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的护理体会

冯玉璇;周瑶兰;郑海宁

关键词:颅脑外伤术后, 昏迷, 护理
摘要:昏迷是由于大脑皮质及皮质下网状结构发生高度抑制而造成的严重的意识障碍,即意识持续中断或完全丧失高级神经活动的高度抑制状态.昏迷是患者意识完全丧失的一种严重情况,病人对语言无反应,各种反射,如吞咽反射、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等呈不同程度的丧失.因此,护士对颅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的护理,对防止术后并发症起到重要作用.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米非司酮与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米非司酮与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8例患者分为米非司酮组(n=34)和去氧孕烯炔雌醇组(n=34),对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在34例米非司酮组患者中,有25例患者在停药30-120 d后月经量恢复正常;6例患者的月经量出现减少,3例月经恢复后,出现功血复发.而在34例去氧孕烯炔雌醇组患者中,27例患者治疗期间无异常出血,停药后月经量恢复正常,随访期间无异常.两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另外,对两组患者治疗酋后的血清激素水平比较发现,去氧孕烯炔雌醇组、米非司酮组两组患者治疗后E2、P平均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米非司酮和去氧孕烯炔雌醇均能有效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且疗效无显著差异,不良反应均较轻徽,复发率低,是两种比较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案.

    作者:管付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药湿热敷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药湿热敷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湿热敷治疗,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痉挛Ashworth评分.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肢体痉挛Ashworth评分均有改善,观察组的痉挛评分较对照组更有优势,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患者采用中药湿热敷加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其肢体痉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黄天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6-2011.3 40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后病人的并发症种类与术后治疗、护理对策.结果:共有14例病人出现了不同形式的并发症,其中呼吸道并发症8例,泌尿系感染1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中枢性高热1,脑水肿1例,脑疝1例,再次出血1例,死亡4例.结论:微创穿刺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是微创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旭萍;高晓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门体分流术治疗肝小静脉闭塞症的护理1例

    肝小静脉闭塞症(veno-occlusive disease,VOD)是指肝小叶中央静脉和小叶下静脉损伤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而产生的肝内窦后性门静脉高压症.临床上急性阶段出现肝肿大、黄疸和腹水,轻症者可康复,部分转入亚急性期,重症者多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少数发展为充血性肝硬化.该病常见病因有:1)造血干细胞移植及放化疗;2)肝移植;3)服用含野百合碱草药,如:野百合、千里光、土三七等.因此类草药含吡咯烷生物碱,可损伤血管内皮及周围肝细胞,致VOD发生.目前VOD以护肝、对症支持治疗为主,禁服含野百合碱药物.

    作者:杨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目的:对患有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随机抽取在2006年8月~2009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9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并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治疗,在92例患者中有78例痊愈和好转,9例无效,5例死亡(死亡患者的死亡原因主要为肺部感染、消化道大出血和脏器功能受损).结论:对患有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临床治疗期同进行细致周到且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和避免并发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苏桂芬;戴云翠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微创取石术治疗肾结石126例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微创取石术在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52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经皮肾穿刺取石术给予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给予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成功率及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不良反应例数、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陈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关于呼吸机在有机磷农药重度中毒中佳脱机时机的探讨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重度中毒呼吸衰竭使用呼吸机支持通气时的佳脱机时机.方法对有创使用呼吸机的有机磷农药重度中毒呼吸衰竭病人,根据病人意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选择患者清醒,有咳嗽能力,病人表示要拔管脱机时脱机;治疗组选择患者清醒,有咳嗽能力,氧合指教>400,阿托品用量<1mg/h,血胆碱酯酶(CHE)>30%,呼气中允许有少量有机磷农药气味时脱机.结果对照组一次脱机成功率16.67%,治疗组一次脱机成功率94.1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佳脱机时机不应以患者是否清醒,有无咳嗽能力为指证.而应充分考虑氧合指数,阿托品用量和CHE活力.

    作者:王胜文;李莉红;王慧慧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与股骨头置换对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置入或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74;例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PFNA和关节组,各37例,PFNA组行抗旋髓内钉治疗,关节组给予人工股骨头置换.结果:关节组随访时间平均14.2±2.1个月;PFNA组平均13.9±,1.9个月.PFNA组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关节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关节组少(P<0.01),PFNA组下床锻炼时间较关节组长(P<0.01).两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髋关节功能按改良Harris评分评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但前者手术时间短,但卧床时间较长.应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法.

    作者:冯旭晖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50例股骨骨折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

    近年来,由交通事故引起的股骨骨折已成为临床为常见的骨科疾病,术后的功能恢复是个很重要的环节,稍不注意就会导致关节的僵硬和肌内挛缩,股骨骨折患者由于手术创伤较大,往往害怕疼痛,不愿活动肢体,延误佳功能锻炼期.因此指导骨折患者将伤肢进行主动和被动功能锻炼,促进患肢功能早日恢复,防止关节粘连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结合本院50例股骨骨折护理的案例,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康淑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1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误诊为腹腔巨大肿瘤的分析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diabetic neurogenic bladder,DNB)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属于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病率约为27%-85%.DNB起病隐袭,常可导致严重的尿潴留,易误诊为腹腔巨大肿瘤.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见到1例,现报告如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复习.

    作者:黄松;秦映芬;蔡劲薇;冼晶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63例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与分析

    目的 监测并分析药品不良反应在我院发生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8~2010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分别从给药途径、临床表现、涉及的药物品种分布等统计与分析.结果 涉及不良反应的药物有24种,以抗感染药物居首位37例(58.73%),其次为中药制剂12例(19.05%);药品不良反应的主要类型为皮疹、斑丘疹、寻麻疹、皮肤瘙痒、面部潮红、紫绀、过敏样反应或注射部位红肿等;以静脉给药方式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85.71%).结论 认真监测分析总结药品不良反应,是临床合理和规范用药的重要途径.

    作者:刘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外周血CEA、CA19-9、CA72-4的表达水平与晚期胃癌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外周血癌胚抗原(CEA)及糖类相关抗原(CA19-9、CA72-4)的表达水平与晚期胃癌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搜集在我院进行体检的30名人员、30例晓期胃癌患者、35例胃炎患者、40例其他癌肿疾病患者的资料.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这些患者以及晚期胃癌患者化疗前与化疗后3个月的血清标本进行3种标志物的检测.结果:晚期胃癌化疗前患者结果为CEA:(4.7±7.3)μg/L,CA72-4:(3.2±1.9)μg/ml,CA19-9:(11.3±7.4)μg/ml,和胃炎组、健康体检组、其他癌肿疾病组进行对比发现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对比晚期胃癌组化疗前与化疗后3个月3种肿瘤标志物的含量变化.化疗后明显降低.结论:CEA、CA19-9和CA72-4进行联合检测能够有效的辅助诊断晚期胃癌;观察晚期胃癌患者血清标志物的含量变化,可促进晚期胃癌的辅助诊断的精准性以及疗效评估有重要价值.

    作者:袁霞;何樱;孙爱华;熊海林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浅议如何提高避孕药具的利用效率

    解决好避孕药具管理的思路与对策是新时期、新形势的迫切需要.只有科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提高避孕药具利用效率,保证避孕药具工作的持续发展.本文就如何提高避孕药具利用效率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陈惠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手术室仪器设备的预防性维护

    目的:探讨手术室仪器设备预防性维护的效果.方法:通过配备固定专业工程师和定期聘请外来专业工程师对手术室医疗仪器定期进行预防性维护.结果:实施预防性维护制度延长了仪器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医院的财政支出,保障了患者的权益,为手术病人提供更安全的医疗服务,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结论:手术室仪器设备的预防性维护不仅提高了护士的专业技能,而且保证了仪器的高效运行,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在大幅度减少维修支出、降低医疗成本的同时,可有效地保障医疗安全,降低隐患.

    作者:梁荣花;陈扬;谭月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联合应用中西药保守治疗宫外孕30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案联合应用中西药保守治疗宫外孕的疗效.方法:将30例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甲氨堞呤联合米非司酮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愈9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62.8%;观察组治愈1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85.3%.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宫外孕既安全又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竹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浅述消化道出血的观察和护理

    探讨消化道出血的观察和护理方法.及早识别消化道出血的征象、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迅速准确的抢救治疗和细致的临床护理是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环节.

    作者:文亚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梧州市0-36月儿童贫血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当地婴幼儿贫血患病情况.方法:对2010年在梧州市人民医院进行常规保健的本辖区0-36个月儿童进行血红蛋白的测定.结果:调查1022名儿童,贫血患病率为12.5%,患病程度与年龄大小成正比,贫血患病率与性别无关,与生长发育情况有关.结论:加强妇幼保健指导,<1岁是贫血的高发病年龄,应重视婴儿的合理喂养,及时添加辅食,加强对体弱儿的管理是降低贫血发病率的关键.

    作者:苏小奇;覃汝天;刘延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归脾汤治疗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归脾汤对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升白效果.方法:将68例乳腺癌术后进行化疗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口服归脾汤联合静脉化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立可君、鲨肝醇联合静脉化疗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观察两组患者化疗后的骨髓抑制情况.结果:归脾汤能减少骨髓抑制的发生,提高化疗的完成率,同时缩短白细胞减少后恢复至正常需要的时间,减少rhG-CSF的临床用量.结论:归脾汤适用于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升白治疗,且疗效安全有效.

    作者:郑建晓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伴高血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90例冠心病伴高血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给予辛伐他汀20 mg/d口服,B组给予辛伐他汀80 mg/d口服.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测血清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及安全性指标(ALT、CR、BUN及CK),并记录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比较不同剂量辛伐他汀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辛伐他汀常规剂量20 mg/d与大剂量均降低TC、LDL-C,但大剂量降低更明显,且心脏事件明显减少.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冠心病患者早期应用辛伐他汀80mg/d,能更有效地降脂,提高达标率,明显抑制炎症因子、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稳定斑块、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且安全、耐受性良好.

    作者:吴明亮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HPLC法测定盐酸氟西汀分散片的含量

    目的:探究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氟西汀分散片含量的具体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18,流动相为乙腈-四氢呋喃-三乙胺磷酸缓冲液(体积比21:14:6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26nm,测定盐酸氟西汀的含量.结果:盐酸氟西汀在3684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1.0%,n=9),精密度(RSD)为0.6%(n=6).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重现性好,适用于盐酸氟西汀分散片的含量测定.

    作者:王素平;王昌锭;林丽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