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以慢性咽炎为表现的胃食管返流病的治疗

谢吉良

关键词:胃食管返流病, 慢性咽炎, 质子泵抑制, 兰索拉唑
摘要:目的:观察质子泵抑制剂兰索拉唑治疗以慢性咽炎为表现的胃食管返流病(GERD)的效果.方法:将80例诊断为GERD合并有顽固性咽炎患者进行问卷评分及胃镜检查,随机分为冶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兰索拉唑、莫沙必利、麦滋林治疗.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麦滋林治疗,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咽部炎症改变.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也有一定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咽部局部炎症的有效率分别为82.33%、39.6%.结论:GERD合并有顽固性咽炎患者通过PPI治疗可显著改善症状和减轻局部炎症表现.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信息系统在我院药品管理应用中的效果评价

    通过应用医院信息系统,对其在药房、药库中的具体应用分析对其在医院药品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总结.医院的信息系统优化了医院部分职责分工,加强了药品管理.使我院药剂科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作者:刘银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HPLC法测定盐酸氟西汀分散片的含量

    目的:探究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氟西汀分散片含量的具体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18,流动相为乙腈-四氢呋喃-三乙胺磷酸缓冲液(体积比21:14:6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26nm,测定盐酸氟西汀的含量.结果:盐酸氟西汀在3684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1.0%,n=9),精密度(RSD)为0.6%(n=6).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重现性好,适用于盐酸氟西汀分散片的含量测定.

    作者:王素平;王昌锭;林丽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血清胱抑素C对小儿急性肾功能损伤早期诊断的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C,倚称CysC)水平变化对小儿急性肾功能损伤早期诊断的意义和临床价值.方法:研究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50例后经过确诊为小儿急性肾功能损伤患者,测定其刚入院时血清尿素氮(BUN)、血清中Cre和血清胱抑素C体内含量情况.结果:急性肾功能损伤患儿在刚入院时血清胱抑素C的阳性率比血清尿BUN和血清中Cre的阳性率高.(比正常参考范围高即为阳性),体内血清胱抑素C含量交化显著比血清BUN和血清Cre含量变化明显(P<0.10).结论:血清胱抑素C作为早期诊断小儿急性肾功能损伤的指标明显优越于传统的血清BUN和血清Cre作为肾功能损伤早期的诊断指标,故此血清胱抑素C对小儿急性肾功能损伤的早期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志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浅谈如何通过检验前管理来提高危急值报告的准确性

    通过总结我院检验科的工作经验来探寻提高危急值报告准确性的方法.

    作者:俞海燕;徐创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二八定律在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二八定律在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保证消毒灭菌质量,控制医院感染.方法:把关键制度、关键流程、关键人员、关键时间、关键器械物品作为医院感染管理中的20%,进行重点管理.结果:实施二八定律进行医院感染管理后,消毒供应中心质量及各科室的满意率较前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应用二八定律能有效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灭菌质量,保证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质量.

    作者:李虹;王冬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成人气管切开的护理体会

    气管切开术是通过外科方法形成一个长期或暂时的呼吸孔道,一般是甲状软骨下第二和第三或第三和第四环状软骨之间作横切口,插入气管导管以形成人工气道.作者筒述气管切开术适应症,切开术存在风险,切开术后紧急情况处置和术后护理体会.目的:总结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体会.方法:探讨气管切开末后患者的心理护理、并发症的防范和护理要点.结果:患者在术后8~128天内顺利拔管.结论:规范的术后护理对保证气管切开术后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丁爱男;伊秋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浅析核磁共振的原理及应用

    核磁共振是一种利用原子核在磁场中的能量变化来获得关于核信息的现代技术,其已在许多领城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核磁共振的概念、原理、实验技术和一些相关的应用.

    作者:韩斗升;张慧;曲霞;周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白内障手术的护理体会

    晶状体病变混浊变白即称白内障,是目前世界上常见的致盲性眼病.白内障形成原因较多,先天遗传、外伤、中毒、代谢障碍(如糖尿病)较常见,其中以老年性白内障多见.白内障形成常无眼部不适感,主要表现为视物模糊,视力逐渐下降,终因为晶状体混浊遮挡进入眼内的光线而致视物不见甚至失明.局麻下行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目前国际上治疗白内障的佳方法.

    作者:冯翠萍;戴香;陈兰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

    目的:总结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及特殊的CT表现,以指导临床上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方法:选择入住我院的患者47名,其临床表现多为消化道症状,结合病史行相关检查后,均可明确诊断为胃肠道间质瘤,其中具诊断意义的是病变部位夹取活组织送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47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病检结果显示为恶性患者31例,为良性肿瘤患者16例,其中,CT显示肿瘤发生部位在胃者32例(68.1%,胃底部19例,胃体部22.胃窦部6例,其中良性12例,恶性20例),发生于十二指肠者8例(17.0%,良性3例,恶性5例),发生于空肠者4例(8.5%,良性1例,恶性3例),发生于食管、横结肠及直肠者各1例(2.1%),均为恶性.肿瘤大小及形态各异,直径大者39cm,小者0.7cm.其瘤体由胃肠壁固有肌层向腔内生长及腔内外混合生长者居多,分别为24例(51.1%)、14例(29.8%),向腔外生长者为9例(19.1%).肿瘤形态呈圆形或类圆形者14例,此多为良性肿瘤,为不规则形状者26例,为梨形者7例.形态清楚、边缘清晰者14例,边缘模糊者33例.平扫后16例出现密度均匀,密度不均匀者31例,其病变部位伴有组织坏死等,10例病灶内出现点状钙化,行增强扫描后,31例出现不均匀强化,13例患者动脉期明显强化,不均质,静脉期强化程度更为明显.21例患者病变部位内可见到肿瘤血管.本组47例患者手术前后诊断一致者为44例,准确率达93.6%.其中3例分别误诊为直肠癌、胃癌、腹腔内占位性病变.结论:CT检查可直接反应胃肠道间质瘤的大小、形态、部位等,其结果回报对于临床诊断胃肠道间质瘤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刘新宁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227例单纯性肾囊肿在超声引导-F行穿刺硬化治疗的体会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单纯性肾囊肿穿刺硬化治疗的安全性及提高疗效的方法.方法:在超声引导下选择佳穿刺路径及反复多次注入无水酒精硬化治疗,以及对肾囊肿的治愈率进行分析.结果:经多次随访,227例263个单纯性肾囊肿的治愈率为92.8%,有效率为99.6%,所有患者未发生穿刺所致的并发症及肾功能不全.结论:彻底抽尽囊液及反复多次注入无水酒精硬化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减少复发,选择佳穿刺路径及适当的鉴别诊断,可显著降低这一手术的风险.

    作者:杨珊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止嗽散加减结合针灸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120例的临床观察

    对215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组120例采用止嗽散加减结合针失疗法治疗;对照组95例采用利君沙、病毒灵、甘草片、咳特灵治疗.疗程15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71.5%,两组对比,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作者:廖伟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根管治疗中的差错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进行根管治疗中出现差错的原因,总结预防此差错发生的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11年3月收治的28例根管治疗失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上述的28例患者中,有10例患者的X线牙片显示,其根尖充填物与根管壁之间有阴影.有4例患者发生了根管欠充.有5例患者发生了根管超充.有3例患者发生了根折.有3例患者发生了根管遗留.发生根管侧穿、髓角穿孔、髓底穿孔的患者各1例.结论:根管治疗中出现差错主要有4个方面的原因:在充填的过程中操作失误、在根管预备的过程中操作失误、根管遗漏和开髓不当.

    作者:张永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小儿支气管肺炎伴心衰77例患者的急救和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时的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1年3月确诊为气管肺炎合并心衰的77例患儿(观察组),在接受专业化治疗的同时,给予优化护理流程,积极的护理干预,同时回顾性分析上一年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的28例患儿病例(回顾性对照组),观察两组平均心衰纠正时间、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平均心衰纠正时间分别为35.8h和47.5h;平均住院日分别为7.9d和8.6d;观察组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优化护理流程、积极的护理干预,对挽救患儿生命、降低医疗费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吴铁威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蛙肠系膜微循环血流特性相关问题的研究

    微循环是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其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国内医学资料记载,微循环的血液状况与大血管的血流状况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在生理实验动物方面对于微循环血流特性研究的内容较少.笔者结合了现有的实验条件,利用在显微镜下直接和滴加药物相结合的方式,对蛙肠系膜微循环血流情况及时观察.得到的结果是观察到明显的在某段血管中血液往复流动,即血流摆动和在毛细血管中血流时断时续的间隙性血流现象.具体情况如下:

    作者:马晓宁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不同时机放疗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后患者开始放射治疗的好时机.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4月到2010年3月13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病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把术后5周内接受放疗的79例患者归为治疗组,把术后13周接受放疗的51例患者归为对照组,两组放疗范围均为:同侧锁骨上野、同侧腋下及患侧胸壁.对两组病人3年、5年总生存率,局部控制率及远处转移率分别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胸壁复发率为0.09%.对照组为19.6%%,治疗组远处转移率为13.9%,对照组为25.5%,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后患者开始放射治疗时间越早,越有利于降低乳腺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率.

    作者:袁细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河北省武强县妇女宫内节育器放置后生殖道发生感染的分析

    宫内节育器(IUD)是已婚育龄妇女主要的避孕措施,但使用IUD避孕也有副作用出现,比如:月经异常、下腹疼痛、腰背酸痛、白带增多等,甚至有的妇女出现生殖道容易感染的情况.为了解武强县妇女采用IUD避孕者生殖道感染(RTI)情况,及其与IUD使用的关系;本研究对比调查分析了武强县使用IUD避孕妇女RTI患病情况以及未放置IUD妇女的RTI患病情况.

    作者:于淑婧;李国宏;杜乃哲;于翠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氟保护漆和窝沟封闭剂预防恒牙窝沟龋的疗效观察

    青少年龋病的预防是口腔预防工作的重中之重,寻找佳的防龋措施一直是口腔科医生关注的课题.本院口腔科采取氟保护漆和窝沟封闭剂预防六龄齿100颗,并实行对照分析,比较两种法预防窝沟龋的效果.

    作者:何洁;魏学武;王谦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心得

    妇产科教学各环节中,临床见习是培养合格医生的一个关键环节,它是理论与实践整合的过程,是医学生临床思维模式培养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妇产科教学,应从改进教学方法,重视学生临床思维的建立,重视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培养等方面着手.

    作者:代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新式头位分娩评分法对初产妇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分娩方式及预后判断的临床研究

    目的:设计一种在临床上能更及时、准确地做出顺产与难产判断的头位分娩评分法,并探讨其对判断初产妇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分娩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拟定新式头位分娩评分法.对164例诊断为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的初产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新式头位分娩评分法总分小于70分者,90.63%行剖宫产术,大于80分者90.32%经阴道分娩(P<0.01),无一例严重母婴并发症发生.结论:新式头位分娩评分法全面地对整个产程及胎儿情况进行量化评分,对顺产与难产做出综合判断,在确保母婴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降低了剖宫产率.

    作者:林婵;罗秀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Dyract复合体修复楔状缺损临床观察

    探讨研究Dyract复合体在修复楔状缺损的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对本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间收治的楔状缺损患者113例273颗患牙进行分组治疗的情况进行了回溯式研究分析,随机分为Dyract复合体、光固化复合树脂、夹层技术三组各91颗进行充填.结果:在充填术后24个月对患牙的充填疗效进行评判,三组患者在修补成功率方面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且Dyract充填组显著高于另外两组并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修复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充填物脱落、继发龋齿、磨耗严重以及牙髓炎或根尖炎.结论:Dyract 复合体临床操作较为简单,在充填物脱落率、牙髓炎或根尖炎发生率等方面显著低于复合树脂等技术,可在临床楔状缺损修复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李伟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