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中毒患儿的护理体会

韩玉香

关键词:中毒患儿, 急性中毒, 症状和体征, 器官功能性, 不同途径, 人体, 毒性作用, 消化道, 器质性, 呼吸道, 被吸收, 组织, 物质, 生命, 皮肤, 急症, 儿科
摘要:急性中毒是儿科的常见急症,凡是有毒性作用的物质通过不同途径进入人体后,在短期内引起组织、器官功能性和器质性损害,出现一系列中毒症状和体征,甚至危及患儿生命,皆称为急性中毒.其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皮肤三条途径进入人体而被吸收.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联合抗凝治疗在心源性脑梗塞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单独抗血小板治疗与联合抗凝治疗在心源性脑梗塞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7 年1 月~2010 年12 月收治的确诊为心源性脑梗塞患者60 例,其中观察组38 例(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22 例(单独治疗组),观察8 周后的治疗效果及住院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率达44.73%,与对照组相比较,住院时间、治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联合抗凝治疗可以显著改善心源性脑梗塞患者症状及预后,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古刚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左卡尼汀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74 例,随即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7 例.用6min 步行试验(6MWT)、超声心动图(UGG)和Holter 评价左卡尼汀辅助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结果:治疗前后自身比较6min 步行距离(6MW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和24h 内心肌缺血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或P<0.05);治疗后的组间比较示左卡尼汀进一步提高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6MWD(P<0.01)和LVEF(P<0.05),降低LVESVI(P<0.05)及LVEDVI(P<0.05),且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左卡尼汀,可改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运动耐量和心功能分级,并且安全性、耐受性良好.

    作者:齐永乐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ELISA法检测TORCH的研究

    目的:为临床医生监控妊娠受TORCH 感染的风险,提供了有效的、可靠的检测手段.方法:酶联免疫法.在微孔板上包被有抗人IGM抗体,在加入样本后,进行孵育,样本中含有的IGM抗体就会被微孔上包被的抗人IGM单克隆抗体所捕获.经洗涤将样品中所有其它成分去除后,加入抗原与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特异性抗体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孵育后,清洗微孔以除去未结合的复合物,然后加入色原/底物.在有结合复合物存在下,无色底物被水解为可检测其光密度值、并与样品中存在的抗体数量成比例的有色终产物.结果:临界值(C ut-off,co)=NC+0.250 S/Co<1.0 阴性S/Co 1.0-1.2 灰区S/Co>1.2 阳性.结论:用ELISA 法检测TORCH 特异性IgM 抗体用于诊断急性/原发病毒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绮;史颖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抗结核药在临床治疗中致肝功能损害的防护

    近年流行病调查估计和临床结核住院统计显示,我区结核病发病率高,特别是哈萨克少数民族在呈回升势头.随着结核住院人数增多,抗结核药物的使用也随之增多,抗结核药引起肝功能损害不得不引起重视,所以住院用药期间的防治和护理极其重要.

    作者:凌晨;王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护理

    急性肺栓塞是指由栓子急性阻塞肺脏动脉系统引起了肺循环障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临床常见有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症状.急性肺栓塞患者的综合治疗需要临床诊疗及护理的共同参与.护理人员在对急性肺栓塞病人进行护理前,首先需要了解此疾病的预后转归,在询问患者病史时要着重了解病人所有基础疾病情况,主要在溶栓抗凝前后、生命体征监测、心理方面、出院后等进行适当的专业护理,对于改善病人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作者:赵红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胃十二指肠瘘的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瘘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早期手术行瘘口修补、胃造瘘、空肠造瘘、双套管腹腔负压吸引术,结合营养支持、应用生长抑素及加强抗感染治疗.结果:11 例病例治愈10 例,1 例术后死于感染性休克.结论:早期行手术治疗可提高胃十二指肠瘘的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病人经济负担.

    作者:陈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院内感染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探讨院内感染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8 例院内感染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临床护理方法,总结其中的护理措施.结果:对感染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需要强化消毒措施,加强健康教育,密切观察患者病情,进行用药护理,给予适当的生活护理等护理措施.结论:对院内感染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需要加强临床护理措施,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赵翠芬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药熏洗结合功能锻炼治疗创伤性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

    创伤性关节功能障碍是人体骨关节在受到各种损伤因素作用后,没能及时修复软组织损伤所造成关节活动不利、范围受限、肌肉僵硬、肌力柔弱、轻微疼痛等临床表现.临床上证明使用中药熏洗及配合功能锻炼的疗法有明显效果,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一套中药内外合治及养生功能康复为主的治疗体系,但仍需要继续深入研究,使其实现临床疗效大化.

    作者:欧阳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凝血四项检测对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凝血四项检测[包括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的含量(FIB)]对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使用北京普利生血凝仪对36 例肝硬化患者(观察组)和30 例体格健康的志愿者(对照组)进行凝血四项检测.检测结果出来后,比较两组成员的检测结果.结果:肝硬化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时间较志愿者的这几个时间均明显延长(P<0.01),肝硬化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含量较志愿者的这项含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定期进行凝血四项检测对肝硬化患者的用药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卢正秋;张靖凯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先心病患儿介入治疗的围术期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治疗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 年3 月~2010 年8 月收治的78 例先心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施行介入治疗,总结围术期护理方法.结果:本组78例患儿介入治疗均成功,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即进行超声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手术效果理想,封堵器位置及形态均良好.术后无封堵器脱落、出血、呼吸道阻塞等情况发生,仅有2 例患儿发生术后感染,经精心治疗后痊愈.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治疗期间进行有效的护理观察,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素敏;郑雪明;杨林;杨得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45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将89 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配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参松养心胶囊口服3 粒/次,3 次/d;对照组予胺碘酮0.2g/次,3 次/d,治疗1 周后改为0.2g/次,2 次/d,1 周后改为0.2g/次,1 次/d.2 组共治疗一个月,用检验和X2检验,观察治疗后心律失常的变化.结果:予参松养心胶囊和胺碘酮治疗早搏(心律失常)疗效无统计意义(p<0.05),但参松养心胶囊不良反应少.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有较好的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莫佳瑶;王秋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分析.方法:96 例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各48 例,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疗程8 周.结果: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均能显著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但阿立哌唑改善躯体健康及社会功能维度优于利培酮.结论:阿立哌唑治疗有利于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7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特点,旨在提高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护理质量和生存率.方法:对7 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实施心理护理,预防感染和出血,正确给药并观察其毒、副作用,给予营养支持等护理方法.结果:经过全面细致的护理,7 例患者治愈2 例,缓解4 例,无效1 例,有效率85.7%.结论:优质、耐心和细致的全身心护理是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成功的关键.

    作者:高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浅谈社区健康教育中中西医理论的碰撞

    随着中医进社区工作的进一步展开,在开展健康教育过程中,中西医不同的理论体系,甚至有些理论相互矛盾的情况下,如何让社区民众理解在不同理论系统下对同一疾病的不同认识,是对广大社区医务工作者开展健康教育的一种挑战.我社区在长期的健康教育工作中积累了一点经验,现陈述于下,仅供探讨.

    作者:张伟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145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对临床145 例下颌骨骨折患者应用钛板内固定治疗疗效的观察,总结经验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外科住院部于2010 年5 月至2011 年5 月期间的145 例下颌骨骨折病例,对这些患者行切开复位术,用钛板内固定,保留骨折线上的牙齿.结果:145 例患者创口均Ⅰ期愈合,骨折愈合良好,140 例恢复到术前咬合关系,仅5 例出现咬合关系不良.结论:应用钛板内固定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缩短了颌间固定的时间,可以尽早恢复张口运动,保留骨折线上牙齿,这是一种很好的下颌骨骨折内固定方法.

    作者:尹佳代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改良式脐带结扎方法在新生儿脐带结扎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改良式脐带结扎方法在新生儿脐带结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 例新生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 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结扎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式结扎法.两组新生儿出生后,对第48 小时残脐干燥情况,第72 小时修剪残脐出血情况,第15-20 天脐带小窝完全愈合情况、残脐血肿以及脐带扎断的情况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两组新生儿第48 小时残脐干燥的例数,第72 小时残脐出血的例数,第15-20 天脐窝愈合以及残脐血肿例数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脐带结扎方法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谭琼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张沛霖主任舍症从脉治疗清阳不升型足跟痛的经验

    介绍张沛霖主任以耳前脉、头维脉、趺阳脉、寸口脉辨证,针刺通天穴、天柱穴治疗清阳不升型足跟痛的经验.

    作者:张建梅;吕云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浅谈颅脑损伤厄象的治疗方法

    全面介绍颅脑损伤厄象的治疗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进一步提高我国颅脑损伤厄象的治愈率.

    作者:魏曦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频发室性期前收缩30例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治疗非器质性心脏病的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方法:将55 例确诊非器质性心脏病的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 例口服参松养心胶囊;对照组25 例,予以心律平口服.两周后予以行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评价疗效.结果:疗治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疗效等同于心律平,并且副反应更少,耐受性更好.

    作者:刘明辉;李长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左旋咪唑治疗慢性咽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左旋咪唑治疗慢性咽炎的远期疗效.方法:收集2001 年3 月~2009 年12 月我科门诊治疗的128 例有效回访的慢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在采用常规的包括戒除烟酒,消除鼻部、鼻咽部或扁桃体炎症的基础上,局部含服溶菌酶片.治疗组在常规病因治疗基础上,用左旋咪唑片饭后顿服,每公斤体重25mg,每周连服2 天,疼痛较剧可2 天后加服1 天,3~6 月为1 疗程.一年后随访,全部病例获得1~4 年的随访.结果:对照组:显效13 例(19%) 有效34 例(49%)无效23 例(33%)总有效率67%.其中1 年内无复发5 例(7%),2 年内无复发1 例(1.5%),3 年内无复发0 例(0%).试验组:显效37 例(64%) 有效17 例(29%)无效4 例(7%)总有效率(93%).其中1 年内无复发30 例(52%),2 年内无复发23 例(40%),3 年内无复发10 例(17%),4 年内无复发9 例(16%).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咪唑能够使慢性咽炎的症状明显减轻,发作次数减少,对慢性咽炎的远期治疗有重要价值.

    作者:罗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