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Dyract复合体修复楔状缺损临床观察

李伟强

关键词:光固化树脂, 楔状缺损, Dyract复合体
摘要:探讨研究Dyract复合体在修复楔状缺损的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对本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间收治的楔状缺损患者113例273颗患牙进行分组治疗的情况进行了回溯式研究分析,随机分为Dyract复合体、光固化复合树脂、夹层技术三组各91颗进行充填.结果:在充填术后24个月对患牙的充填疗效进行评判,三组患者在修补成功率方面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且Dyract充填组显著高于另外两组并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修复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充填物脱落、继发龋齿、磨耗严重以及牙髓炎或根尖炎.结论:Dyract 复合体临床操作较为简单,在充填物脱落率、牙髓炎或根尖炎发生率等方面显著低于复合树脂等技术,可在临床楔状缺损修复中进行推广应用.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自拟中药汤方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美尼尔氏综合征采用自拟中药汤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美尼尔氏综合征患者60例,采用自拟中药汤方进行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0例中,临床治愈43例,好转1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3%.患者停药后5个月-1年随访无复发病例.结论:美尼尔氏综合征在临床较为多发和常见,在近年来其发作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其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以眩晕突发性剧烈发作,伴有恶心、耳聋、耳呜等主要症状,采用自拟中药汤方进行治疗,可健脾和胃、祛痰燥湿,平肝熄风,具有较好临床效果.

    作者:孙永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小儿慢性扁桃体炎手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

    慢性扁桃体炎是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因扁桃体隐窝引流不畅、窝内细菌、病毒滋生感染而演变的慢性炎症病变.近年来少儿发病有增多趋势,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影响患儿的日常生活,甚至生长发育,需进行手术治疗,而术后疼痛是手术患儿存在的常见问题.鹤煤集团总医院五官科于2010年6月至2011年8月对30例6~12岁患儿进行了局麻下扁桃体摘除手术.针对影响疼痛的原因采取了合理护理措施,效果满意,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谭秀茹;黄夏莲;余向萍;刘翠芬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穴位埋线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84例的疗效观察

    2008年6月~2010年6月,我院用穴位埋线疗法联合阿德福韦酯胶囊口服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4例,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殷小兰;周晓玲;谢胜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不同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盐皱氨澳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A组和治疗B组,每组2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0mg盐酸氨溴索负压雾化吸入,治疗A组给予15mg盐酸氨溴索负压雾化吸入.治疗B组给予30mg盐酸氨澳索负压雾化吸入.比较3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B组和治疗A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A组和治疗B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B组和治疗A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B组和治疗A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盐酸氢溴索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安全有效,小剂量盐酸氨溴索负压雾化吸入可取得良好疗效,加大剂量疗效无显著变化.

    作者:王永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出血60例的疗效探讨

    目的:评价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出血的效果.方法:急性脑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给予神经节苷脂40~6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内静滴,连续15天;对照组60例,给予胞二磷胆碱治疗.治疗前,治疗终,2个月后对两组病人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神经节苷脂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终、治疗2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活动量评分均有极显著的差异(均P<0.01).结论:神经节苷脂治疗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早期恢复,降低致残率.

    作者:叶德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急救和护理的经验体会.方法:对近5年来我院收治的106例高龄产妇在产前、产时和产后预防产后出血和急救护理体会的资科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在发生产后出血21例患者经综合处理均治愈出院,其中行子宫切除术3例.结论:对高龄产妇予以科学合理的干预、及时积极的抢救、精心细致的护理能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作者:毛海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8例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静点参麦注射液,对照组给予静点灯盏花注射液.心绞痛发作时均给予含服硝酸甘油等治疗.结果:临床综合疗效,治疗组有效率96.97%,对照组有效率85.7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麦注射液可以作为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较为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李善洪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蓝科宁对压疮疗效值得推广

    目的:探讨一种简便有效的压疮治疗和护理新方法.方法:将36例压疮病人随机分成惠尔康敷贴治疗组和蓝科宁治疗组,观察比较两组病人压疮愈合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压疮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蓝科宁疗效优于惠尔康敷贴治疗组,愈合时间快速,在治疗压疮方面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谭雁冰;朱婉华;区女侄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62例急性多灶性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多灶性脑出血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0年9月收治的62例急性多灶性脑出血的患者病例,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62例患者中合并症:糖尿病8例,高血压36例,心肌疾病9例,白血病4例,淋巴瘤2例.既往有脑出血者11例,有脑梗死者5例.有吸烟史者23例,酗酒史者11例.53例患者给予保守治疗,其中7例患者死亡,9例患者出血量较大,经手术治疗无效死亡.结论:急性多灶性脑出血疾病是临床死亡率较高的一种疾病,患者患病原因多样,治疗方法多采用保守治疗,出血面积较大患者预后较差.

    作者:王晓慧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自制普通器械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128例的心得体会

    目的:探讨利用自制拉钩等普通器械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心得体会.方法:对我院近五年来采用自制的拉钩等普通器械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128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8例患者均顺利地完成了手术(术中出现1例胆管损伤,予以修补治愈),且无术中术后大出血、胆瘘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也明显减少.结论:采用自制拉钩等普通器械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具有简易方便、经济实惠、安全有效等优点,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陈小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地中海贫血基因与血常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究

    目的:探讨地中海贫血基因与RBC、HB、MCV和HCT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把99例α地中海贫血基因缺失的标本,49例β地中海贫血基因缺失的标本、109例缺铁性贫血标本和79例健康体检人员的血常规参数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血细胞分析仪,对上述标本的RBC、HB、MCV和HCT等血常规参数进行分析.结果:α地中海贫血组的RBC、HB、MCV和HCT与健康组比较,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α,β地中海贫血的MCV比缺铁性贫血的都低,有可能是基因缺失造成,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上述指标可以作为辅助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的指标.

    作者:李永忠;李春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用生化汤加减治疗产后身痛的临床分析

    本文简述了生化汤的配伍、功用和主治,并参考古代文献中所载生化汤在相关医案中的应用及现代临床中关于生化汤的应用研究,阐释了用生化汤治疗产后身痛的方法和临床分析.

    作者:黄云霞;叶青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治疗骨折铜板内固定术后发生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本组39病例均进行清创或内固定物取出,术后所有患者进行伤口局部持续冲洗或负压吸引治疗,所有患者均根据细菌培养药敏使用抗生素.结果:39例钢板内固定术后感染病例,23例取出内固定物,余16例保留内固定物,经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骨折和伤口顺利愈合.结论: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骨折铜板内固定术后感染有肯定的疗效.

    作者:李国松;叶俊强;史玉朋;代宇;林绵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1年3月,选取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自拟扶正平喘场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肺功能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疗效确切,患者肺功能改善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黄清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60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7月~2010年9月收治的6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在尊重患儿家属意愿的情况下将其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22例,其中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只进行简单的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康复情况.结果:经过基础治疗以及护理后.治疗组患儿总治愈率为94.7%.对照组患儿总治愈率率为86.3%,两组总治愈率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进行循证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儿的康复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贾丽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2010年桂林地区手足口病病原体检测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2010年3月23日~12月31日收集的桂林市区及辖区十二县手足口病病例的1132份粪便样本进行病原体检测.方法:采用实时荧光探针PCR(RT-PcR)对全部粪便样本进行肠道病毒通用(EV-U)、EV71、COXA16型的特异引物扩增检测.结果:EV-U阳性671份,阳性率为59.27%,EV71 346份,阳性率为30.56%,COXA1630份,阳性率为2.65%.结论:桂林地区2010年流行手足口病病原体主要是肠道病毒EV71血清型.COXA16血清型存在多个肠道病毒血清型.

    作者:王七生;秦金勇;蒋立立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基层医院24例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诊治与预后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对我院6年来收治的24例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这24例患者中,GOS评分良好的有8例,重残有6例,植物生存有4例,死亡有6例(死亡率25%).结论:在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手术中、手术后应注意急性脑膨出及迟发血肿的形成,以求做到尽早钻颅探查或复查CT.

    作者:郑勤;樊以兵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溶媒法合成氨苄西林钠的工艺优选

    在用溶媒法合成氨苄西林钠的过程中,水分的量影响到氨苄溶解液的质量,从而对氨苄西林钠的质量产生影响.本试验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氨苄西林三水酸溶解过程中脱水时间、脱水温度、无水硫酸镁的厂家及用量进行了考察,并认为用溶媒法合成氨苄西林钠的佳组合应为:邢台无水硫酸镁(加量12.5g)在10℃搅拌脱水20min.

    作者:王杰;刘新娜;侯建军;赵静;郝晓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重度持续支气管哮喘不同降阶梯时间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粉吸入治疗重度持续支气管哮喘(以下倚称哮喘)的合理降阶梯时间.方法:收集2007年10月至2008年12月湖南省永州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门诊收治的34例重度持续哮喘患者,采用单盲,随机方法,将重度持续哮喘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每24周降阶梯治疗,B组每12周降阶梯治疗.每治疗阶梯评估患者哮喘控制水平、肺功能改变情况、哮喘加重、不良反应等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经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粉吸入剂(50μg/250μg)吸入治疗4周后,总控制率达85%以上,肺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两组各降阶梯哮喘控制牢、肺功能、哮喘加重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诱发哮喘加重的主要原因.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以咽干、声嘶等局部反应为主.结论: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粉吸入剂(50μg/250μg)吸入治疗重度持续哮喘总控制率达85%以上.每治疗阶梯维持12周或24周后降阶梯,在维持哮喘控制水平、肺功能改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作者:黄艺群;杨湘永;唐炳松;叶小金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妇产科院内感染的预防

    院内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治疗期间获得的感染,由于医院是特殊的场所,患者比较密集,院内环境容易被微生物污染,感染的发生,不仅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和影响治疗效果,而且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对院内感染的预防措施进行必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妇产科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特点及常见感染部位,然后提出相应的护理策略.

    作者:孙淑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