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发;杨晓娇
妊娠呕吐又称恶阻,是指妊娠早期出现的恶心、呕吐,头晕厌食,甚或食人即出者.在妊娠早期,少数孕妇会出现出现频繁而剧烈地恶心呕吐,并会持续存在、进行性加重,常常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甚至还会危及孕妇的生命,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妊娠剧吐.妊娠剧吐多见于怀第一胎的孕妇.而通常提到的早孕反应,是指孕妇在妊娠早期出现的轻度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头晕、倦怠等症状,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一般在妊娠6周出现,12周左右就会逐渐好转并自行消失.
作者:郝君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比较七氟醚和异氟醚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e cholecystectomy,LC)中对应激反应的影响,为手术提供一种合理的麻醉方式.方法:40例按照美国麻醉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thesiologists,ASA)健康状况与麻醉风险分级标准Ⅰ~Ⅱ级择期行LC术患者,随机分成七氟醚组(Ⅰ组)和异氟醚组(Ⅱ组).于诱导前和术后清醒时检测两组患者皮质醇(CORTISOL)及血糖(GLU)水平.结果:Ⅰ组拔管对的皮质醇和血糖浓度较诱导前无明显增加(p>0.05),且较Ⅱ组低.结论:七氟醚较异氟醚更能有效的抑制LC术中应激反应,且血流动力学更平稳,更适合于麻醉的选择.
作者:李顺洪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常规给予抗血小板、调脂及硝酸酯类等治疗,治疗组加用曲美他嗪20毫克,每天3次口服,治疗10周.观察其临床症状及心电图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为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加用曲美他嗪后,其改善心肌代谢的效果显著.
作者:王凤启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小肠出血的诊断和治疗策略.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40例,均为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小肠出血患儿,均采用腹腔镜及放射性核素99mTc检查诊断,回顾比较两组相关结果.结果:腹腔镜检查定性和定位准确率均为100%,放射性核素99mTc检查定性准确率为80%,定位准确率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采取腹腔镜术治疗后,均治愈.结论:小儿小肠出血采用腹腔镜诊治,具有微创,定性和定位准确率高,漏诊率低的特点,可同步进行探查及诊治,显著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治愈率高,并加快了疾病康复进程.
作者:毛秀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腺体病,主要累及唾液腺和泪腺等腺体组织,该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复杂,病变累及多系统,缺乏特异性.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在我国,干燥综合征的发病率为0.29%~0.72%.一些证据表明这些病人对某些未知存在抗体异常的免疫反应,这些抗体可能是病毒或病毒相关的自身抗体.
作者:陈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丙戊酸盐作为一种常见的精神科药物,多年来在临床治疗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本文主要探讨了丙戊酸盐应用机理、监测指标、用法以及副作用,对丙戊酸盐在精神科的应用做了系统化的阐述.
作者:杜维豪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针刺加颈椎矫正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50例采取针刺加颈椎矫正法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78%,统计学数据P<0.05,P<0.01.结论:针刺加颈椎矫正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明显,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吴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消化道肿瘤的效果.方法:将3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15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消化道反应症状发生率、肿瘤治疗效果和免疫细胞情况.结果:治疗组在上述指标方面都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中医在治疗中、晚期肿瘤方面具有很好的解毒作用,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恢复患者免疫功能.
作者:刘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对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手术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方法:提供“人性化”护理,以人为本,在手术实施前、中、后,给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精神上的舒适护理,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满足患者及家属的需求.结果:通过术前、术中、术后实施人性化护理,提高来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结论:“人性化”服务提升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内涵,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责任心及专业技术能力,使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罗海燕;李红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配合临床治疗对创面组织早期愈合的疗效.方法:选择皮肤创面感染的患者13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9例,两组均进行皮肤创面护理,其程序为:清创→涂药→包扎.观察组患者在患处均匀涂抹祛腐生肌膏(主要成分为:炉甘石、煅石膏、琥珀、海螵硝、川贝母等),一日4次;对照组患者在患处涂抹湿润烧伤膏,用法同上.结果:两组治疗后剖面疗效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痊愈率为88.41%,对照组痊愈率为62.32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伤后笫3天表达持续增强,并于伤后第7天达峰值,说明早期创面修复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也为活跃,以至创面愈合率显著提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程序配合临床治疗对剖面组织早期愈合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缩短治疗时间,且有利于皮肤功能的早日康复.
作者:亓红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集体心理疗法辅助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仅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集体心理治疗.观察两组患者HAMD量表评分、服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抑郁征患者给予有效的心理治疗,有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药物依从性,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何凤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我院2012年收治的123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本组患儿均在住院3-10d后痊愈出院.结论:小儿手足口病可防可治,没有必要过多担心,只要精心护理,有效预防疫情均能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魏春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比较不同采血方法血细胞参数测定的结果.方法:同时采集门诊256人的末梢血和静脉血血样,在(abx pentra6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上测定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SD)、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结果:WBC、RBC、Hb、MCH、MPV,PDW与静脉血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手指血的HCT、MCV、MCHC、RDW-SD、PLT、PCT与静脉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细胞分析应以静脉血为主,末梢血为辅.
作者:李银聪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胆囊十二指肠内瘘的原因及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以来诊治的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超声、CT等均较难发现,有长期上腹部疼痛病史或诊断为慢性胆囊炎病史,确诊并通过腹腔镜手术治愈出院.结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并胆囊十二指肠内瘘在临床少见,误诊率高,腹腔镜下慎重耐心的手术治疗效果确定,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杨圣明;江涌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人前列腺增生电切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至2011年我院收治的6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硬膜外麻醉组为对照组,腰麻硬膜外麻醉组为实验组,两组患者均行前列腺增生电切术.硬膜外麻醉组30例患者行单纯硬膜外麻醉,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比观察两组在麻醉诱导时间、麻药用量及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麻醉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都有所下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的收缩压波动范围不大,且组内各个时间点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相比,硬膜外麻醉组患者的血压在20至30分钟内下降较为明显(P<0.05).与硬膜外联合麻醉组相比,腰麻硬膜外麻醉组的局部麻药用量较少,诱导时间较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在麻醉5分钟后,麻醉平面确定,其上界99%左右达T10,1%左右达T9,麻醉之后的各时点血压平稳.两组麻醉后的脉搏血氧饱和度及心率均无变化.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人前列腺增生电切术中的临床效果良好,是一种效果确切、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冠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小儿疝气的临床治疗与护理路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99例小儿腹股沟疝患儿,均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对其实施术前充分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注重康复期健康指导,增强营养,预防复发.结果:99例患儿均痊愈出院,无1例发生并发症,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为2.5d.结论: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是保障患儿安全,降低复发率的重要保障.
作者:常青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女性在妊娠时,机体会产生包括凝血功能在内的一系列生理变化,这一变化为产后快速有效止血提供了基础,但同时也易导致弥温性务管内凝血(DIC)的发生.PT主要是测定外源凝血途径,其长短不仅反映了血浆中凝血酶原的水平,还反应了血浆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V、X的水平,是较为常用的敏感的检查内源性凝血系统是否正常的凝血筛选试验;APTT是测定内源凝血途径;TT是筛选类肝素抗凝物质存在、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或监测肝素治疗及溶纤治疗的指标;妊娠女性产前凝血功能检测可及时了解其机体的凝血功能情况,了解指标变化情况,为医师临床指导用药,进行疗效观察、评价及产前防治等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对预防和治疗产中、产后孕妇异常出血及防止DIC发生,提高安全分娩率,保护母婴健康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黄竹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妇科感染患者出院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2月到2011年12月于我院治疗后康复出院的妇科生殖道感染患者110例,所有患者在出院康复时都接受了积极的护理干预.结果:经过护理干预,本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达到96.4%,明显好于护理前(P<0.05).本组生殖道感染认知行为三个维度的得分都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提高妇科感染患者出院康复后的健康知识水平,因此,我们在以后的工作应加强安全性行为及正确遵医行为的宣传教育.
作者:陈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索门诊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方法.方法:本组全部病例首选肩胛上神经阻滞法治疗,注入0.8%-1%利多卡因或0.25%布比卡因10ml,每2天一次,5次为一个疗程.5-10分钟后活动患肩,感觉疼痛减轻后,在肩前方喙突外侧、肱骨结节间沟、肩峰下、肩峰后寻找压痛点,并行痛点阻滞,注入3-5ml混合液(2%利多卡因5ml+曲安乃惠20mg+维生素B120.5mg+生理盐水至10ml),6天一次.3次为一疗程.同时,治疗期间坚持做梳头、背后拉手、手指爬墙、上肢划圈等运动,每天2-3次,每次20分钟,以提高肌力,松解粘连,巩固疗效,直至痊愈.注意保暖防冷.结果:经3-7次肩胛上神经阻滞等治疗后,本组患者疼痛缓解,睡眠改善,部分患者留有残留功能障碍,继续功能锻炼4-6周后痊愈.结论:肩胛上神经阻滞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米金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窝沟封闭术预防窝沟龋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6~8岁儿童的第1恒磨、第2恒磨牙左右侧进行自身对比,治疗组68名左侧第1恒磨、第2恒磨牙136颗牙进行窝沟封闭术涂布窝沟封闭剂;对照组选择其对侧健康同名牙来涂布窝沟封闭剂,观察窝沟封闭剂保留情况,并比较两组龋病发生率.结果:3年后窝沟封闭剂保留完好率为79.83%,而3年后治疗组患龋率为6.45%,对照组患龋率为25.80%,3年内龋齿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六龄齿施行窝沟封闭术,能明显提高封闭剂保留率,从而增强防龋效果.
作者:乔静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