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邱玺鹏;赵伟;张建民;曹汉彬;王长庆
目的:探讨自拟疏肝理气汤治疗胆囊术后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86例胆囊术后综合征患者被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常规对症治疗,并口服消炎利胆片(一次6粒,一日3次);治疗组患者给予自拟疏肝理气汤治疗,按如下进行组方:柴胡20 g,香附12 g,川芎15 g,枳壳10 g,桔梗10 g,香橼12 g,陈皮15 g,山药15 g,生甘草5 g。若恶寒发热明显,可加用黄芪益气扶正,荆芥解表散寒,若嗳腐冒酸,加用神曲、山楂健脾消食,若口干苦明显,则加用黄连、黄芩清热燥湿,若腹痛腹胀明显,则加用大黄、芒硝通腑泄热。水煎服,1付煎三剂,1日3次,一次服600 mL。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4.42%,明显低于治疗组的95.35%(P<0.05);同时,在肝功能比较方面,对照组谷丙转氨酶增高发生率为13.95%,胆红素增高发生率为9.30%,均明显高于治疗组的发生率(P<0.05)。此外,负面情绪评分方面,对照组25.58%患者情绪恶劣,治疗组4.65%患者情绪恶劣,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疏肝理气汤治疗胆囊术后综合征效果由于常规对症治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周继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究阑尾穿孔腹膜炎脓毒症儿童的微创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该院接收治疗的阑尾穿孔腹膜炎脓毒症儿童108例,根据患者自身对治疗方法的需求将10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有54例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有54例患者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各项临床指标、术后不同时间点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54.0±20.1)min,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82.4±25.5)min。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60.6±16.5)mL,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118.2±34.6)mL。观察组患者的排气时间为(11.0±1.5)d,对照组患者的排气时间为(33.6±8.2)d。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4.1±1.4)d,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1.3±4.1)d。上述各项比较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血清中IL-6、TNF-α以及IL-10的含量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7 d观察组患者血清中IL-6、TNF-α含量较对照组患者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观察组患者血清中IL-10的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患者血清中IL-10的含量较对照组降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内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95%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4.05%,比较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穿孔腹膜炎脓毒症儿童较开腹手术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降低患者血清中IL-6、TNF-α含量,提高患者血清中IL-10的含量,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张玮;梁峰;孙传玮;王贵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Miccoli术式对甲状旁腺的辨识能力和功能保护的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0年6月—2013年8月期间的41例使用Miccoli术式进行甲状腺全切除的患者为观察组和41例采用传统开放术式进行甲状腺全切除的患者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3 d的血清甲状旁腺素(PTH)浓度和血清钙离子浓度(Ca2+);并比较术中对甲状旁腺的识别个数和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甲状旁腺的辨识个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术后1~3 d观察组患者的PTH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术后随访中,实验组患者出现暂时性和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个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ccoli术式对甲状旁腺有较好的辨识能力,并能够有效减少对甲状旁腺及其功能的损伤,能够促进甲患者恢复,比开放术式更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杨旦;沈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老年2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患者的降脂疗效以及对血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探讨其对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方法60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治疗,治疗组在常规降糖治疗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d-1,睡前一次口服,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cy和hs-CRP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血脂、Hcy、hs-CRP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的TC、TG、LDL-C、Hcy 、hs-CRP水平均下降,HDL-C水平均升高,其中治疗组患者血脂、Hcy 、hs-CRP的变化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对老年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的患者降脂作用疗效确切、使用方便安全,且能有效降低血清Hcy、hs-CRP水平。
作者:宋洁;王文平;丁晓洁;邹永红;撒小军;王萍;汪珊珊;张永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单孔后腹腔镜在肾囊肿去顶减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单孔后腹腔镜下完成肾囊肿去顶减压术12例,男5例,女7例。年龄40~71岁,平均52岁。左侧8例,右侧4例。囊肿直径4.5~11.5 cm,平均6.2 cm。术中先以气囊扩张建立后腹膜腔,然后置入自制单孔多通道装置,使用常规腹腔镜器械完成手术。结果1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或增加套管。手术时间45~120 min,平均62 min。术后引流管1~3 d拔出;术后住院时间4~7 d,平均5.5 d;术后随访1~14个月,经B超或CT复查,肾囊肿无复发。结论单孔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安全可靠,临床可行。熟练掌握标准腹腔镜技术,选择合适的病人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自制单孔多通道装置简单实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桑士仿;葛庆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黄州地区胃癌与慢性胃炎相关影响因素,为研究胃癌的发病诱因和防治措施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胃癌的黄州地区居民患者438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于该院行胃镜检查、性别、年龄及生源地按1∶1配对的慢性胃炎患者作对照组,使用该院设计的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对调查数据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慢性胃炎患者与胃癌患者之间影响因素的差异,找到胃癌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胃癌与对照组慢性胃炎患者各438例纳入研究,对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P<0.05)进一步做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饮水来源、吸烟、经常吃腌制食品、有胃溃疡疾病史、近亲有胃癌疾病史及上消化道症状反复时间为胃癌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运动及间断使用抑酸或制酸药为胃癌发病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环境因素、饮食习惯及遗传因素均可能是慢性胃炎发展为胃癌的影响因素,但其影响作用尚存争议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光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湿迪胶囊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通过二硝基氟苯(DNFB)诱导迟发型变态反应模型检测耳肿胀度,碳粒廓清法测定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溶血素,噻唑蓝(MTT)法测定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果湿迪胶囊高、中剂量对二硝基氟苯致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实验中测得的耳肿胀度均有明显抑制效果;湿迪胶囊高剂量能显著提高吞噬指数K,湿迪胶囊高、中剂量能校正吞噬指数α;湿迪胶囊高、中剂量组小鼠血清中溶血素的含量明显降低;湿迪胶囊各剂量可以抑制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论湿迪胶囊可能对小鼠免疫功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可能与抑制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与抑制体液免疫功能有关,同时具有提高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作者:魏仙妮;吴玉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肠黏连松解术与开腹肠黏连松解术的临床疗效并对两者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在该院进行手术治疗的黏连性肠梗阻患者44例,其中采用腹腔镜肠黏连松解术以及开腹肠黏连松解术的患者各22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中以及手术后的各项指标。结果腹腔镜手术所用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肠蠕动恢复时间均较开腹手术组短,患者术后出血量以及患者在术后采用镇痛的病例数均比开腹手术组患者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开腹手术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患者在治疗后腹痛腹胀的症状消失的有20例(90.91%),仍偶有腹痛的患者有2例(9.09%);而开腹手术组患者手术后症状消失的有18例(81.82%),仍有症状者3例(13.64%),其中有1例患者需再次进行黏连松解术,开腹手术组在术后仍有症状以及需要再次手术的患者多于腹腔镜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肠黏连松解术比开腹肠黏连松解术具有更多的优越性,具有安全、手术时间短、手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王华;邱玺鹏;赵伟;张建民;曹汉彬;王长庆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术、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及单操作孔肺叶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07年2月—2011年2月期间诊治的162例早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162例患者分入A组(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术)、B组(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及C组(单操作孔肺叶切除术),比较三组患者3年生存率及手术效果的差别。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B组及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患者手术时间未见显著差异(P>0.05);C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引流时间均显著少于A组与B组(P<0.05);A组、B组及C组患者术后1 d及3 d VAS评分依次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与C组患者术中淋巴结清除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71.4%、70.4%和7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及C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1%、5.6%和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术、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及单操作孔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远期疗效相当,但单操作孔肺叶切除术对机体损伤更小,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徐晨远;张旭峰;王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建立盐酸普拉格雷的含量测定的HPLC分析方法。方法采用GraceSmart C18(5μm,4.6 mm ×250 mm)色谱柱;以0.1 mmol·L-1磷酸二氢钾(用磷酸调节至pH3.5)—乙腈(30∶7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30 nm;进样量20μL。结果盐酸普拉格雷在30.64~153.20 mg·L-1浓度范围间,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精密度良好,RDS大值为1.43%(n=5);重复性好,RSD为0.30%(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盐酸普拉格雷的含量测定。
作者:陈令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比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水平在不同糖代谢人群的差异,研究血清MMP-9水平对糖耐量异常(IGT)人群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预测作用。方法(1)大组比较:分别检测A组(47例正常人)、B组(62例糖耐量异常IGT患者)、C组(54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指数、腰臀比、腹壁皮下脂肪厚度、上臂皮下脂肪厚度、小腿后区皮下脂肪厚度、血压、血清MMP-9、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比较各组上述指标水平;(2)亚组比较:在每组中随机抽取35名受检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进一步分为A1(正常亚组)、B1组(单纯糖耐量异常IGT亚组)、B2组(糖耐量异常合并动脉粥样硬化IGT并AS亚组)、C1组(单纯2型糖尿病亚组)、C2组(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T2DM并AS亚组),对比各亚组血清MMP-9、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结果(1)大组比较:B组(IGT)血清MMP-9水平明显高于A组(正常组),低于C组(2型糖尿病组),差异显著;(2)亚组比较:B2组(IGT并AS亚组)MMP-9较A1组(正常对照亚组)、B1组(单纯IGT亚组),C1组(单纯2型糖尿病亚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MP-9可能作为IGT人群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循环标志物,发挥早期预警作用。
作者:吴筠;蔡德鸿;陈宏;张桦;柯涓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患者的治疗方案。方法120例急性心肌梗死符合急诊PCI适应证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A、B和C组,每组40例。A组采用单纯的血栓抽吸;B组在A组基础上合并冠状动脉注射替罗非班,C组在A组基础上合并冠状动脉注射替罗非班和硝普钠。对比三组患者的相关基线资料、手术前后冠状动脉的造影结果、住院和随访期间发生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三组患者之间的性别、年龄、合并疾病史、血压、心率、血肌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置入支架个数、支架长度和直径、胸痛至球囊扩张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痛至球囊扩张时间(5.2±3.8)h。C组患者术后IRA血流<TIMI 2级、术后TMP分级<3级、心电图ST段回落不良例数明显低于A组,C组患者肌钙蛋白Ⅰ峰值、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A组(P<0.05);C组患者术后TMP分级<3级明显低于B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B组(P<0.05)。三组出血情况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血栓抽吸合并替罗非班与硝普钠经冠状动脉导管注射和单纯的进行血栓抽吸比较,心肌水平再灌注效果更好,并且不会增加出血和其他的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曹占伟;朱洁;于维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或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Ⅲ期宫颈癌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多西紫杉醇组与紫杉醇组,多西紫杉醇组患者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紫杉醇组患者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及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多西紫杉醇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紫杉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5.0% vs 77.5%,P<0.05),两组临床获益率无显著差异(100.0% vs 95.0%,P>0.05);多西紫杉醇组1年、2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90.0%、75.0%、57.5%,紫杉醇组分别为85.0%、65.0%和5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及脱发是两组常见的毒副反应,多西紫杉醇组骨髓抑制发生率显著低于紫杉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紫杉醇相比,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宫颈癌近期疗效更为理想,且安全性好。
作者:刘美琴;王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对鸡卵蛋白诱导日本大耳白兔致类风湿关节炎模型的滑膜组织核因子NF-κB(p65)表达活性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48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模型组、正常对照组、三氧化二砷低剂量组(1.0 mg·kg-1·d-1)、三氧化二砷中剂量组(2.0 mg·kg-1·d-1)、三氧化二砷高剂量组(4.0 mg ·kg-1·d-1)、醋酸泼尼松龙组(10 mg·d-1),每组8只。成功建立卵蛋白诱导关节炎模型后,分别给药2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兔外周血中的 IL-1、TNF-α,免疫组化实验方法检测核因子(NF-κB)(p65)在各组动物模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卵蛋白诱导法可以成功诱导兔的关节炎,模型组外周血中的 IL-1、TNF-α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三氧化二砷各剂量组兔的关节炎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IL-1、TNF-α含量较模型组降低(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关节滑膜的NF-κB(p65)表达较正常组增强(P<0.05),而三氧化二砷各剂量组关节滑膜的NF-κB(p65)表达随砷剂剂量的增加表达减弱,但仍然强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三氧化二砷对实验性类风湿关节炎日本大耳白兔模型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了滑膜细胞中NF-κB(p65)活性和表达,降低了炎性因子IL-1、TNF-α的水平有关。
作者:史志强;沈敬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探讨孕妇体操配合拉玛泽减痛分娩法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和降低剖宫产率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1—6月在该院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的90例初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孕妇在16~28周进行孕妇体操锻炼,28周进行拉玛泽减痛分娩法练习;对照组孕妇常规产前检查和准备。观察并比较两组孕妇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而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2,5.682,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37,2.637,3.744,P<0.05);观察组孕妇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侧切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39,6.429,5.414,P<0.05)。结论产前孕妇体操配合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可提高初产妇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时间、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可在初产妇生产保健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徐丽梅;郭建民;邓勇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根据现有的临床研究资料,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相关感染的数据,系统地评价两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全面检索 Pubmed,Medline,ScienceDirect以及 CNKI、万方数据库(检索年限均从建库检索至2013年9月)以确定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MRSA相关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研究资料,提取纳入研究的特征信息,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选择相应的效应模型,漏斗图分析发表性偏倚。结果评估包括临床治愈率,微生物清除率、病死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共有9项RCT符合纳入研究标准,共5657例受试病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临床可评估患者中,治疗结束后(EOT)(RR=1.11;95%CI:1.05~1.18;P=0.0002)和随访期(TOC)结束后(RR=1.10;95%CI:1.04~1.17;P=0.0004),利奈唑胺组的临床治愈率优于万古霉素组。做亚组分析,在皮肤软组织感染(SSTIs)组(P=0.02)和肺炎组(P=0.003)利奈唑胺临床治愈率亦优于万古霉素,菌血症组(P=0.97)临床治愈率相当。在微生物学可评估患者中EOT MRSA清除率(RR=1.36;95%CI:1.14~1.63;P=0.0006和TOC的MRSA清除率(RR=1.17;95%CI:1.04~1.31;P=0.008),利奈唑胺均优于万古霉素。病死率(RR=0.92;95%CI:0.87~1.19;P=0.82)两组没有显著性差异。另外,尽管没有发现两组的总体药物相关不良反应(RR=1.07;95%CI:0.96~1.19;P=0.25)的显著差别,但万古霉素组肾功能异常(P=0.0001)、皮疹瘙痒(P<0.00001)高于利奈唑胺组;而利奈唑胺组的胃肠道反应(P<0.00001)多于万古霉素组;两组贫血发生率(P=0.37)相当;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利奈唑胺(2.89%)高于万古霉素(0.98%),但没有统计学差异(P=0.12)。结论基于随机对照试验的合并的数据的分析,在治疗MRSA所致的感染中利奈唑胺的疗效应该更优于万古霉素,但还需要更多精心设计的,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和支持。而临床应用时应根据特定患者人群的特征,综合考虑加以选择。
作者:李娉;李庆林;刘丽萍;胡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建立木香中木香烃内酯含量测定的HPLC法。方法以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65∶5∶30),检测波长225 nm,流速1.0 mL·min-1。结果木香烃内酯在12~120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2.16×104X+92064.7(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0%,RSD为1.53%。结论 HPLC法简单易行、准确度高,可用于木香的质量控制,不同产地的木香中木香烃内酯含量差别较大。
作者:王日成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手助腹腔镜手术(HALS)辅助下结直肠癌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术后生活质量。方法将该院2012年7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行结直肠癌切除术后的患者90例分为三组,其中开腹手术患者30例,全腹腔镜手术患者30例,手助腹腔镜手术患者30例。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月追踪肝肾功能和血常规变化情况及临床效果;于术前和术后12月评估患者肝肾功能及生活重量。结果3组患者手术前、后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指标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HALS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开腹组;HALS组在术中出血量和术中手术时间优于全腹腔镜组。术后1年,3组患者在整体健康状况、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疲劳、恶心呕吐、疼痛症状、便秘及腹泻等生活质量明显优于术前。手助腹腔镜手术患者在整体健康状况、疲劳、恶心呕吐、疼痛症状、便秘及腹泻等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结论 HALS具有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结直肠癌切除术后的患者经开腹手术、全腹腔镜手术及HALS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其中HALS在提供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更加有效,是一种理想的结直肠癌患者手术方式。
作者:汪正广;齐东江;祁义军;刘虎;张力;孟翔凌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持续高质量结肠镜检查结直肠息肉的漏诊状况。方法从该院于2011年1月—2014年5月共计行结肠镜检查的3632例患者中,经过是否符合肠道准备标准,有无相关病史以及结直肠是否有炎症和是否符合持续结肠镜检查标准等条件筛选,选取150例结直肠息肉患者进行此次研究。对患者采用持续高质量结肠镜检查方式进行检查治疗并对可能影响患者漏诊率和息肉漏诊率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结直肠息肉的漏诊率与患者结直肠息肉的大小,形态,分布位置有关(P<0.05)。半径小的息肉,无蒂型息肉和分布在乙状结肠,升结肠,横结肠的息肉漏诊率较高(P<0.05);患者漏诊率和息肉漏诊率与年龄,性别,有无症状无关,息肉漏诊率与息肉病理性质无关,但其他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持续高质量结肠镜检查下结直肠息肉的漏诊率与息肉大小,形态,分布位置有关。
作者:聂绪胜;熊德山;谢琴;杜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评价肾功能及尿蛋白对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发生心血管事件危险的影响。方法随机入选在该院长期定期体检的80岁及以上老年人1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肾功能是否下降和尿蛋白是否阳性分组,并进行≥40个月的随访,观察比较不同组别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肾功能下降组冠心病及血脂异常的发生率远远高于肾功能正常组,高密度脂蛋白远低于肾功能正常组(P <0.05);尿蛋白阳性组冠心病、血脂异常、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远远高于尿蛋白阴性组(P<0.05);肾功能下降和尿蛋白阳性均可以预测研究对象较差的生存预后(P<0.05)。结论对于老年人而言,肾功能损害和尿蛋白均可增加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可以对发生心血管事件及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作者:郑忠毓;崔吉文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