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磊
目的:探讨分析羊水过多与妊娠结局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和南充市中心医院2007年9月~2011年4月62例羊水过多的孕妇,设置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羊水量在正常范围的孕妇155例,设置为对照组,观察分析两组终分娩结局(新生儿性别比例、剖宫产率、畸形发生率、双胎或多胎妊娠率,巨大儿发生率等),记录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中新生儿性别比例为男孩29例,占46.8%,女孩33例,占53.2%;剖宫产28例,剖宫产率为45.2%;畸形6例,畸形发生宰为9.68%;≥双胎9例,多胎妊娠率14.5%;巨大儿15例,占24.2%.对照组新生儿性别比例为男孩30例,占48.4%,女孩32例,占51.6%;剖宫产11例,剖宫产率为17.7%;未见胎儿畸形案例,≥双胎1例,多胎妊娠率1.61%;巨大儿3例,占4.84%.两组分娩结局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羊水过多与多胎妊娠、胎儿畸形及巨大儿之间有一定的关系,羊水过多出现在30周以后多见为巨大儿或多胎妊娠,30周以前需要高度提防畸胎的可能性,应采取相应的辅助检查,确诊后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尽量改善胎儿的预后.
作者:周兰;侯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地中海贫血基因与RBC、HB、MCV和HCT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把99例α地中海贫血基因缺失的标本,49例β地中海贫血基因缺失的标本、109例缺铁性贫血标本和79例健康体检人员的血常规参数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血细胞分析仪,对上述标本的RBC、HB、MCV和HCT等血常规参数进行分析.结果:α地中海贫血组的RBC、HB、MCV和HCT与健康组比较,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α,β地中海贫血的MCV比缺铁性贫血的都低,有可能是基因缺失造成,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上述指标可以作为辅助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的指标.
作者:李永忠;李春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治进行研究来提高此病的诊断率.方法:对2009年4月~2010年4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70例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此70例中.误诊的患有有20例,总误诊率达28.5%.容易误诊的疾病包括风湿性关节炎、蜂窝织炎、化脓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结论:痛风性关节炎较高的误诊率易使疾病治疗偏差、疗效降低,医生必须要提高正确诊断率、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作者:王立军;江晓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老年甲亢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对25例以心血管疾病为首发症状的中老年甲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中老年甲亢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误诊.结论:系统问诊、体格检查,正确分析病情,检测血甲状腺激素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是避免误诊的关键.
作者:沈丽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所起的重要作用.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临床路径的制定、执行、检查和修正,保证临床路径中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结果:临床药师促进了临床路径中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结论:临床药师在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进行干预,以其能提高治疗效果、减低患者医疗负,确保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作者:覃英镨;钟建雄;温冬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伴高血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90例冠心病伴高血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给予辛伐他汀20 mg/d口服,B组给予辛伐他汀80 mg/d口服.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测血清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及安全性指标(ALT、CR、BUN及CK),并记录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比较不同剂量辛伐他汀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辛伐他汀常规剂量20 mg/d与大剂量均降低TC、LDL-C,但大剂量降低更明显,且心脏事件明显减少.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冠心病患者早期应用辛伐他汀80mg/d,能更有效地降脂,提高达标率,明显抑制炎症因子、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稳定斑块、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且安全、耐受性良好.
作者:吴明亮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利福平联合强的松、双料喉风散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宫颈糜烂患者82例,根据宫颈糜烂程度分为轻度宫颈糜烂56例为A组,中度宫颈糜烂22例为B组,重度宫颈糜烂4例为C组,三组均采用利福平、强的松、双料喉风散治疗宫颈糜烂,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56例轻度宫颈糜烂患者全部治愈;在22例中度宫颈麋烂患者中,治愈18例,显效2例,有效2例;在4例重度宫颈糜烂患者中,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1例.结论:联合应用利福平、强的橙和双料喉风散治疗宫颈糜烂具有药源广泛、成本低、无痛苦、无副作用、使用方便等优点,非常适合广大农村妇女使用.
作者:高秀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急性多灶性脑出血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0年9月收治的62例急性多灶性脑出血的患者病例,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62例患者中合并症:糖尿病8例,高血压36例,心肌疾病9例,白血病4例,淋巴瘤2例.既往有脑出血者11例,有脑梗死者5例.有吸烟史者23例,酗酒史者11例.53例患者给予保守治疗,其中7例患者死亡,9例患者出血量较大,经手术治疗无效死亡.结论:急性多灶性脑出血疾病是临床死亡率较高的一种疾病,患者患病原因多样,治疗方法多采用保守治疗,出血面积较大患者预后较差.
作者:王晓慧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连续硬脊膜麻醉不同注药方法的麻醉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06例剖宫产妇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一点注药法,观察组采用二点注药法,观察麻醉效果.结果:两组麻醉效果有显著差异,结论:二点注药法能提高剖宫手术麻醉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孟超;冯晶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胎盘早剥是指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它是妊娠晚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起病急、进展快,处理不及时,可危急母儿生命.
作者:朱小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肛瘘是肛周皮肤和直肠、肛管相通的一种慢性感染性管道.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肛周感染、破溃流脓,长期不愈的病人可以发生肛周癌.肛瘘的传统治疗方法是瘘管切除、瘘管切开、挂线疗法、瘘道旷置引流术、经肛直肠黏膜瓣内口修补术等手术方式,其共同缺点是创伤大、愈合时间长、部分病人可出现肛门功能受损(在高位复杂性肛瘘可达10%~50%),甚至大便失禁.
作者:赵宝忠;朱海成;朱元廷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二八定律在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保证消毒灭菌质量,控制医院感染.方法:把关键制度、关键流程、关键人员、关键时间、关键器械物品作为医院感染管理中的20%,进行重点管理.结果:实施二八定律进行医院感染管理后,消毒供应中心质量及各科室的满意率较前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应用二八定律能有效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灭菌质量,保证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质量.
作者:李虹;王冬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氨茶碱联合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将60例使用氨茶碱后仍出现呼吸暂停的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加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对照组不用,比较两组间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时间和发生次数、心率、经皮血氧饱和等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儿呼吸暂停次数[(2.11.6)次VS(3.62.3)次]、呼吸暂停的日均积分均显著减少[(2.61.8)分VS(4.52.1)分]、心率下降程度显著减轻[(88.512.6)次VS(76.413.7)次]、呼吸暂停的时间明显缩短[(18.53.8)秒VS(24.24.5)秒]、呼吸暂停时SpO2的下降程度明显减轻[(80.65.9)%VS(73.16.8)%],且P均0.01.结论:氨茶碱联合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对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全裕凤;张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设计一种在临床上能更及时、准确地做出顺产与难产判断的头位分娩评分法,并探讨其对判断初产妇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分娩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拟定新式头位分娩评分法.对164例诊断为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的初产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新式头位分娩评分法总分小于70分者,90.63%行剖宫产术,大于80分者90.32%经阴道分娩(P<0.01),无一例严重母婴并发症发生.结论:新式头位分娩评分法全面地对整个产程及胎儿情况进行量化评分,对顺产与难产做出综合判断,在确保母婴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降低了剖宫产率.
作者:林婵;罗秀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踝关节骨折作为关节内骨折,其临床具备致损机制复杂、合并韧带损伤及关节脱位率高等显著特点.本文探讨研究踝关节损伤骨折患者的治疗进展,从踝关节骨折的解剖、生理特点出发,通过对近年来国际国内医学领域对踝关节损伤骨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从踝关节损伤骨折的分类,踝关节骨折损伤的治疗方法以及踝关节骨折损伤的预后效果评价三方面进行了综述.
作者:谢泰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并提出相应措施.方法:采用自编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调查问卷对60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35.0%患者完全遵医,33.9%患者部分遵医.结论:高血压病患者遵医行为较差,医护人员应重视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采取相应措施,加强患者遵医行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邱先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院内感染的细菌培养、药敏分析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18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的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报告,以指导临床用药.结果:18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中34人感染,感染率18.88%.病原菌以真菌及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及泌尿道为主(P<0.05).结论:采取有效的医院感染预防和护理对策,结合感染部位、感染途径选用抗生素,可以大限度的避免重症脑卒中患者院内感染发生.
作者:王邵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随着医学科技的快速发展,小儿的外科技术也得到了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但是因为患儿的特殊性质,他们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也不能理解医师和护士对患儿手术方面的配合要求.为了提高患儿手术的治疗效果,降低手术感染率的发生,本文特对如何有效护理手术感染的患儿、缩短患儿的康复时间,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以及采取什么样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患儿手术感染的发生进行了论述.
作者:刘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1年3月,选取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自拟扶正平喘场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肺功能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疗效确切,患者肺功能改善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黄清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应用应用拇趾腓侧游离皮瓣修复指腹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7月~2011年2月收治的16例指腹缺损患者采用一期清创后二期游离皮瓣修复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16例游离移植皮瓣全部成活,均未出现血管危像及伤口感染,伤口均一期愈合.随访时间1~12个月,皮瓣分辨觉随时间的增加分辨率越精细,术后6个月两点间分辨觉平均为5~8毫米,受区皮瓣愈合良好,无变形萎缩痛觉过敏,供区均愈合无感染,植皮无坏死.结论:应用拇趾腓侧游离皮瓣修复指腹缺损方法可靠,疗效较好,值得普及推广.
作者:赵建武;梁海东;童致虹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