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浩;薛一涛;杨传华;陆峰
目的了解产科子宫切除的相关因素与临床特点.方法对自2000年以来10年中22例子宫切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年间总分娩数21153例,子宫切除22例,发生率0.104%.22例中胎盘因素14例(63.63%),子宫巨大肌瘤3例(13.63%),子宫收缩乏力3例(13.63%).结论产科子宫切除的主要原因是胎盘因素,产科子宫切除是治疗难以控制子宫出血的有力措施,掌握手术时机,能减手术时机,能减少孕产妇并发症、死亡率.
作者:吴信芝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制也在逐渐健全.但是,目前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社区护理方面.为此,我们根据社区护士培训实例,分析了社区护士培训在提高在职护士护理知识和技能中的作用和效果.
作者:任文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治进行研究来提高此病的诊断率.方法:对2009年4月~2010年4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70例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此70例中.误诊的患有有20例,总误诊率达28.5%.容易误诊的疾病包括风湿性关节炎、蜂窝织炎、化脓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结论:痛风性关节炎较高的误诊率易使疾病治疗偏差、疗效降低,医生必须要提高正确诊断率、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作者:王立军;江晓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静脉血与末梢血对血常规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60例门诊体检者为检测对象,采用真空采血法采血,每10人一批,静脉血取自肘静脉,末梢血采白左手无名指内侧面,采血完成后及时颠倒混匀,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别检测WBC、RBC、HGB与PLT,对各个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末梢血的WBC、RBC和HGB平均值均高于静脉血平均值,PLT平均值低于静脉血平均值.结论:采用末梢血做血常规难以进行质量控制,所以.采用全自动血常规检测仪做血常规检测时应选用静脉血佳.
作者:王伟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癌(thyroidmicrocareinoma.TMC)的临床因素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02年1月~2009年1月通过手术治疗的106例TM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根据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和未转移组,通过单因素分析进行研究.结果:106例的TMC发生淋巴结转移率为24.5%(26/106),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以肿瘤大直径≥0.7cm和甲状腺被膜侵犯对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MC分类分期及治疗原则尚未达成一致,对于肿瘤大直径≥0.7cm以及甲状腺被膜受侵犯等高危因素患者.术中的细致探查及择区性淋巴结清扫对TMC复发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屈良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一种简便有效的压疮治疗和护理新方法.方法:将36例压疮病人随机分成惠尔康敷贴治疗组和蓝科宁治疗组,观察比较两组病人压疮愈合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压疮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蓝科宁疗效优于惠尔康敷贴治疗组,愈合时间快速,在治疗压疮方面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谭雁冰;朱婉华;区女侄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时的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1年3月确诊为气管肺炎合并心衰的77例患儿(观察组),在接受专业化治疗的同时,给予优化护理流程,积极的护理干预,同时回顾性分析上一年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的28例患儿病例(回顾性对照组),观察两组平均心衰纠正时间、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平均心衰纠正时间分别为35.8h和47.5h;平均住院日分别为7.9d和8.6d;观察组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优化护理流程、积极的护理干预,对挽救患儿生命、降低医疗费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吴铁威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乳腺导管扩张症(mammary duct ectasia,MDE)又叫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is,PCM),是一种无菌性炎症导致的良性乳腺疾病.其病程较长且临床表现多样,易导致误诊和误治.现将我院收治的46例乳腺导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总结如下,旨在探讨其临床表现特点及诊治要点.
作者:谭达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探讨消化道出血的观察和护理方法.及早识别消化道出血的征象、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迅速准确的抢救治疗和细致的临床护理是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环节.
作者:文亚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进行根管治疗中出现差错的原因,总结预防此差错发生的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11年3月收治的28例根管治疗失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上述的28例患者中,有10例患者的X线牙片显示,其根尖充填物与根管壁之间有阴影.有4例患者发生了根管欠充.有5例患者发生了根管超充.有3例患者发生了根折.有3例患者发生了根管遗留.发生根管侧穿、髓角穿孔、髓底穿孔的患者各1例.结论:根管治疗中出现差错主要有4个方面的原因:在充填的过程中操作失误、在根管预备的过程中操作失误、根管遗漏和开髓不当.
作者:张永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药大黄及芒硝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5例在我科行腹部手术后出现脂肪液化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药大黄及芒硝外敷的方法对这25例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此25例患者经用大黄和芒硝治疗后均伤口愈合,且全出院.结论:用大黄及芒硝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是一种简便、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徐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血管炎患者脑血管病变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系统性血管炎患者32例的临床资科;结果:有脑血管病组9例,占28.13%,无脑血管病组23例,占71.88%.两组病程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的体温、头痛率、晕倒宰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两组的白细胞、血小板、ESR、CRP、凝血因子Ⅷ活性、凝血因子Ⅸ活性、纤维蛋白原、γ-球蛋白、IgG(g/L)、IgA(g/L)、IgM(g/L)、C3(g/L)、C4(g/L)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两组的蛋白定量、细胞数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免疫抑制剂应用例数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泼尼松用量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应对系统性血管炎的白细胞、血小板、ESR、CRP、凝血因子Ⅷ活性、凝血因子Ⅸ活性、纤维蛋白原、γ-球蛋白、IgG(g/L)、IgA(g/L)、IgM(g/L)、C3(g/L)、C4(g/L)指标进行严密观察.
作者:刘磊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妇科千金胶囊联合补血益母颗粒在人工流产术后的作用.方法:选择126例宫内妊娠早孕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58例,分别予口服妇科千金胶囊联合补血益母颗粒和左氧氟沙星片,观察对比两组产后阴道流血量、出血时间,腹痛时间、腹痛程度、月经周期恢复、感染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人工流产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缩短、流血量减少、腹痛减轻及月经周期恢复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无感染及不良反应.结论:妇科千金胶囊联合补血益母颗粒在治疗人工流产术后阴道流血,腹痛,以及促进月经周期恢复效肯定、安全性高.
作者:马成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临床上可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使其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从而廷长患者的寿命.
作者:柳小平;乐永芳;徐宝菊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我院门诊西药房退药的原因、处理和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2010年度门诊西药房发生的136例退药现象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退药原因以不良反应退药比例高为49例(36.0%),因价格、数量问题退药的为23例(16.9%),因患者住院或转院的为18例(13.2%),因医生原因的为15例(11.0%)等;退药的药品种类以注射剂和口服类居多.结论:在临床用药时应注意药品的不良反应,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加强医患沟通,提升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减少门诊退药发生.
作者:储亚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C,倚称CysC)水平变化对小儿急性肾功能损伤早期诊断的意义和临床价值.方法:研究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50例后经过确诊为小儿急性肾功能损伤患者,测定其刚入院时血清尿素氮(BUN)、血清中Cre和血清胱抑素C体内含量情况.结果:急性肾功能损伤患儿在刚入院时血清胱抑素C的阳性率比血清尿BUN和血清中Cre的阳性率高.(比正常参考范围高即为阳性),体内血清胱抑素C含量交化显著比血清BUN和血清Cre含量变化明显(P<0.10).结论:血清胱抑素C作为早期诊断小儿急性肾功能损伤的指标明显优越于传统的血清BUN和血清Cre作为肾功能损伤早期的诊断指标,故此血清胱抑素C对小儿急性肾功能损伤的早期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志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小儿狼疮性肾炎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3月-2010年9月收治的25例狼疮性肾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护理方法.结果:本组25例患儿给予以上治疗及精心护理后,好转出院23例,中途放弃1例,转院治疗1例,好转率为92.0%;住院时间为12-35d,平均18.7d.结论:小儿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常见症状,临床给予激素等治疗及配合精心护理可以缓解病情,改善患儿预后.
作者:马晓娜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对70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70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临床资料,对患儿应用骼腰肌与内收肌松解和改良的蛙式石膏进行有限制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患儿临床治疗的优良率是97.1%,进行X线检查,其优良率是88.6%,全部患儿均无差评,并且发育情况与正常的同龄儿相同.结论:对先天性的髋关节脱位意儿应用髂腰肌与内收肌松解和改良的蛙式石膏进行有限制动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疗效确切,应予推广.
作者:祁鹏;孙宗林;李颖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的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4月至2011年2月经手术与病理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29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信息,均行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结果:发生在胃部14例,小肠6例,结肠3例,直肠3例,食2道,肠系膜1例;良性6例,恶性18例,潜在恶性5例;CT增强扫描良性者多呈轻度均匀强化,恶性者强化多不均匀.结论:螺旋CT平扫加双期增强扫描是一种无创、安全、高效的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技术,对GIST的诊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光军;任春玲;任东栋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对药具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赋予了艰巨的任务,必须深化药具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切实把药具免费发放供应落到实处,确保广大育龄群众使用安全、有效、价廉、便捷的药具产品.本文首先分析了计划生育避孕药具管理存在的问题,其次,就如何有效加强计划生育避孕药具管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施建伟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