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秀娥
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的发病因素、临床特点.方法:总结分析96例脑梗死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60例,女性36例,年龄在15-45岁,平均年龄27.5岁.结果:发现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粘度等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但复发率低,愈合率良好.本组显效41.67%,有效58.33%.结论:青年脑梗死的发病因素仍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粘度为主,少数病因可由高脂蛋白(a)所致,积极防治可减少发病.
作者:李平;向海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小儿喉乳头状瘤切除手术的佳麻醉方式.方法:使用复合麻醉药和小号气管导管为31例择期进行喉乳头状瘸切除手术的患儿实施麻醉.结果:31例患儿均顺利地接受了手术.且在手术后都能快速苏醒.结论:使用复合麻醉药和小号气管导管为小儿喉乳头状瘤切除手术实施麻醉,具有操作简单、对忠儿循环系统影响小、患儿术后易苏醒等优点,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的小儿麻醉方法.
作者:任政权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各种各样的肝病都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难以治愈的疾病,一旦确诊,对病人和家属都是很大的打击.病人也容易出现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认为肝病非常可怕,自己无能为力,哀莫大于心死,对治疗缺乏信心,悲观失望,对生活失去兴趣.如果这种情绪长期持续,会导致一系列的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的变化,使血液中的T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是主要的抗癌细胞)明显减少,导致肿瘤的生长速度增加.
作者:张勤俭;王艳军;张晓蕊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措施对预防神经介入术围术期并发症的有效性.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0年10月我院行神经介入术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综合护理)和对照组24例(常规护理),对两组的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均未发生意外,术后血压控制良好,无1例术后出现脑出血,但对照组病人围术期并发症明显多于观察组,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神经介入术围术期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治球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如今社会正处在高速发展的状态中,高速的发展使社会中的人们无暇面对除了工作时间之外的自我表露.慢慢的使自己对外界变得麻木,对人际交往也不再上心.本文分析现今青少年人际交往中表现比较突出的自我表露障碍问题.
作者:李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佳的静脉输液拔针方法.方法:对258例病人1408次静脉输液分别采用传统按压拔针方法和不按压拔针方法.时间2分钟,观察皮下出血或皮下淤血的发生情况.结果:不按压法明显优干传统按压法,时间大于2分钟为宜.结论:静脉输液拨针采用不按压法能有效减少皮下出血或淤血的发生.
作者:罗慧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中医学中将痤疮定义成多个不同的名称,如:肺风粉刺、酒刺、粉刺等.近几年临床显示,我国的总发病率达20%-24%,而青春期男女则是该病的多发群体.痤疮常见于皮脂腺较多的位置,如:面部、胸口、后背等,而局部疹痒的患者,病程持续时间可达数年,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针对这一点,本文重点分析中医法治疗痤疮的相关问题.
作者:申素彬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日的:研究老年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72例老年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平均住院28d,痊愈69例,好转86例,总有效率为90.2%,无效10例,7例因呼吸衰竭死亡.结论:合理地诊断治疗有利于缩短老年性肺炎患者入院时间.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意义.方法:我院重症监护室使用国产尿激酶、链激酶或进口艾通立(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对自2008年8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10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静脉溶栓治疗,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工作.结果:本组107例患者,冠脉再通65例,冠脉再通率为60.75%;其中,行溶栓治疗的时间距发病时间越短,冠脉再通成功率越高.结论:在急性心梗发作早期进行溶栓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初丽霞;初丽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强调了新医改中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将医改作为维护社会公正的重大任务,本文总结了现阶段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应达到的公正性要求,并探讨了提升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公正性的对策.
作者:周一;刘少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总结腹股沟滑动疝的手术经验.方法:对15例滑动疝善释补片修补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滑动疝病人无一例复发.结论:善释D-10补片在腹股沟滑动疝手术中的应用,是一种简单、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郭朝军;王中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8例大咯血或反复咯血的患者用明胶海绵或真丝线栓塞支气管动脉.18例患者中,支气管扩张8例,肺血管畸形3例,肺结核5例,肺癌2例.先行支气管动脉、肋问动脉造影,确定出血血管后,均明胶海绵颗粒或真丝线段栓塞,直到支气管动脉闭塞为至.结果:印刻止血15例,其术后咯血消失;3例咯血有所缓解,经内科治疗后咯血停止.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是治疗大咯血的有效方法,止血快,效果好.
作者:夏正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血管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2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30例不同类型的急性U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例急性心绞痛、12例急性心肌梗死、6例急性左心衰竭、4例急性肺栓塞.依据病情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结果:7例急性U绞痛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87.5%,11例急性U肌梗死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1.7%;6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得到迅速纠正,4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均症状好转.结论:对急性心血管患者应该做到尽早预防,尽早发现、尽早确诊,这样才可以有效治疗,从而不断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
作者:夏光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提高慢性肾衰竭长期血液透析病人的疗效及生活质量.方法:对20例病人常规行血液透析治疗,每周2次,中间加1次血滤.结果:病人皮肤瘙痒症状改善,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结论:血滤和血液透析联合治疗尿毒症病人的皮肤瘙痒临床效果明显.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合理用药饮食、增加其社会活动,提高其生命质量.
作者:张春换;王文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联合应用西药、手术及中药治疗慢性骨髓炎.结果:在接受治疗的20名慢性骨髓炎患者中,痊愈15人,好转4人,无效1人,总有效率为95%.绪论:用中西医结各的方法治疗慢性骨髓炎疗效确切.
作者:王越良;董建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肺炎在临床上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本组的77例患儿进行一般护理、常规护理、特殊护理.结果:痊愈出院.结论:有效的护理能提升该病的治愈率.
作者:朱秀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微创引流术治疗硬脑膜外血肿的适应症及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颅脑CT扫描的结果为32例硬脑膜外血肿患者实施头颅部钻孔配合尿激酶引流的治疗.结果:32例患者均在术后3~7天拔管.其中,25例患者的血肿完全消失,6例患者尚有少量血肿残留但无明显占位效应.1例患者的血肿量增加.结论:微创引流术治疗硬脑膜外血肿具有安全可靠、治疗时间短、损伤较轻、效果明王等优点,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的硬脑膜外血肿治疗方法.
作者:孙跃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钡餐阑尾遣影对诊断阑尾炎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4例有完整病理及影像资料的阑尾炎患者做病例组,随机选择27例年龄、性别、居住地频数匹配的同来源病例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分析.结果:病例组中22例阳性,2例阴性;对照组中7例阳性,20例阴性(P<0.05)结论:临床怀疑有阑尾炎的病人,可选择钡餐阑尾造影,其检查方法简单、安全且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
作者:王书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沟通能力是临床护士的专业技能之一,采用理论课培训与联系实际、病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与患者的沟通技巧,提高学生临床实际应用能力,使护生能够重视自身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作者:兰丁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卫生服务的形式已不仅仅局限于医院而更多地面向社区.家庭病床正以其方便廉价而被越来越多的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所接受,其中家庭输液更以其方便病人与家属、缓解医院病床紧张、费用低廉等优点而深受病人及家属的欢迎.但众所周知,家庭输液存在着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作者:陈玲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