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家床病人居家输液反应防控体会

陈玲玲

关键词:人居, 输液反应, 家庭输液, 老年慢性病患者, 医院, 卫生服务, 社区, 家属, 家庭病床, 病人, 安全隐患, 费用低, 形式, 社会, 局限, 地面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卫生服务的形式已不仅仅局限于医院而更多地面向社区.家庭病床正以其方便廉价而被越来越多的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所接受,其中家庭输液更以其方便病人与家属、缓解医院病床紧张、费用低廉等优点而深受病人及家属的欢迎.但众所周知,家庭输液存在着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口腔分析与治疗的方法

    口腔科,医学学科分类之一.主要口腔科疾病包括:口腔颌面部皮样、表皮颌下问隙感染、颌面部淋巴管瘤、齿状突发育畸形、上颌窦恶性肿瘤、颌骨造釉细胞瘤、慢性筛窦炎、下颌后缩、四环素牙、舌白斑等疾病.现在的技术,许多牙周病完全可以治愈.

    作者:周向阳;王建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ICU病房护理风险分析与解决对策

    危重症监护病房(ICU)是抢救及治疗危重症患者的场所,患者的病情具有特殊性、复杂性、多变性,其护理风险明显高于普通病区收治的患者.危重病的监护与治疗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临床学科,宗旨是为危及生命的急性重症病人提供技术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即对危急重症的病人进行生理机能的监测、生命支持、防治并发症,促进和加快病人的康复过程,这是续复苏后的一种更高层次的医疗服务,是社会现代化和医学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邓梁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乡镇居民就医模式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利用情况的调查

    目的:了解成都市双流县华阳社区居民就医模式及其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利用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540名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2%居民患小病后未就医,11.2%的居民选择到大医院,10.2%的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6%选择到私人诊所;不同性别、年龄、医疗费用支付形式与居民就医行为有关.结论:只有提高社区医护人员水平,改善就诊环境,才能引导居民合理就医.

    作者:郭世忠;王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消化道狭窄性病变的介入治疗研究

    良性或恶性病变所致的消化道狭窄性病变在临床上不少见,尤其消化道的恶性肿瘤达中晚期或手术后的狭窄或复发所致的狭窄性病变时,外科的治疗效果往往创伤大、效果不理想.而放射影像介入诊断治疗创伤小、病人易酎受、效果较好.对于中晚期恶性肿瘤性病变通过一至数次的介入治疗多能达到治愈的目的.

    作者:谭戈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拔除水平阻生智齿两种方法的比较

    目的:比较垂直断冠法与斜向近中断冠法拔除下颌低位水平阻生第三磨牙的效果.方法:将120颗下颌低位水平阻生第三磨牙随机分成2组,每组60颗,分别采用垂直断冠法和斜向断冠法拔除下颌低位水平阻生第三磨牙的手术时间分别为(32.65±7.35)min、(25.35±5.65)min.结果:2种方法术后并发症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2种方法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斜向近中断冠法拔除低位水平第三磨牙的手术时间短,且术中,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张轶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缓解儿童哮喘发作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缓解儿童哮喘发作的影响.方法:将80例住院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系统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及住院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出院后1年内哮喘发作次数和平均住院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减少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次数和再住院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爱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电针配合TDP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TDP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原则,将门诊收集的8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TDP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TDP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取效迅速,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组.

    作者:冯婕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药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研究

    中国目前糖尿病的发病率约为5%.糖尿病患者的人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特别是在20-60岁年龄段的男性,糖尿病、肥胖、内分泌紊乱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以往,且明显高于同龄女性.研究中药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作者:魏领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现状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又名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简称(UC).为一种原因未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炎性疾病,一般认为与肠道免疫功能的异常有关[1,2],治疗较棘手,为现代疑难病之一,且被公认为是结肠癌的癌前病变.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

    作者:王桂芳;石宇;马凯;张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30例急性心血管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心血管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2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30例不同类型的急性U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例急性心绞痛、12例急性心肌梗死、6例急性左心衰竭、4例急性肺栓塞.依据病情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结果:7例急性U绞痛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87.5%,11例急性U肌梗死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1.7%;6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得到迅速纠正,4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均症状好转.结论:对急性心血管患者应该做到尽早预防,尽早发现、尽早确诊,这样才可以有效治疗,从而不断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

    作者:夏光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19例TB/HIV双重感染患者抗结核治疗干预结果分析

    HIV感染者随着机体免疫水平的降低,易感染结核病;结核病人如果存在高危行为,也容易感染上HIV.无论是先感染HIV、后得上TB,还是先得了TB、后感染上HIV,统称为TB/HIV双重感染患者.结核病是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同时也是致死的主要原因,两病相互影响,互促恶化[1].

    作者:李萍;曾祥丽;张欣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野菊花联合地塞米松超声雾化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临床观察野菊花联合地塞米松超声雾化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为下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2009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2年期间,选我科住院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患儿,共100例,随机平分为A、B两组,每组50例,A组给予抗感染、对症等常规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野菊花联合地塞米松超声雾化治疗,治疗两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50例患儿中,有效患者42例(有效率84.00%);B组50例患儿中,有效患者49例(有效率98.00%).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野菊花联合地塞米松超声雾化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效果较好,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胡世民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浅谈医患关系及其在儿科的临床实践

    本文通过了解当前医患关系的重要意义、特点、医患关系的模式、医患关系的过程及沟通形式,总结了医患关系在儿科临床中的特殊性.

    作者:高秀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腹痛伴双下肢肌力丧失的主动脉夹层1例急诊诊断分析并文献复习

    报告1例我科接诊的主动脉夹层病例,总结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提高对主动脉夹层的认识,以及早诊治.

    作者:宫新岗;李瑞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神经介入术围术期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措施对预防神经介入术围术期并发症的有效性.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0年10月我院行神经介入术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综合护理)和对照组24例(常规护理),对两组的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均未发生意外,术后血压控制良好,无1例术后出现脑出血,但对照组病人围术期并发症明显多于观察组,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神经介入术围术期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治球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不良应激与健康

    本文阐述了应激的概念,应激因素的分类,以及如何处理应激的要素,并举例说明如何应对应激,倡导人人都应该有积极宽容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世界观,才能恰当地处理应激,应对自己的人生.

    作者:刘建琴;陈祥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现代妇幼保健院的护理管理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妇幼保健院的护理工作对患者能否早日康复起着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妇幼保健院由于其职能的特殊性,服务人群的特定性,服务成效的长远性,使得其在医疗卫生服务领域处于特殊的地位.本文从市级妇幼保健院的任务和如何提高市级妇幼保健院的护理管理两方面对现代妇幼保健院的护理管理进行探讨.

    作者:周玉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浅谈分层管理在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探讨分层管理在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自2007年我院实行分层管理护理的4个病区为研究对象.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包括护理质量评估和患者护理满意程度调查两个方面,与2004年.2006年未实行分层管理的病区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在实行分层管理护理的4个病区,测评结果比较满意,较未实行分层管理阶段护理效果显著提高.结论:实行分层管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了各层护士的创造性,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吕康晶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糖尿病专科护士的护理会诊实践

    目的:探讨糖尿病专科护士护理会诊的实施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7年6月至2009年4月由糖尿病专科护士组织的52例护理会诊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由糖尿病专科护士组织的会诊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充分发挥护理人才和设备的作用.但各级护理人员对护理会诊认识不够,专科护士会诊后跟进不足.应加强对临床护士的培训,进一步完善护理会诊制度.

    作者:王小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不按压拔针法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佳的静脉输液拔针方法.方法:对258例病人1408次静脉输液分别采用传统按压拔针方法和不按压拔针方法.时间2分钟,观察皮下出血或皮下淤血的发生情况.结果:不按压法明显优干传统按压法,时间大于2分钟为宜.结论:静脉输液拨针采用不按压法能有效减少皮下出血或淤血的发生.

    作者:罗慧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