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丽芳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临床上可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使其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从而廷长患者的寿命.
作者:柳小平;乐永芳;徐宝菊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踝关节由胫腓骨下端及距骨构成,天围附以坚强的韧带,故踝关节坚强而稳定,这是与髋关节不同的,炎症虽然严重,但不易脱位.正常踝关节可容6-10ml液体,关节外形不受影响.感染之后,常波及跟距关节.正常人,踝关节背伸达20-30度,跖屈40-70度,大约有90度的活动范围.踝关节骨性融合后,患足仍有5-20度背伸,跖屈活动.踝关节是重要的负重关节,且解剖复杂,天围肌肉少,一旦感染,后果严重;小腿及踝关节又极易受伤,外伤后引起的感染近年来越来越多;血源性感染的不少见.
作者:李晓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总结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及特殊的CT表现,以指导临床上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方法:选择入住我院的患者47名,其临床表现多为消化道症状,结合病史行相关检查后,均可明确诊断为胃肠道间质瘤,其中具诊断意义的是病变部位夹取活组织送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47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病检结果显示为恶性患者31例,为良性肿瘤患者16例,其中,CT显示肿瘤发生部位在胃者32例(68.1%,胃底部19例,胃体部22.胃窦部6例,其中良性12例,恶性20例),发生于十二指肠者8例(17.0%,良性3例,恶性5例),发生于空肠者4例(8.5%,良性1例,恶性3例),发生于食管、横结肠及直肠者各1例(2.1%),均为恶性.肿瘤大小及形态各异,直径大者39cm,小者0.7cm.其瘤体由胃肠壁固有肌层向腔内生长及腔内外混合生长者居多,分别为24例(51.1%)、14例(29.8%),向腔外生长者为9例(19.1%).肿瘤形态呈圆形或类圆形者14例,此多为良性肿瘤,为不规则形状者26例,为梨形者7例.形态清楚、边缘清晰者14例,边缘模糊者33例.平扫后16例出现密度均匀,密度不均匀者31例,其病变部位伴有组织坏死等,10例病灶内出现点状钙化,行增强扫描后,31例出现不均匀强化,13例患者动脉期明显强化,不均质,静脉期强化程度更为明显.21例患者病变部位内可见到肿瘤血管.本组47例患者手术前后诊断一致者为44例,准确率达93.6%.其中3例分别误诊为直肠癌、胃癌、腹腔内占位性病变.结论:CT检查可直接反应胃肠道间质瘤的大小、形态、部位等,其结果回报对于临床诊断胃肠道间质瘤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刘新宁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进行根管治疗中出现差错的原因,总结预防此差错发生的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11年3月收治的28例根管治疗失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上述的28例患者中,有10例患者的X线牙片显示,其根尖充填物与根管壁之间有阴影.有4例患者发生了根管欠充.有5例患者发生了根管超充.有3例患者发生了根折.有3例患者发生了根管遗留.发生根管侧穿、髓角穿孔、髓底穿孔的患者各1例.结论:根管治疗中出现差错主要有4个方面的原因:在充填的过程中操作失误、在根管预备的过程中操作失误、根管遗漏和开髓不当.
作者:张永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苯丙胺类兴奋剂急性中毒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32例苯丙胺类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的症状在治疗结束后的48 h内均得到了控制(24 h内病情恢复的有27例),且均在24h~72h后出院(但出院时仍有不同程度纳差、肌肉痛、虚弱状态等症状).结论:苯丙胺类兴奋剂中毒属于一种多器官、多系统的身体中毒.在对其进行治疗时,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针对性措施.
作者:沈曼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进食吞咽困难实施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将本组脑卒中进食吞咽困难的患者分成两组康复组和对比组,对比组按内科康复期常规的护理,康复组除按内科康复期常规的护理外,还进行吞咽障碍康复期的基础训练和进食训练,两组4周后进行康复效果比较.结果:两组康复效果比较:康复组的疗效为100%,对比组的疗效为80%.两组对比,康复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比组,X2=36.48,P<0.01.结论:进食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既刺激诱发吞咽反射,又能除去咽喉部残留食物,更有利于食块向舌根运送,还可以减少向鼻腔逆流及误咽的危险,有利于促进吞咽功能的康复.
作者:谭明芳;张小敏;陈兴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在人工流产术中的效果.方法:将80例进行人工流产的妇女随机分成A、B两组,并分别予米索前列醇阴道后穹窿给药和舌下含服.服药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宫颈扩张度、术中疼痛、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B组在宫颈扩张度、术中疼痛、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用药不良反应等方面显著优于A组,差异显著(P<0.05或0.01).结论:在人工流产术时,使用阴道后穹窿给予米索前列醇比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软化扩张宫颈、减少患者痛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的效果明显.
作者:王媛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外周血癌胚抗原(CEA)及糖类相关抗原(CA19-9、CA72-4)的表达水平与晚期胃癌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搜集在我院进行体检的30名人员、30例晓期胃癌患者、35例胃炎患者、40例其他癌肿疾病患者的资料.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这些患者以及晚期胃癌患者化疗前与化疗后3个月的血清标本进行3种标志物的检测.结果:晚期胃癌化疗前患者结果为CEA:(4.7±7.3)μg/L,CA72-4:(3.2±1.9)μg/ml,CA19-9:(11.3±7.4)μg/ml,和胃炎组、健康体检组、其他癌肿疾病组进行对比发现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对比晚期胃癌组化疗前与化疗后3个月3种肿瘤标志物的含量变化.化疗后明显降低.结论:CEA、CA19-9和CA72-4进行联合检测能够有效的辅助诊断晚期胃癌;观察晚期胃癌患者血清标志物的含量变化,可促进晚期胃癌的辅助诊断的精准性以及疗效评估有重要价值.
作者:袁霞;何樱;孙爱华;熊海林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4例白毒伞毒蕈中毒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4例白毒伞毒蕈中毒行血浆置换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一般资料,治疗经过,分析死亡原因,并总结相应护理措施.结果:4例患者分别在误食后两例7d,一例6d,一例12d死亡,死亡原因均为血浆置换治疗时间过晚导致的以严重肝损伤为主的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白毒伞毒蕈中毒死亡率极高,血浆置换治疗过晚常会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治疗及护理抢救应及时,血浆置换前后对患者的临床护理应严格按照规程进行,对患者病情变化、脏器功能改变、并发症等密切监护,以待提高教治的成功率.
作者:张娇红;周静;陈燕萍;李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了解产科子宫切除的相关因素与临床特点.方法对自2000年以来10年中22例子宫切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年间总分娩数21153例,子宫切除22例,发生率0.104%.22例中胎盘因素14例(63.63%),子宫巨大肌瘤3例(13.63%),子宫收缩乏力3例(13.63%).结论产科子宫切除的主要原因是胎盘因素,产科子宫切除是治疗难以控制子宫出血的有力措施,掌握手术时机,能减手术时机,能减少孕产妇并发症、死亡率.
作者:吴信芝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探讨研究Dyract复合体在修复楔状缺损的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对本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间收治的楔状缺损患者113例273颗患牙进行分组治疗的情况进行了回溯式研究分析,随机分为Dyract复合体、光固化复合树脂、夹层技术三组各91颗进行充填.结果:在充填术后24个月对患牙的充填疗效进行评判,三组患者在修补成功率方面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且Dyract充填组显著高于另外两组并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修复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充填物脱落、继发龋齿、磨耗严重以及牙髓炎或根尖炎.结论:Dyract 复合体临床操作较为简单,在充填物脱落率、牙髓炎或根尖炎发生率等方面显著低于复合树脂等技术,可在临床楔状缺损修复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李伟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利福平联合强的松、双料喉风散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宫颈糜烂患者82例,根据宫颈糜烂程度分为轻度宫颈糜烂56例为A组,中度宫颈糜烂22例为B组,重度宫颈糜烂4例为C组,三组均采用利福平、强的松、双料喉风散治疗宫颈糜烂,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56例轻度宫颈糜烂患者全部治愈;在22例中度宫颈麋烂患者中,治愈18例,显效2例,有效2例;在4例重度宫颈糜烂患者中,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1例.结论:联合应用利福平、强的橙和双料喉风散治疗宫颈糜烂具有药源广泛、成本低、无痛苦、无副作用、使用方便等优点,非常适合广大农村妇女使用.
作者:高秀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早产情况的分析,探讨妊高症对母儿预后影响的分析.方法:将176例妊娠高血压孕妇分为重度、中度、轻度三组,选用同期本院收治的40例非妊娠高血压孕妇为对照组.观察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早产及死亡情况.结果:妊娠高血压孕妇重度组与对照组在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早产及死亡四项指标方面,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中度组在新生儿窒息及早产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患者早产儿发生率高,死亡率、胎儿窒息和新生儿窘迫方面均高于非妊娠高血压孕妇,因此妊娠高血压是临床上严重的并发症,必须引起重视.
作者:龙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是指胎儿在宫内或分娩时吸人羊水量过多或吸入混有胎粪的羊水,刺激新生儿胃黏膜,导致胃酸和粘液分泌亢进而引起以呕吐为主要症状的综合症.
作者:梁敏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静脉留置针摒弃了以往头皮钢针的每日穿刺,既减轻患者的痛苦,又减少护士的工作量,而且还为成功抢救危重患者赢得时间,现已逐渐普遍地应用于临床.本文主要讨论了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应用中常见的问题.井提出相应的护理注意事项.
作者:许玉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设计一种在临床上能更及时、准确地做出顺产与难产判断的头位分娩评分法,并探讨其对判断初产妇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分娩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拟定新式头位分娩评分法.对164例诊断为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的初产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新式头位分娩评分法总分小于70分者,90.63%行剖宫产术,大于80分者90.32%经阴道分娩(P<0.01),无一例严重母婴并发症发生.结论:新式头位分娩评分法全面地对整个产程及胎儿情况进行量化评分,对顺产与难产做出综合判断,在确保母婴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降低了剖宫产率.
作者:林婵;罗秀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了解通化市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用水卫生质量及卫生状况,控制其产品卫生质量状况,为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和<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进行采样,共采水样59份,对全市39家食品企业进行现场调查及样品检测.结果:59份水样中各项指标全部合格的有9份占14.5%,自备水合格率为13.8%,自来水合格率为25%;2008年总合格率为8.7%,2009年至2010年为17.9%.结论:调查结果表明我市食品生产企业生产用水总体水质卫生质量相对较低,主要表现为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微生物指标污染.
作者:宋克蕾;徐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由于近几年我国危重病人呼吸衰竭的患病人数越来越多(据统计,在我国的住院患者中,有营养耗竭证据且需机械通气或营养支持的患者高达74%以上),所以机械通气、营养支持及其相关问题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机械通气不同于正常生理的正压通气,它主要对病人的胃肠道运动和能量需求产生影响,对病人的氧合障碍起着直接作用.
作者:任永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药中农药残留的概况,分析了农药的种类,特别对中药中农药残留量检测方法的种类、测定原理以及它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并对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齐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导致小儿腹泻患者的原因,总结小儿腹泻的治疗方法,提高患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从分析导致小儿腹泻的原因入手,采用中、西医的治疗方法治疗小儿腹泻,主要采取针对病因、补充体液、调节患儿的肠道菌群生态平衡、保护消化道粘膜等治疗,同时在中医辩证论治的基础上调理患儿脾胃的生理功能.结果:通过从中、西医的角度查找导致小儿腹泻的原因,并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予以治疗,能够起到较好的临床疗效.结论:由于小儿的消化功能较为脆弱,小儿腹泻是儿科的常见疾病,但是小儿腹泻的患儿的影响不客忽视,因此加强对小儿腹泻原因及治疗方法的探讨,提高患儿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可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