1,t=-4.098,P<0.05],谷值同位于前炎性细胞因子的时间段(24 h),而A组患者均低于B组患者[A组:(7.52±2.68)μg·mL-1,B组:(11.47±4.87)μg·mL-1,t=-2.092,P<0.05],48h水平恢复速率B组也优于A组(t=-6.284,P<0.05).自各时点VAS评分结果看,两组术后VAS评分高峰位于6 h处,24 h后下降,6 h和24 h两组VAS评分B组低于A组[A组:(3.72±1.43)分,(3.52±1.29)分,B组:(2.61±0.98)分,(2.21±0.98)分,t=4.293,5.972,均P<0.05].48 h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1.17±0.98)分,B组:(1.08±0.95)分,t=-0.838,P>0.05].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毕组(均P<0.05).结论 两组术后镇痛方式患者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但总体衡量硬膜外自控镇痛优于静脉自控镇痛.
作者:禚海成;荆炳霞;朱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监测麻醉下右美托咪啶复合地佐辛在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中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椎间孔镜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D组)和对照组(A组),每组25例.D组于俯卧后经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0.6μg·kg-1·(15 min)-1,随后以0.2μg·kg-1·h-1持续输注至手术结束;A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所有患者术前10 min单次静脉给予地佐辛0.1 mg·kg-1,手术开始前由术者给予0.375%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记录俯卧位(T1)、右美托咪啶给药或生理盐水后15 min(T2)、切皮(T3)、椎间孔成形期(T4)、纤维环操作期(T5)、术毕(T6)等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警觉/镇静评分(OA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记录术中躁动、呼吸抑制及心动过缓的例数,手术结束时统计局麻药用量,分别评定患者和术者对麻醉满意度.结果与A组比较,D组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T3:(75.4±9.1)mmHg比(99.3±9.8)mmHg、T4:(80.6±7.8)mmHg比(95.3±8.7)mmHg、T5:(78.2±7.4)mmHg比(94.2±8.2)mmHg,P<0.05],OAA/S评分高[T2:(3.58±0.67)比(1.00±0.00)、T3:(3.32±0.79)比(1.45±0.30)、T4:(3.45±0.60)比(1.25±0.35)T5:(3.05±0.71)比(1.11±0.41)、T6:(3.12±0.61)比(1.20±0.52),P<0.05],同时在T3[(1.51±0.60)比(3.60±1.10),P<0.05]、T4[(1.60±0.72)比(3.17±1.20),P<0.05]点VAS评分明显较低,术中局麻药用量也明显减少[(7.8±1.9)比(11.2±1.3)mL,P<0.05],而两组在配合度上无明显差异.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麻醉并发症.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地佐辛用于监测麻醉下PELD手术可获得良好的镇静及镇痛效果,且不增加手术风险.
作者:王松;李娟;张华明;翟明玉;康芳;韩明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D-二聚体(DD)联合二氧化碳分压(PaCO2)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栓塞(P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阜阳临床学院收治COPD患者258例,其中单纯COPD患者228例(COPD组)、COPD合并PE患者30例(COPD并PE组),分别对比一般临床资料、血气分析、凝血功能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上指标与COPD患者是否发生肺栓塞的相关性;比较COPD合并肺栓塞患者中采用方法A[Wells评分(2分法)>4分]与方法B[DD升高(>0.5 mg·L-1)联合二氧化碳分压降低(<35 mmHg)]阳性检出率的差异.结果 DD:(0.72±0.39)比(1.88±1.13)、纤维蛋白原(FIB):(4.88±1.42)比(5.66±1.29)、PaCO2:(52.12±14.79)比(33.77±6.73)水平在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两组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D升高及PaCO2降低是COPD合并P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通过配对四格表分析,采用方法A(阳性率为96.67%)与方法B(阳性率为80.00%)在COPD合并PE的阳性检出率相同(χ2=3.200,P=0.074).结论 COPD合并PE患者通常合并血栓前高凝及过度通气状态,采用DD升高联合PaCO2降低预测COPD合并PE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作者:来焱;杨瑞青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腹部淋巴结病变患者采用常规磁共振(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定性诊断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确诊为腹部淋巴结病变的患者80例,分为恶性组(52例)与良性组(28例),比较与分析两组患者间MRI影像学表现特征,并对MRI、DWI及联合MRI与DWI定性诊断价值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恶性组:52例患者中,单发者16例、多发者36例,病变位置主要为肝门和肝胃间隙及门腔间隙等区域;形态:单发者主要为圆形或类圆形;多发者主要为不规则分叶状或团块状或块状,且周围脂肪间隙模糊.良性组:单发者22例、多发者6例,病变位置主要为肝门区域和门腔间隙及肠系膜根部或周围;形态:单发者主要为圆形或类圆形;多发者中4例为粘连并融合成块且周围脂肪间隙模糊,2例表现为串珠状且边界清晰.恶性组囊变率为78.85%与良性组64.29%比较,χ2=1.99,P=0.153;环形强化率48.08%,明显高于良性组14.29%,χ2=8.99,P=0.000.联合MRI与DWI定性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独MRI或DWI定性诊断准确率,P<0.05.良性组淋巴结ADC值平均为(1.691±0.298)×103 mm2·s-1,明显高于恶性组(1.048±0.192)×103 mm2·s-1,t=11.71,P=0.00.结论 联合磁共振与弥散加权成像对临床定性诊断腹部淋巴结病变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祯铭;王艳晶;柳林;赵敬堃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常规调强放疗与同步加量调强放疗的剂量学参数的差异.方法 选择10例中段食管癌的患者,分别在计划系统上制定序贯加量调强放疗计划(SB-IMRT)和同步加量调强放疗计划(SIB-IMRT).SB-IMRT是先给计划靶区(PTV)50 Gy/25F,然后在大体肿瘤区(GTV)推量10 Gy/5F,SIB-IMRT是PTV区50 Gy/28F,同时给予GTV区60 Gy/28F.采用配对t检验方法比较两种计划的剂量学参数.结果 SIB-IMRT的适形指数CI(0.59±0.30)优于SB-IMRT(0.59±0.30)(P=0.000),但两者均匀指数H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5).SIB-IMRT的右肺的V20、V30、平均剂量(MLD),左肺的MLD以及心脏的V50均低于SB-IMRT(统计值分别为P=0.012、P=0.007、P=0.002、P=0.001、P=0.003),两者在左肺的V20、V30以及脊髓大受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统计值分别为P=0.053、P=0.134、P=0.998).结论 在总物理剂量相同的情况下,相比序贯加量调强放疗,同步加量调强放疗的适形性更优,并且能减少部分危及器官的受量,尤其对肺脏和心脏的保护更有优势.
作者:殷英;杨林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青少年肺结核病定点门诊就诊情况和登记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省胸科医院内科2016年1~8月结防门诊登记本、肺结核患者登记本和青少年病案记录情况,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8个月期间,14~19岁青少年因肺结核就诊35人,占门诊总就诊量的5.2%,均有卡介苗接种史,痰涂片阳性率(25.71%)低,确诊时间较短(85.71%),32例(91.43%)属浸润型肺结核,34例(97.14%)单次痊愈;同时,31例(88.57%)患病年龄为17~19岁的青少年结核.结论 青少年结核患者具有严重感染,以17~19岁多见两个显著特点,结核病定点门诊应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吴俊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右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DEX)是一种高选择性 α2肾上腺素能受体(Adrenergic receptor,AR)激动剂,具有镇静兼部分镇痛、抗焦虑的作用,在围手术期应用广泛.近几年关于DEX镇痛作用的研究报道逐渐增多,围手术期辅以DEX可减少麻醉镇痛药用量,延长镇痛时效,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该文就DEX的药理特性、镇痛作用机制以及DEX在术后静脉镇痛、椎管内镇痛、外周神经阻滞和关节内镇痛等方面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以系统全面了解DEX在围手术期镇痛方面的应用进展.
作者:张南南;孙龙;段宏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脓毒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5(IL-35)的变化规律,探讨其与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对疾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单中心单盲临床研究方法,选择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重症医学科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间住院的脓毒症患者中筛选出符合研究要求的病例74例,并根据全身感染严重程度及有无器官功能不全,将脓毒症患者分为一般脓毒症组和脓毒症性休克组.同期选择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患者入院6 h、48 h、d5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降钙素原(PCT)、IL-35,计算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同时记录患者转归.分析脓毒症患者IL-35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获得IL-35诊断感染的价值.结果 血清IL-35中位值比较,一般脓毒症组45.56 ng·L-1和脓毒症性休克组47.77 ng·L-1较健康对照组0.34 ng·L-1明显升高(Z=1.314,P<0.01),随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脓毒症患者PCT中位值明显上升[一般脓毒症组35.00μg·L-1,毒症性休克组1.15μg·L-1,(Z=-6.253,P<0.001)].一般脓毒症组患者随病情好转,SOFA评分、PCT、IL-35逐渐下降;脓毒症休克组患者随病情加重,SOFA评分、PCT、IL-35逐渐升高.IL-35与SOFA评分随入院时间的增长呈显著正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IL-35、PCT诊断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0.94.当IL-35截断值为41.97 ng·L-1时的敏感度为94.00%,特异度为60.00%;当PCT截断值为3.65μg·L-1时敏感度为88.00%,特异度为80.00%.结论 脓毒症患者入院时血清IL-35即明显上升,与PCT水平呈正相关,对脓毒症的病情变化有诊断意义;血浆IL-35与脓毒症严重程度有关,其变化趋势对脓毒症患者的预后有提示意义.
作者:马玉仓;方长太;黄利娟;陈园园;程高翔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全内脏转位合并直肠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1例低位直肠癌合并全内脏转位并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同时通过查阅复习相关文献,探讨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患者经检查提示全内脏转位合并直肠癌,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患者均未出现相关并发症或肿瘤复发.经检索,全球报道的全内脏转位合并直肠癌患者15例,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6例为开放,7例腹腔镜,2例机器人.报道内容1例为手术录像,2例为护理体会,12例手术报道:其中1例为姑息性手术,14例为根治性手术,术后住院时间3~21 d,15例患者均未发生手术并发症.结论 内脏转位可根据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腹腔镜下全内脏转位低位直肠癌手术安全有效,内脏转位一般不需处理,但术前明确诊断可减少其手术风险.
作者:韦之见;徐阿曼;韩文秀;陈章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肺癌患者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抗感染药物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6年2月北京航天总医院就诊的214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标本进行真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情况.结果 214例患者共检出菌株134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有89株(66.42%),以大肠埃希菌(29.21%)、肺炎克雷伯菌(24.72%)、铜绿假单胞菌(16.85%)和鲍曼不动杆菌(10.11%)为主;共检出革兰阳性球菌19株(14.18%),以溶血葡萄球菌(42.11%)、金黄色葡萄球菌(26.32%)和肺炎链球菌(21.05%)为主;检出真菌26株(19.40%),以白色念珠菌(53.85%)、假丝酵母菌(23.08%)为主.药物试验检测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复方磺胺甲唑、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均高达80%以上;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对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头孢类等药物敏感性低.结论 肺癌患者的呼吸道抗感染病原菌种类复杂,临床用药必须重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以提高抗感染的治疗的针对性.
作者:张慧娟;闫春良;薛旗山;赵秋红;聂晓丽;张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近年来三维适形、适形调强以及图像引导的放射治疗等精确放疗技术越来越多的用于临床.采用精确放疗技术治疗食管癌,如何准确的勾画靶区大体肿瘤体积(GTV)、临床靶区(CTV)、计划靶区(PTV),目前尚无完全统一的意见.笔者结合近年来医学物理技术、影像技术、病理技术等发展情况,对食管癌的靶区勾画进行阐述.
作者:徐轶;魏洁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清中CD8+T细胞亚群CD28+及CD57+的表达程度,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经细胞学或病理学诊断为肺癌的初次治疗患者30例,TNM分期(UICC,第7版)Ⅲ期12例,Ⅳ期18例.病理类型腺癌15例,鳞癌8例,小细胞肺癌7例.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肺癌患者组治疗前后及健康对照组人群的血清中CD8+T细胞CD28+和CD57+的表达水平,分析该表达水平变化及与肺癌临床分期和病理学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 肺癌患者治疗前血清中CD28+T细胞亚群比例为(12.34±3.72)%,CD57+T细胞亚群比例为(19.53±5.26)%.而健康对照组血清中CD28+细胞亚群比例为(23.53±4.15)%,CD57+T细胞亚群比例为(11.3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类指标与肿瘤病理类型无关,而随着不同临床分期增加,CD8+CD57+T细胞未见差异,而CD8+CD28+T细胞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两周期化疗后,缓解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患者血清中CD28+、CD57+T细胞亚群比与健康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未缓解组(稳定+进展)患者的CD28+、CD57+T细胞亚群比例分别为(10.62±2.74)%(20.45±4.36)%.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患者血清中CD8+CD28+T细胞表达较正常人群明显减低,而CD8+CD57+T细胞表达较正常人群明显升高,联合该两种T细胞亚群检测不仅可以了解肺癌患者免疫状况,同时可以评估肺癌患者预后,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丁露;夏云红;王为民;姚荣杰;孟曼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养老护理人员工作疲溃感、共情能力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上海市12家养老机构共351名养老护理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杰弗逊共情量表中文版、工作疲溃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上海市养老护理人员工作疲溃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工作冷漠评分为(11.4±3.9)分(高于临界值),个人成就感评分为(22.7±6.3)分(低于临界值),情感耗竭评分为(26.6±6.2)分(与临界值水平接近),且老年组工作疲溃感要低于中年组和青年组(P<0.05);共情能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观点采择(52.6±8.7)分,情感护理(31.8±5.2)分,换位思考(12.9±2.5)分,且老年组共情能力高于中年组、青年组(P<0.05).随着从业时间的增加情感耗竭增加(P<0.05),具有护士执业证书的护理人员情感护理、观点采摘能力更高(P<0.05).个人成就感与情感护理、换位思考呈正相关(P<0.01),情感耗竭与换位思考呈负相关(P<0.05),工作冷漠与情感护理、观点采择、换位思考呈负相关(P<0.05).结论 上海市养老护理人员工作疲溃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共情能力不高,二者存在一定相关性,应对养老护理人员共情能力进行针对性培养.
作者:杨蕾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究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miR-20a的表达情况及其对乳腺癌细胞自噬功能的作用.方法 收集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56例,逆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肿瘤组织与癌旁组织miR-20a与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LC3、ATG5及ATG7 mRNA的表达水平.脂质体法转染pcDNA3/pri-miR-20a质粒至MCF7细胞,免疫蛋白印记实验检测Beclin 1与饥饿条件下LC3Ⅱ表达水平,免疫荧光实验检测自噬斑点.结果 肿瘤组织miR-20a的平均表达水平为211.35±67.43,癌旁组织miR-20a的平均表达水平为126.72±24.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肿瘤组织较癌旁组织Beclin1 mRNA表达量降低(P<0.05),ATG5、ATG7与ATG12 mRNA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表达miR-20a后MCF7细胞Beclin1蛋白表达量降低,饥饿刺激下LC3Ⅱ表达水平降低且自噬斑点减少.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miR-20a呈高表达,并且降低自噬调节蛋白Beclin1的表达以抑制自噬活化.
作者:韩涛;曹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多方位重组(CTMPR)技术联合仿真内镜技术(CTVE)对支气管结核的诊断效能和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12月河北省胸科医院收治疑似支气管结核患者122例,采用64层螺旋CTMPR和CTVE检查,以纤维支气管镜(FOB)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衡量其诊断效能.结果 经FOB终确定108例支气管结核,CTMPR联合CTVE技术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92.6%、71.4%、96.2%、55.5%及90.2%.经FOB终确定病变类型包括充血水肿型74处,浸润增殖型48处,溃疡肉芽型50处,瘢痕狭窄型46处,共218处;CT诊断相符的204处,符合率93.6%,不同FOB病变分型的CT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FOB终确定并发症包括阻塞性肺不张26例、阻塞性肺炎18例、阻塞性肺气肿15例,共59例,CT诊断相符的有56例,符合率94.9%.结论 64层螺旋CTMPR联合CTVE诊断支气管结核的准确率较高,是临床上重要的无创诊断技术.
作者:申静;纪俊雨;李雯;袁帅;赵宇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小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脑钠肽(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遵化市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08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剂量为20 mg·d-1,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采用试剂盒测定患者血脂、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BNP水平,采用心脏彩超测定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同时观察患者治疗前后6 min步行距离,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与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34、2.35、4.45、9.67,均P<0.01);观察组血清hs-CRP、BNP水平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远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86、10.51、7.90、6.82,均P<0.01);同时,观察组MACE发生率5.55%低于对照组18.5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5,P<0.01).结论 小剂量阿托伐他汀钙能够降低血脂水平,减轻机体炎性反应,改善心功能,辅助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利于提高疗效,降低MACE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淑平;李永强;刘宏颖;王全力;那雪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甲巯咪唑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间,在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的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症患者94例.根据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的甲状腺功能亢进对症药物及护肝等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口服比索洛尔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口服甲巯咪唑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分别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甲状腺素水平与肝功能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9%(43/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34%(3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头痛、头晕、白细胞减少以及皮疹发生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甲巯咪唑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甲状腺素水平以及肝功能,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胡雅婷;汪亚军;杨阿莉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