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苏桂芬;戴云翠

关键词:高血压, 脑出血, 临床观察, 护理
摘要:目的:对患有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随机抽取在2006年8月~2009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9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并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治疗,在92例患者中有78例痊愈和好转,9例无效,5例死亡(死亡患者的死亡原因主要为肺部感染、消化道大出血和脏器功能受损).结论:对患有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临床治疗期同进行细致周到且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和避免并发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采用脱细胞真皮基质材料填塞治疗肛瘘46例的临床观察

    肛瘘是肛周皮肤和直肠、肛管相通的一种慢性感染性管道.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肛周感染、破溃流脓,长期不愈的病人可以发生肛周癌.肛瘘的传统治疗方法是瘘管切除、瘘管切开、挂线疗法、瘘道旷置引流术、经肛直肠黏膜瓣内口修补术等手术方式,其共同缺点是创伤大、愈合时间长、部分病人可出现肛门功能受损(在高位复杂性肛瘘可达10%~50%),甚至大便失禁.

    作者:赵宝忠;朱海成;朱元廷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63例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与分析

    目的 监测并分析药品不良反应在我院发生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8~2010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分别从给药途径、临床表现、涉及的药物品种分布等统计与分析.结果 涉及不良反应的药物有24种,以抗感染药物居首位37例(58.73%),其次为中药制剂12例(19.05%);药品不良反应的主要类型为皮疹、斑丘疹、寻麻疹、皮肤瘙痒、面部潮红、紫绀、过敏样反应或注射部位红肿等;以静脉给药方式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85.71%).结论 认真监测分析总结药品不良反应,是临床合理和规范用药的重要途径.

    作者:刘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正确使用非处方感冒药

    感冒是很常见的疾病,相信每个人都曾经患过感冒,尤其在季节变换时,忽冷忽热的天气稍不留意就感冒了.很多人都知道,感冒是由病毒所引起,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感冒带来的症状(如流鼻涕、咳嗽、鼻塞、头痛等),都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这时我们经常会到药店购买非处方感冒药服用,以缓解感冒症状、减轻不适感.吃感冒药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分期运用,对症下药.在选择感冒药时,应了解感冒药药物成分、感冒药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作者:高晓武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4例白毒伞毒蕈中毒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4例白毒伞毒蕈中毒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4例白毒伞毒蕈中毒行血浆置换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一般资料,治疗经过,分析死亡原因,并总结相应护理措施.结果:4例患者分别在误食后两例7d,一例6d,一例12d死亡,死亡原因均为血浆置换治疗时间过晚导致的以严重肝损伤为主的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白毒伞毒蕈中毒死亡率极高,血浆置换治疗过晚常会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治疗及护理抢救应及时,血浆置换前后对患者的临床护理应严格按照规程进行,对患者病情变化、脏器功能改变、并发症等密切监护,以待提高教治的成功率.

    作者:张娇红;周静;陈燕萍;李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PICC置管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将1根由硅胶材料制成、标有刻度、能放射显影的中心静脉导管,插入并使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置入术,通常长度为55-65cm,用于为患者提供中期至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7天至1年),尤其适用于肿瘤化疗患者,可有效或减轻反复穿刺的痛苦,减少静脉炎及静脉硬化,减少化疗药物渗出所致的周围血管坏死的危险,同时患者可以自由活动,导管维护方便,患者痛苦少,平时只需注意定期常规消毒和正压封管,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

    作者:冼月链;蔡丹梅;程秀娥;钟番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老年高血压证候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对老年高血压常见证侯患者生活质量差异比较的小样本预试验,为进一步开展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筛选未合并重大疾病的60~79岁高血压患者96例,收集基线资科和证侯分级量化资科,并确立各单一证侯及其组合证侯;以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简表、商血压生活质量量表筒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测定,比较不同证侯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结果:(1)老年高血压的常见证侯分布依次为阴阳两虚+阴虚阳亢证(41/96)、阴阳两虚证(32/96)和阴虚阳亢证(15/96).(2)阴虚阳亢+阴阳两虚证在生理,心理二领域以及生理症状、躯体症状、睡眠状况、焦虑、压抑、强迫症状等方面评分低于阴阳两虚证和阴虚阳亢证,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以虚证及虚实夹杂证侯较为常见,阴虚阳亢证+阴陌两虚证在多方面生活质量降低更明显.

    作者:郝浩;薛一涛;杨传华;陆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梧州市0-36月儿童贫血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当地婴幼儿贫血患病情况.方法:对2010年在梧州市人民医院进行常规保健的本辖区0-36个月儿童进行血红蛋白的测定.结果:调查1022名儿童,贫血患病率为12.5%,患病程度与年龄大小成正比,贫血患病率与性别无关,与生长发育情况有关.结论:加强妇幼保健指导,<1岁是贫血的高发病年龄,应重视婴儿的合理喂养,及时添加辅食,加强对体弱儿的管理是降低贫血发病率的关键.

    作者:苏小奇;覃汝天;刘延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微创取石术治疗肾结石126例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微创取石术在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52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经皮肾穿刺取石术给予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给予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成功率及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不良反应例数、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陈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浅谈心血管内科的临床见习教学

    临床见习是衔接基础理论学习与临床实习的桥粱,是医学生向医生成长的必由之路.因此抓紧早期教育,促进学生见习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培养优秀医学人才的关键.心血管系统作为内科学的重点,内容繁多,同学们难以理解,而见习时间相对较短.如何大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更多的临床知识,关键在于合理安排课程,改进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见习质量的提高

    作者:张伟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甲状腺微小癌淋巴结转移及外科处理策略的探讨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癌(thyroidmicrocareinoma.TMC)的临床因素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02年1月~2009年1月通过手术治疗的106例TM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根据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和未转移组,通过单因素分析进行研究.结果:106例的TMC发生淋巴结转移率为24.5%(26/106),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以肿瘤大直径≥0.7cm和甲状腺被膜侵犯对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MC分类分期及治疗原则尚未达成一致,对于肿瘤大直径≥0.7cm以及甲状腺被膜受侵犯等高危因素患者.术中的细致探查及择区性淋巴结清扫对TMC复发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屈良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6-2011.3 40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后病人的并发症种类与术后治疗、护理对策.结果:共有14例病人出现了不同形式的并发症,其中呼吸道并发症8例,泌尿系感染1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中枢性高热1,脑水肿1例,脑疝1例,再次出血1例,死亡4例.结论:微创穿刺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是微创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旭萍;高晓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于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价值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的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4月至2011年2月经手术与病理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29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信息,均行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结果:发生在胃部14例,小肠6例,结肠3例,直肠3例,食2道,肠系膜1例;良性6例,恶性18例,潜在恶性5例;CT增强扫描良性者多呈轻度均匀强化,恶性者强化多不均匀.结论:螺旋CT平扫加双期增强扫描是一种无创、安全、高效的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技术,对GIST的诊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光军;任春玲;任东栋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60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7月~2010年9月收治的6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在尊重患儿家属意愿的情况下将其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22例,其中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只进行简单的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康复情况.结果:经过基础治疗以及护理后.治疗组患儿总治愈率为94.7%.对照组患儿总治愈率率为86.3%,两组总治愈率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进行循证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儿的康复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贾丽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66例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患儿的护理体会

    对我院2005年4月~2010年9月收治的66例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护理干预对疾病转归的影响.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做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临床护理、饮食护理及出院指导对患儿的预后至关重要.

    作者:王跃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探讨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2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108静滴血栓通注射液20 ml/d.对照组106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30 ml/d,用药14 d,评价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5%,对照组有效率73.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提高有效率,且患者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冉启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用碘伏预防会阴伤口感染的临床观察

    碘伏又称强力碘、聚维酮碘.是聚乙烯吡洛烷酮与碘的复合物,含有效碘9%-12%.碘伏原液深棕色,气味小,水溶性好,着色浅,性质稳定;稀释液稳定性差.因含表面活性剂,易起泡沫.碘伏主要通过释放单质碘(12),结合菌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使细菌变性.同时氧化细菌原浆蛋白的活性基团,导致微生物死亡.在碱性介质里,I2发生歧化反应,生成I2和103,使I2含量降低而失去杀菌作用,用盐酸或冰醋酸降低I2溶液的pH值,可提高其对细菌及芽孢的杀灭率.

    作者:陈艳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特比萘芬联合复方酮康唑乳膏治疗皮肤真菌病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特比萘芬联合复方酮康唑乳膏治疗皮肤真菌病疗效.方法:患皮肤真菌病病人130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盐酸特比萘芬片0.25g,每日晚餐后顿服,同时外用复方酮康唑乳膏,早晚各一次,连续7d.对照组外用复方酮康唑乳膏,早晚各一次,连续14d.停药后2、4周分别进行临床疗效评估和真菌学检查.结果:治疗组停药2周后总有效率为90.8%,真菌清除率为92.3,均高于对照组.停药4周后总有效率和真菌清除率均为93.8%,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特比萘芬联合复方酮康唑乳膏治疗皮肤真菌病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朱卫星;薛清梓;夏加林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用臭氧辅助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臭氧辅助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将250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观察组(150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臭氧冲洗联合局部用药的方法进行治疗,另外一组为对照组(10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局部用药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和体征改善的平均时间为(1.9±0.5)d,对照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改善的平均时间为(2.8±0.7)d.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冲洗联合局部用药治疗细菌性阴道具有杀菌效果好、症状改善快、安全性高等优点,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的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方法.

    作者:江照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误诊中老年甲亢25例的分析

    目的:探讨中老年甲亢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对25例以心血管疾病为首发症状的中老年甲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中老年甲亢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误诊.结论:系统问诊、体格检查,正确分析病情,检测血甲状腺激素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是避免误诊的关键.

    作者:沈丽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HPLC法测定盐酸氟西汀分散片的含量

    目的:探究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氟西汀分散片含量的具体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18,流动相为乙腈-四氢呋喃-三乙胺磷酸缓冲液(体积比21:14:6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26nm,测定盐酸氟西汀的含量.结果:盐酸氟西汀在3684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1.0%,n=9),精密度(RSD)为0.6%(n=6).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重现性好,适用于盐酸氟西汀分散片的含量测定.

    作者:王素平;王昌锭;林丽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