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群威
目的:探讨syndecan-1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本文检测了结肠癌中syndecan-1的表达情况.结果:Syndecan-1在正常牯膜组织中均呈细胞膜和/或细胞浆分布,阳性信号为棕黄色颗粒染色较浅,阳性率为96.00%(48/50).结肠癌组织中Syndecan-1多为阴性表达,阳性率仅有8.33%(5/60),显著低于正常牯膜的表达(X2=16.68,P<0.05).但是,syndecan-1表达与结肠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浸润深度、TNM分期及有无合并结肠腺瘤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syndecan-1主要表达在正常结肠黏膜上皮,肿瘤细胞中极少表达,而且syndecan-1表达与结肠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浸润深度、TNM分期及有无合并结肠腺瘤无显著相关.
作者:彭腾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连续硬脊膜麻醉不同注药方法的麻醉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06例剖宫产妇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一点注药法,观察组采用二点注药法,观察麻醉效果.结果:两组麻醉效果有显著差异,结论:二点注药法能提高剖宫手术麻醉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孟超;冯晶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患儿的发作期的血液高凝特征,为临床研究提供病理依据.方法:53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列入研究组,另选取同一时期于我院进行体检身体健康的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行血小板(Platelet Laetogen,PLT)、D二聚体(D-Dimer)和凝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检测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儿经检测PLT(576.3±56.4)和D-Dimer(0.8±0.4)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儿童(278.7±48.2,0.4±0.2),APTT(20.6±1.0)明显低于对照组健康儿童(31.1±5.4),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液高凝状态(PLT、D-Dimer上升,APTT下降)是儿童支气管哮喘的重要实验室指标,可作为临床诊断的一种辅助标准.
作者:张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踝关节骨折作为关节内骨折,其临床具备致损机制复杂、合并韧带损伤及关节脱位率高等显著特点.本文探讨研究踝关节损伤骨折患者的治疗进展,从踝关节骨折的解剖、生理特点出发,通过对近年来国际国内医学领域对踝关节损伤骨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从踝关节损伤骨折的分类,踝关节骨折损伤的治疗方法以及踝关节骨折损伤的预后效果评价三方面进行了综述.
作者:谢泰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质子泵抑制剂兰索拉唑治疗以慢性咽炎为表现的胃食管返流病(GERD)的效果.方法:将80例诊断为GERD合并有顽固性咽炎患者进行问卷评分及胃镜检查,随机分为冶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兰索拉唑、莫沙必利、麦滋林治疗.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麦滋林治疗,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咽部炎症改变.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也有一定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咽部局部炎症的有效率分别为82.33%、39.6%.结论:GERD合并有顽固性咽炎患者通过PPI治疗可显著改善症状和减轻局部炎症表现.
作者:谢吉良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和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临床实践中遇到前所未有的冲突与困惑.由于妇产科服务对象是女性,并且在护理中存在许多不安全隐患.现就妇产科护理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解决的对策.
作者:王冬琴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寻护理恶心高血压导致肾脏损害的佳方法.方法:对我院2008年7月-2010年8月收治的54例恶性高血压致肾脏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此54例患者中,有41例病情好转出院,有13例发生死亡.结论:只有护理人员具备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能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才能确保恶性高血压致肾脏损害患者的生命健康.
作者:崔秋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过程中,关于吸氧、药物、生活及心理护理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方法:通过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经验,来探讨在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临床护理中关于吸氧、药物、生活及心理护理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结果:在吸氧护理方面,护理工作者应以患者的疼痛状况及心电监护状况为判断标准来为其进行合理给氧;在用药护理方面,护理人员使用止痛剂、硝酸酣类药物一定要谨慎.在患者的生活护理方面,护理工作者需同时注意患者的饮食及排便两个方面.结论:有效的护理配合才能促使患者的病情好转.
作者:劳可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妇科千金胶囊联合补血益母颗粒在人工流产术后的作用.方法:选择126例宫内妊娠早孕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58例,分别予口服妇科千金胶囊联合补血益母颗粒和左氧氟沙星片,观察对比两组产后阴道流血量、出血时间,腹痛时间、腹痛程度、月经周期恢复、感染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人工流产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缩短、流血量减少、腹痛减轻及月经周期恢复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无感染及不良反应.结论:妇科千金胶囊联合补血益母颗粒在治疗人工流产术后阴道流血,腹痛,以及促进月经周期恢复效肯定、安全性高.
作者:马成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探讨消化道出血的观察和护理方法.及早识别消化道出血的征象、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迅速准确的抢救治疗和细致的临床护理是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环节.
作者:文亚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老年甲亢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对25例以心血管疾病为首发症状的中老年甲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中老年甲亢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误诊.结论:系统问诊、体格检查,正确分析病情,检测血甲状腺激素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是避免误诊的关键.
作者:沈丽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重度窒息新生儿的急教复苏及复苏后护理方法.方法:对47例重度窒息新生儿按复苏方案进行急救复苏及护理.结果:经积极抢救复苏与护理,45例重度窒息新生儿复苏成功,33例出现循环功能障碍,67.6%(23/34例)使用了CPAP治疗的患儿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结论:重度窒息新生儿的成功复苏取决于产、儿、麻醉科的密切合作、及时气管插管.复苏后对患儿呼吸、循环的监测和护理有助于改善患儿预后.
作者:周华;舒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了解老年精神病患者的用药情况,指导其合理用药.方法:抽取2010年在我院住院治疗一周以上的≥60岁的精神病患者112例作为调查对象,对其一般情况、住院期间使用药物名称、用药日剂量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所占比例高,其次是阿尔茨海默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奎硫平使用多,其次为利培酮.结论:应针对老年精神病患者自身特点合理用药.
作者:郭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使用鼻肠管与普通胃管进行肠内营养引起并发症的优缺点.方法:将89例重症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观察组(44例),另一组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患者使用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对照组患者使用普通胃管进行肠内营养.待治疗结束后,将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进行比较.结果:使用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引起食物返流、误吸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使用普通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所引起并发症的几率,且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能有效降低患者发生食物返流、误吸以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几率.
作者:杨卫燕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急救和护理的经验体会.方法:对近5年来我院收治的106例高龄产妇在产前、产时和产后预防产后出血和急救护理体会的资科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在发生产后出血21例患者经综合处理均治愈出院,其中行子宫切除术3例.结论:对高龄产妇予以科学合理的干预、及时积极的抢救、精心细致的护理能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作者:毛海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本组6例实施后腹腔镜下行瞥上腺皮质瘸切除手术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结果:6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严重护理并发症发生,均治愈出院.结论:后腹腔镜手术尽管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围手术期周到细致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谭美华;邓晶莹;谭对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本文主要研究了计算机技术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如何加大其应用力度以便更好地为档案工作服务,大程度发挥档案信息的资源的使用价值,从而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左效波;宋剑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药湿热敷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湿热敷治疗,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痉挛Ashworth评分.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肢体痉挛Ashworth评分均有改善,观察组的痉挛评分较对照组更有优势,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患者采用中药湿热敷加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其肢体痉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黄天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并提出相应措施.方法:采用自编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调查问卷对60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35.0%患者完全遵医,33.9%患者部分遵医.结论:高血压病患者遵医行为较差,医护人员应重视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采取相应措施,加强患者遵医行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邱先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粉吸入治疗重度持续支气管哮喘(以下倚称哮喘)的合理降阶梯时间.方法:收集2007年10月至2008年12月湖南省永州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门诊收治的34例重度持续哮喘患者,采用单盲,随机方法,将重度持续哮喘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每24周降阶梯治疗,B组每12周降阶梯治疗.每治疗阶梯评估患者哮喘控制水平、肺功能改变情况、哮喘加重、不良反应等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经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粉吸入剂(50μg/250μg)吸入治疗4周后,总控制率达85%以上,肺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两组各降阶梯哮喘控制牢、肺功能、哮喘加重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诱发哮喘加重的主要原因.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以咽干、声嘶等局部反应为主.结论: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粉吸入剂(50μg/250μg)吸入治疗重度持续哮喘总控制率达85%以上.每治疗阶梯维持12周或24周后降阶梯,在维持哮喘控制水平、肺功能改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作者:黄艺群;杨湘永;唐炳松;叶小金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