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书健
目的:降低急性重症阑尾炎术后切口及腹腔残余感染发生率.方法:对32例急性重症阑尾炎术中采用庆大霉素及甲硝唑充分冲洗腹腔,清除腹腔内坏死组织及碎屑.结果:本组32中29例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未发生并发症,仅有3例发生术后感染.结论:重症急性阑尾炎术中采用有效的腹腔冲洗方法,降低了腹腔残余感染的发生.
作者:张立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大学生已成为艾滋病传播的高风险人群,但尚欠缺对艾滋病的危机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把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价值观以及基本方法运用于对大学生的防艾宣传教育中,可以更有针对性地促进对大学生防艾工作的有效开展.
作者:何大杰;李红;常国翠;杨永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病人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并发DVT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分析病人的二-般情况以及DVT的临床特点.结果:高龄、吸烟、合并多种疾病以及股静脉置管的病人在DVT中的比例较高,DVT多发生在起病后2~4周,发生部位多在患侧,并且随着肌力的下降DVT的发生率增加.结论:高龄、吸烟、合并多种疾病、股静脉置管以及肌力下降是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高危因素,针对这些因素给予相应的处理有望预防DVT的发生.
作者:夏希愿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心理状态以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行腹部手术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术后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整体护理干预,发放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让患者自评,对二组患者进行前后心理状况调查评分比较和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比较.结果:观察组进行全面护理干预后,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二组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进行必要的科学地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消除患者术后的焦虑、抑郁心理,对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有积极作用.
作者:沈浙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专科护士护理会诊的实施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7年6月至2009年4月由糖尿病专科护士组织的52例护理会诊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由糖尿病专科护士组织的会诊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充分发挥护理人才和设备的作用.但各级护理人员对护理会诊认识不够,专科护士会诊后跟进不足.应加强对临床护士的培训,进一步完善护理会诊制度.
作者:王小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开发降血糖药物的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分类式及比较式查询系统,以促进降血糖药物临床信息的归类总结及应用研究.方法:以<临床用药须知>等权威书籍及药物说明书作为信息数据来源;根据降血糖药物的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信息特点,采取不同的查询方法来提取显示隐藏于其中的知识和规律,根据上述情况编写软件,从上述信息资源中获取数据,分类整理,存入数据库,利用软件的查询功能对相关数据进行重新整理并显示.结果:经过相关书籍及药物说明书的检索,目前确定了常用降血糖药物25种,并将相关信息分别编入数据库的18个字段,编写软件对其进行初步分析检索,进行特征性查询.结论:通过整合现有相关信患,建立一个药物种类较全、内容齐全的数据库查询系统,为降血糖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一个新的便捷的信患查询工具.
作者:李广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提高慢性肾衰竭长期血液透析病人的疗效及生活质量.方法:对20例病人常规行血液透析治疗,每周2次,中间加1次血滤.结果:病人皮肤瘙痒症状改善,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结论:血滤和血液透析联合治疗尿毒症病人的皮肤瘙痒临床效果明显.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合理用药饮食、增加其社会活动,提高其生命质量.
作者:张春换;王文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白血病患者发热的影响.方法:对100例白血病患者在进行护理干预前后各测评一次,并进行比较.结果:效果佳,给予护理干预后感染发热率显著降低.结论:对白血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感染引起的发热,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作者:方艳秋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思想政治工作在建设和谐医院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明辨是非,坚定人们的信心、激发斗志、激发内生动力,可以借鉴内外成功经验,化解医患矛盾,营造和谐的就医环境,可以促进医院全面协调发展,保障医疗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作者:孙彩学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随着护理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现代护理管理的不断深入,护理管理工作对护理管理者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护理管理者不但是组织者和护理队伍的骨干力量,在医院或病区组织和业务管理中起着主导作用,而且更应该是护理队伍中的方向标.护理管理者的行为是对所有护理人员无声的指令.一支具有人格魅力的管理队伍能将会使护理管理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作者:马婷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对于糖尿病足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影响.方法:将2009年3月~2010年7月期间我科室78例行介入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临床常规护理干预措施;针对观察组患者的具体病情完善围手术期临床相关护理措施,予以临床相关护理干预.结果:43例对照组患者当中,有3例患者出现配合不良情况,35例观察组患者无配合不良情况发生,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性显著;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2.1 h,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2.7h;观察组患者对比剂使用量约为148.7±29.3ml,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剂使用量215.9±50.7ml,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糖尿病足患者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采取合理有效的临床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更好的提高患者的手术配合积极性,较好的缩短手术治疗时同,降低对比剂的使用剂量,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愈后生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孙晓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护理干预措施对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36例糖尿病患者依照自愿原则随机分为两组,胰岛素泵护理干预治疗组(观察组)71例和胰岛素注射治疗组(对照组)65例,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基础上,加强胰岛素泵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剂量、患者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临床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方面无显著性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血糖控制时间、胰岛素剂量以及低血糖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胰岛素泵治疗以及胰岛素注射治疗均有着较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加强胰岛素泵护理干预措施对于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更为理想,临床低血糖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比较低,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包智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39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均在腹腔镜下进行手术.结果:此39例患者的手术时间在45-60分钟之间,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4.5天.此39例患者手术切口无感染及继发腹腔感染等,所有患者经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用于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切口小、住院时间短,不需要使用太多的抗生素,费用低,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方伟民;吴国忠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伴随有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80名冠心病伴随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过程和及后期康复情况进行回归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16人因医治无效死亡,60人治疗效果有所进展,104人治疗效果显著,治疗的有效率为91.1%.结论:合并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急性心肌梗死常常危及冠心病伴随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所以对于该病的预防与治疗应该有针对性的采取适当措施.
作者:童彦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吸烟、少体力话动、缺乏体育锻炼,膳食结构不尽合理,畜肉类及油脂摄入过多情况突出,这些不良生活习惯又与超重、肥胖、糖屎病和血脂异常的发生密切相关.不健康行为和风险因素是威胁健康的定时炸弹,很多疾病的引发都是不良习惯的长期累积而成.通过本文的日常生活调查分析,能够明确的看出健康的维护与每个人生活的习性是息患相关的.
作者:左建春;黄先志;李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本文通过了解当前医患关系的重要意义、特点、医患关系的模式、医患关系的过程及沟通形式,总结了医患关系在儿科临床中的特殊性.
作者:高秀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佳的静脉输液拔针方法.方法:对258例病人1408次静脉输液分别采用传统按压拔针方法和不按压拔针方法.时间2分钟,观察皮下出血或皮下淤血的发生情况.结果:不按压法明显优干传统按压法,时间大于2分钟为宜.结论:静脉输液拨针采用不按压法能有效减少皮下出血或淤血的发生.
作者:罗慧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总结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在肝、肾、卵巢囊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ATLHDI-3000型彩色超声多普勒显像仪,日本八光18G或20G的PTC针,99.7%无水乙醇为硬化剂,在超声显像的实时引导下进行囊肿的抽吸硬化治疗.结果:98例患者的肝、肾、卵巢囊肿经1-2次硬化治疗后,治愈89例(90.8%),好转6例(6.1%),无效3例(3.1%).结论: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肝肾囊肿,不仅有效,而且安全、经济、简便.
作者:邹娜;赵崇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左旋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对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的降压疗效对比.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方法,将120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用左旋氨氯地平片,对照组60例用硝苯地平片.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降压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随治疗时间延长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较小.结论:左旋氨氯地平降压效果优于硝苯地平,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沙银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针灸作为传统医学充分发挥了它的临床实用价值,针灸学同所有中医学科一样离不开辨证方法,它指导着针灸临床医生.针灸临床,除了辨证方法外,还需辨经,这就是针灸治病独特之处.针灸临床,除了传统的辨证外,还得辨清属哪一条经及其表里属络关系,只有辨证清楚,辨经明确,刺穴有方,才能有效的治疗疾病.
作者:陈书清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