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飞艳;胡爱敏
目的:探讨产力异常分娩产妇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从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产力异常分娩产妇30例,对其产力异常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效果.结果:本组30例患者,经有效护理后,均成功分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产力异常的孕产妇在围产期进行密切观测,有针对性地依据不同的产力异常类型进行护理干预,改善了母婴结局,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金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甲状腺单发结节的手术方式,总结有效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66例甲状腺单发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手术治疗,总结术式,随访1~3年观察疗效.结果:42例行患侧甲状腺叶次全切除加峡部切除、11例患侧腺叶全切除加峡部切除、8例单纯甲状腺结节摘除术、5例患侧腺叶全切除加峡部切除加对侧腺叶全切除;所有病例均手术治愈,随访1~6年无死亡,其中2例声音嘶哑、无甲状腺腺瘤复发、无甲状腺功能减退.结论:手术治疗是甲状腺单发结节的首选治疗方法,患侧甲状腺加峡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单发结节是安全、有效的术式.
作者:赵永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动脉血流阻力指数的影响.方法:将13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给予慢性肾脏疾病常规控制饮食、血压、纠正贫血,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调节钙磷代谢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50mg/dX15d.按照MDRD简化公式评估肾小球滤过率,采用彩色多普勒测肾动脉血流阻力指数.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肾小球滤过率升高、肾动脉血流阻力指数降低,与对照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能够提高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对慢性肾脏疾病肾功能的恢复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作者:闫灵芝;燕浩;孙林成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的强化治疗效果.方法:联合应用甘精胰岛素(来得时)或中效胰岛素(诺和灵N)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 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用量以及低血糖出现次数等疗效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FPG、2hPG、HbA1c水平及出现低血糖次数均显著低于B组,来得时使用量大于诺和灵N.结论:应用来得时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 型糖尿病患者,具有更显著、更安全的降糖效果.
作者:张庆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干扰素a-2b局部注射联合中药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疗效.方法:参照卫生部颁布的<性病诊断表准>,对纳入的110例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2组,治疗组56例,在近皮损处注射干扰素a-2b100万国际单位,每天1次,联用7天后行激光祛疣处理,干扰素改为每周注射1次;同时口服中药.疗程1月.对照组54例,行激光祛疣处理后口服转移因子6mg,每天3次;伐昔洛韦分散片0.3mg,每天2次;疗程1月.疗程结束后约患者每月复查1次,连续5月.结果:两组总复发率分别为32.14%和55.56%,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干扰素a-2b联合中药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能明显降低复发率.
作者:周晓皮;熊国根;张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的早期佳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膀胱肿瘤的临床资料,在诊断上,其80例临床资料的患者均经过B型超声和膀胱镜(内镜)检查及经手术后活检确诊为膀胱肿瘤;而在治疗上,80例的患者中有60例(75%)是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其余20例是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等保留膀胱的手术治疗方式.结果显示:80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其所有病例的状况均呈良好表现,确诊为恶性膀胱肿瘤者随访3月~10年内发现1年生存率的约4例,2年存活者的20例,5年存活者15例;确诊为良性平滑肌瘤者,随访3个月~10年均未发现有明显肿瘤病灶复发现象.结论:在诊断上,膀胱肿瘤的早期诊断需行B超联合内镜检查及活检而确诊;而在治疗上,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是较好也是较为常用的治疗方法.
作者:朱圣亮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医院自2008年5月~2010年9月收治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R组(瑞替普酶治疗组)和N组(尿激酶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发病时、3h时cTnT水平均无明显差异,但治疗后6h的cTnT水平及CK-MB峰值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R组出现皮下出血1例,消化道出血1例;N组出现消化道出血2例,皮下出血2例,尿血1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较尿激酶效果理想,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廉亚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经纤维支气管镜注药辅助治疗结核性肺不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26例结核性肺不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纤支镜注药辅助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化疗组)各6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完全复张37例,部分复张25例,复张率为98.4%;对照组完全复张14例,部分复张31例,复张率为71.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出现失眠头痛1例,手足震颤1例;对照组出现失眠头痛1例,眩晕2例.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注药辅助化疗治疗结核性肺不张可以提高肺复张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牛俊梅;张冬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管道的护理.方法:根据泌尿科疾病和尿管性能的不同而决定拔管时间,掌握冲洗的要点,拔管后要注意尿量、颜色、性质及有无自主排尿.结果:本组病人手术成功,未出现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结论:护理人员掌握尿管冲洗的要点,熟悉泌尿外科疾病术后的拔管时间,可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是预防泌尿路上行感染,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曾纪莲;冯月眉;杨述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在临床非常常见,Pijnenburg[1]等研究发现:美国每天约有23000例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张辉[2]等也认为:据估计每天 1万人中即有 1例踝关节内翻损伤,可占急诊检查病例的 7~10%,大约占运动伤的16~21%.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是踝关节运动和维持踝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损伤后易引起踝关节失稳及载荷传导紊乱,进而影响踝关节的功能,甚至引起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为了恢复踝关节的结构和功能,急性踝关节外侧韧带的损伤治疗方法的选择对恢复踝关节的结构和功能尤为重要,而目前对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研究较少且治疗观点存在争议.本文就近年文献予以复习,对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Ⅲ°~Ⅳ°损伤的治疗观点加以总结,以供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作者:严红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为了对消化内科常见的用药问题加以分析、减少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问题,本文将对消化内科医生在临床中不合理的用药问题进行汇总和分析.不合理用药问题在消化内科主要体现在医师临床中对药品在药动学、药理学、药物理化性质等方面的不合理联用.为减少和杜绝不合理用药问题,需要我们的消化内科医生和临床药师的共同努力,提高用药水平.
作者:易胜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中药剂量,事关中医疗效,然而剂量,又是中医的不传之秘.中药剂量的把握受很多方面的影响,在选择剂量的时候,可以从性别、体质、配伍、制作、剂型等方面予以考虑灵活改变.
作者:廖兴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URS)下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100例应用输尿管镜治疗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URS组),和同期应用微创经皮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的患者84例(MPCNL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一次碎石成功率、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1个月结石排除率.结果:在手术的一次碎石成功率和术后1个月结石的排除率方面,MPCNL组明显优于UR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方面,URS组优于MPCN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正确的应用输尿管镜下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可以获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并推广.
作者:张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营养调理与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与预防.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10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和100例正常的婴幼儿对照组进行血清机体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和补体(C3、C4)的水平检测.并及时地做好营养调理与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和防御、改善婴幼儿的生活环境等措施.结果: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婴幼儿的生活环境有密切的关系,而且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存在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异常,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组机体免疫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婴儿对照组(P<0.01);补体(C3)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婴儿对照组(P<0.05).营养调理前与营养调理后及组间比较疗效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经过营养调理效果显著,并能显著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浪;陆银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无菌技术是外科护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基本操作技术.在外科护理实验教学中,由于学生对无菌观念的淡薄,导致很多违规操作的出现.笔者针对这些现象进行思考并列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资探讨.
作者:杨春晖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安全管理对预防颅内引流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30例颅内放置引流管的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强化管道安全护理管理.将2009年30例颅内放置引流管行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两组患者颅内引流管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发生管道脱出、堵塞、气颅、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减少,住院时间缩短.结论:加强管道安全管理,可有效地减少颅内引流管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提高患者治愈率.
作者:朱洁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40例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结果:本组40例患者,住院时间8~21d.39例痊愈,1例复发,复发率为2.5%,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为98%.结论:护理干预能减轻患者的疼痛,缩短病程,防止出现局部继发感染,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陈兴娇;龙亚女;张小敏;叶小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对待胆囊息肉样病变既不要盲目施行胆囊切除术,同时也不要放过那些可能为胆囊癌或有胆囊癌倾向的病变因不被手术而延误治疗.治疗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人时,临床医生应该认评估胆囊息肉样病变病人的良、恶性特征.外科干预应该被用于那些有反复症的和有一个或多个危险因素的患者,而对于那些没有这些危险因素的病人,可不手术,但应定期作B超随访观察.
作者:蒋永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危机管理是为了应对各种危机事件所采取的管理措施,其中包括:规划决策、动态调整、化解处理、医护人员的训练等.目的在于消除或降低各种危机事件所带来的威胁[1].仔细分析危机事件的发生过程可以发现,危机事件包含危机发生前、处于危机中及危机发生后三个阶段.管理人员可以根据这三个阶段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缓解危机事件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服务质量.
作者:袁良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给予休息、低盐饮食、低流量持续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抗感染、止咳祛痰平喘、强心利尿等综合治疗,治疗组用参麦40 ml加入5%葡萄糖液200 ml中静脉点滴,1次/d;对照组用多巴酚丁胺20 mg加入5%葡萄糖液200 ml中静脉点滴,1次/d,两组均连续用14 d,观察用药4~6 d后症状、体征和心功能进步程度.结果:治疗组疗效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无不良反应.结论:参麦注射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疗效显著和安全.
作者:王辉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