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哮喘导致血液高凝状态的初探

张红

关键词:儿童哮喘, 血液流变学, 高凝状态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哮喘患儿的发作期的血液高凝特征,为临床研究提供病理依据.方法:53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列入研究组,另选取同一时期于我院进行体检身体健康的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行血小板(Platelet Laetogen,PLT)、D二聚体(D-Dimer)和凝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检测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儿经检测PLT(576.3±56.4)和D-Dimer(0.8±0.4)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儿童(278.7±48.2,0.4±0.2),APTT(20.6±1.0)明显低于对照组健康儿童(31.1±5.4),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液高凝状态(PLT、D-Dimer上升,APTT下降)是儿童支气管哮喘的重要实验室指标,可作为临床诊断的一种辅助标准.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使用鼻肠管和普通胃管进行肠内营养引发并发症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使用鼻肠管与普通胃管进行肠内营养引起并发症的优缺点.方法:将89例重症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观察组(44例),另一组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患者使用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对照组患者使用普通胃管进行肠内营养.待治疗结束后,将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进行比较.结果:使用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引起食物返流、误吸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使用普通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所引起并发症的几率,且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能有效降低患者发生食物返流、误吸以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几率.

    作者:杨卫燕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血清胱抑素C对小儿急性肾功能损伤早期诊断的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C,倚称CysC)水平变化对小儿急性肾功能损伤早期诊断的意义和临床价值.方法:研究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50例后经过确诊为小儿急性肾功能损伤患者,测定其刚入院时血清尿素氮(BUN)、血清中Cre和血清胱抑素C体内含量情况.结果:急性肾功能损伤患儿在刚入院时血清胱抑素C的阳性率比血清尿BUN和血清中Cre的阳性率高.(比正常参考范围高即为阳性),体内血清胱抑素C含量交化显著比血清BUN和血清Cre含量变化明显(P<0.10).结论:血清胱抑素C作为早期诊断小儿急性肾功能损伤的指标明显优越于传统的血清BUN和血清Cre作为肾功能损伤早期的诊断指标,故此血清胱抑素C对小儿急性肾功能损伤的早期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志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米索前列醇不同用药途径在人工流产术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在人工流产术中的效果.方法:将80例进行人工流产的妇女随机分成A、B两组,并分别予米索前列醇阴道后穹窿给药和舌下含服.服药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宫颈扩张度、术中疼痛、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B组在宫颈扩张度、术中疼痛、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用药不良反应等方面显著优于A组,差异显著(P<0.05或0.01).结论:在人工流产术时,使用阴道后穹窿给予米索前列醇比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软化扩张宫颈、减少患者痛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的效果明显.

    作者:王媛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重度窒息新生儿复苏及复苏后护理

    目的:探讨重度窒息新生儿的急教复苏及复苏后护理方法.方法:对47例重度窒息新生儿按复苏方案进行急救复苏及护理.结果:经积极抢救复苏与护理,45例重度窒息新生儿复苏成功,33例出现循环功能障碍,67.6%(23/34例)使用了CPAP治疗的患儿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结论:重度窒息新生儿的成功复苏取决于产、儿、麻醉科的密切合作、及时气管插管.复苏后对患儿呼吸、循环的监测和护理有助于改善患儿预后.

    作者:周华;舒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苯丙胺类兴奋剂急性中毒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苯丙胺类兴奋剂急性中毒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32例苯丙胺类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的症状在治疗结束后的48 h内均得到了控制(24 h内病情恢复的有27例),且均在24h~72h后出院(但出院时仍有不同程度纳差、肌肉痛、虚弱状态等症状).结论:苯丙胺类兴奋剂中毒属于一种多器官、多系统的身体中毒.在对其进行治疗时,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针对性措施.

    作者:沈曼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本组6例实施后腹腔镜下行瞥上腺皮质瘸切除手术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结果:6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严重护理并发症发生,均治愈出院.结论:后腹腔镜手术尽管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围手术期周到细致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谭美华;邓晶莹;谭对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米非司酮与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米非司酮与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8例患者分为米非司酮组(n=34)和去氧孕烯炔雌醇组(n=34),对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在34例米非司酮组患者中,有25例患者在停药30-120 d后月经量恢复正常;6例患者的月经量出现减少,3例月经恢复后,出现功血复发.而在34例去氧孕烯炔雌醇组患者中,27例患者治疗期间无异常出血,停药后月经量恢复正常,随访期间无异常.两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另外,对两组患者治疗酋后的血清激素水平比较发现,去氧孕烯炔雌醇组、米非司酮组两组患者治疗后E2、P平均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米非司酮和去氧孕烯炔雌醇均能有效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且疗效无显著差异,不良反应均较轻徽,复发率低,是两种比较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案.

    作者:管付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门体分流术治疗肝小静脉闭塞症的护理1例

    肝小静脉闭塞症(veno-occlusive disease,VOD)是指肝小叶中央静脉和小叶下静脉损伤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而产生的肝内窦后性门静脉高压症.临床上急性阶段出现肝肿大、黄疸和腹水,轻症者可康复,部分转入亚急性期,重症者多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少数发展为充血性肝硬化.该病常见病因有:1)造血干细胞移植及放化疗;2)肝移植;3)服用含野百合碱草药,如:野百合、千里光、土三七等.因此类草药含吡咯烷生物碱,可损伤血管内皮及周围肝细胞,致VOD发生.目前VOD以护肝、对症支持治疗为主,禁服含野百合碱药物.

    作者:杨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玻璃酸钠结合中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结合中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g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10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采用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熏蒸治疗,两组均治疗5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膝关节综合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但观察组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优28例,良19例,优良率为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结论:玻璃酸钠结合中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李春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自制普通器械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128例的心得体会

    目的:探讨利用自制拉钩等普通器械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心得体会.方法:对我院近五年来采用自制的拉钩等普通器械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128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8例患者均顺利地完成了手术(术中出现1例胆管损伤,予以修补治愈),且无术中术后大出血、胆瘘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也明显减少.结论:采用自制拉钩等普通器械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具有简易方便、经济实惠、安全有效等优点,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陈小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2010年度我院门诊西药房136例退药现象的分析和处理

    目的:探讨我院门诊西药房退药的原因、处理和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2010年度门诊西药房发生的136例退药现象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退药原因以不良反应退药比例高为49例(36.0%),因价格、数量问题退药的为23例(16.9%),因患者住院或转院的为18例(13.2%),因医生原因的为15例(11.0%)等;退药的药品种类以注射剂和口服类居多.结论:在临床用药时应注意药品的不良反应,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加强医患沟通,提升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减少门诊退药发生.

    作者:储亚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新式头位分娩评分法对初产妇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分娩方式及预后判断的临床研究

    目的:设计一种在临床上能更及时、准确地做出顺产与难产判断的头位分娩评分法,并探讨其对判断初产妇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分娩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拟定新式头位分娩评分法.对164例诊断为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的初产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新式头位分娩评分法总分小于70分者,90.63%行剖宫产术,大于80分者90.32%经阴道分娩(P<0.01),无一例严重母婴并发症发生.结论:新式头位分娩评分法全面地对整个产程及胎儿情况进行量化评分,对顺产与难产做出综合判断,在确保母婴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降低了剖宫产率.

    作者:林婵;罗秀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小儿哮喘病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小儿哮喘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方法:按性别分为男23例、女12例,共35例哮喘患儿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经过观察及治疗患儿显效29例,有效6例,即83%的患儿咳嗽、气喘消失,另外17%的患儿咳嗽和气喘得到缓解.结论:对小儿哮喘发病机制的进一步认识和研究,能够有效帮助患儿治愈或缓解哮喘疾病,也证明小儿哮喘进过积极合理的治疗,是绝对能够彻底治愈的.

    作者:高国策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浅谈护士个体素质与心理护理

    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分析探讨了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护理质量之间的相关因素,分析了影响护士个体素质的原因,提出了改善护士个体素质提高护理质量的措施.

    作者:岳从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小儿慢性扁桃体炎手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

    慢性扁桃体炎是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因扁桃体隐窝引流不畅、窝内细菌、病毒滋生感染而演变的慢性炎症病变.近年来少儿发病有增多趋势,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影响患儿的日常生活,甚至生长发育,需进行手术治疗,而术后疼痛是手术患儿存在的常见问题.鹤煤集团总医院五官科于2010年6月至2011年8月对30例6~12岁患儿进行了局麻下扁桃体摘除手术.针对影响疼痛的原因采取了合理护理措施,效果满意,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谭秀茹;黄夏莲;余向萍;刘翠芬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的浅析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制也在逐渐健全.但是,目前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社区护理方面.为此,我们根据社区护士培训实例,分析了社区护士培训在提高在职护士护理知识和技能中的作用和效果.

    作者:任文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药湿热敷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药湿热敷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湿热敷治疗,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痉挛Ashworth评分.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肢体痉挛Ashworth评分均有改善,观察组的痉挛评分较对照组更有优势,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患者采用中药湿热敷加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其肢体痉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黄天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16例低血糖症误诊的分析

    目的:分析低血糖误诊的原因,提出预防的措施.方法:对2006年至2008年16例误诊低血糖分析总结.结果:无昏迷者予经治疗后未再发,6例昏迷患者经治疗后意识转清.结论:低血糖症症状多样,易误诊,临床医生应重视.

    作者:谭子强;陈湘;向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在腹部外科预防术后腹胀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术后护理干预在预防腹部外科术后腹胀的效果.方法:将本组分成两组,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按腹部手术常规的抗炎、支持治疗的护理.观察组术后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实施早期下床活动和饮食干预,结合足三里等穴位注射,两组进行术后腹胀程度及肛管排气情况比较.结果:两组术后腹胀程度比较有显著性的差异,X2=7.09,P<0.01,观察组腹胀的发生率明显比常规组降低.两组肛管排气的情况比较,观察组肛管排气的病例明显比常规组减少,X2=6.58,P<0.05.结论:术后采用有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预防腹部外科术后腹胀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阮益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1120例儿童和妇女乙肝五项检测结果的分析

    目的:了解妇女与儿童这两类人群中乙肝病毒感染率及其感染模式.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被检者乙肝血清学标志物.结果:通过统计学分析显示.儿童组感染乙肝病毒的比例为8.93%,妇女组感染乙肝病毒的比例为11.05%,且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妇女的乙肝感染率明显高于儿童,所以我们应在日常生活中加强乙肝病毒的防护意识,采取保护措施,积极进行早期产科预防,以减少垂直感染.

    作者:刘冬梅;彭莲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