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术中腹腔冲洗方法治疗重症阑尾炎的体会

张立军

关键词:重症阑尾炎, 腹腔冲洗, 腹腔残余感染
摘要:目的:降低急性重症阑尾炎术后切口及腹腔残余感染发生率.方法:对32例急性重症阑尾炎术中采用庆大霉素及甲硝唑充分冲洗腹腔,清除腹腔内坏死组织及碎屑.结果:本组32中29例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未发生并发症,仅有3例发生术后感染.结论:重症急性阑尾炎术中采用有效的腹腔冲洗方法,降低了腹腔残余感染的发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药师在药物不良反应判断和处理中的作用

    由于药品具有双重性的特点,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会带来不良反应,药品的不良反应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安全.人们对此也越来越关注了.因此,药师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正确判断和处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老百姓对不良反应的认识误区以及医生对不良反应的报告误区出发,提出了药师如何在药物不良反应判断和处理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作者:王月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38例迟发性血胸的诊疗分析

    目的:探讨迟发性血胸的发生机制、诊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迟发性血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病原因及诊治经过.结果:38例患者中,4例行胸腔穿刺抽血,31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剖胸手术2例;治愈37例,死亡1例,病死率为0.026%.结论:钝性闭合性胸部外伤及合并肋骨骨折的胸外伤易并发迟发性血胸,确诊后及时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必要时行剖胸探查术.;伤后3周内定期行胸片检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是减少误诊、漏诊的关键.

    作者:席成玺;王景锋;赵霖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39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39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均在腹腔镜下进行手术.结果:此39例患者的手术时间在45-60分钟之间,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4.5天.此39例患者手术切口无感染及继发腹腔感染等,所有患者经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用于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切口小、住院时间短,不需要使用太多的抗生素,费用低,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方伟民;吴国忠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如何鉴别半夏和水半夏

    半夏和水半夏在外表形态颜色方面有明显区别,临床应用有不同之处,为了保证安全、有效的治疗,水半夏不可代替半夏.

    作者:付兆柱;张文海;姜金凤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提高基层结核病防控建设刻不容缓

    结核病在我国仍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传染性疾病之一,对社会危害性大,早已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但近年来,结核病患病率不但未下降,反而有上升趋势,特别是居住在农村的广大人口,其发病率仍然居高不下.作为医疗卫生单位和医务工作者,其专业素质状况和知识水平高低,对搞好结防,迅速控制结核病疫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县一级的疾控中心、基层卫生院和医务人员是基层防痨工作的具体落实单位和执行者.

    作者:龚云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灰树花多糖对胃粘膜损伤的辅助保护作用试验

    目的:研究灰树花多糖(GFP)对大鼠胃粘膜损伤的辅助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昆明种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GFP 低(15mg/kg)、(30mg/kg)、高(60mg/kg)剂量组,用灰树花多糖灌胃30d后,对大鼠实施解剖,测量大鼠胃粘膜损失程度指标.结果:显示灰树花多糖中、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胃粘膜的损失程度,对大鼠体重无明显影响,表明灰树花多糖对胃粘膜损伤有显著的辅助保护作用.

    作者:贺长生;房克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预防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病人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并发DVT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分析病人的二-般情况以及DVT的临床特点.结果:高龄、吸烟、合并多种疾病以及股静脉置管的病人在DVT中的比例较高,DVT多发生在起病后2~4周,发生部位多在患侧,并且随着肌力的下降DVT的发生率增加.结论:高龄、吸烟、合并多种疾病、股静脉置管以及肌力下降是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高危因素,针对这些因素给予相应的处理有望预防DVT的发生.

    作者:夏希愿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脑出血后引发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引发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方法:总结2007年1月到2011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46例脑缺血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引发癫痫发作相关因素.结果:246例脑缺血患者中癫痫发生率为21例,发生率为8.54%.高血压病史、出血部位、神经功能评分、出血量及电解质紊乱是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结论:有高血压病史、电解质紊乱、皮质出血以及出血量较多和临床神经功能评分较高的患者,其脑出血后早发性癫痫发作的危险性较高.

    作者:王贵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78例糖尿病足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对于糖尿病足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影响.方法:将2009年3月~2010年7月期间我科室78例行介入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临床常规护理干预措施;针对观察组患者的具体病情完善围手术期临床相关护理措施,予以临床相关护理干预.结果:43例对照组患者当中,有3例患者出现配合不良情况,35例观察组患者无配合不良情况发生,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性显著;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2.1 h,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2.7h;观察组患者对比剂使用量约为148.7±29.3ml,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剂使用量215.9±50.7ml,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糖尿病足患者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采取合理有效的临床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更好的提高患者的手术配合积极性,较好的缩短手术治疗时同,降低对比剂的使用剂量,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愈后生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孙晓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冠心病患者伴随严重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伴随有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80名冠心病伴随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过程和及后期康复情况进行回归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16人因医治无效死亡,60人治疗效果有所进展,104人治疗效果显著,治疗的有效率为91.1%.结论:合并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急性心肌梗死常常危及冠心病伴随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所以对于该病的预防与治疗应该有针对性的采取适当措施.

    作者:童彦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77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7例和对照组75例,观察组给尿激酶溶栓治疗,而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用药后观察两组患者血管再通情况.结果:观察组总的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治疗4周后,对照组的病死率、急性肺水肿和心源性休克发生率高于观察组.结论: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可以提高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的再通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刘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静脉溶栓护理治疗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3月~2010年7月期间我科室175例行静脉溶栓护理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在175例行静脉溶拴护理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当中,有121例患者冠脉再通,约为69.14%;有8例患者梗死复发,约为4.57%;有4例患者存在出血症状,约为2.29%;有1例患者发生死亡,临床死亡率约为0.57%.结论:及时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对于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更好的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交冠状动脉的再通率,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死亡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夏洁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乡镇居民就医模式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利用情况的调查

    目的:了解成都市双流县华阳社区居民就医模式及其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利用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540名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2%居民患小病后未就医,11.2%的居民选择到大医院,10.2%的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6%选择到私人诊所;不同性别、年龄、医疗费用支付形式与居民就医行为有关.结论:只有提高社区医护人员水平,改善就诊环境,才能引导居民合理就医.

    作者:郭世忠;王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16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的临床诊治要点.方法:对澧县人民医院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16例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不同病因的妊娠期外科急腹症具有各自的临床特点.妊娠期合并阑尾炎采取手术治疗,其他合并症则遵循个体化原则.妊娠早中期合并外科急腹症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少、恢复快、流产率低等优点.

    作者:任选珍;王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急诊救治严重创伤7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救治严重创伤中的诊治要点及救治中的经验总结分析.方法:就我院去年临床78例严重创伤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78例严重创伤患者中死亡5例,死亡率为6.41%.结论:及时地明确诊断,及时处理病因,加强多科室协作,是抢救严重创伤病人的关键.

    作者:游东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不按压拔针法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佳的静脉输液拔针方法.方法:对258例病人1408次静脉输液分别采用传统按压拔针方法和不按压拔针方法.时间2分钟,观察皮下出血或皮下淤血的发生情况.结果:不按压法明显优干传统按压法,时间大于2分钟为宜.结论:静脉输液拨针采用不按压法能有效减少皮下出血或淤血的发生.

    作者:罗慧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误诊为超急性心肌梗死6例

    目的:主要探讨心电田动态演变对诊断有无超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性,避免误诊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经济及精神负担.方法:对本院6例有胸痛症状并且急诊心电图检查V1-V3导联ST段抬高患者,进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术及术后复查心电图.结果:所有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均耒发现有临床意义的阳性,复查心电图无动态演变.结论:因前问隔(V1-V3)ST段的特殊性,有时很难判断有无心肌梗塞,尤其是超急性期,但心肌梗塞超急性期很短暂,如症状及心电图表现不典型,根据短时间内心电图的动态演交,基本都可以确定或排除诊断.

    作者:陆水灵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小儿喉乳头状瘤切除手术的麻醉研究

    目的:探究小儿喉乳头状瘤切除手术的佳麻醉方式.方法:使用复合麻醉药和小号气管导管为31例择期进行喉乳头状瘸切除手术的患儿实施麻醉.结果:31例患儿均顺利地接受了手术.且在手术后都能快速苏醒.结论:使用复合麻醉药和小号气管导管为小儿喉乳头状瘤切除手术实施麻醉,具有操作简单、对忠儿循环系统影响小、患儿术后易苏醒等优点,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的小儿麻醉方法.

    作者:任政权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家床病人居家输液反应防控体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卫生服务的形式已不仅仅局限于医院而更多地面向社区.家庭病床正以其方便廉价而被越来越多的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所接受,其中家庭输液更以其方便病人与家属、缓解医院病床紧张、费用低廉等优点而深受病人及家属的欢迎.但众所周知,家庭输液存在着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作者:陈玲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白血病感染发热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白血病患者发热的影响.方法:对100例白血病患者在进行护理干预前后各测评一次,并进行比较.结果:效果佳,给予护理干预后感染发热率显著降低.结论:对白血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感染引起的发热,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作者:方艳秋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