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波;申俊龙;申远
系统评价六味五灵片联合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有效性及安全性.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2015年第9期)、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在线知识服务平台,全面收集有关六味五灵片联合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5年10月29日.由2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终纳入7个RCTs,共1 021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其中治疗组529例,对照组492例.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用核苷(酸)类药物相比,六味五灵片联合核苷(酸)类药物不仅可降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SMD=-1.26,95% CI(-1.92,-0.59),P=0.000 2]、LN [SMD=-1.55,95%CI (-2.27,-0.83),P<0.000 1]、PC-Ⅲ [SMD=-1.39,95%CI (-2.21,-0.58),P=0.000 8]、Ⅳ-C [SMD=-1.49,95% CI(-2.25,-0.72),P=0.000 1];还可以改善肝功能生化指标:ALT [SMD=-1.17,95%CI(-1.41,-0.94),P<0.000 01]、AST [SMD=-1.25,95% CI(-1.54,-0.96),P<0.000 01]、TBIL [SMD=-0.87,95% CI(-1.21,-0.53),P< 0.000 01];提高临床总有效率[OR=4.59,95% CI (2.05,10.25),P=0.000 2];但并不能提高HBV DNA转阴率[OR=1.51,95% CI (0.96,2.39),P=0.08];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报道.六味五灵片联合核苷(酸)类药物可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抑制肝纤维化,提高临床总有效率,且不良反应少、耐受性较好;虽然近年来RCTs研究的数量和质量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仍需从临床设计的科学性、报告的规范性等诸多环节来提高研究水平.
作者:刘慧敏;郭玉明;王睿林;张振芳;章从恩;黄奕雪;王伽伯;柏兆方;肖小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胆木Nauclea offcinalis茎枝生物碱类化学成分.方法 综合采用硅胶柱色谱、反相柱色谱及制备HPLC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紫外、质谱及核磁共振谱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胆木茎枝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R-3,4-二氢牛眼马钱托林碱(1)、吐叶醇(2)、naucleofficine D(3)、1,2,3,4-四氢-β-咔啉(4)、3-S-3,4-二氧牛眼马钱托林碱(5)、latifoliamideD(6)、latifoliamideB(7)、牛眼马钱托林碱(8)、3,14-二氢狭花马钱碱(9)、3,14,18,19-四氢狭花马钱碱(10)、6’-乙酰基异长春花苷内酰胺(11)、喜果苷(12)、异长春花苷内酰胺(13).结论 化合物2和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7、9、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杨新全;陈德力;马国需;许旭东;何明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吴茱萸碱通过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 (HDAC6)促进人白血病K562细胞周期阻滞以及凋亡的机制.方法 采用CCK-8法检测吴茱萸碱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K562细胞周期和凋亡;化学比色法检测K562细胞HDAC6活性;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K562细胞中HDAC6、Cyclin Dl、CDK4、Bcl-2、Bax、Cleaved Caspase-3、ERK、p-ERK、p38和p-p38蛋白的表达.结果 CCK-8法结果提示,吴茱萸碱在一定浓度范围内(1~16 μmol/L)可以有效抑制K562细胞增殖,并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吴茱萸碱可将K562的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2、4、8μmol/L吴茱萸碱诱导K562细胞48 h后,其凋亡率分别为(11.47±1.05)%、(12.77±0.79)%和(18.58±1.37)%,与对照组(2.79±1.01)%相比差异显著(P<0.01);化学比色法结果显示,吴茱萸碱能有效抑制HDAC6的活性;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吴茱萸碱能上调Bax、Cleaved Caspase-3、p38和p-p38蛋白的表达,下调CDK4、Cyclin D1、Bcl-2、HDAC6、ERK和p-ERK蛋白的表达.结论 吴茱萸碱可能是通过抑制HDAC6的活性,激活MAPK信号通路,进而上调促凋亡蛋白的表达,下调周期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
作者:袁龙;陈益;刘泽洪;王芬;李科琼;李静;陈地龙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丹酚酸B对糖尿病血糖波动模型大鼠胰岛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合并ip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错时给予胰岛素或葡萄糖建立糖尿病血糖波动模型,丹酚酸B各组分别给予丹酚B 160、80 mg/kg.血糖波动6周后,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和糖化血红蛋白(GHb)水平,并检测大鼠血清和胰腺组织总抗氧化能力(TA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HE染色法观察大鼠胰岛组织病理学改变,TUNEL染色法检测大鼠胰岛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blotting法检测胰腺组织胰十二指肠同源盒-1(PDX-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糖尿病大鼠FBG、GHb及血清和胰腺组织MD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FINS水平及血清和胰腺组织TAC、SOD活性显著下降(P<0.01).同时,糖尿病大鼠胰岛数量减少,胰岛体积缩小,胰岛细胞凋亡明显增多(P<0.01),胰腺组织PDX-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给予丹酚酸B6周后,大鼠FINS水平,血清及胰腺组织中TAC、SOD活性均明显升高,而FBG、GHb、血清及胰腺组织中MDA水平明显下降(P<0.05、0.01).丹酚酸B明显改善大鼠胰岛病理学改变,减少胰岛细胞凋亡,增加PDX-1蛋白表达水平(P<0.05、0.01).结论 丹酚酸B可明显减轻糖尿病血糖波动模型大鼠胰岛病变,改善胰岛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氧化应激、上调PDX-1蛋白表达水平,进而抑制胰岛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陶善珺;任尤楠;赵梦秋;郑书国;朱元美;吴元洁 刊期: 2016年第17期
桂枝茯苓胶囊是由桂枝、茯苓、牡丹皮、白芍、桃仁5味中药通过现代化技术精制而成的复方中药制剂.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桂枝茯苓胶囊具有抗炎、镇痛、抗肿瘤、调节平滑肌、调节内分泌、提高免疫力等药理作用,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子宫肌瘤、盆腔炎、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妇科疾病,也能够用于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前列腺增生等男性疾病,对脑卒中、颈动脉粥样硬化等具有一定的疗效.目前桂枝茯苓胶囊就原发性痛经的治疗在美国进行Ⅱ期临床试验已经结束.针对近年来桂枝茯苓胶囊的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阐述,为其进一步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仲云熙;孙建国;王广基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抗肿瘤中药青龙衣(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未成熟的外果皮)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溶剂萃取,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高效液相制备色谱等方法对青龙衣抗肿瘤活性部位即氯仿和醋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分离提纯.依据主要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青龙衣抗肿瘤活性部位中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4(R)-乙氧基-8-羟基-α-四氢萘醌(1)、4(R)-核桃酮(2)、没食子酸乙酯(3)、对羟基苯乙酸甲酯(4)、8-羟基蒽醌-1-羧酸(5)、4(R),5-二羟基-α-四氢萘酮(6)、杨梅醇(7)、胡桃宁B(8)、5-去氧杨梅酮(9)、5-羟基-1-(4'-羟苯基)-7-(4”-羟基-3”-甲氧基)-3-庚酮(10)、6,5'-二异戊烯基槲皮素(11)、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12)、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13).结论 化合物3~5,7,9~13为首次从青龙衣中分离得到,首次从胡桃属植物中分离得到了异戊烯基取代黄酮.
作者:周媛媛;刘雨新;蒋艳秋;刘兆熙;杨炳友;肖洪彬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贵州道地药材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MCI柱色谱及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经质谱和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贵州道地药材金钗石斛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个新的倍半萜类化合物,鉴定为δ-杜松萜烯-12,14-二醇(1).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作者:肖世基;钱怡;张良;唐艳芬;朱雪梅;周惠黠;赵忠能;张茂生;徐德林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对难溶性药物喜树碱(camptothecin)进行微粉化研究.方法 借助乳化机和高压均质机采用乳化法制备喜树碱微粉,单因素法优化制备工艺.将优乳化条件下得到的喜树碱微粉(camptothecin micronized powder)进行溶出和生物利用度研究.结果 佳制备工艺条件为聚山梨酯-80用量为0.4%,喜树碱在三氯甲烷-甲醇(8∶2)混合溶剂中的质量浓度为1 mg/mL,水相和油相体积比为7∶3,匀浆速率为7 000 r/min;匀浆时间为11 min.佳工艺条件下得到的喜树碱微粉水中复溶后的粒径为(165.6±5.3) nm.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喜树碱微粉呈现规则的长条状,颗粒大小比较均匀.溶出研究结果表明喜树碱微粉溶解度和溶出速率比原粉分别提高了1.36倍和4.09倍.口服生物利用度结果表明,与原料药相比,微粉化的喜树碱在大鼠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提高了2.10倍.GC检测结果表明,喜树碱微粉溶剂残留符合ICH标准.结论 乳化法制备喜树碱微粉后,改善了喜树碱原粉的溶解度和溶出速率,口服生物利用度得到提高.
作者:李永;赵修华;张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研究分析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中生成的废弃物资源化问题,为中药资源保护和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对策建议.运用循环经济学阐述绿色发展经济促进中药废弃物资源化的循环模式与政策机制.中药产业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且形成了环境承载压力,中药资源产业发展关键是解决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中生成的废弃物产生的负外部性内部化问题.促进中药废弃物资源化需要建立适合中药产业发展的绿色经济网络体系,运用绿色政策制度促进绿色技术创新,使环境保护和中药资源高效利用有机结合,走绿色发展之路.
作者:张海波;申俊龙;申远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优选何首乌Polygoni Multiflori Radix产地加工与饮片炮制一体化工艺,为何首乌产地加工与饮片炮制一体化工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一体化加工工艺中烘干温度、时间这2个显著影响因素进行考察.以何首乌中指标性成分二苯乙烯苷、结合蒽醌质量分数为考察指标,通过综合评分法对一体化工艺进行优选研究;以小肠推进率、首次排便时间及粪便含水量为指标,比较2种工艺“润肠通便”的作用;以小鼠耳廓肿胀度及炎症因子为指标,比较2种工艺饮片的抗炎作用.结果 优选结果显示,新鲜何首乌切6mm厚片,置于干燥箱内在50℃下烘16h的工艺较优;与《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的传统工艺所得饮片相比,一体化工艺所得饮片指标成分及润肠通便作用没有显著性差异,抗炎效果优于传统工艺.结论 何首乌产地加工与饮片炮制一体化工艺切实可行,可操作性强.
作者:李帅锋;丁安伟;张丽;兰才武;贺定翔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蛇足石杉Huperzia serrata自然繁殖能力低,资源极其匮乏,对蛇足石杉的快速繁殖技术进行探讨.方法 取活体茎尖,依次用多种消毒剂进行表面消毒,再用孔雀石绿及原子吸收光谱(AAS)联合杀灭内生真菌,得到无菌苗接种到1/2MS+25 g/L蔗糖的培养基中,无菌苗在二叉分枝后的新枝长到4~5 cm时剪下进行继代培养.结果 无菌苗分别在4次二叉分枝生长继代培养后,得到了数量不等的侧芽,侧芽的发生位置位于茎段中部或上部近茎尖处,侧芽的结构与芽孢的结构明显不同;不同植株培养获得的侧芽数不同,多的植株可产生14个侧芽,一个侧芽发生点可产生一个或多个侧芽;去除茎尖顶端优势后,茎段中部的侧芽生长速度加快;不同高度的侧芽拨离母株后,成活率差别大,5 mm以上的侧芽接种到1/2 MS+30 g/L蔗糖的培养基上,存活率可达90%,120 d后生长为2~3 cm的幼苗,低于5 mm的侧芽,拨离接种后死亡率较高.结论 蛇足石杉在离体培养中,可打破自然生长状态下叶腋内只产生孢子囊而不产生侧芽的生长方式,可形成多个增殖侧芽,侧芽剥离后极易产生不定根,为蛇足石杉的试管苗增殖方式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刘江海;马英姿;张家玲;许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对不同产地牡丹皮药材化学成分进行鉴定与比较分析.方法 采用UPLC-Q-TOF-MS技术,结合化学成分数据库进行分析与鉴定.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验证,并对差异化合物进行鉴定.对各指纹峰峰面积进行比较,结合化学成分鉴定结果进行分类分析.结果 对不同产地牡丹皮药材的37种成分进行了鉴定,主要为没食子酰葡萄糖类、苯甲酸类、丹皮酚类、芍药苷类以及黄酮类.不同产地牡丹皮药材在组分种类和相对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将不同产地药材分别聚成不同组别;通过偏小二乘聚类判别模式分析(PLS-DA)与正交偏小二乘法辨别分析(OPLS-DA)筛选出5种差异化合物.结论 实验结果为了解牡丹皮的化学物质基础与质量评价提供理论基础,为牡丹皮药材规格等级的制定提供依据.
作者:胡云飞;裴月梅;吴虹;徐倩;徐国兵;蒋磊;周建理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考察舒脑欣滴丸对D-半乳糖造成阿尔茨海默病(AD)早期模型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ip D-半乳糖(100 mg/kg)60 d造成大鼠AD早期模型,利用Morris水迷宫进行神经行为学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试剂盒测定氧化应激指标,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大脑皮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海马CA1区Caspase-3的表达,并利用HE染色观察脑海马区形态变化.结果 舒脑欣滴丸减少空间探索实验中模型大鼠的逃避潜伏期(P<0.05),增加穿越平台次数(P<0.05),显著性增加SOD活性(P<0.05),减少丙二醛MDA水平(P<0.05),并且能够降低大脑皮质GFAP的表达和海马CA1区Caspase-3的表达,同时能够改善模型大鼠的脑海马区形态.结论 舒脑欣滴丸对D-半乳糖造成的AD早期模型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且其可能通过抗氧化应激、神经元凋亡和改善突触的连接及功能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周鸿;霍利琴;张静泽;佟永领;刘丹;王金磊;高文远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裸花紫珠联合万古霉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所致大鼠肺炎模型的协同抗菌作用,为临床上治疗MRSA所致的感染提供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8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8组,10只作为对照组,其余大鼠从左侧鼻腔分别滴入200 μL MRSA(1×108 CFU/mL)菌液造模.每天记录观察饮食、饮水量情况及大鼠活动度,持续给药10d后观察大鼠血液白细胞数、肺部载菌量和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裸花紫珠联合盐酸万古霉素各组与模型组相比,白细胞计数均下降明显(P<0.05);大鼠肺部的载菌量明显降低(P<0.05),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均明显减轻.结论 裸花紫珠联合盐酸万古霉素对MRSA有协同抗菌作用,能更好地治疗MRSA引起的肺炎,可提高抗生素对耐药菌疗效,缩短疗程.
作者:谢泳超;谷陟欣;朱丽;黄胜;钟志红;宁宁;冯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检测减肥类中成药及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15种化学药的方法.方法 采用UPLC-MS/MS法,以Waters Acquity BEH-C18柱(100 mm×2.1 mm,1.7 μm)为色谱柱,以0.1%甲酸甲醇溶液(A)-0.1%甲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3 min,33%~45%A;3~5 min,45%~55%A:5~7 min,55%~70%A;7~9 min,70%~80%A;9~10min,80%~90%A;10~llmin,90%~33%A;11~13 min,33%A;体积流量0.2 mL/min;柱温40℃.选择ESI离子源、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测定15种临床常用的化学减肥药,通过比较MRM通道中样品峰与对照品峰的分子离子峰、二级碎片离子峰、色谱保留时间等信息确定添加的化学药物,并根据外标法以质谱峰面积计算添加药物的准确量.结果 在上述色谱及质谱条件下,硫酸特布他林、盐酸麻黄碱、茶碱、咖啡因、多索茶碱、盐酸克仑特罗、盐酸妥洛特罗、盐酸班布特罗、盐酸芬氟拉明、呋塞米、吲达帕胺、酚酞、盐酸西布曲明、盐酸N-单去甲基西布曲明、盐酸N,N-双去甲基西布曲明等15种化学药物的分离良好,方法检测限(LOD)均在0.1~5.0 ng/g,定量限(LOQ)均在0.3~15.0ng/g,标准加样回收率均在91.8%~110.8%.在86批样品(包括胶囊、颗粒剂等不同基质类型)中检出74批添加了化学药,阳性率为86.0%,样品中主要检出盐酸西布曲明(39批)、呋塞米(20批)、酚酞(23批)、茶碱(1批)、咖啡因(15批),其中检出2种的22批,3种的l批.相较而言,未明确标示生产厂家的产品中非法添加更严重.结论 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作为减肥类中成药及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15种化学药的定性定量方法.
作者:詹淑玉;朱琦峰;徐宏祥;傅应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陈皮Citri Reticulatae Pericarpium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作为一种常用中药,分布广泛,资源丰富,药用价值高.陈皮的主要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橘类黄酮的摄入可改善心脑血管疾病,大量的体内外研究也发现陈皮及其成分具有良好的改善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包括调血脂、防治脂肪肝、抗血栓、抗动脉粥样硬化、心脑保护等,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等,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功效.
作者:俞静静;苏洁;吕圭源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益肾蠲痹丸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踝关节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并探讨益肾蠲痹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建立CIA大鼠模型,观察益肾蠲痹丸对CIA大鼠足肿胀的治疗作用,对踝关节局部组织病理形态损伤的治疗作用,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滑膜组织中VEGF的表达水平,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肝组织中的VEGF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益肾蠲痹丸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踝关节肿胀程度明显减轻,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0.01、0.001).益肾蠲痹丸高、中、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滑膜细胞增生减轻,滑膜组织充血水肿明显减轻,血管增生和浸润炎细胞数量减少,血管翳形成显著减少,纤维组织形成减少,软骨与骨组织破坏程度减轻.益肾蠲痹丸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滑膜组织中VEGF表达明显降低(P<0.05、0.01),低剂量组滑膜组织中VEGF表达亦有下降趋势.益肾蠲痹丸高、中剂量组能显著下调肝组织中VEGF-B基因的表达(fold change> 1.5).结论 益肾蠲痹丸对CIA大鼠有显著治疗作用,能明显减轻大鼠踝关节肿胀程度,显著抑制CIA大鼠组织病理改变,能显著下调滑膜组织中VEGF的表达和肝组织中VEGF-B基因的表达,从而减少肝组织、滑膜组织中VEGF的量,抑制滑膜组织中血管翳的形成,减少对关节软骨和骨组织的破坏.
作者:王晶晶;刘静;裴天仙;郭景玥;郭传敏;杨东;张宗鹏;申秀萍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采用HPLC-DAD法同时测定拨云退翳丸中甘草苷、甘草酸铵、蔓荆子黄素、胡薄荷酮、阿魏酸、绿原酸、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盐酸小檗碱、山柰素、蒙花苷10种成分.方法 应用Shim-pack VP-ODS C18色谱柱(2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50∶50,A)和0.05%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梯度洗脱程序为0~5 min,50%A;5~30 min,50%~80% A;30~32 min,80%~50% A;32~40 min,50% A;进样体积10 μL,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40℃.结果 甘草苷、甘草酸铵、蔓荆子黄素、胡薄荷酮、阿魏酸、绿原酸、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盐酸小檗碱、山柰素、蒙花苷10种成分能够达到很好分离;其线性范围分别为2~20 (r=0.999 2)、20~200 (r=0.999 5)、3~30 (r=0.999 4)、2~20 (r=0.999 7)、1.2~12.0 (r=0.999 5)、3.5~35.0 (r=0.999 2)、8~80 (r=0.999 3)、9~90 (r=0.999 3)、2~20 (r=0.999 6)、3~30μg/mL (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1%、101.1%、100.2%、99.4%、101.9%、98.5%、100.5%、101.7%、100.8%、99.7%,RSD分别为0.62%、0.79%、0.77%、0.83%、0.47%、0.38%、0.97%、1.05%、0.86%、1.11%(n=6).6批次供试品中甘草苷、甘草酸铵、蔓荆子黄素、胡薄荷酮、阿魏酸、绿原酸、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盐酸小檗碱、山柰素、蒙花苷质量分数分别为0.505~0.685、1.793~2.012、0.227~0.268、0.183~0.206、1.258~1.324、0.348~0.381、0.648~0.720、1.544~1.722、1.543~1.627、3.434~3.883 mg/丸.结论 该方法快速、灵敏度高、准确度高、专属性好,为拨云退翳丸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作者:谢意;郑礼胜;雷勇胜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建立五味子糖浆原药材、中间体、成品的HPLC指纹图谱,并分析三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ACE5-C18色普柱(250 mm×4.6 mm,5μt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18 nm,柱温30℃.结果 对长白山产地的五味子药材、五味子糖浆中间体及成品进行了测定,建立了相应的HPLC指纹图谱,并标定了五味子药材含有18个共有峰,中间体及成品含有12个共有峰.10批长白山地区五味子药材的化学成分及质量稳定;同厂家不同批号五味子糖浆中间体及成品相似度较大,药材与中间体及成品的相关性良好.结论 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五味子糖浆质量提供了依据.
作者:佟志军;魏晓雨;王美慧;李铁锡;王安波;曲佳乐;姜文月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对蛇床子(蛇床Cnidium monnieri的干燥成熟果实)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并探讨所得化合物对类成骨细胞UMR106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种色谱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对所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类成骨细胞UMR106增殖活性的测试.结果 从蛇床子7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7-二羟基-6,8-二甲氧基-2-甲基色原酮(1)、5-羟基-2-羟甲基色原酮(2)、(+)-marmesin (3)、佛手酚(4)、异佛手柑内酯(5)、7-羟基-8-异戊烯二醇基香豆素(6)、murraol (7)、松柏醛(8)、间-羟基苯甲酸(9).样品溶液浓度为1×10-10 mol/L,化合物1、3、7对类成骨细胞UMR106的增殖促进率分别是31.55%、32.39%和30.87%.结论 化合物1~6为首次从蛇床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7能促进UMR 106细胞的增殖.
作者:段绪红;何培;裴林;赵建成;孟玉刚 刊期: 2016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