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液氮快速冷冻对地龙中水溶性蛋白组成和活性的影响

王厚伟

关键词:地龙, 炮制, SDS-PAGE, 纤溶活性, 抗肿瘤活性
摘要:目的 探讨低温炮制工艺对地龙水溶性蛋白质组成以及溶栓与抗肿瘤活性的影响.方法 地龙的炮制采用传统与低温两种工艺,低温炮制采用液氮快速冷冻与冷冻干燥技术;采用SDS-PAGE与ImageTool软件,对两种炮制工艺的地龙蛋白质组成的差异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应用纤维蛋白平板法与体外溶栓试验,定性与定量分析两种炮制工艺的纤溶活性的差异;应用显微观察与MTT法,对两种炮制工艺体外抑制人肝癌细胞增殖活性进行定性与定量比较分析.结果 低温炮制工艺地龙的水溶性蛋白组成比传统炮制工艺丰富,SDS-PAGE的蛋白条带数与浓度明显高于传统工艺;两种炮制工艺的地龙蛋白液均具有显著的抗人肝癌细胞与纤溶活性,但低温炮制工艺的两种活性显著高于传统工艺.结论 不同炮制工艺对地龙水溶性蛋白组成及其抗肿瘤与溶栓活性有显著影响;在保全地龙的蛋白质类药效成分的生物活性方面,低温炮制工艺优于传统炮制工艺.
中草药杂志相关文献
  • 鄂西香茶菜素抗肿瘤作用研究

    鄂西香茶菜Rabdosia henryi(Hemsl.)Hara为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广泛分布于河南、湖北、四川、贵州、陕西、山西、河北等省.全草具有抗菌、消炎等作用,民间用于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跌打损伤、毒蛇咬伤、脓疱疹等.其药理作用未见报道.本课题组对鄂西香茶菜粗制剂进行了药理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其对体内和体外的艾氏腹水癌(Ehrlichascites carcinoma,ECA)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从鄂西香茶菜中提取的单体鄂西香茶菜素(简称鄂西素)属于二萜类化合物[1].

    作者:杨丽嘉;李继成;苏金玲;付春景;李墩轩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蝼蛄化学成分研究(Ⅰ)

    蝼蛄是一味药用历史悠久的动物药.蝼蛄性寒,味咸,入大、小肠,膀胱经,主治各种水肿,大、小便不利,尿潴留,泌尿系统结石等杂症.东方蝼蛄Gryllotalpa orientalis Burmeister为我国的广布种,也是蝼蛄药材的主要商品品种,对于它的化学成分除氨基酸[1,2]、微量元素[3]外,其他成分尚未见报道.为了对其进行品质评价和进一步的开发利用,笔者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分离研究,首次从中分得脂肪酸和甾醇两大类13种化合物及苯乙酸.

    作者:魏道智;宁书菊;陈磊;范尚坦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清热化瘀方改善食道支架置入术后不适症状临床观察

    食道良、恶性狭窄均使患者吞咽困难,甚者滴水不进,随着内镜治疗技术发展,经食管扩张,施放食管支架,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但术后一周内患者胸痛、胸骨后异物感等不适症状严重,应用中药清热化瘀方可明显减轻患者不适症状,现将本院2001年3月至今治疗本病42例患者的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王秀娟;王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广佛手药材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

    目的 建立广佛手药材HPLC指纹图谱,以便比较完整地反映广佛手的内在化学信息,全面评价广佛手药材质量,与其他产地佛手进行鉴别.方法 应用HPLC法测定了12批佛手的指纹图谱,乙腈-0.5%冰醋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90 nm,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收集75 min.结果 建立了广佛手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并对不同产地药材进行了相似度比较.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信息量大,为广佛手药材鉴别和质量评价提供了依据.

    作者:张瑞芳;高幼衡;崔红花;梁盛林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HPLC法测定参芪颗粒中人参皂苷Rg1和Re

    目的 建立参芪颗粒中人参皂苷Rg1、Re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Ch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乙腈-0.05%磷酸溶液(21:79)为流动相,体积流量1 mL/min,检测波长:203 nm.结果 在30 min内能基线分离人参皂苷Rg1和Re,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人参皂苷Rg199.60%,RSD为1.93%(n=5);人参皂苷Re 98.58%,RSD为2.31%(n=5).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可准确快速地进行定量检测,可用于参芪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孙艳;张卫同;陈海滨;王羽凝;周晓兵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HPLC法测定乳痛丸中丹参酮ⅡA

    目的 建立乳痛丸中丹参酮ⅡA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Kromasil ODS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85;15);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70 nm;进样量:20μL;柱温:室温.结果 丹参酮ⅡA的线性范围为0.5064~5.064μg/mL,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3%,RSD为1.3%(n=9).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用于控制乳痛丸的质量.

    作者:宋晓坤;杜春双;娄建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关于巴豆药用部位的商榷

    巴豆为常用的毒性药材,具有峻下积寒、逐痰利水、祛痰利咽、排脓消肿的作用.《中国药典》2005年版[1]将其基原定为大戟科植物巴豆Croton tiglium L.的干燥成熟果实,但据文献调查,关于巴豆的药用部位,各种志书中的记载不一,为保证该药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笔者从历代本草关于巴豆药用部位记载、炮制方法的沿革、药材形状的鉴定等多方面进行了考证,认为巴豆的药用部位应该是种子,而不应以果实人药,籍此提出商榷.

    作者:蔡翠芳;裴慧荣;堐榜琴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过山蕨中有机酸类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研究过山蕨Camptosorus sibiricus中有机酸类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从过山蕨中分离得到了10个有机酸类化合物,即11,12,15-三羟基-13-烯十八碳酸(11,12,15-trihydroxy-13-en-octadecenoic acid Ⅰ)、咖啡酸(caffeic acid,Ⅱ)、香豆酸(courmaric acid,Ⅲ)、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Ⅳ)、对羟基苯甲酸(4-hydroxybenzoic acid,Ⅴ)、异香草酸(isovanillic acid,Ⅵ)、2,4-二羟基苯甲酸(2,4-dihydroxybenzoic acid,Ⅶ)、肉桂酸(cinnamic acid,Ⅷ)、丁二酸(succinic acid,Ⅸ)、棕榈酸(palmitic acid,Ⅹ).结论 化合物Ⅰ为新化合物,将其命名为过山蕨酸(camptosoric acid),化合物Ⅲ~Ⅹ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李宁;李铣;冯志国;李雪征;张鹏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三七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理化性质研究

    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 又名田七、参三七,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是祖国医学中常用的理血类药物,传统上主要用于活血、化瘀、补血和止血.近年来对三七药性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皂苷类成分上,而有关三七多糖的研究较少[1~3].

    作者:盛卸晃;王健;郭建军;龚兴国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金莲花醇提物体内抗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 Bunge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花入药,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作用.民间用以治疗扁桃体炎、急性中耳炎、急性结膜炎、急性淋巴管炎等.近代药理研究表明,金莲花对绿脓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实验研究金莲花醇提物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观察金莲花醇提物的体内抗病毒作用.

    作者:苏连杰;田鹤;马英丽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银杏叶提取物的心肌延迟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大鼠离体心脏心肌的延迟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离体大鼠心脏全心停灌缺血30 min后再灌注30 min产生缺血再灌损伤,观测心率(HR)、冠脉流量(CF)、左室内压(LVP)和左室内压变化大速率(+dp/dtmax),测定心肌组织中肌酸激酶(CK)释放量、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的量.结果 实验前24 h单次ig给予EGb761(50或100 mg/kg)可显著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功能(LVP和+dp/dtmax)损伤,抑制心肌组织CK释放和MDA水平的增加以及NO水平的降低.预先给予NO合酶抑制剂L-NAME(5 mg/kg)或心肌肌细胞膜ATP敏感钾通道(sarcKATP)阻断药HMR1883(3 mg/kg),均可明显抑制EGb761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延迟保护作用.结论 EGb761对缺血再灌注诱导大鼠心肌损伤具有延迟性保护作用,这一保护作用可能与增加NO合成和开放sarcKATP通道有关.

    作者:李年生;钟志莲;姜德建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沙苑子抗肿瘤活性部位体内外筛选

    苑子为豆科植物扁茎黄芪 Astragalus complanatus R.Br.ex Bunge干燥成熟的种子,具有温补肝肾、固精、缩尿、益肝明目的功能.药理研究表明沙苑子提取物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压、调节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保护肝脏、增强免疫功能、抗炎、镇痛及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等作用[1].

    作者:刘春宇;顾振纶;杜崇民;杨吉成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乳香抗哮喘有效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 研究乳香抗哮喘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以抗哮喘活性为追踪,采用硅胶柱色谱对乳香抗哮喘有效部位进行分离,运用IR、MS、NMR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乳香的抗哮喘活性部位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β-乙酰乳香酸(acetyl β-boswellic acid,Ⅰ)、β-乳香酸(β-boswellic acid,Ⅱ)、pinnicolic acid A(3-ox-olanosta-8,24-dien-21-oic acid,Ⅲ)、栓菌酸B(3β-hydroxylanosta-8,24-dien-21-oic acid,Ⅳ)、α-乳香酸(α-boswellic acid,Ⅴ)、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11-keto-β-boswellic acid,Ⅵ)、脱氢松香酸(Ⅶ)、山达海松酸(Ⅷ).结论 化合物Ⅶ、Ⅷ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郭辉;张玲;尚立霞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决明多倍体的诱导与鉴定

    决明子为豆科植物决明Cassia obtusifolial L.或小决明C.tora L.的干燥成熟种子,为我国常用中药.性微寒,味甘、苦、咸.归肝、肾、大肠经.具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等不适症状.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决明子具有明目、降血压、降血脂、保肝、泻下等药理作用[1].

    作者:丁如贤;郑水庆;邢爱婷;张汉明;陈万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红景天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红景天属(Rhodiola L.)植物为红景天科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世界有90余种,多分布在北半球的高寒地带,大多数生长在海拔3500~5 000 m左右的高山流石或灌木丛,我国有73种2亚种7变种,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主要以其根和根茎入药[1~3].

    作者:王杰;贺星;徐素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HPLC法测定障眼明片中盐酸小檗碱

    障眼明片由黄柏、山茱萸、黄芪、菊花、枸杞子、熟地黄、密蒙花、黄精、党参等22味中药组成,能补益肝肾,退翳明目,用于初期及中期老年性白内障.黄柏在方中起了重要作用,而盐酸小檗碱是黄柏主要成分.原标准是采用薄层扫描法进行质量控制,方法的专属性比较差.因此,本实验建立HPLC法测定盐酸小檗碱,以期能更好地对本品进行质量控制.

    作者:丘文珍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灯盏花素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研究

    目的 研究灯盏花素在大鼠肠道的吸收动力学.方法 进行大鼠在体肠循环灌流肠吸收实验,HPLC法测定灯盏花乙素,研究灯盏花素在小肠和结肠的吸收情况,并分别考察不同质量浓度和不同pH对小肠吸收的影响.结果 胆管结扎与胆管不结扎的实验组之间,吸收速率常数(ka)和吸收百分率均有显著性差异,在小肠和结肠的ka分别为(0.1071±0.0130)和(0.070 7±0.0089)h-1;灯盏花素在不同质量浓度下,未发现饱和现象,其ka几乎保持不变,在pH 6.0~7.4,灯盏花素的吸收不受pH的影响.结论 灯盏花素在小肠的吸收多于在结肠的吸收,其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吸收过程为一级动力学过程,提示灯盏花素可以被制成口服缓释剂型.

    作者:许英爱;范国荣;高申;洪战英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粗糙黄堇化学成分的研究

    粗糙黄堇Corydalis scaberula Maxim.为罂粟科紫堇属植物,生长于海拔4000~5300m的高山草地和石砾草坡以及流水滩旁,我国产于西藏、青海、甘肃、四川.

    作者:吕芳;徐筱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香港远志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香港远志Polygala hongkongensis Hemsl.为远志科远志属植物,主要分布于江西、湖南、广东、四川等地区.全草人药,有活血、化痰、解毒的作用[1],在民间被广泛应用.由于远志属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及明显的药理活性,本实验对香港远志进行了化学成分的研究,以期寻找新化合物和活性成分,扩大药源.结果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鹅掌楸素(Ⅰ)、异尖剑豆酚(Ⅱ)、7-羟基-2',3',4'-三甲氧基异黄烷(Ⅲ)、檀黄素(Ⅳ)、对羟基反式桂皮酸(Ⅴ)、邻羟基苯甲酸(Ⅵ)、对羟基苯乙酮(Ⅶ)、β-谷甾醇(Ⅷ)、豆甾醇(Ⅸ)、胡萝卜苷(Ⅹ).Ⅰ~Ⅹ均为首次从香港远志中分离得到.

    作者:吴剑峰;陈四保;陈士林;屠鹏飞;吴立军;杨丽娜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三黄片中黄芩苷

    三黄片为常用中药制剂,由大黄、黄芩、黄边3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泻火通俐之功效,用于三焦热盛、目赤肿痛、口鼻生疮、牙龈出血、尿赤便秘、急性肠胃火、痢疾等症.

    作者:高苏亚;党高潮;李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中草药杂志

中草药杂志

主管:中国药学会

主办: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