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强;曹立宇
目的 研究NADPH氧化酶在青年和老年大鼠角膜和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实验分为青年组(3月龄)和老年组(16月龄),比色法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HE染色观察角膜和晶状体上皮细胞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角膜和晶状体上皮细PKCα、P47phox和NOX2的表达.结果 与青年组大鼠比较,老年组大鼠血清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增加.病理结果显示,老年组角膜和晶状体上皮细胞核固缩、核深染细胞增多.免疫组化结果表明,老年组大鼠角膜和晶状体上皮细胞PKCα、P47phox和NOX2的表达明显增加.结论 老年大鼠角膜和晶状体上皮细胞NADPH氧化酶表达明显增加,NADPH氧化酶介导的活性氧可能与老龄大鼠角膜和晶状体退行性变有关.
作者:李彬;阚红卫;武汪洋;尹艳艳;李维祖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黄精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黄精颗粒联合氟西汀组)30例,对照组(氟西汀组)30例.疗程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6周末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1)治疗结束后,两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2)在治疗第2周和第4周后,试验组的HAMD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有效性略高于氟西汀组,且起效较快;(3)治疗6周后,两组组间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长期治疗效果相当;(4)试验组比对照组的不良反应较少.结论 黄精颗粒联合氟西治疗抑郁症,不但可以增强后者的抗抑郁疗效,还可以减轻不良反应,疗效肯定,安全有效.
作者:胡婷婷;徐维平;黄莺;徐婷娟;魏伟;胡世莲;严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脑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发病率较高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生、发展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增加社会及家庭负担.目前临床上对脑卒中后抑郁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对其康复治疗手段尚不十分全面,本文就脑卒中后抑郁的康复治疗及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键;高晓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及评估维拉帕米联合化疗药物在恶性肿瘤腹腔化疗中安全性.方法 收集57例腹腔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分别记录腹腔灌注化疗前5 min、化疗后30 min、60 min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记录患者腹腔化疗后药物不良反应,并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57例患者无一例出现过敏、严重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腹腔化疗前后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维拉帕米联合化疗药物的腹腔灌注化疗是安全有效的,可以在恶性腹腔肿瘤患者中推广及应用.
作者:杨玲;武军;段巧虹;胡成文;范平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拉呋替丁片溶出度的测定方法.方法 溶出方法采用中国药典溶出度第三法,以盐酸溶液(9→1 000)为溶出介质,转速为50 r·min-1,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 1%醋酸铵溶液(冰醋酸调节pH值为5.7)(4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9 nm,进样量 20 μl.结果 拉呋替丁在5~500 mg·L-1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RSD为0.47%(n=6).绘制的溶出曲线表明 30 min内拉呋替丁片可溶出 80%以上,确定的溶出时间为 30 min,限度为 80%.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稳定,可用于拉呋替丁片溶出度.
作者:张萍;孙莉;吴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的死亡原因,明确防控重点.方法 对安徽省立医院2000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11年间住院死亡的429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糖尿病住院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依次为感染性疾病(22.8%)、恶性肿瘤(16.8%)、脑血管疾病(16.6%)、心血管病(15.4%)、糖尿病肾病(10.3%)、其他原因(7.0%)、多脏器功能衰竭(5.6%)、肝硬化(3.7%)和急性并发症(1.9%).47.9%的糖尿病患者的死因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有关.结论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感染、恶性肿瘤是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慢性并发症和合并症的防治是当前工作的重点.
作者:王艳燕;任安;孔艳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困难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腹腔镜下困难胆囊切除术病例资料.结果 83例成功完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1例中转开腹,术后1例胆漏.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6月至3年无胆道狭窄、胆石残留.结论 完善术前评估,提高手术技巧,完成腹腔镜下困难胆囊切除术是可行的.
作者:张斌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对该院药剂科药品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讨论,期望获得药品质量管理工作的不断持续改进.方法 对2011年10月份药剂科药品质量监控小组对本科室四个涉药部门100项内容考核的结果进行讨论.结果 对6项存在普遍性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结论 工作流程合理,工作场所符合卫生部相关标准是保证药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葛良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 Supreme 喉罩与 ProSeal 喉罩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气道管理效果.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ProSeal喉罩组(P组)和Supreme喉罩组(S组),每组40例.记录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喉罩置入即刻(T2)、喉罩置入后3min(T3)、气腹前、气腹后5 min和20 min、拔除喉罩前(T4)、拔除喉罩即刻(T5)、拔除喉罩后3 min(T6)MAP、HR、SpO2、气道峰压(Ppeak)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以及喉罩置入成功率、一次放置成功时间和喉罩密封压,并观察拔除喉罩时表面是否有血丝及术后咽喉部等并发症.结果S组平均置入时间明显短于P组(P<0.05),一次置入成功率和气道密闭压明显优于P 组.两组各时点MAP、HR、SpO2 、Ppeak 、PET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拔除喉罩后罩面沾血和咽痛发生率低,优于S组(P<0.05).结论 Supreme 与 ProSeal 喉罩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通气效果良好,气道密封效果可靠,术后咽喉部并发症少.两者比较,Supreme 喉罩置入更便捷.
作者:刘春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系统评价国产与进口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和经济效果.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库及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纳入国产与进口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病进行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手工检索其他相关文献.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小成本分析法进行经济学评价.结果 共有7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的研究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国产和进口硝苯地平控释片在总有效率、SBP和DBP下降幅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R=0.97、95%CI为0.92~1.02;MD=-1.63、95%CI为-6.49~3.24;MD=-0.59、95%CI为-2.97~1.79;RR=1.31、95%CI为0.88~1.95),2组成本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前证据表明国产和进口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相近,国产硝苯地平控释片具有经济学优势,但二者平稳降压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许韦;邵志伟;李小东;祖秋菊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用Kaplan Meier法计算生存期并绘制生存曲线,分析性别、年龄、原发部位、组织类型、原发肿瘤的浸润深度(T)、区域淋巴结转移(N)、癌胚抗原(CEA)、肝功能指标等与预后的关系,Cox回归模型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组织类型、区域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CEA及预后密切相关.结论 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为区域淋巴结转移、肿瘤组织类型、血清CEA.
作者:何新阳;梁伟;姚寒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的冠脉造影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冠脉造影检出的165例心肌桥患者的临床资料、冠脉造影特点及治疗体会.结果心肌桥在冠脉造影中的检出率为12.0 %,其中有 139例(84.2%)心肌桥发生于前降支中段;102例孤立性心肌桥患者中有临床症状40 例(Noble 1级7例,Noble 2级14例,Noble 3级19例),有心电图ST T异常的5例(Noble 2级 1例,Noble 3级4例);163例左前降支心肌桥患者中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62例,其中发生于心肌桥近端54例(87.0%);所有存在临床症状的患者中均给予β受体阻滞剂和/或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应用,心肌桥近端严重狭窄(8例)予以冠脉介入治疗,效果均较好.结论冠状动脉心肌桥多发生于左前降支,其临床症状与Noble分级相关.β受体阻滞剂和/或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治疗有症状的心肌桥患者效果较好.冠脉动脉粥样硬化多发生于心肌桥近端血管,严重者可予以介入治疗.
作者:吴捷华;胡剑平;汪靖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影响大面积缺血性脑血管病外科去骨瓣减压术临床预后的各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47例各种原因大面积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临床疗效,以颅内病变原因死亡为评价终点,分析不同年龄、病因、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大脑中线移位程度与死亡的关系.结果 57例患者术后因颅内病变加重死亡,60岁以上者死亡49例,合并风心病心房纤颤、感染性心内膜炎、高血压病者死亡54例,死亡率高,48 h后手术死亡47例,大脑中线移位超过1 cm者死亡48例.结论 去骨瓣减压术临床预后与年龄、病因、手术时机及方式、大脑中线移位程度有关.
作者:方志成;郑翔;杨宝义;刘伯毅;陈黎;黄云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医院编制<药品处方集>的实用性与必要性.方法 以<中国国家处方集>为参照,结合该院实际在院药品目录,设计编制了<药品处方集>.结果 编制的<药品处方集>进行了初步应用,重点突出、适用面较广、使用方便.结论 医院编制的<药品处方集>,实用性强,在促进药物治疗的安全、合理、有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王怡苹;秦侃;徐炳发;范鲁雁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方法 对60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同时选取60例未进行心理干预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于入院第1天及第15天用五点血糖监测法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他们的血糖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他们心理护理和疏导,是他们血糖控制在比较好的范围,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延长他们的寿命.
作者:许春宝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某医科大学学生对防晒知识的知晓情况和防晒用品的使用情况.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整群选取某医科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医学生防晒知识的知晓情况和防晒用品的使用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对得到的资料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36名医学生中,女生有405名;生源地为城市的有230名;25.41%的学生有过日晒伤,男女生之间在日晒伤方面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15,P<0.001);91.44%(673/736)的医学生认为紫外线对人体有害,男、女在紫外线危害的认识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14,P<0.001);77.17%的医学生不知道SPF(Sun Protection Factor)和PA(Protection of UVA)的意义,来自城市的学生与来自农村的学生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2.68,P<0.001);性别、肤质和日晒伤情况对医学生的防晒品使用情况有影响.结论 该校医学生的防晒知识水平有限,防晒用品的使用率较低,应加强对防晒知识教育.
作者:汪俊兰;范大志;叶逵;杨婷;吴姗姗;刘思;潘发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术后谵妄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谵妄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术后谵妄患者75例的临床资料,抽取同期住院的术后不发生谵妄患者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结果分析表明年龄>60岁(P=0.000)、术中输血(P=0.032)与谵妄发生有关,术后并发症(P=0.113)、睡眠障碍(P=0.086)、应激(P=0.058)与术后谵妄发生无相关性;分析表明术后谵妄的发生与年龄>60岁(P=0.037)、术中输血(P=0.041)有关.术后非立即苏醒者较立即苏醒者的谵妄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两者的谵妄量表(delirious state scale,DSS)症状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麻醉后苏醒时间,谵妄潜伏期时间与谵妄的发生无关;谵妄患者的预后良好.结论 年龄大、术中输血是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 术后并发症、睡眠障碍、应激促进谵妄的发生.
作者:穆雪侠;王建武;刘晓敏;邓大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采用缬沙坦单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随访6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左心室肥厚和心率变异性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血压与治疗前相比下降明显;评价左心室肥厚的3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评价心率变异性的4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升高,治疗前后各数据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缬沙坦降压效果确切,且能够逆转患者左心室肥厚,改善心率变异性.
作者:吴桥;陈多学;江荣炎;卜令同;王敏;程丽芳;韩燕如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近年来,环境污染日益严峻,严重影响的人类的健康和生存,其中重金属元素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尤为严重,特别是铅(Pb)、镉(Cd)、汞(Hg)、铜(Cu)、锰(Mn)及其复合的污染为突出.重金属是一类毒性很大的无机污染物.大量资料显示,孕妇长期暴露某一种或几种重金属可能会引起婴儿严重的出生缺陷、低出生体重、生长发育迟缓、死胎、智力发育障碍等.
作者:凡建东;黄朝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对人肝癌细胞HepG2及人正常肝细胞LO-2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浓度(0、3.125、6.25、12.5、25、50 mg·L-1)的灯盏花素分别处理HepG2和LO-2细胞,24 h后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生长情况;Hoechst 33258荧光法和流式细胞术观察HepG2和LO-2的凋亡情况.结果 灯盏花素在3.1~50.0 mg·L-1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24 h的IC50为8.4 mg·L-1,并能诱导HepG2细胞凋亡;但对LO-2的增殖影响较小,且几乎无诱导凋亡作用.结论 灯盏花素体外可选择性地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可能与其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梁福贵;罗军强;梁汉昌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