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例白毒伞毒蕈中毒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治疗的护理体会

张娇红;周静;陈燕萍;李敏

关键词:白毒伞毒簟中毒, 血浆置换, 护理措施
摘要:目的:探讨4例白毒伞毒蕈中毒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4例白毒伞毒蕈中毒行血浆置换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一般资料,治疗经过,分析死亡原因,并总结相应护理措施.结果:4例患者分别在误食后两例7d,一例6d,一例12d死亡,死亡原因均为血浆置换治疗时间过晚导致的以严重肝损伤为主的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白毒伞毒蕈中毒死亡率极高,血浆置换治疗过晚常会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治疗及护理抢救应及时,血浆置换前后对患者的临床护理应严格按照规程进行,对患者病情变化、脏器功能改变、并发症等密切监护,以待提高教治的成功率.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辨证治疗便秘的体会

    便秘是一种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表现为排便间隔延长或排便艰涩不畅.中医认为治疗便秘应分热秘、气秘、冷秘、气虚便秘和阴虚便秘.热秘辨治可用麻子仁丸化载;气秘辨治可用六磨汤加减,冷秘辨治可用济川煎化裁;气虚便秘可用黄芪汤加味;血虚便秘可用桃仁四物汤;阴虚便秘可用六味地黄汤合益胃汤化蓑.

    作者:陈白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特比萘芬联合复方酮康唑乳膏治疗皮肤真菌病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特比萘芬联合复方酮康唑乳膏治疗皮肤真菌病疗效.方法:患皮肤真菌病病人130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盐酸特比萘芬片0.25g,每日晚餐后顿服,同时外用复方酮康唑乳膏,早晚各一次,连续7d.对照组外用复方酮康唑乳膏,早晚各一次,连续14d.停药后2、4周分别进行临床疗效评估和真菌学检查.结果:治疗组停药2周后总有效率为90.8%,真菌清除率为92.3,均高于对照组.停药4周后总有效率和真菌清除率均为93.8%,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特比萘芬联合复方酮康唑乳膏治疗皮肤真菌病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朱卫星;薛清梓;夏加林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静脉血与末梢血对血常规的影响

    目的:探讨静脉血与末梢血对血常规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60例门诊体检者为检测对象,采用真空采血法采血,每10人一批,静脉血取自肘静脉,末梢血采白左手无名指内侧面,采血完成后及时颠倒混匀,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别检测WBC、RBC、HGB与PLT,对各个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末梢血的WBC、RBC和HGB平均值均高于静脉血平均值,PLT平均值低于静脉血平均值.结论:采用末梢血做血常规难以进行质量控制,所以.采用全自动血常规检测仪做血常规检测时应选用静脉血佳.

    作者:王伟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综合护理老年痴呆症患者128例的体会

    目的:通过对老年痴呆患者的综合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支持临床治疗,促进患者康复.方法:总结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老年护理康复中心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128例中的综合护理经验和体会.结果:对老年痴呆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对病情控制有一定作用,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老年痴呆应采取科学护理方法,以减轻患者痛苦,支持治疗和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曹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浅谈心血管内科的临床见习教学

    临床见习是衔接基础理论学习与临床实习的桥粱,是医学生向医生成长的必由之路.因此抓紧早期教育,促进学生见习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培养优秀医学人才的关键.心血管系统作为内科学的重点,内容繁多,同学们难以理解,而见习时间相对较短.如何大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更多的临床知识,关键在于合理安排课程,改进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见习质量的提高

    作者:张伟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自拟中药汤方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美尼尔氏综合征采用自拟中药汤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美尼尔氏综合征患者60例,采用自拟中药汤方进行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0例中,临床治愈43例,好转1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3%.患者停药后5个月-1年随访无复发病例.结论:美尼尔氏综合征在临床较为多发和常见,在近年来其发作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其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以眩晕突发性剧烈发作,伴有恶心、耳聋、耳呜等主要症状,采用自拟中药汤方进行治疗,可健脾和胃、祛痰燥湿,平肝熄风,具有较好临床效果.

    作者:孙永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蛙肠系膜微循环血流特性相关问题的研究

    微循环是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其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国内医学资料记载,微循环的血液状况与大血管的血流状况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在生理实验动物方面对于微循环血流特性研究的内容较少.笔者结合了现有的实验条件,利用在显微镜下直接和滴加药物相结合的方式,对蛙肠系膜微循环血流情况及时观察.得到的结果是观察到明显的在某段血管中血液往复流动,即血流摆动和在毛细血管中血流时断时续的间隙性血流现象.具体情况如下:

    作者:马晓宁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静脉留置针摒弃了以往头皮钢针的每日穿刺,既减轻患者的痛苦,又减少护士的工作量,而且还为成功抢救危重患者赢得时间,现已逐渐普遍地应用于临床.本文主要讨论了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应用中常见的问题.井提出相应的护理注意事项.

    作者:许玉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50例股骨骨折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

    近年来,由交通事故引起的股骨骨折已成为临床为常见的骨科疾病,术后的功能恢复是个很重要的环节,稍不注意就会导致关节的僵硬和肌内挛缩,股骨骨折患者由于手术创伤较大,往往害怕疼痛,不愿活动肢体,延误佳功能锻炼期.因此指导骨折患者将伤肢进行主动和被动功能锻炼,促进患肢功能早日恢复,防止关节粘连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结合本院50例股骨骨折护理的案例,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康淑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浅谈46例直肠癌患者的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以便积累临床经验,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6例直肠癌术后患者进行规范的护理.结果:本组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对直肠癌患者术后进行精心与规范的护理,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严小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浅谈护士个体素质与心理护理

    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分析探讨了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护理质量之间的相关因素,分析了影响护士个体素质的原因,提出了改善护士个体素质提高护理质量的措施.

    作者:岳从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8例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静点参麦注射液,对照组给予静点灯盏花注射液.心绞痛发作时均给予含服硝酸甘油等治疗.结果:临床综合疗效,治疗组有效率96.97%,对照组有效率85.7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麦注射液可以作为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较为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李善洪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Q开关Nd:YAG激光治疗褐青色痣150例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调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双颧部褐青色痣的临床疗效以及影响疗效的有关因素.方法:采用广州激光技术应用研究所生产的调Q开关Nd:YAG激光美容机,波长1064nm,单脉冲能量:50~800mJ可调;波长532nm,单脉冲能量:20~400mJ 可调;脉冲频率:(1、2、5、10)次/秒.脉宽:8ns~10ns,光斑直径:1mm~6mm可调.150例褐青色痣患者分别治疗2~6次,每次治疗间隔1~3个月.结果:150例患者,经过2~6次治疗后,均得到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疗效与治疗次数成正相关.治疗3次后总有效率达92.75%.部分治愈病例随访3年无复发.结论:用调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双颧部褐青色痣,安全、有效、无疤痕.

    作者:白莉;颜玲;钟贵玲;胡瑛;黄胜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自制普通器械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128例的心得体会

    目的:探讨利用自制拉钩等普通器械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心得体会.方法:对我院近五年来采用自制的拉钩等普通器械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128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8例患者均顺利地完成了手术(术中出现1例胆管损伤,予以修补治愈),且无术中术后大出血、胆瘘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也明显减少.结论:采用自制拉钩等普通器械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具有简易方便、经济实惠、安全有效等优点,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陈小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用生化汤加减治疗产后身痛的临床分析

    本文简述了生化汤的配伍、功用和主治,并参考古代文献中所载生化汤在相关医案中的应用及现代临床中关于生化汤的应用研究,阐释了用生化汤治疗产后身痛的方法和临床分析.

    作者:黄云霞;叶青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化脓性踝关节炎的治疗

    踝关节由胫腓骨下端及距骨构成,天围附以坚强的韧带,故踝关节坚强而稳定,这是与髋关节不同的,炎症虽然严重,但不易脱位.正常踝关节可容6-10ml液体,关节外形不受影响.感染之后,常波及跟距关节.正常人,踝关节背伸达20-30度,跖屈40-70度,大约有90度的活动范围.踝关节骨性融合后,患足仍有5-20度背伸,跖屈活动.踝关节是重要的负重关节,且解剖复杂,天围肌肉少,一旦感染,后果严重;小腿及踝关节又极易受伤,外伤后引起的感染近年来越来越多;血源性感染的不少见.

    作者:李晓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血型检测与输血反应相关问题的分析及处理

    血型检测不同于其它的检验,其直接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危.当发生输血反应时血管阻塞和血管内大量溶血,造成严重的后果.本文就血型检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展开探讨,分析血型鉴定时应该注意的事项,输血反应产生的原因以及患者产生输血反应时应该采取的处理措施,以期加强血型检测的准确性,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保证患者的输血安全.

    作者:顾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63例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与分析

    目的 监测并分析药品不良反应在我院发生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8~2010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分别从给药途径、临床表现、涉及的药物品种分布等统计与分析.结果 涉及不良反应的药物有24种,以抗感染药物居首位37例(58.73%),其次为中药制剂12例(19.05%);药品不良反应的主要类型为皮疹、斑丘疹、寻麻疹、皮肤瘙痒、面部潮红、紫绀、过敏样反应或注射部位红肿等;以静脉给药方式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85.71%).结论 认真监测分析总结药品不良反应,是临床合理和规范用药的重要途径.

    作者:刘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浅议如何提高避孕药具的利用效率

    解决好避孕药具管理的思路与对策是新时期、新形势的迫切需要.只有科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提高避孕药具利用效率,保证避孕药具工作的持续发展.本文就如何提高避孕药具利用效率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陈惠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与股骨头置换对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置入或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74;例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PFNA和关节组,各37例,PFNA组行抗旋髓内钉治疗,关节组给予人工股骨头置换.结果:关节组随访时间平均14.2±2.1个月;PFNA组平均13.9±,1.9个月.PFNA组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关节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关节组少(P<0.01),PFNA组下床锻炼时间较关节组长(P<0.01).两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髋关节功能按改良Harris评分评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但前者手术时间短,但卧床时间较长.应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法.

    作者:冯旭晖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