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ABP植入术后下肢动脉缺血的早期观察、预防及护理

俞旺娣;袁莉华;袁园

关键词:IABP植入术后, 下肢动脉缺血, 早期观察, 预防,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IABP植入术后下肢动脉缺血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对43例应用IABP植入术后发生下肢动脉块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IABP植入术后出现,肢动脉缺血3例应密切和积极治疗,以免引发严重的并发症.结论:正确、熟练的穿刺、置管技术,适当地抗凝,认真细致的护理,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及时早期发现是预防IABP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尿液潜血临床检验的分析研究

    目的:探讨尿液潜血检验的佳方法.方法:将214例尿液的样品分别通过尿痕分析仪检测和显微镜检查进行尿液潜血检验.结果:尿液分析仪测定的结果为阳性标本共132例,显徽镜检查的结果为阳性标本共106例,无红细胞26例;通过尿液分析仪测检查结果为阴性的标本有82例,显微镜观察有红细胞的标本有12例,无红细胞的标本70例.经统计学检验,两种检验方法的结果存在差异.结论:临床检验中,尿液潜血的检查应该将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查两者的检查结果结合起来考虑,特别要关注镜检红细胞的检验.

    作者:于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现状分析

    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和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临床实践中遇到前所未有的冲突与困惑.由于妇产科服务对象是女性,并且在护理中存在许多不安全隐患.现就妇产科护理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解决的对策.

    作者:王冬琴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医中药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中医中药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平均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先锋霉素、氨茶碱和地塞米松口服治疗,治疗组则采用中药治疗,然后再逐一观察两组的临床表现症状、体征、副作用和下次发作的间隔时间.结果: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结论:中药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的疗效,明显强于对照组.

    作者:张伟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血清胱抑素C对小儿急性肾功能损伤早期诊断的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C,倚称CysC)水平变化对小儿急性肾功能损伤早期诊断的意义和临床价值.方法:研究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50例后经过确诊为小儿急性肾功能损伤患者,测定其刚入院时血清尿素氮(BUN)、血清中Cre和血清胱抑素C体内含量情况.结果:急性肾功能损伤患儿在刚入院时血清胱抑素C的阳性率比血清尿BUN和血清中Cre的阳性率高.(比正常参考范围高即为阳性),体内血清胱抑素C含量交化显著比血清BUN和血清Cre含量变化明显(P<0.10).结论:血清胱抑素C作为早期诊断小儿急性肾功能损伤的指标明显优越于传统的血清BUN和血清Cre作为肾功能损伤早期的诊断指标,故此血清胱抑素C对小儿急性肾功能损伤的早期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志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外周血CEA、CA19-9、CA72-4的表达水平与晚期胃癌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外周血癌胚抗原(CEA)及糖类相关抗原(CA19-9、CA72-4)的表达水平与晚期胃癌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搜集在我院进行体检的30名人员、30例晓期胃癌患者、35例胃炎患者、40例其他癌肿疾病患者的资料.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这些患者以及晚期胃癌患者化疗前与化疗后3个月的血清标本进行3种标志物的检测.结果:晚期胃癌化疗前患者结果为CEA:(4.7±7.3)μg/L,CA72-4:(3.2±1.9)μg/ml,CA19-9:(11.3±7.4)μg/ml,和胃炎组、健康体检组、其他癌肿疾病组进行对比发现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对比晚期胃癌组化疗前与化疗后3个月3种肿瘤标志物的含量变化.化疗后明显降低.结论:CEA、CA19-9和CA72-4进行联合检测能够有效的辅助诊断晚期胃癌;观察晚期胃癌患者血清标志物的含量变化,可促进晚期胃癌的辅助诊断的精准性以及疗效评估有重要价值.

    作者:袁霞;何樱;孙爱华;熊海林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康复新液佐治儿童鹅口疮65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佐治小儿鹅口疮的疗效.方法:将65例儿童鹅口疮患儿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均给予2.5%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后,用制霉菌素粉末涂口腔3天,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一周,两组治疗三天后评价疗效并随访三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复发率为1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复发率32%,两组有效率比均有显著差异(X2=9.12,P<0.05),复发率比较有显著差异,(X2=23.45,P<0.01).结论:康复新液口服治疗儿童鹅口疮具有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儿童易于接受等优点,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的疗法.

    作者:赵郁;张蕴铭;李宝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关于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干预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干2009年8月~2010年10月收治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患者50例,在尊重患者意愿的基础上医院将其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性急救,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基础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25例患者中,痊愈19例,有效5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76%,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治愈16例,有效5例,无效4例,治愈率为64%,总有效率为84%,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作者:刘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治疗骨折铜板内固定术后发生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本组39病例均进行清创或内固定物取出,术后所有患者进行伤口局部持续冲洗或负压吸引治疗,所有患者均根据细菌培养药敏使用抗生素.结果:39例钢板内固定术后感染病例,23例取出内固定物,余16例保留内固定物,经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骨折和伤口顺利愈合.结论: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骨折铜板内固定术后感染有肯定的疗效.

    作者:李国松;叶俊强;史玉朋;代宇;林绵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60例的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WC)的合适的方法.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8月大连市旅顺口区妇幼保健院根据阴道分泌物真菌培养+巩固治疗方案;每月一个疗程,口服+阴道用药强化治疗.口服用药:伊曲康唑0.1g每日两次,连用5天或酮康唑0.2 g每日两次,连用5天或氟康唑150mg1次或150mg每三日一次,连用2次后150 mg/周;配伍阴道用药:制霉菌素阴道栓每晚40万单位,连7天或克霉唑阴道栓每晚0.1g,连用7天或哨呋太尔制霉软胶囊每晚2g,连续6天.症状消失伴真菌学转阴后再巩固治疗2-10个疗程.结果:(1)RWC发生率占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4.8%.(2)60例RVVC以白色假丝酵母感染为主占73.3%,光滑假丝酵母菌感染占21.7%.(3)治疗有效率93.3%.停药后3、6、12个月远期治愈率为85%、78%和75%.结论:RVVC主要病原菌是白色假丝酵母菌,选择药物强化加巩固治疗是治愈RWC有效措施.

    作者:乔立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63例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与分析

    目的 监测并分析药品不良反应在我院发生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8~2010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分别从给药途径、临床表现、涉及的药物品种分布等统计与分析.结果 涉及不良反应的药物有24种,以抗感染药物居首位37例(58.73%),其次为中药制剂12例(19.05%);药品不良反应的主要类型为皮疹、斑丘疹、寻麻疹、皮肤瘙痒、面部潮红、紫绀、过敏样反应或注射部位红肿等;以静脉给药方式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85.71%).结论 认真监测分析总结药品不良反应,是临床合理和规范用药的重要途径.

    作者:刘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浅析核磁共振的原理及应用

    核磁共振是一种利用原子核在磁场中的能量变化来获得关于核信息的现代技术,其已在许多领城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核磁共振的概念、原理、实验技术和一些相关的应用.

    作者:韩斗升;张慧;曲霞;周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蛙肠系膜微循环血流特性相关问题的研究

    微循环是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其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国内医学资料记载,微循环的血液状况与大血管的血流状况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在生理实验动物方面对于微循环血流特性研究的内容较少.笔者结合了现有的实验条件,利用在显微镜下直接和滴加药物相结合的方式,对蛙肠系膜微循环血流情况及时观察.得到的结果是观察到明显的在某段血管中血液往复流动,即血流摆动和在毛细血管中血流时断时续的间隙性血流现象.具体情况如下:

    作者:马晓宁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有机磷中毒反跳现象的观察及护理

    有机磷中毒反跳现象是由于毒物清除不彻底重吸毒物,过早停药,有机磷在肝内逐渐代谢氧化增强了毒性造成.其临床表现为:毒蕈碱样症状、烟碱样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在护理工作中,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病情变化、用药、洗胃及保持管道、呼吸道畅通,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控制补液速度,加强皮肤护理及开展心理护理.

    作者:吴道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门体分流术治疗肝小静脉闭塞症的护理1例

    肝小静脉闭塞症(veno-occlusive disease,VOD)是指肝小叶中央静脉和小叶下静脉损伤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而产生的肝内窦后性门静脉高压症.临床上急性阶段出现肝肿大、黄疸和腹水,轻症者可康复,部分转入亚急性期,重症者多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少数发展为充血性肝硬化.该病常见病因有:1)造血干细胞移植及放化疗;2)肝移植;3)服用含野百合碱草药,如:野百合、千里光、土三七等.因此类草药含吡咯烷生物碱,可损伤血管内皮及周围肝细胞,致VOD发生.目前VOD以护肝、对症支持治疗为主,禁服含野百合碱药物.

    作者:杨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恶性高血压致肾脏损害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寻护理恶心高血压导致肾脏损害的佳方法.方法:对我院2008年7月-2010年8月收治的54例恶性高血压致肾脏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此54例患者中,有41例病情好转出院,有13例发生死亡.结论:只有护理人员具备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能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才能确保恶性高血压致肾脏损害患者的生命健康.

    作者:崔秋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医辨证治疗便秘的体会

    便秘是一种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表现为排便间隔延长或排便艰涩不畅.中医认为治疗便秘应分热秘、气秘、冷秘、气虚便秘和阴虚便秘.热秘辨治可用麻子仁丸化载;气秘辨治可用六磨汤加减,冷秘辨治可用济川煎化裁;气虚便秘可用黄芪汤加味;血虚便秘可用桃仁四物汤;阴虚便秘可用六味地黄汤合益胃汤化蓑.

    作者:陈白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儿科手术感染的护理及预防措施

    随着医学科技的快速发展,小儿的外科技术也得到了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但是因为患儿的特殊性质,他们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也不能理解医师和护士对患儿手术方面的配合要求.为了提高患儿手术的治疗效果,降低手术感染率的发生,本文特对如何有效护理手术感染的患儿、缩短患儿的康复时间,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以及采取什么样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患儿手术感染的发生进行了论述.

    作者:刘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急诊输液厅安全隐患的分析与规范化流程的管理

    目的:分析目前急诊输液厅存在的诸多安全隐患及其发生原因,采用规范化流程管理,降低输液安全隐患.方法:规范操做流程、认真执行医嘱,确保转抄正确;实行首接负责制;发单对单核对制度,反问姓名制;输液中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做好健康宣教工作.结果:使安全隐患减少,从而降低护理差错事故及纠纷的发生.结论:开展急诊输液厅规范化流程管理能降低输液安全隐患,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满意度.

    作者:吉凤霞;冯延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穴位埋线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84例的疗效观察

    2008年6月~2010年6月,我院用穴位埋线疗法联合阿德福韦酯胶囊口服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4例,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殷小兰;周晓玲;谢胜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双侧唇裂术后唇鼻畸形的美容整形分析

    目的:探讨双侧唇裂术后唇鼻畸形美容整形的效果.方法:以我院行美容整形治疗的双侧唇裂术后唇鼻畸形患者27例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其治疗后的满意程度.结果:此27例双侧唇裂术后唇鼻畸形患者经美容整形手术后,其切口全部I期愈合.手术效果优良的患者有25例,优良率可达到92.59%;手术效果满意的患者有24例,满意率为88.89%.结论:在为双侧唇裂术后唇鼻部畸形患者美客整形过程中,医生一定要在术前为患者精心设计,在术中注意各种细节并根据每位患者不同的畸形特点应用不同的美容整形修复方式.

    作者:王舒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