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LC法测定消栓通络软胶囊中丹参素

叶荣飞;石森林;高敏

关键词:消栓通络软胶囊, 丹参素, 高效液相色谱
摘要:目的 建立消栓通络软胶囊中丹参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 .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C18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5%冰醋酸溶液(10:90),体积流量为11 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室温,进样量为20μL.结果 丹参素进样量在0.439 2~2.1 960 μg峰面积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30%,RSD为1.02%.结论 建立的测定方法 简便、准确、灵敏、可用于消栓通络软胶囊中丹参素的测定.
中草药杂志相关文献
  • 正交设计优选卷柏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优选卷柏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总黄酮和阿曼托双黄酮.以提取量为考察指标,用正交设计方法 优选佳提取工艺.结果 以总黄酮提取量为考察指标,其优选工艺为A1B2C2D2;以阿曼托双黄酮提取量为考察指标,其优选工艺为A1~3 B1~3 C2D2.综合考察采用A1B2C2D2为佳提取工艺,即药材加10倍量的9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h.结论 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可作为卷柏的提取工艺.

    作者:冯卫生;赵献敏;王彦志;魏悦;郑晓珂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白首乌新苷A抗肿瘤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

    目的 评价自首乌新苷A(CA)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以3种人肿瘤细胞株为模型,用MTT法检测药物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小鼠移植性肉瘤S180 为模型,检测药物对在体肿瘤生长的影响;以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为模型,用Wright's-Giemsa染色观察药物对细胞核形态的影响,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率;以体外培养的大鼠皮层神经元细胞为模型,评价药物对正常细胞的毒性.结果 CA对3种人肿瘤细胞株的生长呈浓度依赖性抑制,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35.68~39.78 mg/L;CA 40、80、160mg/kg对S180内瘤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20.0%、28.0%,48.1%;CA 80 mg/L 处理后,MCF-7细胞的凋亡率显著增高(P<0.01),细胞核出现固缩、断裂;CA 100 mg/L 对体外培养8 d的神经元无毒性.结论 CA有明显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王一奇;刘玉兰;张如松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黄花倒水莲的化学成分

    目的 研究远志科远志属植物黄花倒水莲Polygala fallax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以及重结晶等方法 ,分离纯化黄花倒水莲的化学成分,通过波谱方法 对结构进行解析和鉴定.结果 确定了6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3-O-β-glucopyranosyl senegenic acid(Ⅰ)、远志皂苷(tenuifolinⅡ)、细叶远志皂苷元(presenegenin,Ⅲ)、1,7-二甲氧基-2,3-亚甲二氧基(山)酮(1,7-dimethoxy-2,3-methylenedioxy xanthone,Ⅳ)、芥子酸(sinapinic acid,Ⅴ)、阿魏酸(ferulic acid,Ⅵ).结论 化合物Ⅲ~Ⅵ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发现的远志酸型皂苷,且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黄花倒水莲皂苷A(fallaxsaponin A).

    作者:钟吉强;狄斌;冯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青龙衣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研究青龙衣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普通硅胶柱色谱技术对青龙衣乙醇提取浸膏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核磁共振(NMR)、EI-MS等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青龙衣中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泰国树脂酸(siaresinolic acid,Ⅰ)、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Ⅱ)、胡萝卜苷(daucosterin,Ⅲ),4,5-O-异丙叉基-α四氢萘醌(4,5-O-isopropylidene-α-tetralone,Ⅳ)、4-甲氧基-α-四氢萘醌-5-O-α-葡萄糖苷(4-methoxy-α-tetralonc-5-Oβ-glucopyranoside,Ⅴ)、4-乙氧基-8-羟基-α-四氢萘醌(4-ethoxy-8一hydroxy-α-tetralone,Ⅵ)、2,3-二羟基-1-(4-羟基取代苯基)-1-丙酮[2,3-dihydroxy-1-(4-hydroxy-phenyl)-propan-1-one,Ⅶ]、二氢红花菜豆酸(dihydrophaseic acid,Ⅷ).结论 8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青龙衣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Ⅶ为新化合物,命名为核桃素D(juglanin D).化合物Ⅳ为新的天然产物.

    作者:张建斌;柳军玺;查飞;邸多隆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红豆杉的栽培研究与药用价值

    红豆杉为红豆杉科红豆杉属(Taxus L.)植物,是第四纪冰种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是世界珍稀濒危植物,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其木材细密,色红鲜艳,坚韧耐用,为珍贵的用材树种.特别是红豆杉含有抗癌新药紫杉醇.近年来,使其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主要对红豆杉的生长环境、分布种类、栽培方法和药用价值进行概述,以期为其可持续利用和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贝新法;贝芹;江凤鸣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广藿香挥发油对肠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广藿香挥发油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肠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肢体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肠上皮组织形态、肠黏液分泌量及肠黏膜肥大细胞数目,检测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肠黏膜结构损伤明显,肠黏液分泌量明显减少(P<0.01),肥大细胞数目明显增多(P<0.01),血浆DAO活性降低(P<0.01).广藿香挥发油能显著提高肠黏液分泌量(P<0.01).能显著减少肥大细胞数目(P<0.05、0.01).并能降低血浆DAO 活性(P<0.05、0.01),减轻肠黏膜上皮结构的损伤.结论 广藿香挥发油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肠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机制与增加肠黏液分泌量,减少肠黏膜肥大细胞数目,降低DAO活性并维持正常的肠黏膜上皮结构有关.

    作者:谢肄聪;唐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川芎嗪在小鼠血、脑和肝中的药动学研究

    目的 研究川芎嗪在小鼠体内血、脑、肝中的药动学,比较川芎嗪微乳和水溶液在小鼠体内药动学特征.方法 川芎嗪微乳与其水溶液分别尾iv给药,用HPLC法测定不同时间点小鼠血、脑、肝中的川芎嗪质量浓度,用药动学软件对药时曲线数据进行拟合.结果 微乳组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血浆:tmax 2.50 min、C max 4.79μg/mL、AUC 115.70 min·μg/mL、MRT 20.88 min;脑tmax 5.00 min、C max 7.81 μg/mL 、AUC 259.51 min·μg/mL、MRT 23.09 min;肝 tmax 5.00 min、Cmax 10.66μg/mL、AUC 305.81 min·μg/mL、MRT 21.88 min.水溶液组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血浆:tmax 2.50 min、Cmax 4.42μg/mL,、AUC 72.74 min·μg/mL、MRT 12.54 min;脑tmax 5.00min、Cmax 4.14μg/mL、AUC 130.19 min·μg/mL、MRT 25.90 min;肝tmax 2.50 min、Cmax 6.33 μg/mL、AUC182.51 min·μ/mL,MRT 23.03 min.结论 微乳改变川芎嗪在小鼠血浆,脑、肝中药动学行为,提高了川芎嗪在脑、血、肝.特别是脑中的分布.

    作者:王利胜;郭琦;韩坚;张英丰;陈秀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半仿生酶法提取三七皂苷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酶法及半仿生法从三七中提取皂苷的佳工艺.方法 以提取液中总皂苷得率和干青收率为指标,对乙醇回流法、纤维素酶酶解、果胶酶酶解、α-淀粉酶酶解、复合酶酶解和半仿生-α-淀粉酶酶解提取法进行比较,并对半仿生酶法进行了正交试验优化.结果 该法的佳提取条件为温度70℃,时间2.5 h,料液比为1:10.结论 半仿生-α-淀粉酶酶解提取三七皂苷的方法 经济有效.

    作者:宋宏新;刘静;张彦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HPLC法测定红毛五加中刺五加苷E

    目的 建立红毛五加药材中刺五加苷E的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Hypersil ODS2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3%磷酸二氢钠水溶液梯度洗脱系统(磷酸调节pH值为3.5);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为207 nm.结果 刺五加苷E的线性范围为0.142~1.133μg,平均回收率为101.73%,RSD小于2%.结论 该方法 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为红毛五加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钟世红;卫莹芳;古锐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胆酸-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物相鉴别及体外鼻黏膜渗透评价

    目的 通过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胆酸,对包合物进行物相鉴别,提高胆酸的鼻黏膜渗透性.方法 采用相溶解度法、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核磁共振波谱法(NMR)对包合物进行物相鉴别;采用体外鼻黏膜渗透试验评价羟丙基-β-环糊精对胆酸鼻黏膜渗透性影响.结果 物相鉴别证明包合物形成,相溶解度曲线为AL型,包合常数K=564.30 L/mol;采用羊鼻黏膜进行渗透试验,胆酸-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渗透系数和稳态流量分别为胆酸的1.46、144倍.结论 采用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胆酸,形成了胆酸-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并能提高胆酸鼻黏膜渗透性.

    作者:苏柘僮;杨明;吴品江;许润春;高亚男;杨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进展

    指纹图谱技术是中药质量控制的重要技术和手段.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对指纹图谱用于中药的质量控制方面进行了深人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中药指纹图谱近几年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几点看法.

    作者:邵建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硫磺熏蒸对山药中尿囊素的影响

    目的 探讨硫磺熏蒸对山药中尿囊索的影响.方法 以尿囊素为指标,选择硫磺用量、熏蒸时间、熏蒸次数3个因素,用L9(34)正交试验表,考察不同熏蒸工艺尿囊素的量并与未熏蒸山药进行比较.结果 硫磺用量为100 g/m3.熏蒸1次,熏蒸2 h,尿囊素的量高.结论 不同熏蒸工艺对山药中尿囊素有一定影响,且有随硫磺用量增加、熏蒸时间延长、次数增加而减少的趋势.

    作者:赵海霞;刘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畲药算盘子闪式提取物的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目的 通过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手段鉴定畲药算盘子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闪式提取器对畲药算盘子化学组分进行快速、高效提取,利用气质联用仪分离分析提取物中的挥发性组分,应用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获取粗分离部分中难挥发、高沸点、极性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化学式等信息.结果 通过GC-MS分离鉴定了算盘子挥发性组分中的35个化合物.利用LC/Q-TOF对算盘子硅胶柱色谱分离的部分组分进行分析,获得了6个化合物的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化学式.结论 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是分离分析中药复杂未知成分的强有力工具.通过分析初步确定畲药算盘子闪式提取物的主要成分为有机酸,其次为酚、醛类等物质.

    作者:黄灿;杨天鸣;贺建云;付友珍;赵玉清;鄢连和;雷后兴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藤黄酸对K562细胞hERG钾通道蛋白的调控作用

    目的 探讨藤黄酸对白血病细胞系K562增殖、凋亡、细胞周期的影响.并观察藤黄酸对hERG钾通道蛋白的调控作用.方法 K562细胞以不同浓度藤黄酸(0.125~8.0 μmol/L)处理0~72 h后,MTT法观察藤黄酸对K562细胞生长抑制的情况,Annexin-Ⅴ/PI双标法及透射电镜检测细胞凋亡,PI 单染法检测细胞周期分布,Western blotting、RT-PCR法分别检测藤黄酸对K562细胞内hERG通道的调控作用.结果 藤黄酸能明显抑制K562细胞增殖,具有时间-剂量依赖性,其24 h的IC50 为(2.637±0.208)μmol/L.此外,藤黄酸以浓度依赖性方式诱导K562细胞凋亡,并伴随明显的凋亡细胞形态学改变.而藤黄酸的凋亡诱导效应可能与其诱导K562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有关.hERG钾通道蛋白在人白血病K562细胞中表达量较高,藤黄酸对hERG钾通道蛋白及其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该抑制作用呈明显的量效关系(P<0.01).结论 藤黄酸可通过下调hERG钾通道蛋白的表达发挥较强的抗白血病效应,hERG钾通道有望成为白血病诊治的新靶标.

    作者:崔国惠;舒文秀;吴青;陈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紧张性头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紧张性头痛疗效.方法 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组),中医辨证施治分为气郁化火型、肝肾亏虚型、气血不足型,加西药阿米替林和谷维素治疗.西医组(对照组)阿米替林和谷维素治疗.两组各50例,1个疗程3周,共2个疗程治疗,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8.00%,对照组总有效率72.00%,治疗组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辨证施治分气郁化火型、肝肾亏虚型、气血不足型,配合西医治疗紧张性头痛可以提高疗效.

    作者:李辰佳;张蔷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丹参水提液的纯化工艺研究

    目的 优选丹参水提液纯化工艺.方法 以丹参提取液的浊度、鞣质以及有效成分的量为指标,优选两种絮凝澄清剂的用量和絮凝搅拌速度,筛选出较佳参数;对比研究醇水沉淀、絮凝结合乙醇沉淀、絮凝结合膜过滤3种纯化方法 .结果 使用壳聚糖进行絮凝澄清处理后的丹参水提液上清液浊度低于用ZTC1+1Ⅱ型絮凝剂处理后的浊度,并能够更好地减轻膜污染程度;壳聚糖结合膜过滤法对丹参水提液的有效成分保留率较高,收膏率相对较高,浊度和鞣质含量无显著差异.结论 壳聚糖作为丹参水提液絮凝澄剂效果优于ZTC1+1Ⅱ型絮凝剂,壳聚糖结合膜过滤法纯化丹参水提液的综合评价指标优于其他两种方法 .

    作者:吴大章;刘世琪;吴品江;蒋巧梅;朱宁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冠心丹参制剂药理临床及质量标准研究进展

    冠心丹参制剂具有降低血清磷酸肌酸和乳酸脱氢酶水平,减少心肌组织中丙二醛的生成,保护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等作用,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中药.综述了冠心丹参制剂在治疗心绞痛,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治疗高血压肾病和透析时的心血管并发症等临床应用,以及冠心丹参制剂的质量标准研究现状,为深入研究和综合利用冠心丹参制剂提供参考.

    作者:钱霞;张洁;范玫玫;杨世林;侯莉;何秀菊;游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反相制备色谱法从朱砂根中分离朱砂根皂苷

    目的 研究了C-18制备色谱柱从朱砂根中分离朱砂根皂苷的方法 .方法 用BOCHI制备色谱系统,以甲醇-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监控分离过程.结果 朱砂根皂苷的得率为5.9%,相对纯度95.4%.结论 该法简便,耗时短,效率高,分离效果好,可连续进样制备,该法作为制备朱砂根皂苷对照品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作者:甄铧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云南桃儿七遗传多样性的DALP分析

    目的 进行药用植物桃儿七Sinopodophyllum hexandrum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为桃儿七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分子遗传理论基础.方法 对6个桃儿七居群进行DALP分析,利用PopGene 1.31软件分析遗传多样性相关数据,UPGMA方法 聚类,结合Treeview软件生成树状图.结果 筛选5对引物组合,扩增共产生150条DNA片段,其中104条谱带具有遗传多态性,占69.33%,平均每组引物扩增所得多态条带为20.8,6个居群平均多态百分率为14.22%.6居群总的观察等位基因数Na为1.693 3,平均1.142 2;总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417 1,平均1.083 8;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44 3, 平均0.048 8;总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0.364 3,平均0.073 0;居群总的基因多样性Ht为0.244 3,居群内基因多样性Hs为0.048 7.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800 5,即遗传变异有80.05%发生在居群间,19.95%发生在居群内,居群每代迁移数Nm为0.124 6.结论 桃儿七居群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基因流受到阻碍,这与桃儿七的繁育系统和生存环境紧密相关.

    作者:吴刚;虞泓;崔光芬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见血封喉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活性研究

    目的 分离和鉴定见血封喉Antiaristoxicaria根韧皮部中的内生真菌,并检测其抑菌活性.方法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gtureus (MRSA)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作为指示菌,采用杯碟法对内生真菌发酵上清液进行抑菌试验.结果 从见血封喉根的韧皮部中分离出6株内生真菌,经形态鉴定分属于聚端孢霉属(Trichothecium LK.ex Fr.)、枝顶孢霉属(Acremonium LK.ex Fr.)和丝核菌属(Rhizoctonia DC.ex Fr.).其中内生真菌J6的发酵上清液对MRSA有抑菌活性,抑菌圈直径为18 mm.结论 首次对见血封喉内生真菌进行了研究,内生真菌J6对MRSA有明显的抑菌活性,其抑菌活性成分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戴文君;张秀环;黄贵修;戴好富;梅文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中草药杂志

中草药杂志

主管:中国药学会

主办: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