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蛙肠系膜微循环血流特性相关问题的研究

马晓宁

关键词:蛙肠系膜微循环, 血流特性
摘要:微循环是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其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国内医学资料记载,微循环的血液状况与大血管的血流状况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在生理实验动物方面对于微循环血流特性研究的内容较少.笔者结合了现有的实验条件,利用在显微镜下直接和滴加药物相结合的方式,对蛙肠系膜微循环血流情况及时观察.得到的结果是观察到明显的在某段血管中血液往复流动,即血流摆动和在毛细血管中血流时断时续的间隙性血流现象.具体情况如下: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心血管内科的临床见习教学

    临床见习是衔接基础理论学习与临床实习的桥粱,是医学生向医生成长的必由之路.因此抓紧早期教育,促进学生见习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培养优秀医学人才的关键.心血管系统作为内科学的重点,内容繁多,同学们难以理解,而见习时间相对较短.如何大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更多的临床知识,关键在于合理安排课程,改进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见习质量的提高

    作者:张伟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伴高血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90例冠心病伴高血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给予辛伐他汀20 mg/d口服,B组给予辛伐他汀80 mg/d口服.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测血清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及安全性指标(ALT、CR、BUN及CK),并记录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比较不同剂量辛伐他汀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辛伐他汀常规剂量20 mg/d与大剂量均降低TC、LDL-C,但大剂量降低更明显,且心脏事件明显减少.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冠心病患者早期应用辛伐他汀80mg/d,能更有效地降脂,提高达标率,明显抑制炎症因子、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稳定斑块、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且安全、耐受性良好.

    作者:吴明亮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906例HBV感染者进行血清标志物检测的结果分析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个世界性健康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乙型肝炎病毒主要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血清中除HBcAg不易检出外,其他五项均可在血清中检测出来.

    作者:孙慧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联合应用中西药保守治疗宫外孕30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案联合应用中西药保守治疗宫外孕的疗效.方法:将30例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甲氨堞呤联合米非司酮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愈9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62.8%;观察组治愈1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85.3%.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宫外孕既安全又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竹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小儿支气管肺炎伴心衰77例患者的急救和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时的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1年3月确诊为气管肺炎合并心衰的77例患儿(观察组),在接受专业化治疗的同时,给予优化护理流程,积极的护理干预,同时回顾性分析上一年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的28例患儿病例(回顾性对照组),观察两组平均心衰纠正时间、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平均心衰纠正时间分别为35.8h和47.5h;平均住院日分别为7.9d和8.6d;观察组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优化护理流程、积极的护理干预,对挽救患儿生命、降低医疗费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吴铁威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4例白毒伞毒蕈中毒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4例白毒伞毒蕈中毒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4例白毒伞毒蕈中毒行血浆置换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一般资料,治疗经过,分析死亡原因,并总结相应护理措施.结果:4例患者分别在误食后两例7d,一例6d,一例12d死亡,死亡原因均为血浆置换治疗时间过晚导致的以严重肝损伤为主的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白毒伞毒蕈中毒死亡率极高,血浆置换治疗过晚常会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治疗及护理抢救应及时,血浆置换前后对患者的临床护理应严格按照规程进行,对患者病情变化、脏器功能改变、并发症等密切监护,以待提高教治的成功率.

    作者:张娇红;周静;陈燕萍;李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6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痰热清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60例,对照组给予病毒唑注射液进行治疗,其他基础治疗两组相同.待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3.33%.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本华;宋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证型的胃动力学意义

    目的:探讨胃动力障碍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意义.方法:使用胃B超显影剂来观察24例健康志愿者和160例患者的胃窦运动指数(MI)、胃窦收缩幅庹(ACA)、胃窦收缩频(ACF) 胃半排空时间(GET1/2).这1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脾胃湿热型、脾胃虚热型和脾胃不和型.结果:在三种症型中脾胃虚弱型的MI、ACA、ACF、GET1/2是低的,并且同样也低于健康志愿者.结论: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脾胃虚弱型有着较为明显的胃动力障碍,肝胃不和型次之,再次为脾胃虚弱型.

    作者:韦昌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自拟中药汤方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美尼尔氏综合征采用自拟中药汤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美尼尔氏综合征患者60例,采用自拟中药汤方进行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0例中,临床治愈43例,好转1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3%.患者停药后5个月-1年随访无复发病例.结论:美尼尔氏综合征在临床较为多发和常见,在近年来其发作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其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以眩晕突发性剧烈发作,伴有恶心、耳聋、耳呜等主要症状,采用自拟中药汤方进行治疗,可健脾和胃、祛痰燥湿,平肝熄风,具有较好临床效果.

    作者:孙永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重度窒息新生儿复苏及复苏后护理

    目的:探讨重度窒息新生儿的急教复苏及复苏后护理方法.方法:对47例重度窒息新生儿按复苏方案进行急救复苏及护理.结果:经积极抢救复苏与护理,45例重度窒息新生儿复苏成功,33例出现循环功能障碍,67.6%(23/34例)使用了CPAP治疗的患儿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结论:重度窒息新生儿的成功复苏取决于产、儿、麻醉科的密切合作、及时气管插管.复苏后对患儿呼吸、循环的监测和护理有助于改善患儿预后.

    作者:周华;舒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略谈用科发展观推动疾控中心文化建设的思考

    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它既是一种社会生活方式,又是一种精神价值体系.时代不同文化的价值取向也不尽相同.先进文化主要是指科学的,健康的,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代表未来发展方向和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文化,先进文化是人类进步的结晶,也是人类科学的、精神文明的载体.随着卫生体制的转换,实践证明疾病预控制中心的工作越来越重要,用科学发展观推动疾控中心文化建设并将其推向更高的层次和水平,促进疾控中心的建设与发展,是管理者的重要任务,笔者从以下几方面思考:

    作者:王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氨茶碱联合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氨茶碱联合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将60例使用氨茶碱后仍出现呼吸暂停的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加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对照组不用,比较两组间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时间和发生次数、心率、经皮血氧饱和等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儿呼吸暂停次数[(2.11.6)次VS(3.62.3)次]、呼吸暂停的日均积分均显著减少[(2.61.8)分VS(4.52.1)分]、心率下降程度显著减轻[(88.512.6)次VS(76.413.7)次]、呼吸暂停的时间明显缩短[(18.53.8)秒VS(24.24.5)秒]、呼吸暂停时SpO2的下降程度明显减轻[(80.65.9)%VS(73.16.8)%],且P均0.01.结论:氨茶碱联合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对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全裕凤;张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护患沟通技巧对病人康复的重要性

    护患关系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心理变化,与患者的康复有着密切的联系.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用恰当的沟通方式.这样做可有效拉近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丁玉琴;叶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腰椎间盘膨出的CT表现

    目的:分析真性腰椎间盘膨出和假性腰椎间盘膨出的CT表现.方法:随机抽取150例CT轴位表现腰椎间盘膨出的150例进行分析.结果:124例CT表现为真性椎间盘膨出,36例CT表现为假性膨出且无腰椎间盘的半随征象.结论:CT诊断腰椎间盘膨出时应注意与假性椎间盘膨出鉴别.

    作者:潘广松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浅述消化道出血的观察和护理

    探讨消化道出血的观察和护理方法.及早识别消化道出血的征象、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迅速准确的抢救治疗和细致的临床护理是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环节.

    作者:文亚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老年高血压证候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对老年高血压常见证侯患者生活质量差异比较的小样本预试验,为进一步开展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筛选未合并重大疾病的60~79岁高血压患者96例,收集基线资科和证侯分级量化资科,并确立各单一证侯及其组合证侯;以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简表、商血压生活质量量表筒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测定,比较不同证侯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结果:(1)老年高血压的常见证侯分布依次为阴阳两虚+阴虚阳亢证(41/96)、阴阳两虚证(32/96)和阴虚阳亢证(15/96).(2)阴虚阳亢+阴阳两虚证在生理,心理二领域以及生理症状、躯体症状、睡眠状况、焦虑、压抑、强迫症状等方面评分低于阴阳两虚证和阴虚阳亢证,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以虚证及虚实夹杂证侯较为常见,阴虚阳亢证+阴陌两虚证在多方面生活质量降低更明显.

    作者:郝浩;薛一涛;杨传华;陆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灭滴灵在根管充填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灭滴灵加入根管充填剂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5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55颗患牙的根管充填剂中加入灭滴灵粉进行根管充填与38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40颗患牙进行普通根管充填剂充填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成功率98.18%,对照组成功率80%,两组成功率具有明显差异.结论:灭滴灵具有抗厌氧菌作用,在普通根管充填剂中加入灭滴灵粉可弥补根管充填不完善的缺陷,提高慢性根尖周炎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咏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甲状腺微小癌淋巴结转移及外科处理策略的探讨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癌(thyroidmicrocareinoma.TMC)的临床因素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02年1月~2009年1月通过手术治疗的106例TM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根据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和未转移组,通过单因素分析进行研究.结果:106例的TMC发生淋巴结转移率为24.5%(26/106),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以肿瘤大直径≥0.7cm和甲状腺被膜侵犯对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MC分类分期及治疗原则尚未达成一致,对于肿瘤大直径≥0.7cm以及甲状腺被膜受侵犯等高危因素患者.术中的细致探查及择区性淋巴结清扫对TMC复发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屈良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用碘伏预防会阴伤口感染的临床观察

    碘伏又称强力碘、聚维酮碘.是聚乙烯吡洛烷酮与碘的复合物,含有效碘9%-12%.碘伏原液深棕色,气味小,水溶性好,着色浅,性质稳定;稀释液稳定性差.因含表面活性剂,易起泡沫.碘伏主要通过释放单质碘(12),结合菌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使细菌变性.同时氧化细菌原浆蛋白的活性基团,导致微生物死亡.在碱性介质里,I2发生歧化反应,生成I2和103,使I2含量降低而失去杀菌作用,用盐酸或冰醋酸降低I2溶液的pH值,可提高其对细菌及芽孢的杀灭率.

    作者:陈艳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syndecan-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syndecan-1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本文检测了结肠癌中syndecan-1的表达情况.结果:Syndecan-1在正常牯膜组织中均呈细胞膜和/或细胞浆分布,阳性信号为棕黄色颗粒染色较浅,阳性率为96.00%(48/50).结肠癌组织中Syndecan-1多为阴性表达,阳性率仅有8.33%(5/60),显著低于正常牯膜的表达(X2=16.68,P<0.05).但是,syndecan-1表达与结肠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浸润深度、TNM分期及有无合并结肠腺瘤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syndecan-1主要表达在正常结肠黏膜上皮,肿瘤细胞中极少表达,而且syndecan-1表达与结肠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浸润深度、TNM分期及有无合并结肠腺瘤无显著相关.

    作者:彭腾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