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磺苄西林钠与4种常用输液的配伍稳定性观察

孔飞飞;韦庆;沈洁;谭兴起;郭良君

关键词:磺苄西林钠, 配伍稳定性, 高效液相色谱法
摘要:目的 考察注射用磺苄西林钠与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5%匍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观察配伍液外观及其pH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中磺苄西林钠的含量.结果 室温8 h内,注射用磺苄西林钠与4种常用输液配伍后的外观性状无明显变化,pH值略有下降,含量有明显的、规律性的下降趋势.结论 室温下,注射用磺苄西林钠可以与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但应速配速用.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瑞舒伐他汀治疗慢性肾脏病晚期颈动脉粥样斑块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瑞舒伐他汀钙对慢性肾病晚期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疗效.方法 选取彩超证实存在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慢性肾脏病4-5期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5 mg·d-1,B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10 mg·d-1,C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10 mg·d-1,三组年龄和性别相匹配.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肝功能(ALT)、肌酸激酶(CK)水平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粥样斑块数目、大小.结果 三组治疗前血脂、hs-CRP水平及颈动脉粥样斑块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TC、TG、LDL-C、hs-CRP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1),其中B组患者血脂及hs-CRP的变化水平较A、C组明显(P<0.01);颈动脉中层厚度治疗后低于治疗前,但仅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斑块数目无明显改变,B组斑块治疗后较治疗前缩小,A、C组无明显变化.结论 常规剂量的瑞舒伐他汀钙可通过调脂、抑制炎症反应等可能机制逆转慢性肾脏病晚期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印荻;章旭;曹娟;王国华;李海涛;周长菊;赵彩霞;丁浩;许琴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带结膜瓣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带结膜瓣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研究该院自2006年4月~2009年9月91例(102眼)翼状胬肉患者,依照采取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A组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34眼(均为原发);B组带结膜瓣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68眼(57例共68眼,双眼11例,65眼原发,3眼复发).所有患者术后随访为3-12月.术后观察结膜角膜修复情况、手术后并发症及胬肉复发情况.评价其疗效.统计学分析两组手术方法的效果差异.结果 两组手术方法的术后复发率比较: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组4眼复发,复发率为11.76%;带结膜瓣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术组无复发,复发率为0.两组均没有严重威胁到手术患者的视功能的并发症.结论 两组手术方法的结果比较表明,带结膜瓣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组较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组复发率低.

    作者:程红;张大传;王芳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我院2010年临床使用药品动态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2010年临床药品使用动态监测结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该院2010年每月销售金额前20位的药品记录,对药品种类、出现频次等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药品涉及9大类62个品种,抗微生物药物累计出现频次高(123次);其次是中药制剂(45次);每月用药排名前2位药品销售金额波动幅度平稳.结论 医院开展药品使用动态监测工作,显示出药品销售金额监测效益,但存在抗菌药物过度使用现象.

    作者:张洁璟;张延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紧密连接蛋白与血脑屏障

    血脑屏障足机体内重要的器官防御结构之一,紧密连接蛋白是血腑屏障重要的组成部分.血脑屏障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多与其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变化有关.该文主要对影响血脑屏障结构和功能的各种紧密连接蛋白进行综述,为研究药物影响血脑屏障结构功能改,变的机制及新药筛选提供借鉴.

    作者:廖华宁;汪宁;王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胃癌组织中HER-2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目的 探讨HER-2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学法检测478例胃腺癌组织及49例癌旁组织中HER-2、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HER-2阳性表达率为10.9%(52/478),癌旁组织未见HER-2阳性表达,HER-2阳性表达与肿瘤部位、Lauren分型及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VEGF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3.2%(302/478)和26.5%(13/49)(P<0.01),VEGF表达与胃癌组织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静脉侵犯显著相关(P<0.05);MVD在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间有显著性差异[(51.44 4±19.24)vs(34.28 4±14.74),P<0.01)],MVD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静脉侵犯显著相关(P<0.01).胃癌组织中HER-2表达与VEGF、MVD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VEGF表达与MVD呈显著止相关(P<0.01).结论 HER-2表达可能与胃癌血管生成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吴丹;孙国平;彭光辉;马泰;仲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子强肾胶囊中的淫羊藿苷含量

    目的 改进测定三子强肾胶囊中的淫羊藿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 (4.6 mm×250 mm,5μm),以甲醇-水(55:4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70 nm.结果 淫羊藿苷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10.064~100.64 mg·L-1(r2=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3%,RSD为1.61%(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适合三子强肾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周忆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血管畸形的分类和治疗进展

    血管畸形是一种良性的先天性的血管病变,人群发病率约为1.5%.其命名和分类曾一度比较混乱,临床表现各异,治疗方法多样,但治疗后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复发率.目前对血管畸形的研究逐步深入,该文将从血管畸形的命名和分类、病理生理学特点及治疗进展对其进行综述.

    作者:叶琨;朱化刚;余康敏;查斌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酚酞片中荧光母素的HPLC法限量检查

    目的 建立酚酞片中荧光母素限量检查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甲醇-0.05%磷酸溶液(70:30)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84 nm.结果 荧光母素在0.2144-5.36 m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同收率为98.30%,RSD=1.32%(n=5).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能更好地控制酚酞片质量.

    作者:孙银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对教学医院急诊医学教学独特性的思考

    本着探索如何从急诊医学学科独特性出发,搞好教学医院急诊医学临床教学工作的目的,该研究采用病例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对实习医师、轮转住院医师和培训全科医师以及进修医师使用不同的教程,通过实践发现,分层教学对不同需求的医师或医学生均取得了明显效果.研究结果证实,教学医院急诊医学教学独特性的积极思考与实践,有助于满足不同层面的需求,有利于全面提高卫生人才的急救理论和技能水平.

    作者:张泓;俞凤;王楠;方芳;陈珊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前根损伤60例诊疗分析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前根损伤的诊疗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该院2005年6~2010年1月术中证实明确诊断为半月板前根损伤共60例患者,其中半月板前根退变、破裂40例、囊肿形成8例及合并髁间棘骨折而出现前根移位、撕脱12例,通过运用刨削,消融,局部新鲜化,缝合,固定进行关节镜手术治疗,术前术后采用Lysholm评分标准评定膝关节功能,术后指导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13个月(6-24个月),复查膝关节伸直无受限,膝关节伸直无疼痛表现,麦氏征阴性,关节间隙无压痛,X线复查骨折愈合良好,钢丝无断裂,关节无弹响及绞锁,其中一例患者因关节功能锻炼不到位致关节伸直受限,另一例术后下地负重过早关节仍有肿痛.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60例前根损伤患者术前为41(34-48)分,术后末次随访为90(85-96)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应用关节镜技术治疗半月板前根不同类型的损伤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程度的保留了半月板完整性.

    作者:王结才;徐斌;徐洪港;王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磁性附着体全口覆盖义齿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分析磁性附着体在全口覆盖义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Magfif EX 600磁性附着体对15例全口覆盖义齿修复.粘固磁体前后进行固位力和咀嚼效率测试.并对义齿的固位、基牙健康状况,进行10-20个月的跟踪随访.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粘固磁体后,全口覆盖义齿的固位力和咀嚼效率显著提高(P<0.01).12例修复效果满意,2例效果良好,1例效果改善.结论 应用磁性附着体全口覆盖义齿可以显著提高义齿的固位力和咀嚼效率.

    作者:李玫;黄聪;邱荣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普米克、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与分析普米克、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三联氧驱雾化对小儿喘息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60例喘息性疾病患儿且将其分为两组,即普米克、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三联氧驱雾化治疗组(观察组)和传统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同时给予两组患儿相应雾化治疗,且对其雾化效果、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及患儿生活质量等进行观察与相关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且在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和患儿生活质量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普米克、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三联氧驱雾化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效果显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粟顺概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含银抗菌敷料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中的疗效观察

    糖尿病足对人类危害巨大,寻求佳治疗方式,改进换药方法具有重大的意义.我科自2008年开始引进慷舒灵含银抗菌敷料用于糖尿病足溃疡伤口的换药,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治45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均符合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及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1].

    作者:朱冬梅;苏明海;王丽平;陈盈盈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术前后血浆脑钠肽及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变化

    目的 观察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导管消融术前后血浆脑钠肽(BNP)及血管紧张素Ⅱ水平(Ang Ⅱ)的变化.方法 随机选取48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测定其血浆BNP及Ang Ⅱ水平,测定48例持续性房颤且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导管消融术前及术后120 d的血浆BNP和AngⅡ水平.结果 导管消融后4个月,8例(17%)患者复发房颤.消融术前,房颤组的血浆BNP及AngⅡ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消融后4个月房颤组血浆BNP及AngⅡ水平与术前比较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前血浆BNP及AngⅡ升高,消融术后均下降.

    作者:吴春风;廖德祥;胡柯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洁净区消毒效果验证

    目的 分析多种消毒剂不同使用量在洁净区消毒使用过程中的消毒效果情况.方法 通过验证的方法来判断消毒剂是否适用于洁净区的消毒用途.判断不同剂量的?肖毒剂的消毒时效.结果 所选消毒剂符合洁净区消毒要求.验证数据可作为制定标准操作规程的依据.结论 验证中选用的消毒剂适合该公司洁净区的消毒使用.

    作者:陈俊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液体复苏监护进展

    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ereatitis,SAP)发病早期大量炎症因子释放,全身毛细血管渗漏,液体转移到第三间隙等原因导致全身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甚至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发病早期积极、有效的液体复苏可改善伞身组织细胞灌注,从而避免全身多脏器功能不全及胰腺继发感染等并发症.该文就SAP发病早期液体复苏的认识及监护等方面进展加以综述.

    作者:李桃姿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肾嗜酸细胞腺瘤的诊断与治疗(附1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肾嗜酸细胞腺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报道11例确诊病例及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肾嗜酸细胞腺瘤的诊疗经验.结果 6例行肾部分切除术,5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病理结果均为肾嗜酸细胞腺瘤,其中3例合并肾透明细胞癌.随访时间1-10年,肿瘤无转移或复发.结论 肾嗜酸细胞腺瘤是一种肾脏的良性倾向肿瘤,术前诊断较困难.治疗首选保留肾单位手术,但因其易合并肾恶性肿瘤,术后应密切随访.

    作者:孙建华;张贤生;郝宗耀;周骏;樊松;梁朝朝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HIV/AIDS感染型的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药物治疗研究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ms,CMV)视网膜炎是AIDS患者中普遍的视觉损伤,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所有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感染CMV病毒,尤其是新生儿、器官移植者和免疫功能缺损者如HIV/AIDS患者等.感染CMV初期,一般呈无症状或隐性感染,一旦免疫功能缺损时将导致发生严重疾病如视网膜脱落、失明等.目前CMV视网膜炎的治疗药物有更昔洛韦,膦甲酸,西多福韦,缬更昔洛韦,更昔洛韦埋植剂,其中更昔洛韦埋植剂、口服缬更昔洛韦已经广泛用于治疗CMV视网膜炎.

    作者:余小红;李晓祥;李德刚;李庆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胃癌组织中Her-2/neu、MMP-2和Lepti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Her-2/neu、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瘦素(Lept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Her-2/neu、MMP-2和Leptin的表达水平.结果 胃癌组织中Her-2/neu、MMP-2和Lept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62.5%和70.0%.Her-2/neu在癌旁组织中无表达,MMP-2和Leptin在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5%、3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neu、MMP-2和Leptin的阳性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和肿瘤分化程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项指标之间的表达呈正相关(r=0.338,r=0.429,r=0.451,P<0.05).结论 Her-2/neu、MMP-2和Leptin在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对指导胃癌靶向治疗有意义.

    作者:葛尔树;刘弋;姜友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头孢地尼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验证

    目的 建立头孢地尼胶囊微生物限度的检查方法.方法 采用平皿法、稀释法、薄膜过滤法及方法联用对样品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通过比较加入已知阳性对照菌的回收率来确定适宜的检验方法.结果 根据回收率实验得出,采用离心薄膜过滤法(500 r·min-1,5 min,100 ml/次,500 ml+1 ml青霉素酶/膜冲洗)进行细菌数测定,采用平皿法进行霉菌和酵母菌数测定,采用联合法[离心薄膜过滤法(500 r·min-1,5 min,100 ml/次,500 ml+5 ml青霉素酶/膜冲洗)+培养基稀释法200 ml/瓶]进行控制菌的检查.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头孢地尼胶囊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作者:张丹;卫延明;杨静;赵生奇;杜晶;李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