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癌组织中HER-2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吴丹;孙国平;彭光辉;马泰;仲飞

关键词:胃肿瘤, HER-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免疫组织化学
摘要:目的 探讨HER-2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学法检测478例胃腺癌组织及49例癌旁组织中HER-2、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HER-2阳性表达率为10.9%(52/478),癌旁组织未见HER-2阳性表达,HER-2阳性表达与肿瘤部位、Lauren分型及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VEGF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3.2%(302/478)和26.5%(13/49)(P<0.01),VEGF表达与胃癌组织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静脉侵犯显著相关(P<0.05);MVD在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间有显著性差异[(51.44 4±19.24)vs(34.28 4±14.74),P<0.01)],MVD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静脉侵犯显著相关(P<0.01).胃癌组织中HER-2表达与VEGF、MVD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VEGF表达与MVD呈显著止相关(P<0.01).结论 HER-2表达可能与胃癌血管生成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术前后血浆脑钠肽及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变化

    目的 观察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导管消融术前后血浆脑钠肽(BNP)及血管紧张素Ⅱ水平(Ang Ⅱ)的变化.方法 随机选取48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测定其血浆BNP及Ang Ⅱ水平,测定48例持续性房颤且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导管消融术前及术后120 d的血浆BNP和AngⅡ水平.结果 导管消融后4个月,8例(17%)患者复发房颤.消融术前,房颤组的血浆BNP及AngⅡ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消融后4个月房颤组血浆BNP及AngⅡ水平与术前比较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前血浆BNP及AngⅡ升高,消融术后均下降.

    作者:吴春风;廖德祥;胡柯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头孢地尼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验证

    目的 建立头孢地尼胶囊微生物限度的检查方法.方法 采用平皿法、稀释法、薄膜过滤法及方法联用对样品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通过比较加入已知阳性对照菌的回收率来确定适宜的检验方法.结果 根据回收率实验得出,采用离心薄膜过滤法(500 r·min-1,5 min,100 ml/次,500 ml+1 ml青霉素酶/膜冲洗)进行细菌数测定,采用平皿法进行霉菌和酵母菌数测定,采用联合法[离心薄膜过滤法(500 r·min-1,5 min,100 ml/次,500 ml+5 ml青霉素酶/膜冲洗)+培养基稀释法200 ml/瓶]进行控制菌的检查.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头孢地尼胶囊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作者:张丹;卫延明;杨静;赵生奇;杜晶;李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RNAi技术应用新进展

    RNA干扰(RNAi)是由小分子双链RNA引发的转录后基因沉默现象.作为一种具有革命性的基因转录后调控新技术,正在被广泛应用于功能基因组研究的多种领域.它不仅是基因功能研究的有力工具,而且为特异性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应用前景,因而RNAi技术正日益成为后基因组时代基因功能和调控分析的有力工具.

    作者:崔照琼;张彦;李艳琼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血管畸形的分类和治疗进展

    血管畸形是一种良性的先天性的血管病变,人群发病率约为1.5%.其命名和分类曾一度比较混乱,临床表现各异,治疗方法多样,但治疗后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复发率.目前对血管畸形的研究逐步深入,该文将从血管畸形的命名和分类、病理生理学特点及治疗进展对其进行综述.

    作者:叶琨;朱化刚;余康敏;查斌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卡泊三醇中甲酸残留量

    目的 建立卡泊三醇中甲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使用气相色谱仪,采用DB-624毛细管色谱柱(6%氰丙基苯聚硅氧烷-94%二甲基聚硅氧烷),0.53 mm×30 m,液膜厚度为3.0 μm;柱温40℃,保持5 min,以10℃·min-1的速度升温至150℃;保持10 min.顶空进样,顶空瓶平衡温度:70℃,平衡时间:30 min,进样量为1 ml.以氮气为载气,流速为3 ml·min-1;FID检测器.结果 甲酸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平均回收率为100.1%;检出限为1.19 mg·L-1.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结果 准确,适合于卡泊三醇中甲酸残留量的测定.

    作者:吴小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海洛因依赖者营养不良评价的研究

    目的 海洛因依赖者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功能障碍,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引起营养不良,该文调查海洛因依赖者的消化道症状,并对营养状况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精神活性物质滥用者基本情况调查表、MNA营养评价表对60名海洛因依赖者进行问卷调查和营养评价,同时采用问卷形式调查海洛因依赖者的消化道症状.结果 60名海洛因依赖者中烫吸23例,肌肉注射10例,静脉注射27例,吸食时间为12~158月.在海洛因依赖者消化道症状中,便秘53例(88.3%),呕吐50例(83.3%),腹泻38例(63.3%),腹胀15例(25%),腹痛20例(33.3%).在海洛因依赖者营养状况评价中,出现营养不良者40例(66.7%),存在营养不良风险者19例(31.7%),营养良好者1例(1.6%).结论 海洛因依赖者具有不同的消化道症状表现,大部分存在营养不良和营养不良风险.

    作者:于传华;梅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肾嗜酸细胞腺瘤的诊断与治疗(附1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肾嗜酸细胞腺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报道11例确诊病例及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肾嗜酸细胞腺瘤的诊疗经验.结果 6例行肾部分切除术,5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病理结果均为肾嗜酸细胞腺瘤,其中3例合并肾透明细胞癌.随访时间1-10年,肿瘤无转移或复发.结论 肾嗜酸细胞腺瘤是一种肾脏的良性倾向肿瘤,术前诊断较困难.治疗首选保留肾单位手术,但因其易合并肾恶性肿瘤,术后应密切随访.

    作者:孙建华;张贤生;郝宗耀;周骏;樊松;梁朝朝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61例高位颈段椎管内肿瘤切除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高位颈段椎管内肿瘤患者手术后的护理措施.特别是术后早期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法 61例高颈段椎管内肿瘤,均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在显微镜下行肿瘤切除术.术后为患者安置恰当的体位,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和肢体活动情况,加强四肢功能训练,训练膀胱及排便功能等.结果 59例患者均无因体位安置不当、头颈活动不规范,而导致呼吸功能障碍.所有患者术后恢复顺利,临床治疗效果满意,未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 高位颈段椎管内肿瘤患者术后,对护理水平要求较高.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能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功能恢复,有助于患者顺利度过围术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江丕菊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20例骶管囊肿类型分析及发生机制的探讨

    目的 骶管囊肿20例的类型分析及发生机制.方法 20例骶管囊肿病人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并注入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行囊肿造影;并在穿刺成功后、注入非离子型造影剂前、后三个不同时间点各抽取囊肿液2-5 ml进行实验室检查.结果 20例患者造影后显示12例囊肿与蛛网膜下腔相通,8例不相通;相通与不相通组比较氯离子、蛋白质含量有差异,不同时间点之间氯离子含量有差异.结论 骶管囊肿可能分为囊肿与蛛网膜下腔相通型及不相通型两大类.

    作者:宋阳;陈家骅;赵丽;朱本藩;赵家贵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对教学医院急诊医学教学独特性的思考

    本着探索如何从急诊医学学科独特性出发,搞好教学医院急诊医学临床教学工作的目的,该研究采用病例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对实习医师、轮转住院医师和培训全科医师以及进修医师使用不同的教程,通过实践发现,分层教学对不同需求的医师或医学生均取得了明显效果.研究结果证实,教学医院急诊医学教学独特性的积极思考与实践,有助于满足不同层面的需求,有利于全面提高卫生人才的急救理论和技能水平.

    作者:张泓;俞凤;王楠;方芳;陈珊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含银抗菌敷料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中的疗效观察

    糖尿病足对人类危害巨大,寻求佳治疗方式,改进换药方法具有重大的意义.我科自2008年开始引进慷舒灵含银抗菌敷料用于糖尿病足溃疡伤口的换药,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治45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均符合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及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1].

    作者:朱冬梅;苏明海;王丽平;陈盈盈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前根损伤60例诊疗分析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前根损伤的诊疗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该院2005年6~2010年1月术中证实明确诊断为半月板前根损伤共60例患者,其中半月板前根退变、破裂40例、囊肿形成8例及合并髁间棘骨折而出现前根移位、撕脱12例,通过运用刨削,消融,局部新鲜化,缝合,固定进行关节镜手术治疗,术前术后采用Lysholm评分标准评定膝关节功能,术后指导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13个月(6-24个月),复查膝关节伸直无受限,膝关节伸直无疼痛表现,麦氏征阴性,关节间隙无压痛,X线复查骨折愈合良好,钢丝无断裂,关节无弹响及绞锁,其中一例患者因关节功能锻炼不到位致关节伸直受限,另一例术后下地负重过早关节仍有肿痛.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60例前根损伤患者术前为41(34-48)分,术后末次随访为90(85-96)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应用关节镜技术治疗半月板前根不同类型的损伤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程度的保留了半月板完整性.

    作者:王结才;徐斌;徐洪港;王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卵巢上皮性肿瘤中claudin3、claudin4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claudin3、4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关系.方法 使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卵巢上皮、浆液性及黏液性囊腺瘤、交界性囊腺瘤、原发性卵巢癌、浆液性囊腺癌的远处转移灶及卵巢转移性癌的石蜡包埋组织中claudin3、4蛋白及claudin4-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claudin3、4蛋白及claudin4-mRNA在卵巢癌中表达强于交界性肿瘤,交界性肿瘤强于良性肿瘤,但是交界性浆液性肿瘤和良性肿瘤表达无明显差异;在卵巢癌的转移灶中表达程度类似于原发灶;在转移至卵巢的癌中的表达明显弱于卵巢原发癌.结论 claudin3、4表达增强与原发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密切相关;浆液性囊腺癌可以有良性肿瘤直接恶变,也可以由交界性肿瘤发展而来,但不经历良性-交界性转变过程;黏液性囊腺癌则不仅可以由良性肿瘤直接恶变,也可以经历良性-交界性-恶性发展过程.

    作者:李传应;葛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103例药物性肝损伤分析

    目的 探讨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同顾性分析的方法,对该院2001~2010年103例药物性肝损伤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3例药物件肝损伤患者,男51例,女52例,平均年龄(51.02±17.84)岁,肝细胞型多,76例(73.8%),涉及药物40多种,其中抗肿瘤药居首位占38.83%,抗菌药物占第2位,为20.39%,中药居第3位,占10.68%.结论 引起肝损伤的药物性较多,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该病的重视.

    作者:倪鸿昌;凌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丁香酚吸嗅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改善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丁香酚吸嗅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学习障碍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成4组:VD模型组,丁香酚治疗组,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8只.VD模型组用改良的双侧颈总动脉加扎法造模;丁香酚治疗组大鼠在造模完成后3d予以1%浓度的丁香酚吸嗅;假手术组除不结扎血管外,余下操作步骤同VD模型组,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在术前和术后60d时,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Morris水迷宫实验中,术前各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及穿台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0 d时,VD模型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穿台次数明显减少,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丁香酚治疗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短于VD模型组,穿台次数多于VD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香酚吸嗅可改善V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障碍.

    作者:宋娟;高晓平;李光武;陈和木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影响急诊输液室医疗安全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急诊输液室中医疗安全的因素,提高急诊患者的输液、注射等治疗安全.方法 由护士、医生、药房药剂师、配置中心、后勤工作人员、医务处等共同完成急诊输液室患者的输液安全工作.结果 通过医院各部门参与安全工作,降低了急诊输液室患者的安全隐患,提高了急诊输液室医疗服务质量.结论 急诊输液工作涉及医院多个部门,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做好急诊输液室的医疗安全工作.

    作者:陈美华;魏薇萍;秦海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犬下颌骨骨缺损自我修复能力的电镜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范围颌骨骨缺损区的自我修复能力.方法 在实验犬的下颌骨上形成深5 mm、高(颊舌向)5 mm及宽(近远中向)分别为1、2、3、4、5 mm的骨缺损区(各缺损区间距为6 mm)的标准梯度骨缺损,直接拉拢缝合.术后12周处死动物,取缺损区骨段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水平宽度为1、2、3 mm骨缺损组,骨缺损区域均由较多新生骨充满.4、5 mm骨缺损区基本无新生骨形成,多为结缔软组织成分.结论 3 mm以下的骨缺损区12周时有良好新骨形成,与原有正常骨质相比较为接近,该范围以下的骨缺损可在无外界干预的条件下进行自我修复.

    作者:韩倩;张志宏;刘红红;龚明;鲍军燕;董婧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复方甘草黄酮乳膏的稳定性研究

    目的 考察复方甘草黄酮乳膏的稳定性.方法 分别采用离心试验,耐寒、耐热试验考察复方甘草黄酮乳膏的初步稳定性,采用加速试验、室温留样试验考察其稳定性.结果 该乳膏膏体稳定,其性状、pH值、伸展性及阿魏酸含量等均符合规定.结论 复方甘草黄酮乳膏的性质稳定.

    作者:谢军;刘圣;姚先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不同剂量左氧氟沙星在大鼠胆汁药物浓度分布情况探讨

    目的 在大鼠模型上,研究不同剂量左氧氟沙星在大鼠胆汁药物浓度分布的情况,并初步探讨左氧氟沙星用于胆道感染的剂量问题.方法 选择32只Wistar大鼠分为20,40,50,100 mg·kg-1 4个剂量组.在给药后30 min,1,2,3,4,5,6,8,10,12 h 分别收集血标本和胆汁标本,经HPLC方法检测药物含量,并计算相关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通过比较各组不同时点的血药浓度发现,各时点血药浓度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比较各剂量组胆汁药物浓度后发现,20和40 mg·kg-1剂量组各时点均无差异;1~5 h,50和100 mg·kg-1剂量组胆汁药物浓度显著高于其它剂量组;6~8 h,50和40 mg·kg-1剂量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但10~12 h,两剂量组差异具有显著性;10~12 h,50和100 mg·kg-1剂量组相比浓度相差较大,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结论 由动物模型结果推测,400 mg·d-1剂量用于治疗胆道感染可以满足临床需要,但500 mg·d-1剂量可能更合适临床用药.

    作者:鲍峻峻;许建明;胡咏梅;梅俏;郑海伦;李见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卵巢癌治疗现状

    卵巢癌临床早期症状常不明显,早期诊断较困难,三分之二的患者就诊时已处于晚期,难以给予行之有效的治疗,在所有妇科肿瘤中,卵巢癌的治疗一直是我们面临的艰巨的挑战.该文就卵巢癌的治疗现状做一综述.

    作者:王成双;张春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