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马雌酮、米索前列醇联合应用于老年绝经妇女取环的疗效分析

万萍

关键词:妊马雌酮, 米索前列醇, 老年绝经妇女取环, 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妊马雌酮、米索前列醇联合应用于老年绝经妇女取环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间于该中心接受取环的老年绝经妇女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4例.观察组患者取环术前给予妊马雌酮、米索前列醇联合应用,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取环.结果 观察组患者宫颈软化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37%(P<0.05).观察组患者取环成功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0%(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6%(P<0.05).结论 妊马雌酮、米索前列醇联合应用于老年绝经妇女取环,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药三联疗法联合系统护理治疗乳腺增生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中医药三联疗法联合系统护理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42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71例)和对照组(7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自拟消癖饮口服治疗,干预组采用中药内服、外敷及理疗等三联疗法,同时结合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乳房肿块直径及疼痛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8.7%,显著高于对照组71.8%(χ2=3.93,P<0.05);治疗后,两组乳房肿块直径、乳痛程度均明显改善(P<0.05),且干预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 中医药三联疗法联合系统护理治疗乳腺增生可有效缩短治疗周期,消除乳房肿块,缓解乳房疼痛.

    作者:李洁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孕妇负性心理及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探讨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行剖宫产孕妇负性心理及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0年3月-2012年7月期间来该院妇产科行剖宫产手术的2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围手术期内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系统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负性心理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 经不同的护理干预后,两组负性心理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发生率为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P<0.05).结论 针对性的系统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行剖宫产手术产妇的负性心理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卫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某院呼吸内科222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调查该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促进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对该院2012年1-3月222例使用抗菌药物住院患者的病原学监测和抗菌药物的使用种类、用药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联合用药等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7%(222/228),使用的抗菌药物涉及7类20种.联合用药率为80%(180/222).病原学送检率92%(204/222),阳性率16%(33/222).DDDs排序前3位的抗菌药物分别是左氧氟沙星、异帕米星、头孢替安.结论 该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作者:李明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探讨甲状腺自身抗体和促甲状腺素预测流产的价值

    目的 追踪研究妊娠妇女甲状腺自身抗体和促甲状腺素水平变化,探讨其对预测流产的价值.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09年12月在该院产科门诊就诊,年龄24~36岁,无其他危险因素的250例单胎妊娠妇女,于妊娠20周内检测甲状腺自身抗体和促甲状腺素.结果 250例单胎妊娠妇女中,50例流产,200例持续妊娠,其中单纯自身抗体阳性32例,流产率56.2%,单纯TSH≥2.5 mIU·L-14例,流产率为25%,TSH≥2.5 mIU·L-1伴自身抗体阳性10例,流产率100%,TSH﹤2.5 mIU·L-1 伴自身抗体阴性194例,流产率为10.8%.结论 甲状腺自身抗体和促甲状腺素是预测流产的重要指标,且甲状腺自身抗体预测流产价值更大.

    作者:陈晓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使用MED-LOGICS-7030刀片与NIDEK130标准刀片制作LASIK角膜瓣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atomileusis,LASIK)手术中,在NIDEK-MK 2000型微型角膜刀上使用美国MED-LOGICS公司ML7030CLBTM(-30)刀片制作超薄型角膜瓣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预测性.方法 将263例LASIK手术的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使用ML7030CLBTM刀片以及NIDEK130标准刀片制作角膜瓣,术中使用A超角膜测厚仪,在制作角膜瓣前后进行角膜厚度测量并记录、推算角膜瓣厚度,将所得数据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L7030CLBTM刀片组平均角膜瓣厚度为(104.84±10.15)μm,130刀片组角膜瓣平均厚度(127.4±11.05)μm,两组间角膜瓣厚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ML7030CLBTM刀片第1次切削与第2次切削制作角膜瓣厚度基本相当(P>0.05);NIDEK 130标准刀片第1次切削与第2次切削所制作角膜瓣厚度存在差异(P<0.05).结论 在NIDEK-MK 2000型微型角膜刀系统上使用ML7030CLBTM刀片,可以制作出更薄的角膜瓣,具有良好的可预测性和稳定性.

    作者:陈文辉;高昭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氨磺必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的研究

    目的 了解氨磺必利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氨磺必利组和利培酮组,前者根据患者的优势症状按不同的剂量和方法服用氨磺必利,后者服用利培酮,起始剂量1~2 mg·d-1,逐渐增加剂量至治疗量.两组观察周期均为8周.疗效依据治疗8周末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减分率判定,生活质量评价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定.结果 治疗8周末,氨磺必利组有效率82.5%,利培酮组有效率77.5%,两组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98,P>0.05).治疗2周后,氨磺必利组阴性症状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评分有统计学差异(t=2.20,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氨磺必利的疗效与利培酮相似,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阴性症状的疗效好于利培酮,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英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253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该院行CABG和OPCAB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0年1月-2012年10月该院心脏外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53例,其中156例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组),其余97例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组).两组患者术后均按常规处理.结果 OPCAB组在术后拔管时间,ICU滞留时间以及死亡率上较CABG组都显示出优越性(P<0.05),但是在并发症的发生率上,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与CABG组比较,OPCAB组的患者术后早期恢复的更快,死亡率也更低.

    作者:龚倩;葛建军;葛圣林;林敏;周汝元;张琼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PBL教学方法在泌尿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的特点,结合目前泌尿外科临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PBL教学模式在泌尿外科临床教学中的作用.该文通过对外科学-泌尿外科章节分别采用以问题为基础(PBL)和以授课为基础(Lecture-based learning,LBL)的教学方法,比较PBL和传统LBL教学效果的差异.教学实践结果提示P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优于LBL,其主要表现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兴趣、临床分析能力、知识理解力和记忆力,以及活跃课题气氛等方面.

    作者:张贤生;高晶晶;杨佳佳;汤冬冬;史凯;郝宗耀;周骏;梁朝朝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成人肠套叠22例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成人肠套叠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3月-2012年12月来该科收治的22例成人肠套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患者中术前明确诊断为肠套叠的14例,误诊为肠梗阻、阑尾炎、结肠癌或回盲部肿瘤等共6例,不能明确诊断的2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除1例患者外术后切口感染,余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随访3个月~3年,无复发患者.结论 成人肠套叠多由器质性病变引起,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较高,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手术是根本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昌立;陆玉长;蔡鲍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西拉普利联合参麦注射液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分析西拉普利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2例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0例给予西拉普利治疗,B组42例给予西拉普利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心功能改变.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B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小于A组(P<0.05);B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搏量(CO)、心脏指数(CI)均高于A组(P<0.05).结论 西拉普利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CHF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杨培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2010-2012年某院年门急诊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门急诊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0-2012年门急诊麻醉药品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药物利用指数(DUI)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门急诊的麻醉药品共13种,剂型有片剂、注射液和贴剂,总体使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门急诊麻醉药品品种规格相对较齐全,使用量变化趋势和该院的实际院情相吻合,对麻醉药品的使用管理基本符合WHO癌症疼痛三阶梯治疗方案的要求.

    作者:许岭;吕灵云;李皓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早期血液灌流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恢复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早期血液灌流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恢复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在2004年1月-2005年1月以及2011年1月-2012年1月采用血液灌流(HP组,n=40)或非血液灌流(非HP组,n=40)治疗8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患者的中毒农药种类和治疗前的血清胆碱酯酶活力值都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HP的长托宁用量、氯磷定用量,机械通气时间,昏迷时间,住院时间、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都优于非HP组.结论 早期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促进患者的胆碱酯酶活力极早恢复,有效提高救治成功率.

    作者:许振琦;黄强;龚海林;陈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MMP-9、TIMP-1及E-cad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阳性表达,以及上皮型钙黏附蛋白(E-cad)的异常表达与肺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1例肺腺癌标本中MMP-9、TIMP-1及E-cad的表达水平.结果 31例肺癌组织中,MMP-9和TIMP-1的阳性表达率及E-cad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70.9% 、54.8%和67.7%.MMP-9和TIMP-1的高表达及E-cad的异常表达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下有差异(P<0.01,P<0.05,P<0.05).不同病理学分级之间E-cad的异常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MP-9、TIMP-1的阳性表达率在肺腺癌不同分级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MMP-9、TIMP-1及E-cad的异常表达与肺腺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可能用于肺腺癌的临床预后的诊断.

    作者:李艳;高习文;颜志军;黄绍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比伐卢定在高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探讨高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应用比伐卢定抗凝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拟行PCI的年龄≥80岁ACS患者155例,随机分为比伐卢定组(78例)及普通肝素组(77例).比较两组PCI术后24 h、30 d的主要心脑不良事件(MACCE)及出血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PCI术后24 h、30 d的MACCE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伐卢定组患者术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肝素组(P<0.001).结论 与普通肝素相比,比伐卢定在老年ACS接受PCI治疗的人群中,明显减少出血事件,且未增加MACCE发生率.

    作者:罗新林;刘强;王丽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三种方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比较

    目的 比较阳离子交换层析法、胶乳增强法及酶法三种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方法.方法 对阳离子交换层析法、胶乳增强法及酶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精密度、相关性进行比较.结果 阳离子交换层析法、胶乳增强法及酶法的低值批内CV值分别为2.26%、3.35%和3.84%,高值批内CV分别为1.57%、2.38%和2.88%;低值批间CV分别为3.06%、3.78%和7.99%,高值批间CV分别为2.06%、2.91%和4.72 %.以阳离子交换层析法作为对比方法,乳胶增强法与酶法线性方程式分别为Y=1.060 1X+0.069 4,r=0.998;Y=1.021 4X-0.108 5,r=0.989.结论 三种方法具有较好的可比性,但胶乳增强法更简便、价廉,值得广大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金强;胡恩赑;杨晓双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骨科创面中应用与护理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应用于皮肤坏死、开放性骨折、毁损伤、皮肤撕脱伤、压疮等骨科创面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6月该院骨科创面患者131例,其中应用VSD护理(观察组)71例与传统创面换药护理(对照组)60例,比较两组愈合时间、换药次数、瘢痕形成、疼痛程度等指标,观察其临床治疗与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缩短、换药次数均较对照组减少(P<0.01);创面瘢痕形成、疼痛均较对照组明显减轻,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愈后良好疗效满意.结论 及时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情况,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提高疗效、促进创面愈合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伦兰;甘玉云;汪亚兵;张凡;祁金梅;丁晓云;刘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一日留置针与钢针在静脉化疗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 通过对比输液室静脉化疗患者中应用一日留置针与钢针的情况,观察比较静脉炎和化疗药物渗漏的发生率,寻找合理的穿刺工具,以减轻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120例肿瘤患者分成2组,57例使用一日静脉留置针输液作为观察组,63例使用头皮针输液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化疗药物渗漏和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化疗药物渗漏和静脉炎的发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输液室使用一日静脉留置针输液可有效预防化疗药物渗漏和静脉炎的发生,提高护理的安全性.

    作者:张小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金花消痤丸中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及大黄素甲醚的含量

    目的 建立金花消痤丸中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含量测定法.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含量:Agilent Eclipse XDB-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0.1%磷酸-甲醇(24:7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结果 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分离完全,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6%、95.7%、97.4%、95.1%.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作者:汪艳;项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P16与Ki67的表达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学诊断与分级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考察P16与Ki67的表达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组织学诊断与分级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针对86例患有宫颈糜烂的育龄期妇女行宫颈组织活检、HE染色常规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P16与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 HE染色分析:未见上皮内细胞病变及恶性病变的宫颈组织(NILM)18例(阴性对照组);低级别上皮内瘤变(CINⅠ级)25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CINⅡ级、CINⅡ~Ⅲ级和CINⅢ级)43例;P16与Ki67免疫组化分析:P16与Ki67在高级别CIN宫颈损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低级别CIN及NILM损伤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16与Ki67双阳性标记对于辅助诊断CIN 病理分级有益,其可以作为鉴别宫颈癌前病变、指导临床手术治疗及评估预后的生物标识物.

    作者:徐本群;马娟;周琼;路圣林;王娟;汪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现行药物、保健食品和化妆品Ames试验方法的比较分析

    Ames试验广泛应用于药物、食品、化妆品及医疗器械的遗传毒性研究,是应用广泛的检测基因突变的体外试验.药物、保健食品和化妆品Ames试验方法有一定的差异,该文就药物、保健食品和化妆品Ames试验方法的主要异同点作一比较分析.

    作者:许雷鸣;胡燕平;武谷;宋捷;顾倩;廖翔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