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贤春;方朝晖;姚先梅;高家荣;汪永忠;吴健;金立伟;张恒;夏伦祝
目的 用HPLC-ELSD法测定益心调脉合剂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Lichrospher 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水(32:68)为流动相,漂移管温度为60℃,流速1.0 mL·min-1.结果 黄芪甲苷在0.050 3~1.006 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为lgA=1.609 4 lgC+6.218 0 (r=0.999 6);加样回收率为99.1%,RSD%为1.2%.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益心调脉合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倪艳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成人肠套叠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3月-2012年12月来该科收治的22例成人肠套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患者中术前明确诊断为肠套叠的14例,误诊为肠梗阻、阑尾炎、结肠癌或回盲部肿瘤等共6例,不能明确诊断的2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除1例患者外术后切口感染,余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随访3个月~3年,无复发患者.结论 成人肠套叠多由器质性病变引起,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较高,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手术是根本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昌立;陆玉长;蔡鲍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追踪研究妊娠妇女甲状腺自身抗体和促甲状腺素水平变化,探讨其对预测流产的价值.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09年12月在该院产科门诊就诊,年龄24~36岁,无其他危险因素的250例单胎妊娠妇女,于妊娠20周内检测甲状腺自身抗体和促甲状腺素.结果 250例单胎妊娠妇女中,50例流产,200例持续妊娠,其中单纯自身抗体阳性32例,流产率56.2%,单纯TSH≥2.5 mIU·L-14例,流产率为25%,TSH≥2.5 mIU·L-1伴自身抗体阳性10例,流产率100%,TSH﹤2.5 mIU·L-1 伴自身抗体阴性194例,流产率为10.8%.结论 甲状腺自身抗体和促甲状腺素是预测流产的重要指标,且甲状腺自身抗体预测流产价值更大.
作者:陈晓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遗传性血色病(Hereditary Hemochromatosis,HH)是一种我国少见的遗传性铁过载性疾病.血色病的基因包括HFE、TfR2、HJV、FPN及HAMP.虽然存在不同的基因位点突变,但血色病具有相似的病理生理--大量铁沉积在肝、心、胰腺等实质脏器细胞,造成组织纤维化和结构改变,终导致器官功能障碍和衰竭.该文就新的血色病遗传机制进行综述,以提高医务人员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董松武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以壳聚糖、十八醇和羟丙甲基纤维素等辅料制备达沙替尼胃滞留剂,并对其体外释放性能进行考察.方法 利用正交实验、干法压片法,以漂浮性和释放度为指标进行处方筛选.结果 得到的优处方比例为羟丙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预胶化淀粉∶十八醇∶达沙替尼=650:120:120:105:100.结论 制备的达沙替尼胃滞留剂具有缓释、起漂时间快、稳定性好的特点.
作者:田秋容;黄燕红;余安银;陈培柱;周剑;姚日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作为一种非介入性的诊断方法,胃癌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在胃癌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逐渐有更多新的血清标志物被发现并应用于临床.该文从血清标志物的概念入手,介绍临床上常用的与胃癌相关的血清标志物以及一些有代表性的新型标志物,并就未来血清标志物的发展方向作一展望.
作者:甘建春;白铁成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该院行CABG和OPCAB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0年1月-2012年10月该院心脏外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53例,其中156例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组),其余97例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组).两组患者术后均按常规处理.结果 OPCAB组在术后拔管时间,ICU滞留时间以及死亡率上较CABG组都显示出优越性(P<0.05),但是在并发症的发生率上,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与CABG组比较,OPCAB组的患者术后早期恢复的更快,死亡率也更低.
作者:龚倩;葛建军;葛圣林;林敏;周汝元;张琼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减少胺碘酮在静脉输注过程中所致的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通过将48例使用微电脑输液泵静脉泵入胺碘酮注射液的病例随机分为集束护理组及常规护理组,集束护理组的病人双侧颈外静脉留置BD浅静脉留置针并每隔12 h交替输注胺碘酮,浅静脉留置针的贴膜改为康慧尔透明贴,常规护理组在上肢粗直血管留置BD浅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注,浅静脉的贴膜为3 M的透明敷贴.结果 通过集束护理策略明显减少了胺碘酮在浅静脉输注过程中的静脉炎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集束化护理措施方便、易行、安全可以广泛用于临床输注胺碘酮,减少输注胺碘酮的并发症.
作者:方淑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氨磺必利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氨磺必利组和利培酮组,前者根据患者的优势症状按不同的剂量和方法服用氨磺必利,后者服用利培酮,起始剂量1~2 mg·d-1,逐渐增加剂量至治疗量.两组观察周期均为8周.疗效依据治疗8周末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减分率判定,生活质量评价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定.结果 治疗8周末,氨磺必利组有效率82.5%,利培酮组有效率77.5%,两组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98,P>0.05).治疗2周后,氨磺必利组阴性症状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评分有统计学差异(t=2.20,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氨磺必利的疗效与利培酮相似,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阴性症状的疗效好于利培酮,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英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阳性表达,以及上皮型钙黏附蛋白(E-cad)的异常表达与肺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1例肺腺癌标本中MMP-9、TIMP-1及E-cad的表达水平.结果 31例肺癌组织中,MMP-9和TIMP-1的阳性表达率及E-cad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70.9% 、54.8%和67.7%.MMP-9和TIMP-1的高表达及E-cad的异常表达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下有差异(P<0.01,P<0.05,P<0.05).不同病理学分级之间E-cad的异常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MP-9、TIMP-1的阳性表达率在肺腺癌不同分级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MMP-9、TIMP-1及E-cad的异常表达与肺腺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可能用于肺腺癌的临床预后的诊断.
作者:李艳;高习文;颜志军;黄绍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探讨术后低氧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总结术后低氧血症的有效防治措施.方法 对2006-2012年在该院以及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进修期间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128例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机械通气(FiO2>45%)或面罩加鼻导管供氧(氧流量6 L·min-1)条件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PaO2低于[102-(0.33×年龄)mmHg]者,确诊为低氧血症.结果 128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术后共发生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35例,发生率为27.34%(35/128).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增高.低氧血症大多发生在术后第 1 天.患者为急诊手术、有吸烟史、合并高血压、合并肺部疾病、有急性心肌梗死史及有主动脉阻断与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有显著相关(P<0.05).结论 预防低氧血症的发生和及时纠正低氧血症可提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成功率.
作者:汤俊毅;李文灿;陶选;郭少先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女性生殖系统发育异常的临床特点,对于妊娠的影响及不同的影像学诊断准确率,以提高临床实际工作中对该类疾病的认知及诊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研究该院10年间(2002年9月-2012年9月)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生殖系统发育异常的女性患者.结果 (1)594例患者共表现生殖器官发育异常类型774例次,在594名患者中生殖系统单器官发育异常为441人,占74.24%(441/594),有7人表现出3重器官发育异常,占1.18%(7/594);发育异常类型中子宫发育异常多,占65.50%(507/774),输卵管发育异常、卵巢发育异常、宫颈缺如所占比例小,各为0.13%(1/774);(2)就诊年龄小者为出生后8个月,大者为61岁,平均年龄26岁,中位年龄为34.5岁,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青春期生育期,造成患者就诊较多的原因为腹痛20.03%(119/594),异常妊娠(反复自然流产、胚胎停止发育等)25.93%(154/594),原发不孕12.46%(74/594),原发闭经11.11%(66/594)等原因;(3)594例患者中有53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泌尿系统发育异常,占8.92%(53/594),265位患者既往曾经历原发不孕、自然流产、胚胎停止发育、早产、胎死宫内或异位妊娠等不良孕产事件发生;(4)在现有的辅助检查技术中,超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甚至接近手术确诊率.在该研究中尤其在子宫发育异常中阳性率更是达到88.15%,但由于其显像技术的局限性,对于阴道发育异常,尤其是阴道纵隔、横隔、斜隔等阴道腔内发育异常,总检查阳性率较低,在检查阳性率上不如MRI具备准确性.结论 在女性生殖系统发育异常中,各类子宫发育异常较为常见,其中纵隔子宫的发病率高,生殖系统发育异常对于女性生育及精神心理影响重大,超声筛查法经济简便,可及时发现生殖系统的异常,及时治疗,根据异常类型采取个体化手术方案矫治,减少其对妊娠生理及心理造成的影响.
作者:霍乃晨;银铎;张淑兰;王宁;李威;肖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辅助下治疗直肠癌的手术优点、难度及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直肠癌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腹腔镜组23例,开腹组20例),按照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和开腹手术两种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总数、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期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费用等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ASA评分、合并症、病理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1~24月.两组手术时间及清扫淋巴结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出血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势,腹腔镜技术属于在开腹手术基础上的高难度手术,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和掌握熟练的腹腔镜技术的基础上,腹腔镜是一种很好的治疗直肠癌的先进技术,具有极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陈本鑫;黄诚;余有声;吴德平;李正东;金从稳;潘晓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心律失常之一,可显著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近年来房颤导管消融治疗在房颤治疗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有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及新术式被用于临床.尽管存在着心脏压塞、肺静脉狭窄等并发症,但导管消融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多项研究证实,现已逐渐成为房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该文对房颤导管消融治疗的机制、消融技术、手术方法及并发症综述如下.
作者:沈启明;刘伏元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作为一种全身性疾病,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需要多学科的综合性治疗,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术后辅助化疗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部分NSCLC患者的术后生存期,但大多数肺癌患者的术后生存期并没有根本性的提高.近年来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我们发现非小细胞肺癌可能是一组在遗传学上完全不同的疾病,这导致了细胞学类型、细胞分化程度和病理分期均相同的患者,对同种化疗方案的疗效存在不同甚至相反的结果.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针对NSCLC患者的一些具有疗效预测性的分子标志物,通过这些分子标志物,笔者成功地将相同组织学类型的NSCLC分成不同的亚型,从而实现肺癌的个体化治疗,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张正华;魏大中;徐美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联合不同抗生素序贯治疗幽门螺杆菌(Hp)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将92例Hp感染患者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以雷贝拉唑为主的三联疗法,观察组给予雷贝拉唑联合不同抗生素序贯疗法,观察两组患者Hp根治率、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Hp根治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5%(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84%(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贝拉唑联合不同抗生素序贯治疗Hp感染可提高Hp根治率、降低复发率,且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林;陈亮;詹志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Merkel细胞癌(merkel cell carcinoma,MCC)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的皮肤神经内分泌癌,其发生少见,伴有鳞状细胞分化的病例更少见.本文报道了1例颏部Merkel细胞癌伴鳞状细胞分化的临床诊治过程.
作者:刘丽娜;牛晓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阳离子交换层析法、胶乳增强法及酶法三种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方法.方法 对阳离子交换层析法、胶乳增强法及酶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精密度、相关性进行比较.结果 阳离子交换层析法、胶乳增强法及酶法的低值批内CV值分别为2.26%、3.35%和3.84%,高值批内CV分别为1.57%、2.38%和2.88%;低值批间CV分别为3.06%、3.78%和7.99%,高值批间CV分别为2.06%、2.91%和4.72 %.以阳离子交换层析法作为对比方法,乳胶增强法与酶法线性方程式分别为Y=1.060 1X+0.069 4,r=0.998;Y=1.021 4X-0.108 5,r=0.989.结论 三种方法具有较好的可比性,但胶乳增强法更简便、价廉,值得广大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金强;胡恩赑;杨晓双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嗜铬细胞瘤是肾上腺髓质来源的一种产生儿茶酚胺并引起高血压的少见肿瘤,嗜铬细胞瘤合并妊娠则更加少见,大约50 000个足月妊娠中有1例发生[1].临床上常出现漏诊误诊而延误治疗.现笔者将所经治的1例分娩诱发嗜铬细胞瘤危象的孕妇的诊治体会报道如下,以期能够对临床诊断有所帮助.
作者:张萍;潘天荣;杜益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乳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复习536例乳腺癌的档案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 乳腺癌主要集中在30~59岁的年龄段(占75.3%),约8.6%的患者有乳腺良性疾病史,214例患者淋巴结无癌转移(占46.2%),ER、PR及CEA阳性率分别为57.3%、60.1%及62.4%,CEA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 良性乳腺疾病史可能是乳腺癌的病因之一,有淋巴结转移患者、临床分期Ⅲ~Ⅳ期和肿瘤大于5 cm的患者生存率低,ER及PR阳性患者生存率高.
作者:王红群;李道旺;吴正升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