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艺群;杨湘永;唐炳松;叶小金
目的:探讨导致小儿腹泻患者的原因,总结小儿腹泻的治疗方法,提高患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从分析导致小儿腹泻的原因入手,采用中、西医的治疗方法治疗小儿腹泻,主要采取针对病因、补充体液、调节患儿的肠道菌群生态平衡、保护消化道粘膜等治疗,同时在中医辩证论治的基础上调理患儿脾胃的生理功能.结果:通过从中、西医的角度查找导致小儿腹泻的原因,并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予以治疗,能够起到较好的临床疗效.结论:由于小儿的消化功能较为脆弱,小儿腹泻是儿科的常见疾病,但是小儿腹泻的患儿的影响不客忽视,因此加强对小儿腹泻原因及治疗方法的探讨,提高患儿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可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对宫外孕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研究组进行术首术后精心护理,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术后疼痛级别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无疼痛和轻微疼痛的例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能使患者预后良好,心理创伤较小.
作者:龚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气管切开术是通过外科方法形成一个长期或暂时的呼吸孔道,一般是甲状软骨下第二和第三或第三和第四环状软骨之间作横切口,插入气管导管以形成人工气道.作者筒述气管切开术适应症,切开术存在风险,切开术后紧急情况处置和术后护理体会.目的:总结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体会.方法:探讨气管切开末后患者的心理护理、并发症的防范和护理要点.结果:患者在术后8~128天内顺利拔管.结论:规范的术后护理对保证气管切开术后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丁爱男;伊秋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探讨消化道出血的观察和护理方法.及早识别消化道出血的征象、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迅速准确的抢救治疗和细致的临床护理是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环节.
作者:文亚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对2010年3月23日~12月31日收集的桂林市区及辖区十二县手足口病病例的1132份粪便样本进行病原体检测.方法:采用实时荧光探针PCR(RT-PcR)对全部粪便样本进行肠道病毒通用(EV-U)、EV71、COXA16型的特异引物扩增检测.结果:EV-U阳性671份,阳性率为59.27%,EV71 346份,阳性率为30.56%,COXA1630份,阳性率为2.65%.结论:桂林地区2010年流行手足口病病原体主要是肠道病毒EV71血清型.COXA16血清型存在多个肠道病毒血清型.
作者:王七生;秦金勇;蒋立立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减少,甚或点滴即净,或经期缩短不足两天,经量也少者,称为月经过少,又称经水涩少.一般认为经量少于30毫升,相当于西医月经不调中的月经稀少.月经过少可发生于女性的各个年龄阶段,且有患病人数逐年增多的趋势.
作者:胡守萍;杜力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妇科急腹症是女性的常见病.此病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如不能及时进行诊断和处理,容易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及时的护理干预可直接影响此病的救治效果.本文对我院2007~2009年收治的138例女性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目的在于探讨对妇科急腹症进行鉴别的方法及对该病患者应采取的护理措施.
作者:任淑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将1根由硅胶材料制成、标有刻度、能放射显影的中心静脉导管,插入并使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置入术,通常长度为55-65cm,用于为患者提供中期至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7天至1年),尤其适用于肿瘤化疗患者,可有效或减轻反复穿刺的痛苦,减少静脉炎及静脉硬化,减少化疗药物渗出所致的周围血管坏死的危险,同时患者可以自由活动,导管维护方便,患者痛苦少,平时只需注意定期常规消毒和正压封管,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
作者:冼月链;蔡丹梅;程秀娥;钟番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二八定律在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保证消毒灭菌质量,控制医院感染.方法:把关键制度、关键流程、关键人员、关键时间、关键器械物品作为医院感染管理中的20%,进行重点管理.结果:实施二八定律进行医院感染管理后,消毒供应中心质量及各科室的满意率较前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应用二八定律能有效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灭菌质量,保证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质量.
作者:李虹;王冬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双侧唇裂术后唇鼻畸形美容整形的效果.方法:以我院行美容整形治疗的双侧唇裂术后唇鼻畸形患者27例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其治疗后的满意程度.结果:此27例双侧唇裂术后唇鼻畸形患者经美容整形手术后,其切口全部I期愈合.手术效果优良的患者有25例,优良率可达到92.59%;手术效果满意的患者有24例,满意率为88.89%.结论:在为双侧唇裂术后唇鼻部畸形患者美客整形过程中,医生一定要在术前为患者精心设计,在术中注意各种细节并根据每位患者不同的畸形特点应用不同的美容整形修复方式.
作者:王舒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制也在逐渐健全.但是,目前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社区护理方面.为此,我们根据社区护士培训实例,分析了社区护士培训在提高在职护士护理知识和技能中的作用和效果.
作者:任文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肝小静脉闭塞症(veno-occlusive disease,VOD)是指肝小叶中央静脉和小叶下静脉损伤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而产生的肝内窦后性门静脉高压症.临床上急性阶段出现肝肿大、黄疸和腹水,轻症者可康复,部分转入亚急性期,重症者多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少数发展为充血性肝硬化.该病常见病因有:1)造血干细胞移植及放化疗;2)肝移植;3)服用含野百合碱草药,如:野百合、千里光、土三七等.因此类草药含吡咯烷生物碱,可损伤血管内皮及周围肝细胞,致VOD发生.目前VOD以护肝、对症支持治疗为主,禁服含野百合碱药物.
作者:杨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碘伏又称强力碘、聚维酮碘.是聚乙烯吡洛烷酮与碘的复合物,含有效碘9%-12%.碘伏原液深棕色,气味小,水溶性好,着色浅,性质稳定;稀释液稳定性差.因含表面活性剂,易起泡沫.碘伏主要通过释放单质碘(12),结合菌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使细菌变性.同时氧化细菌原浆蛋白的活性基团,导致微生物死亡.在碱性介质里,I2发生歧化反应,生成I2和103,使I2含量降低而失去杀菌作用,用盐酸或冰醋酸降低I2溶液的pH值,可提高其对细菌及芽孢的杀灭率.
作者:陈艳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干预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干2009年8月~2010年10月收治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患者50例,在尊重患者意愿的基础上医院将其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性急救,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基础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25例患者中,痊愈19例,有效5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76%,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治愈16例,有效5例,无效4例,治愈率为64%,总有效率为84%,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作者:刘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由于我院地处海拔2560m,空气氧含量不足内地的70%,所以当高原居民发生多根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时,医护人员应及时采用有效的护理方法协助患者进行治疗.
作者:陈晓琼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核磁共振是一种利用原子核在磁场中的能量变化来获得关于核信息的现代技术,其已在许多领城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核磁共振的概念、原理、实验技术和一些相关的应用.
作者:韩斗升;张慧;曲霞;周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老年期痴呆症的发病率在发达国家为5%-8%,在我国为4%-5%,按类型分脑血性痴呆和阿尔茨海默氏病痴呆老年性痴呆,简称AD)两种.近年来老年性痴呆发病率上升,人们对该病的临床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覃汝天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diabetic neurogenic bladder,DNB)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属于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病率约为27%-85%.DNB起病隐袭,常可导致严重的尿潴留,易误诊为腹腔巨大肿瘤.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见到1例,现报告如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复习.
作者:黄松;秦映芬;蔡劲薇;冼晶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静脉留置针摒弃了以往头皮钢针的每日穿刺,既减轻患者的痛苦,又减少护士的工作量,而且还为成功抢救危重患者赢得时间,现已逐渐普遍地应用于临床.本文主要讨论了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应用中常见的问题.井提出相应的护理注意事项.
作者:许玉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2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108静滴血栓通注射液20 ml/d.对照组106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30 ml/d,用药14 d,评价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5%,对照组有效率73.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提高有效率,且患者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冉启波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