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永江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连续硬脊膜麻醉不同注药方法的麻醉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06例剖宫产妇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一点注药法,观察组采用二点注药法,观察麻醉效果.结果:两组麻醉效果有显著差异,结论:二点注药法能提高剖宫手术麻醉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孟超;冯晶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寻求绝经期及绝经后IUD取出困难更有效、简易、快捷的方法.方法:将71例围绝经期及绝经后IUD取出困难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37例单用米索前列醇口服,乙组34例用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口服,比较两组用药后的疗效、药物副反应及用药时间.结果:用药后甲、乙两组均经常规取器操作成功,取器成功率均为100%,疗效相同.甲组单次服药当天取器,出现药物副反应3例(3/37),发生率8.1%,乙组服药4天后取器,出现药物副反应9例(9/34),发生率26.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绝经期及绝经后IUD取出困难者单用米索前列醇其疗效与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相同,单用者药物副反应低,用药方式简便易行,明显缩短用药时同.
作者:吴金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由于我院地处海拔2560m,空气氧含量不足内地的70%,所以当高原居民发生多根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时,医护人员应及时采用有效的护理方法协助患者进行治疗.
作者:陈晓琼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术后护理干预在预防腹部外科术后腹胀的效果.方法:将本组分成两组,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按腹部手术常规的抗炎、支持治疗的护理.观察组术后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实施早期下床活动和饮食干预,结合足三里等穴位注射,两组进行术后腹胀程度及肛管排气情况比较.结果:两组术后腹胀程度比较有显著性的差异,X2=7.09,P<0.01,观察组腹胀的发生率明显比常规组降低.两组肛管排气的情况比较,观察组肛管排气的病例明显比常规组减少,X2=6.58,P<0.05.结论:术后采用有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预防腹部外科术后腹胀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阮益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预防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为28例和32例.对照组患者不做任何预防,治疗组进行卡介菌多耱核酸肌内注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可以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预防.
作者:孙群威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diabetic neurogenic bladder,DNB)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属于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病率约为27%-85%.DNB起病隐袭,常可导致严重的尿潴留,易误诊为腹腔巨大肿瘤.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见到1例,现报告如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复习.
作者:黄松;秦映芬;蔡劲薇;冼晶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导致小儿腹泻患者的原因,总结小儿腹泻的治疗方法,提高患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从分析导致小儿腹泻的原因入手,采用中、西医的治疗方法治疗小儿腹泻,主要采取针对病因、补充体液、调节患儿的肠道菌群生态平衡、保护消化道粘膜等治疗,同时在中医辩证论治的基础上调理患儿脾胃的生理功能.结果:通过从中、西医的角度查找导致小儿腹泻的原因,并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予以治疗,能够起到较好的临床疗效.结论:由于小儿的消化功能较为脆弱,小儿腹泻是儿科的常见疾病,但是小儿腹泻的患儿的影响不客忽视,因此加强对小儿腹泻原因及治疗方法的探讨,提高患儿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可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将210例骨科大手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105例.观察组患者运用循证护理法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并通过观察分析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因素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的有8例(发生率为7.62%),对照组中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14例(发生率为13.3%),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循证护理不仅可以为临床提供护理依据、提高护理质量,还可以有效地降低骨科大手术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几率.
作者:詹庆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对患有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随机抽取在2006年8月~2009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9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并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治疗,在92例患者中有78例痊愈和好转,9例无效,5例死亡(死亡患者的死亡原因主要为肺部感染、消化道大出血和脏器功能受损).结论:对患有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临床治疗期同进行细致周到且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和避免并发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苏桂芬;戴云翠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外周血癌胚抗原(CEA)及糖类相关抗原(CA19-9、CA72-4)的表达水平与晚期胃癌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搜集在我院进行体检的30名人员、30例晓期胃癌患者、35例胃炎患者、40例其他癌肿疾病患者的资料.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这些患者以及晚期胃癌患者化疗前与化疗后3个月的血清标本进行3种标志物的检测.结果:晚期胃癌化疗前患者结果为CEA:(4.7±7.3)μg/L,CA72-4:(3.2±1.9)μg/ml,CA19-9:(11.3±7.4)μg/ml,和胃炎组、健康体检组、其他癌肿疾病组进行对比发现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对比晚期胃癌组化疗前与化疗后3个月3种肿瘤标志物的含量变化.化疗后明显降低.结论:CEA、CA19-9和CA72-4进行联合检测能够有效的辅助诊断晚期胃癌;观察晚期胃癌患者血清标志物的含量变化,可促进晚期胃癌的辅助诊断的精准性以及疗效评估有重要价值.
作者:袁霞;何樱;孙爱华;熊海林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盐皱氨澳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A组和治疗B组,每组2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0mg盐酸氨溴索负压雾化吸入,治疗A组给予15mg盐酸氨溴索负压雾化吸入.治疗B组给予30mg盐酸氨澳索负压雾化吸入.比较3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B组和治疗A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A组和治疗B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B组和治疗A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B组和治疗A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盐酸氢溴索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安全有效,小剂量盐酸氨溴索负压雾化吸入可取得良好疗效,加大剂量疗效无显著变化.
作者:王永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过程中,关于吸氧、药物、生活及心理护理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方法:通过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经验,来探讨在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临床护理中关于吸氧、药物、生活及心理护理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结果:在吸氧护理方面,护理工作者应以患者的疼痛状况及心电监护状况为判断标准来为其进行合理给氧;在用药护理方面,护理人员使用止痛剂、硝酸酣类药物一定要谨慎.在患者的生活护理方面,护理工作者需同时注意患者的饮食及排便两个方面.结论:有效的护理配合才能促使患者的病情好转.
作者:劳可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随着医学科技的快速发展,小儿的外科技术也得到了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但是因为患儿的特殊性质,他们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也不能理解医师和护士对患儿手术方面的配合要求.为了提高患儿手术的治疗效果,降低手术感染率的发生,本文特对如何有效护理手术感染的患儿、缩短患儿的康复时间,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以及采取什么样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患儿手术感染的发生进行了论述.
作者:刘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并提出相应措施.方法:采用自编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调查问卷对60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35.0%患者完全遵医,33.9%患者部分遵医.结论:高血压病患者遵医行为较差,医护人员应重视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采取相应措施,加强患者遵医行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邱先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我院门诊西药房退药的原因、处理和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2010年度门诊西药房发生的136例退药现象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退药原因以不良反应退药比例高为49例(36.0%),因价格、数量问题退药的为23例(16.9%),因患者住院或转院的为18例(13.2%),因医生原因的为15例(11.0%)等;退药的药品种类以注射剂和口服类居多.结论:在临床用药时应注意药品的不良反应,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加强医患沟通,提升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减少门诊退药发生.
作者:储亚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解决好避孕药具管理的思路与对策是新时期、新形势的迫切需要.只有科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提高避孕药具利用效率,保证避孕药具工作的持续发展.本文就如何提高避孕药具利用效率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陈惠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IABP植入术后下肢动脉缺血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对43例应用IABP植入术后发生下肢动脉块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IABP植入术后出现,肢动脉缺血3例应密切和积极治疗,以免引发严重的并发症.结论:正确、熟练的穿刺、置管技术,适当地抗凝,认真细致的护理,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及时早期发现是预防IABP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俞旺娣;袁莉华;袁园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近半个世纪以来,肺癌在许多国家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处于急剧增长的趋势.因此,掌握和了解肺癌病人的心理状况并对其实施心理护理就显得至关重要.本人在对肺癌患者的护理实践中,将肺癌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黄格;雷淑娟;黄先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临床观察游离角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对60例70眼翼状胬内患者行胬肉切除加自体上方游离角结膜瓣移植术并术随访3~24个月,观察术后创面修复、胬肉复发等情况.结果:随访期内,创面快速修复,植片存活良好.但有5例复发.结论:自体游离角结膜瓣移植手术疗效明确.但是,仍有一定的复发率.
作者:黎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便秘是一种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表现为排便间隔延长或排便艰涩不畅.中医认为治疗便秘应分热秘、气秘、冷秘、气虚便秘和阴虚便秘.热秘辨治可用麻子仁丸化载;气秘辨治可用六磨汤加减,冷秘辨治可用济川煎化裁;气虚便秘可用黄芪汤加味;血虚便秘可用桃仁四物汤;阴虚便秘可用六味地黄汤合益胃汤化蓑.
作者:陈白波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