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仓;方长太;黄利娟;陈园园;程高翔
目的 探讨早期阶段性康复锻炼对乳腺癌术后患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二乳腺外科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女性患者60例,按所采取的不同康复锻炼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仅按照乳腺癌术后常规方法进行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阶段性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患侧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情况、运动耐力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肩关节外展活动度受限2例,占6.67%;外展肌群肌力下降2例,占6.67%.对照组患者肩关节外展活动度受限9例,占30.00%;外展肌群肌力下降8例,占26.67%.观察组术后肩关节外展活动度受限和外展肌群肌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455,P=0.020;χ2=4.320,P=0.038).观察组术后3个月大心率时间长于对照组,距离远于对照组,心率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主观用力感觉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21,P=0.001;t=16.620,P<0.001;t=11.178,P<0.001;t=5.335,P<0.001).观察组术后上肢水肿、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192,P=0.023;χ2=6.405,P=0.011;χ2=4.043,P=0.044).结论 加强早期阶段性康复锻炼可促进乳腺癌术后患肢运动功能恢复,提高运动耐力,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冯微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及有氧运动对高脂饲料喂养的肥胖大鼠骨骼肌中脂联素(APN)和葡萄糖转运体4(GLUT4)的影响,以及APN和GLUT4之间的关系.方法 4周龄50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通对照组(NC组)和高脂饮食组(HD组),NC组予普通饲料饲养,HD组高脂饲料喂养.12周后,HD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二甲双胍组(MT组)、游泳运动组(SE组)和高脂肥胖组(HF组).SE组大鼠每日游泳运动,MT组给予二甲双胍(每日200 mg·kg-1)灌胃,共6周,空腹取血测相关代谢指标,分离骨骼肌组织测APN和GLUT4的表达.结果 HF组大鼠体质量(BW)、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H)、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HOMA-IR指数均明显高于NC组(P<0.05),骨骼肌APN和GLUT4的表达较NC组明显下调(P<0.05).运动、二甲双胍干预后能降低体质量(P<0.05),降低血糖、血脂(P<0.05),改善胰岛素抵抗(P<0.05).运动干预同时上调骨骼肌中APN和GLUT4的表达(P<0.05),二甲双胍干预后骨骼肌中GLUT4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APN表达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有氧运动可上调骨骼肌组织中APN及GLUT4的表达,二甲双胍可上调骨骼肌中GLUT4的表达,但对APN的表达无明显改善作用.
作者:童俊露;王佑民;邓大同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究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miR-20a的表达情况及其对乳腺癌细胞自噬功能的作用.方法 收集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56例,逆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肿瘤组织与癌旁组织miR-20a与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LC3、ATG5及ATG7 mRNA的表达水平.脂质体法转染pcDNA3/pri-miR-20a质粒至MCF7细胞,免疫蛋白印记实验检测Beclin 1与饥饿条件下LC3Ⅱ表达水平,免疫荧光实验检测自噬斑点.结果 肿瘤组织miR-20a的平均表达水平为211.35±67.43,癌旁组织miR-20a的平均表达水平为126.72±24.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肿瘤组织较癌旁组织Beclin1 mRNA表达量降低(P<0.05),ATG5、ATG7与ATG12 mRNA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表达miR-20a后MCF7细胞Beclin1蛋白表达量降低,饥饿刺激下LC3Ⅱ表达水平降低且自噬斑点减少.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miR-20a呈高表达,并且降低自噬调节蛋白Beclin1的表达以抑制自噬活化.
作者:韩涛;曹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口服两种不同剂量维生素D3对早产超低和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早产超低和极低出生体质量儿60例,出生后10 d起在喂养耐受情况下口服补充维生素D3,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剂量组(800 IU·d-1)30例和低剂量组(400 IU·d-1)30例,在出生后28 d比较两组患儿骨代谢指标血清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KP)水平,出院前比较早产儿代谢性骨病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儿在出生时血清Ca、P、AKP值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口服补充维生素D3后,在出生后28 d两组患儿血清Ca、AKP值呈升高趋势,P值呈降低趋势;低剂量组血清P值明显低于高剂量组[(1.43±0.34)mmol·L-1比(2.00±0.34)mmol·L-1],AKP值明显高于高剂量组[(468.93±98.97)U·L-1比(385.00±116.28)U·L-1],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0、-3.01,均P<0.01),两组血清C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代谢性骨病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剂量口服补充维生素D3800 IU·d-1可改善早产超低和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骨代谢指标异常.
作者:杨婷婷;李珊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帕利哌酮合并阿立哌唑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在内蒙古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单一帕利哌酮组)30例及研究组(合用阿立哌唑组)30例.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周末采用PANSS评定临床疗效.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第4周、第8周后的PANSS评分均有显著降低,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90.00%,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93.3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合用阿立哌唑组的溢乳、静坐不能、闭经、体质量增加等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利哌酮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及耐受性均好,溢乳、静坐不能、闭经、体质量增加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兼具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敖登格日勒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监测麻醉下右美托咪啶复合地佐辛在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中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椎间孔镜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D组)和对照组(A组),每组25例.D组于俯卧后经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0.6μg·kg-1·(15 min)-1,随后以0.2μg·kg-1·h-1持续输注至手术结束;A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所有患者术前10 min单次静脉给予地佐辛0.1 mg·kg-1,手术开始前由术者给予0.375%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记录俯卧位(T1)、右美托咪啶给药或生理盐水后15 min(T2)、切皮(T3)、椎间孔成形期(T4)、纤维环操作期(T5)、术毕(T6)等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警觉/镇静评分(OA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记录术中躁动、呼吸抑制及心动过缓的例数,手术结束时统计局麻药用量,分别评定患者和术者对麻醉满意度.结果与A组比较,D组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T3:(75.4±9.1)mmHg比(99.3±9.8)mmHg、T4:(80.6±7.8)mmHg比(95.3±8.7)mmHg、T5:(78.2±7.4)mmHg比(94.2±8.2)mmHg,P<0.05],OAA/S评分高[T2:(3.58±0.67)比(1.00±0.00)、T3:(3.32±0.79)比(1.45±0.30)、T4:(3.45±0.60)比(1.25±0.35)T5:(3.05±0.71)比(1.11±0.41)、T6:(3.12±0.61)比(1.20±0.52),P<0.05],同时在T3[(1.51±0.60)比(3.60±1.10),P<0.05]、T4[(1.60±0.72)比(3.17±1.20),P<0.05]点VAS评分明显较低,术中局麻药用量也明显减少[(7.8±1.9)比(11.2±1.3)mL,P<0.05],而两组在配合度上无明显差异.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麻醉并发症.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地佐辛用于监测麻醉下PELD手术可获得良好的镇静及镇痛效果,且不增加手术风险.
作者:王松;李娟;张华明;翟明玉;康芳;韩明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脓毒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5(IL-35)的变化规律,探讨其与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对疾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单中心单盲临床研究方法,选择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重症医学科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间住院的脓毒症患者中筛选出符合研究要求的病例74例,并根据全身感染严重程度及有无器官功能不全,将脓毒症患者分为一般脓毒症组和脓毒症性休克组.同期选择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患者入院6 h、48 h、d5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降钙素原(PCT)、IL-35,计算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同时记录患者转归.分析脓毒症患者IL-35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获得IL-35诊断感染的价值.结果 血清IL-35中位值比较,一般脓毒症组45.56 ng·L-1和脓毒症性休克组47.77 ng·L-1较健康对照组0.34 ng·L-1明显升高(Z=1.314,P<0.01),随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脓毒症患者PCT中位值明显上升[一般脓毒症组35.00μg·L-1,毒症性休克组1.15μg·L-1,(Z=-6.253,P<0.001)].一般脓毒症组患者随病情好转,SOFA评分、PCT、IL-35逐渐下降;脓毒症休克组患者随病情加重,SOFA评分、PCT、IL-35逐渐升高.IL-35与SOFA评分随入院时间的增长呈显著正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IL-35、PCT诊断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0.94.当IL-35截断值为41.97 ng·L-1时的敏感度为94.00%,特异度为60.00%;当PCT截断值为3.65μg·L-1时敏感度为88.00%,特异度为80.00%.结论 脓毒症患者入院时血清IL-35即明显上升,与PCT水平呈正相关,对脓毒症的病情变化有诊断意义;血浆IL-35与脓毒症严重程度有关,其变化趋势对脓毒症患者的预后有提示意义.
作者:马玉仓;方长太;黄利娟;陈园园;程高翔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百癣夏塔热辅助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影响.方法 选取河北省保定市第五医院2015年6月到2016年8月间收治的寻常痤疮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联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外敷治疗,于每晚敷用,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口服百癣夏塔热,3次/天,1.2克/次.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比较治疗前后的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8.37%)明显高于对照组(69.77%)(χ2=4.50,P=0.03);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百癣夏塔热能提高寻常痤疮的治疗疗效,并能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且治疗安全性较高,是一种高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闫琳娜;李勇;孙春永;李倩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后程与同期加量调强放疗方案治疗宫颈癌合并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宫颈癌合并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共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后程组(40例)和同期组(40例),分别在铂类化疗基础上同步给予后程与同期加量调强放疗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中位总生存时间(OS)、无进展生存时间(PFS)、远处转移时间(DMR)、随访复发转移率、危及器官放射剂量及毒副作用发生率等.结果 同期组近期治疗客观缓解率97.50%显著高于后程组80.00%(χ2=6.135,P<0.05);同期组中位OS、PFS及DMR分别为23.6、16.8、19.1个月,后程组分别为18.3、13.5、15.4个月,同期组均长于后程组(χ2=6.355、3.846、4.859,P<0.05);同期组患者野内淋巴结复发率为5.00%,显著低于后程组22.50%(χ2=5.165,P<0.05);同期组患者小肠大放射剂量(Dmax)、直肠Dmax及膀胱1cc体积(D1cc)放射剂量分别为(54.73±6.05)Gy、(54.10±5.89)Gy、(54.26±7.18)Gy,后程组分别为(62.12±8.31)Gy、(65.32±7.66)Gy、(68.70±9.53)Gy,同期组均低于后程组(t=4.547、6.166、7.564,P<0.05);同期组患者骨髓抑制发生率35.00%显著低于后程组65.00%(χ2=7.200,P<0.05).结论 相较于后程加量方案,同期加量调强放疗方案治疗合并盆腔淋巴结转移宫颈癌可有效控制肿瘤进展,改善远期生存率,避免远期转移,且有助于降低骨髓抑制发生风险.
作者:史颖;茹亚;宋丽华;李晓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分析我国药品生产企业个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能力不足、上报意识不强等现状,借鉴美国、欧盟药品生产企业收集个例药品不良反应方法和经验,探讨既符合我国法律法规要求,又适应国内药品生产企业实际情况,能够切实可行的提高生产企业个例药品不良反应收集水平的对策.
作者:杨月明;杨红玉;廖剑波;王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缩宫素与卡前列甲酯栓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出血量及首次排气排尿时间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行剖宫产产妇共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分别于术后给予缩宫素和卡前列甲酯栓治疗;比较两组产妇术后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尿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2 h和4 h出血量分别为(196.46±25.32)mL和(231.01±35.12)mL,对照组分别为(241.38±37.04)mL和(295.83±48.47)mL,观察者均少于对照组(t=7.079、7.657,P<0.001);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24.95±3.60)h显著短于对照组(31.70±4.33)h(t=8.476,P<0.001);观察组术后<1 h、1~2 h、2~4 h、>4 h的排尿人数分别为3例、20例、24例和3例,对照组分别为7例、33例、10例和0例,秩和检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整体短于对照组(Z=3.525,P<0.001).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00%和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44,P=0.505).结论 相较于缩宫素,卡前列甲酯栓用于剖宫产术后产妇可有效降低术后出血量,加快胃肠功能恢复进程,实现早期排尿,且未加重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王婧;刘博;杨筱凤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养老护理人员工作疲溃感、共情能力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上海市12家养老机构共351名养老护理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杰弗逊共情量表中文版、工作疲溃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上海市养老护理人员工作疲溃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工作冷漠评分为(11.4±3.9)分(高于临界值),个人成就感评分为(22.7±6.3)分(低于临界值),情感耗竭评分为(26.6±6.2)分(与临界值水平接近),且老年组工作疲溃感要低于中年组和青年组(P<0.05);共情能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观点采择(52.6±8.7)分,情感护理(31.8±5.2)分,换位思考(12.9±2.5)分,且老年组共情能力高于中年组、青年组(P<0.05).随着从业时间的增加情感耗竭增加(P<0.05),具有护士执业证书的护理人员情感护理、观点采摘能力更高(P<0.05).个人成就感与情感护理、换位思考呈正相关(P<0.01),情感耗竭与换位思考呈负相关(P<0.05),工作冷漠与情感护理、观点采择、换位思考呈负相关(P<0.05).结论 上海市养老护理人员工作疲溃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共情能力不高,二者存在一定相关性,应对养老护理人员共情能力进行针对性培养.
作者:杨蕾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D-二聚体(DD)联合二氧化碳分压(PaCO2)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栓塞(P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阜阳临床学院收治COPD患者258例,其中单纯COPD患者228例(COPD组)、COPD合并PE患者30例(COPD并PE组),分别对比一般临床资料、血气分析、凝血功能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上指标与COPD患者是否发生肺栓塞的相关性;比较COPD合并肺栓塞患者中采用方法A[Wells评分(2分法)>4分]与方法B[DD升高(>0.5 mg·L-1)联合二氧化碳分压降低(<35 mmHg)]阳性检出率的差异.结果 DD:(0.72±0.39)比(1.88±1.13)、纤维蛋白原(FIB):(4.88±1.42)比(5.66±1.29)、PaCO2:(52.12±14.79)比(33.77±6.73)水平在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两组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D升高及PaCO2降低是COPD合并P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通过配对四格表分析,采用方法A(阳性率为96.67%)与方法B(阳性率为80.00%)在COPD合并PE的阳性检出率相同(χ2=3.200,P=0.074).结论 COPD合并PE患者通常合并血栓前高凝及过度通气状态,采用DD升高联合PaCO2降低预测COPD合并PE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作者:来焱;杨瑞青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究藻酸双酯钠联合利伐沙班对急性肝素诱导下肢深静脉栓塞(DVT)并发血小板减少症(HIT)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本研究针对河南省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血清学确诊的82位DVT并发的急性HIT患者(4Ts评分≥4分、血小板因子4/肝素免疫测试阳性、血清素释放试验阳性),信封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利伐沙班治疗)和治疗组(藻酸双酯钠联合利伐沙班治疗),每组41例,两组均连续治疗超过30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变化及血小板回升时间、血栓形成的情况,同时检测用药后D-二聚体以评估药物的安全性.结果 DVT并发的急性HIT患者在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6%和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2,P<0.05).血小板计数在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回升时间对照组为(8.78±2.49)d,治疗组为(7.02±2.62)d,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13,P<0.05),而且藻酸双酯钠联合利伐沙班治疗期间未发生新的或者复发的血栓形成,而利伐沙班治疗期间有4例DVT并发急性HIT患者出现新的血栓,两组的D-二聚体均呈现下降趋势,在组间、时间及二者交互作用上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D-二聚体水平在d3、d7、d30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D-二聚体水平在d3、d7、d30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接受肝素治疗后的DVT并发的急性HIT患者,临床上可以应用藻酸双酯钠联合利伐沙班进行替代抗凝治疗.
作者:郭俊勇;温涛;单泓;方建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贵州有着极其丰富的民族医药资源,而其发展以苗族药为著名.苗族药要实现产业化发展,就必须与现代化接轨,加强对苗族药药性的理论研究,让人们从根本上认识苗族药,弘扬苗族药文化.本文综述了苗族药的起源、发展历程,分析苗族药的价值,以及苗族药现代产业化的现状,从现代发展的角度,厘清了苗族药现代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对苗族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彭远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临床研究论证雾气现象是否可作为判断硬膜外腔穿刺置管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方法 选择硬膜外阻滞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75例:对照组根据常规负压方法认定硬膜外导管位于硬膜外腔,不刻意寻找雾气现象.研究组根据雾气现象认定硬膜外导管位于硬膜外腔.两组患者置管后常规给药,根据是否出现硬膜外阻滞效果来终确认硬膜外导管是否位于硬膜外腔.两组患者都在B超引导下穿刺,穿刺针分别经过皮下脂肪层、肌肉层、韧带时,放置导管回抽观察导管内壁有无雾气现象.结果 对照组有67例确定在硬膜外腔,其中有63例观察到雾气现象(P=0.000),8例患者导管不在硬膜外腔,且该8例患者均未出现雾气现象(P=0.000).研究组75例患者导管均确定在硬膜外腔,且所有患者均观察到雾气现象(P=0.021);在皮下脂肪层、肌肉层、韧带没有观察到雾气现象.结论 硬膜外腔雾气现象具有特异性可作为判断硬膜外腔穿刺置管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作者:吴一鸣;谢鹏程;段宏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不同镇痛方式对血清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并提出优选的术后镇痛方法.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例腹部手术患者均分为两组:A组患者术后采用静脉自控镇痛;B组采用镇痛泵进行硬膜外自控镇痛.血清前炎性细胞因子IL-6、IL-8和TNF-α水平测定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手术麻醉均采用全麻气管插管加硬膜外麻醉方式.结果 两组术后镇痛方式患者的血清前炎性细胞因子IL-6、IL-8和TNF-α水平自术后6 h始[A组:(85.03±8.77)pg·mL-1,(12.01±7.23)ng·mL-1,(17.45±7.51)ng·mL-1;B组:(62.10±6.97)pg·mL-1,(8.57±3.01)ng·mL-1,(9.59±4.78)ng·mL-1]升高(t值分别为-6.425,-4.886,-7.102,均P<0.05),峰值均位于24 h[A组:(78.31±7.98)pg·mL-1,(15.17±7.87)ng·mL-1,(20.21±12.23)ng·mL-1;B组:(65.35±4.03)pg·mL-1,(9.41±4.18)ng·mL-1,(12.34±7.92)ng·mL-1],而A组患者均高于B组患者(t值分别为6.481,4.197,6.218,均P<0.05),48 h水平恢复速率B组优于A组(t值分别为9.290,2.612,2.791,均P<0.05).IFN-γ自术后6 h始下降[A组:(9.01±2.04)μg·mL-1,B组:(12.01±5.04)μg·mL-1,t=-4.098,P<0.05],谷值同位于前炎性细胞因子的时间段(24 h),而A组患者均低于B组患者[A组:(7.52±2.68)μg·mL-1,B组:(11.47±4.87)μg·mL-1,t=-2.092,P<0.05],48h水平恢复速率B组也优于A组(t=-6.284,P<0.05).自各时点VAS评分结果看,两组术后VAS评分高峰位于6 h处,24 h后下降,6 h和24 h两组VAS评分B组低于A组[A组:(3.72±1.43)分,(3.52±1.29)分,B组:(2.61±0.98)分,(2.21±0.98)分,t=4.293,5.972,均P<0.05].48 h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1.17±0.98)分,B组:(1.08±0.95)分,t=-0.838,P>0.05].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毕组(均P<0.05).结论 两组术后镇痛方式患者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但总体衡量硬膜外自控镇痛优于静脉自控镇痛.
作者:禚海成;荆炳霞;朱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肠内营养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6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3例,分别为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肠内营养治疗的观察组和仅使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对照组.观察两组间胰腺炎CT分级评分、白细胞数、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脂肪酶和淀粉酶差异性.结果 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5.76%)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94%)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其各项血液检测指标和CT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肠内营养进行治疗能促进其治疗效果的提高,为临床治疗胰腺炎提供一种可借鉴的处理措施.
作者:刘学进;陈垦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比较植入式输液港(IVAP)与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应用于化疗患者的中长期效果,为血管通路的科学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72例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心静脉置管方式不同分为IVAP组115例,PICC组157例,置管方式由患者意愿决定.分别对IVAP组和PICC组患者进行跟踪随访,直到导管取出或此项研究结束(2017年4月30日)止,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操作成功率、导管相关性并发症、舒适度.结果 在一次性操作成功率、导管相关症状性血栓、导管相关性感染、堵管、疼痛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VAP组湿疹、异位、总体并发症发生率(0.87%,0.00%,10.43%)均低于PICC组(12.10%,8.28%,33.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VAP组舒适度得分(6.97±0.97)分高于PICC组(5.98±0.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AP与PICC均为安全的中心静脉置管方式.在减少并发症和提高患者舒适度方面IVAP优于PICC,临床实际应用时要全面综合评估患者,合理制定置管方案,科学选择血管通路.
作者:陶蕾;李伦兰;陈新华;耿丽丽;戴晴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血清中维生素A、E以及 β-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与腰椎骨赘形成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湛江中心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社会人群进行顺序编号,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获取20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性72例,女性128例,平均年龄68岁,记录其饮酒史以及吸烟史等.通过X光扫描获得其腰椎侧位平片,并测量其腰椎前凸角、骶骨倾斜角.同时检测试验对象血清中的维生素A、E、β-类胡萝卜素含量、三酰甘油水平、体质量指数(BMI)、骨质疏松症程度.结果 通过X光扫描发现有34例体检对象有腰椎骨赘形成,约占总人数17%.嗜酒的老年男性尤为显著,并且与骶骨倾斜角大小有显著相关性.同时,腰椎骨赘形成者的血清中,维生素E以及β-类胡萝卜素的水平显著低于其他体检人群.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优势比(OR)=1.1,95%置信区间(CI)=1.02~1.16;P=0.026]以及血清中低维生素E(OR=2.3,95%CI=1.08~10.9;P=0.013)与 β-类胡萝卜素水平(OR=6.7,95%CI=1.39~32.6;P=0.021)均是普通人群中骨赘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中低维生素E及 β-类胡萝卜素水平下降是腰椎骨赘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提示在这个快速老龄化的社会中,我们应该通过合理的营养摄入来防止腰椎骨赘形成及退变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叶文明;宋青青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