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药房应用电子处方的利弊与对策

康亮华;孙梦娣

关键词:电子处方, 优势, 不足, 对策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及医院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院使用了门诊电子管理系统,以提升医院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本文结合我院实际工作情况总结和分析了电子处方在医院药房中的需求、应用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电子处方经过改进可以在医院推广应用.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手术中七氟醚和异氟醚麻醉对应激反应的影响研究

    目的:比较七氟醚和异氟醚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e cholecystectomy,LC)中对应激反应的影响,为手术提供一种合理的麻醉方式.方法:40例按照美国麻醉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thesiologists,ASA)健康状况与麻醉风险分级标准Ⅰ~Ⅱ级择期行LC术患者,随机分成七氟醚组(Ⅰ组)和异氟醚组(Ⅱ组).于诱导前和术后清醒时检测两组患者皮质醇(CORTISOL)及血糖(GLU)水平.结果:Ⅰ组拔管对的皮质醇和血糖浓度较诱导前无明显增加(p>0.05),且较Ⅱ组低.结论:七氟醚较异氟醚更能有效的抑制LC术中应激反应,且血流动力学更平稳,更适合于麻醉的选择.

    作者:李顺洪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高职医学院校分析化学课程改革探索

    在高职高专医学院校中的药学、中药以及检验专业中,分析化学课程是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文从教学培养目标、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课程改革,旨在为高职高专院校的分析化学课程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作者:白亚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高危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护理分析

    目的 研究对高危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人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本院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31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人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运用合理有效的护理策略,所有病例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全部病人均痊愈出院.结论:经过实施及时治疗与认真护理,能够有效降低产妇与胎儿的病死率,从而保障了患者的身体健康,有助于加快患者的身体尽快痊愈和恢复.

    作者:吴苗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综合性护理措施对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

    目的:分析综合性护理措施在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236例,均经临床及影像学确诊,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8例.对照组进行心内科心肌梗死常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检测各项临床指标,出现并发症时及时通知医师,对症处理;观察组在心肌梗死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综合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118例患者中,共发生并发症22例,占18.6%,对照组118例患者中,共发生并发症46例,占39.0%.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118例患者中,对于护理质量满意的有104人,占88.1%;对照组中对于护理质量满意的有62人,占52.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综合性护理措施应用于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以显著减少其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韩睿书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参脉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目的:探讨参脉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以及用药安全性,为该类疾病提供用药指导.方法: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共住院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将其随机分为3组,即Ⅰ组(n=30)采用参脉注射液治疗,Ⅱ组(n=30)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Ⅲ组(n=30)采用参脉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分析3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Ⅰ组显效7例,有效9例,无效14例,总有效16例;Ⅱ组8例,有效8例,无效14例,总有效16例;Ⅲ组显效12例,有效17例,总有效29例;Ⅲ组的总有效例数要显著多于Ⅰ组和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均有心悸、头晕、关节疼痛、血压下降、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但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脉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较好的用药安全性,建议临床推广.

    作者:努尔买买提·吐尔逊;吾尔克孜·伊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低血压的中医治疗体会

    低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虚弱性症侯.该病常反复发作,轻者出现头晕,神疲乏力症状,重者出现心悸、气短、失眠,甚至晕厥症状,影响患者的工作和学习.在临床实践中,中医以补气为主,通过辨证论治对低血压进行诊治,常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刘洪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开展护理干预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方法:选择180例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进行单纯药物治疗,实验组药物治疗加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2.22%,对照组总有效率78.89%,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社区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提高控制血压效果.

    作者:孙淑艳;张法娟;张桐亮;张大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不孕不育患者的生殖免疫性抗体检测分析

    不孕不育是当前生殖学研究的一大热点.在诸多不孕不育患者中,30%~40%与免疫性抗体有关.常见的是由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心磷脂抗体(AcAb)引起.加强对夫妻双方生殖免疫性抗体的检测,对治疗不孕不育有重大意义.本文目的即通过检测分析这些抗体与不孕不育的关系,为免疫性不孕不育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作者:徐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低角膜内皮细胞数白内障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对低角膜内皮细胞数白内障患者术后发生角膜水肿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46例无眼底癌变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低的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3例采用白内障一般护理常规;观察组2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对角膜内皮的观察、营养、保护、控制眼压、术后对眼部行吹氧治疗等.比较两组在不同护理干预下,术后角膜内度水肿消退的疗效.结果:观察组角膜内皮水肿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通过从术前开始加强对角膜内皮的观察、营养、保护,控制眼压,术后行眼部吹氧治疗等措施,保护角膜内皮,可提高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的治疗效果.

    作者:解琼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20例前列腺结石手术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本中心收治的20例前列腺结石手术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出血量、术后疼痛感及术后感染率与对照组对比均存在较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前列腺结石具有出血小、术后疼痛感小及术后感染率低的优点,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孟凡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不同标本采集途径对血常规结果的影响

    目的:研究静脉血与末梢血两种标本采集途径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将140例进行血常规检查的体检人员分别采取静脉血与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查,比较两种标本采集途径的血常规检查结果.结果:静脉血WBC,RBC,HGB、HCT、MCV、MCHC等各项检测结果与末梢血均有明显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血检测血常规较末梢血更为准确,提倡尽可能采取静脉血检测血常规.

    作者:陈颖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鼻咽纤维血管瘤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鼻咽纤维血管瘤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为28例鼻咽纤维血管瘤患者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及瘤体动脉栓塞术后,行鼻内窥镜下摘除鼻咽纤维血管瘤术,术前、术后做好心理护理,加强病情观察护理,并注重康复指导,观察护理在治疗中的辅助作用.结果:28例患者均顺利切除肿瘤,无并发症,痊愈出院.随诊3~5年,未见复发.结论:加强鼻咽纤维血管瘤手术患者的护理,对手术成功起重要作用,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植少娟;王庄斐;陶朵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92例重症颅脑损伤并建立人工气道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分析重症颅脑损伤并建立人工气道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总结其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9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均采取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采取持续湿化气道护理,对照组采取间断湿化气道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术后堵管发生率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采取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并给予持续湿化气道护理,能有效缩短术后堵管时间,减少感染发生,对提高治愈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郝菁晶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病因分析与治疗

    目的:了解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特点,探讨预防、早期诊断、及时治疗NEC的方法.方法:对我院2001年至2011年收治的78例NEC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围产期窒息、低出生体重、重症感染、喂养不当、红细胞增多征均为NEC发生的高危因素.早产儿与足月儿高危因素不尽相同,临床表现也有区别.

    作者:朱江川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头孢地尼治疗儿童急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头孢地尼分散片治疗儿童急性中耳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19例急性中耳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头孢地尼分散片(7mg.kg-1,bid),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13.3mg.kg-1,bid)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8%明显优予对照组79.31%(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头孢地尼分散片可有效治疗儿童急性中耳炎,疗效确切、安全.

    作者:瞿艳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谈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医院的建设和发展正面临着由市场化向公益化、由规模扩张型向内涵型发展、由经济效益向社会效益的转变.作为医院重要基础工作之一的医院档案管理也随之面临新的挑战.准确把握新时期医院发展的特点,适时充实和调整,实现医院档案现代化建设,对医院的改革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分析了当前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对此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作者:刘凯锋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的配制与质量控制

    对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的配制及质量控制进行研究.

    作者:彭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谈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作用与机制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中药的天然功效,中药治疗肿瘤也成为中医药开发领域的研究热点.中药中所含的有效成分并非单一的,其多种成分均具有抗肿瘤有效性,可通过多种靶点、多成分和多种机制协同产生抗肿瘤作用.因此,未来在选择抗肿瘤药物时,中药将占据重要的地位.中医药治癌对于减轻癌症患者的症状和痛苦,提高其生存质量,延长生命,降低癌症的死亡率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德发;杨晓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控制医院感染

    消毒供应室担负着全院各项工作所需的器械和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供应任务,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医疗护理质量.供应室物品的生产环节有回收、清洗、包装、灭菌、无菌物品储存发放等.物品从污到洁,从回收到发放的整个工作流程,是一个相互协作,密切配合的过程,缺了任何一个环节,或者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影响整个工作的进程和质量.因此,运用环节质量管理确保无菌物品的质量,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地是消毒供应室的工作重点.

    作者:郑美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谈如何提高医疗设备维修的时效性

    目的:探讨如何有效地提高医疗设备维修的时效性.方法:对2009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我院医疗设备的维修记录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故障出现的原因及设备维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提高维修时效性的方案.结果:在2009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我院共发生医疗设备故障147起,其中由环境原因引起的医疗设备故障有29起,占医疗设备故障总数的19.7%;由人为损坏引起的医疗设备故障育31起,占医疗设备故障总数的21.1%;由电源原因引起的医疗设备故障有38起,占医疗设备故障总数的25.9%;由质量原因引起的医疗设备故障有35起,占医疗设备故障总数的23.8%;由其他原因引起的医疗设备故障有14起,占医疗设备故障总数的9.5%.结论: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的医疗设备维修都存在生产厂商维修服务水平低、维修费用高、售后技术培训不足、垄断情况严重及医院自身设备维修水平低等问题.医院只有采取提高自身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大医疗设备零配件的储备、进行广泛的技术信息交流和建立大型设备专人负责制等措施,才能有效地提高医疗设备维修的时效性,从而延长医疗设备的使用时间,提高其使用的效率.

    作者:颜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