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述消化道出血的观察和护理

文亚莉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 护理
摘要:探讨消化道出血的观察和护理方法.及早识别消化道出血的征象、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迅速准确的抢救治疗和细致的临床护理是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环节.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自拟消乳癖汤治疗乳腺增生病52例

    目的:观察用自拟消乳癖汤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将89例病人分为消乳癣汤治疗组52例,用乳癖消对照组治疗37例,结果:治疗组治愈29例占55.77%,好转20例占38.46%,未愈3例占5.77%,总有效率为94.23%;对照组治愈10例占27.03%,好转18例占48.65%,未惫9例,占24.32%,总有效率75.67%.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自拟消乳癣汤疗效佳.

    作者:王艳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PICC置管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将1根由硅胶材料制成、标有刻度、能放射显影的中心静脉导管,插入并使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置入术,通常长度为55-65cm,用于为患者提供中期至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7天至1年),尤其适用于肿瘤化疗患者,可有效或减轻反复穿刺的痛苦,减少静脉炎及静脉硬化,减少化疗药物渗出所致的周围血管坏死的危险,同时患者可以自由活动,导管维护方便,患者痛苦少,平时只需注意定期常规消毒和正压封管,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

    作者:冼月链;蔡丹梅;程秀娥;钟番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浅谈计算机技术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

    本文主要研究了计算机技术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如何加大其应用力度以便更好地为档案工作服务,大程度发挥档案信息的资源的使用价值,从而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左效波;宋剑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甲状腺微小癌淋巴结转移及外科处理策略的探讨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癌(thyroidmicrocareinoma.TMC)的临床因素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02年1月~2009年1月通过手术治疗的106例TM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根据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和未转移组,通过单因素分析进行研究.结果:106例的TMC发生淋巴结转移率为24.5%(26/106),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以肿瘤大直径≥0.7cm和甲状腺被膜侵犯对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MC分类分期及治疗原则尚未达成一致,对于肿瘤大直径≥0.7cm以及甲状腺被膜受侵犯等高危因素患者.术中的细致探查及择区性淋巴结清扫对TMC复发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屈良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游离角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60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临床观察游离角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对60例70眼翼状胬内患者行胬肉切除加自体上方游离角结膜瓣移植术并术随访3~24个月,观察术后创面修复、胬肉复发等情况.结果:随访期内,创面快速修复,植片存活良好.但有5例复发.结论:自体游离角结膜瓣移植手术疗效明确.但是,仍有一定的复发率.

    作者:黎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关于呼吸机在有机磷农药重度中毒中佳脱机时机的探讨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重度中毒呼吸衰竭使用呼吸机支持通气时的佳脱机时机.方法对有创使用呼吸机的有机磷农药重度中毒呼吸衰竭病人,根据病人意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选择患者清醒,有咳嗽能力,病人表示要拔管脱机时脱机;治疗组选择患者清醒,有咳嗽能力,氧合指教>400,阿托品用量<1mg/h,血胆碱酯酶(CHE)>30%,呼气中允许有少量有机磷农药气味时脱机.结果对照组一次脱机成功率16.67%,治疗组一次脱机成功率94.1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佳脱机时机不应以患者是否清醒,有无咳嗽能力为指证.而应充分考虑氧合指数,阿托品用量和CHE活力.

    作者:王胜文;李莉红;王慧慧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浅议如何提高避孕药具的利用效率

    解决好避孕药具管理的思路与对策是新时期、新形势的迫切需要.只有科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提高避孕药具利用效率,保证避孕药具工作的持续发展.本文就如何提高避孕药具利用效率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陈惠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手术室仪器设备的预防性维护

    目的:探讨手术室仪器设备预防性维护的效果.方法:通过配备固定专业工程师和定期聘请外来专业工程师对手术室医疗仪器定期进行预防性维护.结果:实施预防性维护制度延长了仪器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医院的财政支出,保障了患者的权益,为手术病人提供更安全的医疗服务,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结论:手术室仪器设备的预防性维护不仅提高了护士的专业技能,而且保证了仪器的高效运行,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在大幅度减少维修支出、降低医疗成本的同时,可有效地保障医疗安全,降低隐患.

    作者:梁荣花;陈扬;谭月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压疮管理小组在神经外科压疮预防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压疮管理小组对神经外科患者压疮预防监控效果的的作用.方法:在护理部建立二级压疮管理机构基础上,成立神经外科压疮管理监控小组,对本病区住院患者进行压疮危险因素的评估计分.并根据评分结果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结果: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有所下降.结论:成立压疮管理小组能有效降低压疮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住院患者满意度.

    作者:林碧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药湿热敷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药湿热敷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湿热敷治疗,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痉挛Ashworth评分.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肢体痉挛Ashworth评分均有改善,观察组的痉挛评分较对照组更有优势,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患者采用中药湿热敷加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其肢体痉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黄天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有机磷中毒反跳现象的观察及护理

    有机磷中毒反跳现象是由于毒物清除不彻底重吸毒物,过早停药,有机磷在肝内逐渐代谢氧化增强了毒性造成.其临床表现为:毒蕈碱样症状、烟碱样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在护理工作中,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病情变化、用药、洗胃及保持管道、呼吸道畅通,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控制补液速度,加强皮肤护理及开展心理护理.

    作者:吴道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归脾汤治疗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归脾汤对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升白效果.方法:将68例乳腺癌术后进行化疗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口服归脾汤联合静脉化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立可君、鲨肝醇联合静脉化疗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观察两组患者化疗后的骨髓抑制情况.结果:归脾汤能减少骨髓抑制的发生,提高化疗的完成率,同时缩短白细胞减少后恢复至正常需要的时间,减少rhG-CSF的临床用量.结论:归脾汤适用于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升白治疗,且疗效安全有效.

    作者:郑建晓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重症脑卒中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院内感染的细菌培养、药敏分析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18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的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报告,以指导临床用药.结果:18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中34人感染,感染率18.88%.病原菌以真菌及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及泌尿道为主(P<0.05).结论:采取有效的医院感染预防和护理对策,结合感染部位、感染途径选用抗生素,可以大限度的避免重症脑卒中患者院内感染发生.

    作者:王邵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于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价值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的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4月至2011年2月经手术与病理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29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信息,均行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结果:发生在胃部14例,小肠6例,结肠3例,直肠3例,食2道,肠系膜1例;良性6例,恶性18例,潜在恶性5例;CT增强扫描良性者多呈轻度均匀强化,恶性者强化多不均匀.结论:螺旋CT平扫加双期增强扫描是一种无创、安全、高效的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技术,对GIST的诊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光军;任春玲;任东栋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重度烧伤患者,BNP的变化规律及意义

    目的:了解重度烧伤患者休克期血浆BNP含量变化,探讨BNP与补液量的关系,指导临床补液.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伤后4小时内入院,年龄20-60岁,烧伤总面积大于50%的患者21例,检测患者入院后BNP的水平,测定并计算21例烧伤患者伤后6、24、48、96、144小时及液体入量的整体水平,对其中的BNP值与液体入量的相关性作分析.结果:21例烧伤患者伤后48小时内BNP持续增高,与液体入量呈正相关,伤后48小时下降.结论:血浆BNP是反映重度烧伤后早期心肌缺血缺氧变化的敏感指标,且与早期液体复苏呈正相关,可用于指导休克期液体复苏.

    作者:刘友红;蒋章佳;张刚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颅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的护理体会

    昏迷是由于大脑皮质及皮质下网状结构发生高度抑制而造成的严重的意识障碍,即意识持续中断或完全丧失高级神经活动的高度抑制状态.昏迷是患者意识完全丧失的一种严重情况,病人对语言无反应,各种反射,如吞咽反射、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等呈不同程度的丧失.因此,护士对颅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的护理,对防止术后并发症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冯玉璇;周瑶兰;郑海宁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906例HBV感染者进行血清标志物检测的结果分析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个世界性健康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乙型肝炎病毒主要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血清中除HBcAg不易检出外,其他五项均可在血清中检测出来.

    作者:孙慧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IABP植入术后下肢动脉缺血的早期观察、预防及护理

    目的:探讨IABP植入术后下肢动脉缺血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对43例应用IABP植入术后发生下肢动脉块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IABP植入术后出现,肢动脉缺血3例应密切和积极治疗,以免引发严重的并发症.结论:正确、熟练的穿刺、置管技术,适当地抗凝,认真细致的护理,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及时早期发现是预防IABP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俞旺娣;袁莉华;袁园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浅谈糖尿病性高血压的健康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患病率呈日益上升趋势,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是2型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严重危害心脑血管的健康,因此.对糖尿病性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极为重要,做好这类人群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的预防和延缓心脑血管等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作者:曹际秀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1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误诊为腹腔巨大肿瘤的分析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diabetic neurogenic bladder,DNB)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属于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病率约为27%-85%.DNB起病隐袭,常可导致严重的尿潴留,易误诊为腹腔巨大肿瘤.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见到1例,现报告如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复习.

    作者:黄松;秦映芬;蔡劲薇;冼晶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