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威;陈国富
目的:了解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特点,探讨预防、早期诊断、及时治疗NEC的方法.方法:对我院2001年至2011年收治的78例NEC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围产期窒息、低出生体重、重症感染、喂养不当、红细胞增多征均为NEC发生的高危因素.早产儿与足月儿高危因素不尽相同,临床表现也有区别.
作者:朱江川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针对患者在急诊护理中进行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改变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还可以帮助患者增强康复信心,消除或者降低疾病带给患者的紧张和不安,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让患者实现生活自理,同时提高全民的健康质量.在患者住院期间,不仅要重视护理工作,更要重视健康教育对其的重要性,相关的医护人员需要增强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帮助患者提供贴心优质的服务.
作者:孙丽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免疫酶技术中固相酶免疫测定的一种技术.ELISA试验以灵敏度较高、特异性较好的特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操作中的各个环节对试验的检测结果影响较大.如不注意排除干扰因素,有可能导致显色不全、花板等现象.本文将操作中各个环节常出现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办法进行了总结,以期给同行带来一些启发,提高试验质量.
作者:赵红纪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作者通过对84例早期出血热患者和91例感冒患者的血尿常规检测结果分析,发现二者的部分检测结果间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早期出血热患者的白细胞偏低,多在4.0 × 109/L以下,中性粒细胞所占比例不超过70%;血小板降降低,发病头两天减少不明显,多在100-150×109/L之间.第3天以后,血小板下降较为显著,多在50-100×109/L之间,多数患者尿蛋白质阳性(±-++)并检出红细胞(呈镜下血尿至肉眼血尿),少数查见膜状物;感冒患者(对照组)则白细胞正常或偏高,血小板不低,少数人尿蛋白质呈弱阳性(±),个别人查见红细胞(均为女性,可能与其有泌尿系感染有关),没有人查见膜状物.这对早期出血热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宝芳;姜孟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对诱发本文早产胎膜早破的因素、临床处理以及对母婴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对80例早产胎膜早破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早产胎膜早破的病例中,妊高症、早产流产史、多胎、胎位不正占早产胎膜早破的前4位,孕龄28~34周与孕龄35~37周的早产胎膜早破病例分娩方式比较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早产胎膜早破是比较容易造成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一般来说,死亡率与胎龄呈正相关.
作者:谢芳;郑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治疗胃肠道癌症淋巴清扫术后乳糜腹的疗效.方法 11例经腹水常规检查确诊为乳糜腹的胃肠道癌症淋巴清扫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低脂饮食及奥曲肽治疗,对比组给予全胃肠道外营养治疗,观察两组的腹腔引流物形状及引流量.结果 生长抑素治疗组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组乳糜液减少至每天50ml以下的时间分别为4.68±1.63天和16.28±2.63天;治疗后拨除引流管时间分别为6.23±2.12天和19.36±2.56天,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不行胃肠道外营养支持的生长抑素治疗能快速减少胃肠道癌症术后乳糜腹的量,并有望成为标准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波;张伟;李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在我国发病率为9.4%,国外报道为7%~12%.本病命名强调生育年龄妇女发生高血压、蛋白尿症状与妊娠之间的因果关系.子痫是妊娠高血压疾病严重的阶段,严重危害孕产妇及围生儿的生命安全.因此,做好对子痫预防和治疗的护理工作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介绍作者对子痫前期的护理体会.
作者:郝秀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调脂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介绍调脂类药物在临床上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应用.结果 调脂类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中治疗效果显普.结论:调脂类药物的治疗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应受到重视.
作者:张卫庆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口服孟鲁司特钠加气雾吸入普米克令舒预防儿童喘息性支气管肺炎及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对临床25例儿童喘息性支气管肺炎及支气管哮喘加用孟鲁司特钠口服与对照组25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23/25),对照组总有效率80%(20/25).结论:孟鲁司持钠预防儿童喘息性交气管肺炎及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未见明显副作用发生.
作者:吴天桂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下腹部及会阴部手术行单纯骶管麻醉与行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两种麻醉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病人分为两组,A组及B组分别行单纯骶管麻醉与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比较两种麻醉效果.结果 B组术中麻醉平稳、循环稳定,呼吸抑制低于A组.
作者:李新巧;吕凯荣;徐海丽;王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氨茶碱联合盐酸氨澳索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氨茶碱4 mg/(kg·d)分两次静脉滴注、抗感染、糖皮质激素、止咳化痰、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盐酸氨溴索1.5 mg/(kg·d)分两次静脉滴注进行治疗.治疗四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26%,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3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喘憋、喘鸣音、及咳嗽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氨茶碱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显著,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症状,能够明显的改善患儿的病情,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作者:李墨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的有效治疗方法,并分析其致病因素,做好预防工作.方法:选取本院2007-2011年确诊的高血脂症患者200例,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并给予生活干预及随访,了解患者各项指标情况.结果:经治疗,所有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随访显示,并发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有15例,发生率为7.5%,其他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保持较好.结论:对高血脂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并对其日常生活方式进行干预,可以很好地降血脂,并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小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重症颅脑外伤在ICU发生肺部感染症状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9例ICU重症颅脑外伤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9例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94株,其中以革兰阴性菌比例较高,为65株,占69.1%;革兰阳性菌26株,占比27.7%,真菌3株,占比3.2%;经治疗后,41例患者用药2d后体温下降,33例患者用药3d后体温开始下降,5例患者用药5d后仍无明显体温下降等效果.结论:当患者并发肺部感染时,应根据病原菌分离情况,给予积极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其中亚胺培南及万古霉素疗效较为满意,可供临床推广.
作者:王湘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分析应用利奈唑胺治疗重症监护室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有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自愿原则,将其分为A组(50例)和B组(28例).对这50例A组患者应用利奈唑胺进行治疗,对这28例B组患者应用其他抗生素进行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细菌消除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并将比较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这50例A组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治愈的患者有32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9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有效的患者有4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者有5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细菌清除率为87.27%,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3.85%,且不良反应的症状均比较轻微.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远远高于B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35.7%),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利奈唑胺治疗重症监护室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安全高效、病菌清除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症状轻微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眼底病变对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对187例白内障手术治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视力恢复情况和眼底病变的关系.结果:单纯白内障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同时伴有眼底病变患者的总有效率,且P< 0.05.结论:眼底病是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的关键因素,对眼底病早诊断及治疗,有助于帮助白内障患者术后的视力恢复.
作者:王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前臂皮瓣即刻修复舌缺损患者的护理体会,找出护理要点,为临床观察提供参考.方法 对12例舌癌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全程护理,密切观察手术疗效.结果 按照护理要点严密观察,术后发现1例皮瓣瘀斑,及时行手术处理,12例全部存活.结论 围手术期系统的护理对保护术后前臂皮瓣的成活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马理;邓亚丁;张清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局部注射麻醉与静脉麻醉的优缺点,对比两种麻醉方式在进行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我院所收治的140例行人流术的早孕孕妇随机分成局部麻醉组和静脉麻醉组,每组各70例.局部麻醉组予2%利多卡因5ml在宫颈旁的3点、9点局部注射;静脉麻醉组采用先静注异丙酚0.6mg/kg,,1分钟后再次静注给药2 mg/kg,速度为4 mg/s,在患者意识消失之后行流产术,若术中出现皱眉或肢动时追加异丙酚,每次用量25~40mg.结果 两种方法均能满足手术要求.局部麻醉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明显高于静脉麻醉组(P<0.05);静脉麻醉组生命体征变化较为明显,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在镇痛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异丙酚麻醉(静脉麻醉)在行人工流产术中的效果较局部麻醉有安全、无痛且人工流产综合症低等优点,该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谢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改良的新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门诊收治的45例HP阳性胃溃疡患者,分成观察组(n=23)和对照组(n=22),分别应用新四联疗法和传统四联联疗法治疗,通过电话随访统计患者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前2天疼痛缓解率(39.13%,60.87%)明显高于对照组(9.09%,31.82%),P<0 05;治疗结束后第2月溃疡阳性率和HP阳性率(21.74%,26.09%)明显低于对照组(50.00%,59.09%),P<0.05.结论:新西联疗法治疗HP阳性胃溃疡效果显著,可以用于反复发作、HP耐药性高的胃溃疡,是临床值得推广的疗法.
作者:井泉;张绍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牛黄解毒片、新癀片均为含有牛黄的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两药合用在功效上有协同作用,故联合应用的时候应根据患者的实际年龄、病情,在剂量上作适当调整.本文通过对一病例的用药分析认为,要按《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联合使用中成药,尤其是服用兼有西药成分的中成药时应注意中成药的各药味、各成分间是否存在配伍禁忌;药性峻烈的或含毒性成分的药物应避免重复使用;多种中成药的联合应用,应遵循药效互补原则及增效减毒原则,功能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中成药原则上不宜叠加使用;同时须加强用药观察及中药不良反应监测.
作者:陈丽华;王多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绷带加压与桡动脉压迫止血带(以下简称止血带)止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120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分两组分别采用绷带包扎止血和止血带止血,比较两组止血耗时、局部并发症(手臂肿胀情况、皮肤损害)、经济性等.结果及结论:止血带方法更为有效,局部并发症少,且经济实惠.
作者:陈丽莉;肖琴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