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婷
本文旨在让读者了解对于牙病患者而言,口腔保健知识在临床治疗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中选取600例口腔就诊患者进行总结研究,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进行归纳,明确患者对口腔保健知识的认识情况.对其中一半的患者进行口腔保健知识教育工作.经过实验表明口腔保健知识干预前后患者OHI值分布存在明显的变化.得出结论,口腔教育的干预效果显著,口腔患者保健知识普及工作尚需完善,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任重道远.
作者:郭刚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婚孕前健康教育干预对于优生优育的影响,并且提出对策改善孕前自我保健状况.方法:对接受婚孕前健康教育的90对新婚夫妇和随机抽取的90对未接受婚孕前教育的夫妇就相关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之间在婚孕前检查重视度、优生优育知识的了解度、婚孕前各项检查自觉落实度、产检达标率、保健知识知晓率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5).结论:婚孕前健康教育能促进优生优育.
作者:应飞艳;胡爱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下肢手术后应用皮下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择下肢手术400例,随机分为皮下自控镇痛组(I组)和硬膜外自控镇痛组(II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及观察不良反应.结果:I组镇痛效果与II组无差异,I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Ⅱ组.结论:皮下自控镇痛效果完善,不良反应少.
作者:钟挺;黄丽萍;陈娟;王树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471例大便的培养结果进行分析来揭示我区菌痢的发病情况.方法:取样本粪便直接划线接种于SS琼脂平板上,然后将接种标本置于温度为37℃的培养箱内进行培养.带培养结果出来后进行观察与记录.结果:在此471例粪便样本中,大便培养为阳性的有89例,阳性率为18.89%.结论:此次统计结果与我国统计菌痢疾病原菌以福氏志贺菌为主的结论相符.
作者:王玖红;李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讨论CTA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57例怀疑为动脉瘤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CTA检查,寻找动脉瘤.结果:发现前交通动脉瘤21例,后交通动脉瘤18例,大脑前动脉瘤7例,大脑后动脉瘤9例,多发动脉瘤2例.结论:CTA微创、安全,可三维成像,空间分辨率高,是动脉瘤性SAH重要有效的检查手段.
作者:连曦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小儿惊厥的临床特点,以利治疗和预后.方法:对我院106例小儿惊厥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特点.结果:热性惊厥76例 (71.7%),颅内感染15例 (14.2%),癫痫6例(5.7%),低钙血症7例(6.6%),颅内出血2例(1.9%)发病年龄以婴幼儿多见1~3岁42例(39.6%),4天~1岁37例(34.9%),>6岁19例(17.9%),>9岁8例(7.5%).全年均可发病.结论:1~3岁婴幼儿易发生惊厥.热性惊厥为小儿惊厥的主要原因,颅内感染次之.
作者:王淑云;邓有敬;方丽君;高利华;黄永禄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在常规血透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中药高位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和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治疗组30例,总有效24例(80.O%);对照组30例,总有效18例(60.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卡方=3.45,P<0.05);护理干预可以阻止或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程.结论:采用中药保留灌肠的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疗效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庞晴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儿童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病因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我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1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持续使用药物3周左右效果明显,持续5周使用药物或症状消除.经过2个月后,患儿到医院接受复查,结果显示血清T4均正常,整体治疗有效率达100%.结论:早期对小儿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进行诊治,预后较好.
作者:宋富洋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索中风后遗症患者在康复过程中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近两年来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患者为实验对象.将同期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两组,一组在康复过程中进行护理干预,作为实验组;另外一组作为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治疗.以一周为一个疗程,进行八个疗程.结果:经护理干预的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总体恢复水平较好,实验组有效率达到96.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临床护理干预的应用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作者:戴永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给予休息、低盐饮食、低流量持续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抗感染、止咳祛痰平喘、强心利尿等综合治疗,治疗组用参麦40 ml加入5%葡萄糖液200 ml中静脉点滴,1次/d;对照组用多巴酚丁胺20 mg加入5%葡萄糖液200 ml中静脉点滴,1次/d,两组均连续用14 d,观察用药4~6 d后症状、体征和心功能进步程度.结果:治疗组疗效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无不良反应.结论:参麦注射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疗效显著和安全.
作者:王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为加强重症医学科的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就ICU常规护理,护理要求及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
作者:吴晓晓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尿失禁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8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尿失禁在早期实施护理干预.结果:本组80例患者中,显效42例,有效2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5%.结论:护士需对患者的排尿情况做好监督,及时发现其心理问题并给予安慰和解决;给予尿失禁患者正确的知识指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从身心及社会各方面给予支持,以提高其临床治愈率,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方宁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在临床非常常见,Pijnenburg[1]等研究发现:美国每天约有23000例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张辉[2]等也认为:据估计每天 1万人中即有 1例踝关节内翻损伤,可占急诊检查病例的 7~10%,大约占运动伤的16~21%.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是踝关节运动和维持踝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损伤后易引起踝关节失稳及载荷传导紊乱,进而影响踝关节的功能,甚至引起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为了恢复踝关节的结构和功能,急性踝关节外侧韧带的损伤治疗方法的选择对恢复踝关节的结构和功能尤为重要,而目前对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研究较少且治疗观点存在争议.本文就近年文献予以复习,对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Ⅲ°~Ⅳ°损伤的治疗观点加以总结,以供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作者:严红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样异位胰腺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的胃肠道肿瘤样异位胰腺26例临床资料及CT影像学资料.结果:年龄在27~69岁,平均年龄39岁.5例手术切除异位胰腺,分布部位:胃15例,空肠11例.结论:异位胰腺无特异临床症状,术前CT 检查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对正确诊断具有一定价值,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手术方式视病灶位置、累及范围等情况而定.
作者:郑青林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阑尾炎手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好处.方法:将本院自2010年1月~6月收治的阑尾炎手术患者123例,随机分为两个责任护理组,其中,观察组60例,于术后8~10小时由护士协助开始床边活动,时长为5~10分钟,对照组63例,于术后16~20小时由护士协助开始床边活动,时长同样为5~10分钟.结果:观察组患者明显比对照组患者肛门排气排便的时间要早,腹痛腹胀的并发症也有了明显减轻.结论:阑尾炎手术后,患者应在麻醉清醒后(即术后8~10小时)就开始早期活动,这样有利于促进胃肠的蠕动,尽早恢复患者肛门的排气排便功能,预防肠粘连的发生并减轻切口疼痛,从而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李伙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开塞露灌肛治疗产后尿储留的效果.方法:对我院32例产后尿潴留患者使用开塞露进行治疗.结果:在32例患者中,有29人在用药后的5~15分钟内自行排尿,有2例患者在用药后出现了部分尿液排出,有1例患者在用药后仍不能自行排尿.结论:应用开塞露灌肛治疗尿潴留具有疗效可靠、无痛苦、无副作用、操作简便、无需特殊设备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崔本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外伤开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救治方法.方法:随机择取我院收治的30例重度颅脑外伤开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急诊手术治疗,手术采用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和血肿清除.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良好8例(26.7%),中残4例(13.3%),重残6例(20.0%),死亡12例(40 %).结论:迟发性血肿、急性弥漫性脑肿胀、复合性损伤、脑血管调节功能受损是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我们应认真分析病因并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
作者:汤东伟;赖晓晖;黄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了解硬皮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3月~2011年6月收诊的28例硬皮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住院时间为10~56天,平均住院天数为(38.54±10.03)天,经过相应的治疗及护理,皮肤硬度及雷诺现象等临床指标有明显好转者26例,占总患者的92.86%,无效2例,占总患者的7.14%.结论:在对硬皮病患者采取内外兼治的基础上,还要对相应的临床症状、饮食以及心理进行护理,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韦少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了解0~6个月儿童身高、体重每月增值情况,早期检出各种生长偏离,及时纠治,促进婴儿健康生长.方法:对正常新生儿与早产儿分组逐月随访,并进行分析.结果:出生头3个月体重增值顺位A组为1m>2m>3m,B组为2m>3m>1m,两组身高增值顺位均为1m>2m>3m,无性别差异.A组2倍出生体重出现于出生后第3个月,B组63%于出生后第2个月体重增倍,37%与A组相同,男女无显著差别.结论:两组逐月观察中可见出生后头三个月是体重增倍的生长发育关键期,高危儿在生长迅速、喂养问题突出的0~6个月内逐月观察其生长速率以便尽早检出各种生长偏离,及时干预,促进婴儿健康生长.
作者:闫学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医院自2008年5月~2010年9月收治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R组(瑞替普酶治疗组)和N组(尿激酶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发病时、3h时cTnT水平均无明显差异,但治疗后6h的cTnT水平及CK-MB峰值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R组出现皮下出血1例,消化道出血1例;N组出现消化道出血2例,皮下出血2例,尿血1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较尿激酶效果理想,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廉亚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